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研究复合酶辅助乙醇浸提积雪草中积雪草苷的工艺,试验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研究了酶解时间、复合酶用量、酶解p H值及酶解温度对积雪草苷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59 min、复合酶用量2.6 mg/g、酶解p H值5.0、酶解温度44℃。在该条件下,积雪草苷得率达到5.25 mg/g,与理论预测值(5.23 mg/g)的相对误差仅为0.38%。说明优化的工艺稳定、可行,可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酶解法辅助提取地锦草中槲皮素的工艺,试验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研究了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p H值、酶解时间对槲皮素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0.6%、酶解温度50℃、酶解p H值4.5、酶解时间45 min。在该酶解条件下,槲皮素得率为1.87 mg/g,与理论预测值(1.88 mg/g)的相对误差仅为0.63%。说明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得到的优化工艺参数比较准确,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用响应面法优化当归中阿魏酸的提取工艺,试验采用超声协同酶法提取当归中的阿魏酸,并选用酶解时间、酶用量、酶解温度和酶解p H值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以4个因素为自变量,阿魏酸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超声协同酶法提取当归中阿魏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50 min,酶用量0.3%、酶解温度45℃、酶解p H值4.4;在此条件下,阿魏酸得率可高达0.673 mg/g。说明由响应面法得到的优化工艺参数比较准确,对于当归中阿魏酸的提取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优化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陈皮中橙皮苷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酶解温度、酶解p H值、酶用量、酶解时间作为自变量,以橙皮苷收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相互作用对橙皮苷提取效果的影响,并优化该酶解辅助提取条件。优选得到橙皮苷的最佳酶解辅助提取工艺为:酶解温度50℃、酶解p H值5.0、酶用量8.9 mg/g、酶解时间47 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纤维酶辅助提取橙皮苷的收率为5.24 mg/g,与理论预测值(5.26 mg/g)的相对误差仅为0.38%。优选的提取工艺简单、稳定,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优化纤维素酶辅助乙醇回流提取荷叶中荷叶碱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提取荷叶碱过程中的酶解p H值、酶解温度、纤维素酶用量及酶解时间对荷叶碱提取率的影响,得出优化的酶解辅助提取工艺为:酶解p H值4.5、酶解温度45℃、纤维素酶用量1.5 mg/g、酶解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荷叶碱提取率达到0.536%。该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为进一步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优化酶解辅助提取高良姜中高良姜素的工艺,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考察了酶解温度、酶用量、酶解pH值及酶解时间各因素及各因素交互作用对高良姜素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辅助提取工艺为酶解温度47℃、酶用量1.2%、酶解pH值5.0、酶解时间60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高良姜素得率为10.53 mg/g。说明该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波协同酶法提取甜地丁槲皮素,分别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参数条件。结果表明,酶解pH值对槲皮素得率有显著性影响,微波协同酶法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pH值4.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70 min、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2∶1)用量0.8%,在此条件下槲皮素得率达到1.20 mg/g。优化得到的微波协同酶法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甜地丁槲皮素提取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马勃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研究提取温度、时间、酶用量、p H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蜗牛酶辅助提取马勃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35℃、提取时间120 min、酶用量5.0%、p H 6.0。在此条件下,马勃多糖得率为0.908%。与传统水提法相比,多糖得率提高了158.01%。由此可见,蜗牛酶辅助提取具有得率高、提取时间短、条件温和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宁娜 《中国兽药杂志》2015,49(12):20-26
为了研究微波辅助酶法提取姜黄中姜黄素的工艺,以姜黄素收率为考核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姜黄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优选姜黄素的最佳酶解辅助提取工艺为:酶用量9.8 mg/g,酶解时间75 min,酶解p H值4.7,酶解温度43℃。所建立的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为进一步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金樱子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纤维素酶用量、p H值、提取次数等6个因素对金樱子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0%、液料比30∶1、提取时间120 min、纤维素酶用量1.0%、p H值6、提取温度60℃、提取2次,在该提取条件下,金樱子总黄酮得率为(79.30±1.59)mg/g。提示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金樱子总黄酮可行、得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稀硫酸预处理甘草废渣,结合生物酶酶解法,分别从纤维素酶用量、温度、时间、p H因素及摇床转速考察纤维素酶水解的最优条件。在摇床转速150 r/min,p H 5.2,纤维素酶用量90 mg/g,温度52℃,水解时间12 h的条件下,纤维素酶水解甘草废渣的最大产糖量为70.93 mg/g。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由正交试验确定纤维素酶酶解的最佳工艺,经验证试验确证可行。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综合利用番茄废渣,使其变废为宝,转化为动物饲料,试验采用稀硫酸预处理番茄茎、叶废渣,结合生物酶酶解法,分别从纤维素酶用量、温度、时间及p H值等因素考察纤维素酶酶解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以砂芯坩埚为反应器,采用差重法计算纤维素酶酶解得率,避免了还原糖法计算酶水解率偏低的现象;在p H值为4.6、纤维素酶用量为0.17 g、温度为52℃、时间为11 h的条件下,纤维素酶最佳酶解率为39.17%,说明设计的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超声波协同酶解法提取啤酒值花黄酮的最佳工艺,研究该方法下啤酒花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利用单因素法研究了不同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值对超声波协同酶解法提取啤酒花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酶解法明显提高啤酒花黄酮的提取率,最佳提取条件为:酶量为2 mg/g,酶解p H值为4,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2 h,啤酒花总黄酮提取量55.7 mg/g,明显高于传统提取方法的总黄酮提取率38.5%,并对·OH和DPPH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高于常用的抗氧化剂天然维生素C对两者的清除率。  相似文献   

