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郑岩 《现代园艺》2023,(10):148-150
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园林景观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为提高景观设计效果以及文化意蕴,可以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新的设计思路。本研究阐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并以广西壮族传统文化为例,挖掘其不同类型文化元素的同时,从陈列式景观设计、集群式景观设计、乡土式景观设计3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广西壮族传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情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校校园景观是校园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高校文化的象征,集中体现了高校的文化内涵。在现代设计理念下,高校校园景观设计趋同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文化逐渐被摒弃。高校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要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和美学精神融入校园景观设计中,构建既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又符合现代美学心理的校园景观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能够创新园林景观,增强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提高园林景观的价值与代表性。传统文化融入下的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的景观之一,可为城市吸引更多投资人与旅游者,为城市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基于园林景观设计,探讨了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价值,简述了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吴佳琳 《现代园艺》2024,(2):110-112
随着设计文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本土文化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越来越倾向于创新,并逐渐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师应在吸收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创造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景观环境,更好地体现中国文化自信。从文化自信和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概述出发,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旨在将设计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使现代景观设计具有中华民族特色,从而提高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祝溪 《现代园艺》2023,(2):112-114
我国传统民居在传统建筑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本主义理论的应用,景观艺术已成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民居中的元素可以为景观设计提供灵感,为景观设计提供重要的元素补充。但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由于对传统民居元素理解的局限性,使得传统民居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制约。结合我国传统民居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传统民居建筑的特征,总结了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运用传统民居元素时常见的问题,并结合现代景观设计的理念对传统民居元素在景观设计中应用方式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菌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对菌文化景观的价值、菌文化对景观设计规划的影响,以菌文化为主题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景观设计中菌文化的应用等探讨,深入发掘菌文化在景观设计规划中的价值和应用问题。以期通过对基于菌文化为主题的景观设计的研究推动我国景观设计类型的多样化,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湖南第一师范新校区现状条件的基础上,将校园文化融入校园景观设计之中。根据新校区的校园规划、学科特色、师生风貌等因素,将不同的校园景区赋予不同的功能和定位,融入传统的或具有时代气息的文化元素,营造"方圆曲直、千载学府、百年师范、山水林园"的特色校园景观。并对如何在新校区景观设计中传承创新校园文化进行思路和方法上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8.
冯红颖 《现代园艺》2023,(14):133-135
随着园林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了避免景观设计趋于雷同,通过加入地域文化元素凸显景观设计的独特性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其也成为衡量景观设计质量的标准之一。基于此,分析了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形式及原则,并着重从深入挖掘,提取地域文化元素、再现历史文化、采用特色植物、采用现代设计手法、“活化”地域文化4个方面,论述了地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不断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独特性和文化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景观展现学校的文化内涵,校园作为师生的重要活动场所,需要承载一定的文化内涵。在高校景观设计中,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区域文化营造自己独具地域文化属性的校园景观,为学生提供独具特色的校园空间。主要探讨地域文化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设计表达,分析了陕南一些高校在景观设计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阐述了地域文化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意义,提出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合地域文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植物配置是校园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美而丰富的表达植物所饱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是不可忽视的内容。通过分析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所体现的人格化、艺术化和象征化等各种艺术形式,挖掘园林植物的文化意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手法,具有较高的美学鉴赏意义和人文价值,可以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提供更深层次的艺术境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支撑。以山东建筑大学校园局部景观设计效果为例,分析园林植物在校园景观中的运用及文化意蕴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巩月 《花卉》2018,(10)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步,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了标准,并对中国传统元素的热爱程度逐渐提升,很多园林景观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都改变了设计的理念与风格,崇尚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元素,并且广泛的被应用在各大园林的建设当中。对此,本文研究了现代化园林建设中景观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二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式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靖 《现代园艺》2023,(8):93-95
随着消费水平逐渐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体验感与住宿舒适感,对酒店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从酒店景观设计方面入手,以此提升酒店的品质和形象。通过阐述文化元素对酒店景观设计具有的重要意义,说明在运用文化元素时需要遵从整体性、隐喻性、时代性及情感共鸣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基于城市发展和地域特点,注重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在酒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从重视特色景观资源的运用与保护等方面,探讨了文化元素在酒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传统美学思想,有效丰富了中国文化,也为设计师开展设计工作提供了思想源泉。现代人非常重视景观设计。充分利用中国传统美学元素,突出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精神的现代景观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效促进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使中国现代景观设计在国际设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是一种重要的手段。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国传统美学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并从四个维度对其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我国传统美学与景观设计的结合运用,提高现代化景观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们的审美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提高,对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需求,城市环境的设计也越来越考究。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不应该只考虑其艺术审美价值,而应该与地域性文化、民俗性文化相结合,实现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通过收集与整理相关材料,结合自身专业知识,阐释了在景观设计中结合地域性文化的意义和地域性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南京市某小学景观设计项目,提出了应用叙述性互动景观设计校园绿地空间的策略,以教育性、互动性、趣味性为设计思想,设计校园小游园互动景观,增加了校园景观背后的叙述性与文化内涵,凸显校园特色文化,提高学校师生的景观使用感受。  相似文献   

16.
本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能够强化景观地域特征并提高景观文化价值。本文研究了城市景观发展现状及本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意义,以西安市为例,研究了西安本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提出城市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本土文化元素,塑造地域特色,提高城市景观的辨识度。  相似文献   

17.
《花卉》2020,(6)
随着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化,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会涉及到多层次艺术方面的内容。因此,要想实现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快速发展,需要对不同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把控,将具备传统园林文化价值的元素充分的运用到当前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充分体现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价值含量。本文从传统园林艺术概述角度出发,对当前城市景观设计运用传统园林的具体应用进行有效的分析,挖掘传统园林在现代城市景观中存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余丹 《现代园艺》2014,(6):95-95
充分运用中国传统的园林造景设计,不但彰显传统文化的内涵,而且是对于中国传统园林设计元素的继承和发展。本文针对中国传统园林元素在现代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瑞卓  李洪玮 《中国食用菌》2021,(2):134-136,140
回归现实生活、构建人文审美体系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对食用菌文化元素进行合理改造、运用,使景观富有文化内涵,呈现独特的艺术气息。通过分析食用菌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背景与价值,提出提取造型、创造生态场景和营造审美意境等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0.
景观设计承担着美化区域环境,展示地区文化的重要作用,而校园等地的景观设计更兼具教育功能。传统的景观设计往往只重视外在美观,忽视了其在教育文化中的功能,导致景观设计"负面教育"现象的出现。教育功能的缺乏也是造成我国景观设计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本文就景观设计与教育的关系以及不同类型景观的教育功能体现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