14.
建立并优化以雄蚕蛾蛋白粉为原料酶解制备活性肽的工艺技术,有助于研发具有功能活性的雄蚕蛾保健产品。首先以雄蚕蛾蛋白的水解度和肽得率为考核目标,对酶解工艺中的酶解液p 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酶种类及其配比、料液质量浓度及酶用量等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法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建立p H、温度、时间、料液质量浓度等4个因素的酶解效率预测回归模型,并使用Design-Expert 8.0软件对数据做回归分析,验证试验结果提示建立的雄蚕蛾蛋白酶解效率预测回归模型对实测数据有较好的拟合性。最终确定以Alcalase蛋白酶和丹尼斯克碱性蛋白酶对雄蚕蛾蛋白粉进行联合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液p H 9.5,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130 min,料液质量浓度70 g/L。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雄蚕蛾蛋白粉的水解度为27.32%,肽得率为50.43%,酶解效率综合值为40.47%。  相似文献   

15.
桑椹花青素是一种功能性天然色素。为了建立高效提取桑椹花青素的实用性工艺技术,以桑椹冻干粉为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的方法提取桑椹花青素。以花青素提取得率为考核指标,在提取工艺条件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通过响应面法研究各因素对桑椹花青素提取得率的影响程度为料液质量浓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液p H值提取时间,其中乙醇体积分数和料液质量浓度的交互作用、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液p H的交互作用对桑椹花青素的提取得率也存在显著影响。优化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桑椹花青素的工艺条件为料液质量浓度0.07 g/m L、提取剂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液p H 5、提取时间0.5 h、超声波功率180 W。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桑椹花青素的提取得率预测值为69.13 mg/g,验证试验中桑椹花青素的提取得率为69.01 mg/g,显示该工艺条件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酶解螺旋藻藻胆蛋白制备抗氧化活性肽的最佳工艺,从新鲜螺旋藻藻泥中提取藻胆蛋白作为原料,使用中性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制备抗氧化活性肽。以·OH清除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测定了底物浓度、酶与底物比、p 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酶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为底物浓度15 g/L,酶与底物比2%,温度45℃,p H值7.0,酶解4 h;在该条件下,·OH清除率为61.89%。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利用藏羊血液资源,试验采用抗凝、过滤、喷雾干燥等工艺制得血粉,通过酶解过活性炭进行藏羊血多肽的制备,测定藏羊血液多肽制备工艺的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粉末活性炭用量2.0%、p H值5.0、温度50℃、时间2.0 h。各因素对酶解液脱色率影响大小为粉末活性炭用量p H值温度时间;对酶解液多肽损失率影响大小为粉末活性炭用量p H值时间温度。在该最佳工艺条件下藏羊血粉酶解液多肽损失率相对平稳,制得的藏羊血液多肽为浅黄色、无异味、小颗粒的粉末状态。  相似文献   

18.
为了优化酶法辅助超声提取功劳木小檗碱的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小檗碱收率为响应值进行回归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pH值3.5、酶用量10.6 mg/g、酶解温度51℃、酶解时间97 min。在此条件下,小檗碱收率为22.46 mg/g。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收率高,为功劳木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高得率的山豆根多糖提取工艺,试验以山豆根为原料,采用木瓜蛋白酶酶解法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最佳提取工艺,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山豆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酶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值。山豆根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浓度2%、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3 h、酶解pH值5,山豆根粗多糖含量为88.48%,多糖的提取率为5.11%,明显高于水提醇沉法提取的粗多糖得率(3.54%)。该方法简便、成本低、提取率高,适用于山豆根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20.
以蓖麻叶为原料,利用酶法协同超声提取蓖麻叶总黄酮,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考察酶的添加量、p H、酶解温度、料液比和酶解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显示,酶添加量0.5%、p H 4.5、酶解温度50℃和酶解时间80 min为最佳工艺条件,此时蓖麻叶中的总黄酮提取率为3.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