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翘嘴红舶夏花培育采用肥水下塘、豆浆与水花料投喂的育苗方法,简易可行,共投放水花鱼苗160万尾,经28天培育,夏花鱼种平均全长2.96cm,获夏花鱼种131.5万尾,成活率82.2%。每667m^2放养夏花鱼种1.5万尾,采用单养结合驯化摄食膨化颗粒料的饲养方式,经过5个月的饲养,冬片鱼种个体平均体重13.1g,平均全长12.77cm,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2.
唇(鱼骨)池塘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唇鲋夏花培育、1龄秋片苗种培育和2龄秋片苗种培育生产性试验.夏花培育池0.67 hm2,轮虫高峰期下塘唇(鱼骨)水花鱼苗10万尾.经24 d培育,鱼苗的平均全长达34.92 mm,增长4.04倍,平均体质量达0.285 g,增长142.5倍,鱼苗在22日龄后体质量增长较快,出塘唇(鱼骨)夏花8.2万尾,成活率82%.1龄秋片苗种培育试验池塘面积0.27 hm2,放养夏花8万尾(平均全长2.58 cm),经142 d培育,平均全长达16.62 cm,增长6.44倍,平均体质量达37.88 g,增长291.38倍,出塘秋片鱼种6.248万尾,成活率78.1%,饵料系数2.5.2龄苗种培育池塘0.2 hm2,放养1万尾(平均体质量15.6 g),经101 d饲养,平均全长达18.21 cm,增长1.56倍,平均体质量达56.66 g,增长3.63倍,出塘唇(鱼骨)鱼种9960尾,成活率99.6%,饵料系数2.2.  相似文献   

3.
呼兰县渔业生产开发公司许卜渔场从1991年开始每年从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购入高寒鲤鱼水花150万尾,以肥水下池发塘,经过10~15天培育,出池3.3cm以上规格夏花120万尾。几年来水花发塘成活率达80%以上,除自用以外,大部分外销。本场鱼种培育亩放高寒鲤鱼夏花3500尾,搭配花、白鲢、草鱼夏花1600尾,在无增氧设备的情况下,以驯化养鱼方式饲养,培驯大规格鲤鱼鱼种,鱼种出池规格达100~150g,平均规格为120g。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斑鳜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2006年,进行了斑鳜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催产斑鳜亲鱼18组,雌鱼平均体质量380 g.催产率83%;获受精卵10.85万粒,受精率75%;获水花6.62万尾,孵化率61%.水花于水泥池中养至平均全长2.0cm 苗种成活率72%;平均全长2.0 cm苗种养至平均全长5.0 cm苗种成活率88.5%,1334 m<'2>池塘放养平均全长2.0锄苗种6200尾,经93 d养殖,收获鱼种4371尾,平均全长12.66 cm.平均体质量32.39 g,养殖成活率70.5%.  相似文献   

5.
三角鲂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1988年6月—1991年7月三角鲂苗种培育试验,并根据苗种阶段性生物学特性,提出了苗种培育时应注意的技术环节。试验中,鱼苗培育采用3种不同的放养密度:12.5万尾/亩、10.9万尾/亩、11.1万尾/亩,经24—29天的饲养,分获夏花鱼种8.25万尾/亩、4.72万尾/亩、8.89万尾/亩,其成活率分别为50%、43.3%、80%;大规格鱼种培育的放养密度为0.5万尾/亩,经94天饲养,获三角鲂215kg/亩,鱼种平均全长15.8cm,尾均重44.8g,成活率90%.饵料系数:精饲料1.74,青饲料1.62。  相似文献   

6.
2013年,利用废弃的16个成鳗池对花鱼骨夏花进行培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共投放水花80万尾,历经30d的培育,收获花鱼骨夏花41.2万尾,鱼苗平均体长3-5 cm,苗种培育平均成活率51.5%,最高成活率90.0%。  相似文献   

7.
2004~2007四年内分别进行了池塘培育岩原鲤夏花和鱼种试验。均采用单养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夏花培育以每667胛放养水花鱼苗2万尾~4万尾效果最好,30天左右可养成3cm--4cm规格(夏花),其成活率可达86%以上:鱼种培育,以每667肝放养夏花3000尾~10000尾效果最好,养殖180天,其平均规格可达32g/尾以上,产量较高,成活率可达82%以上。岩原鲤鱼苗的开口饵料为轮虫,在全长3cm前,食物以水中的浮游动物为主,吞食:2cm-4cm为食性转化阶段,转为摄食底栖动物和有机腐屑,对人工配合饲料也具有较高的喜食性。岩原鲤抗病力较强。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前提下,几年的苗种培育过程中未出现大的病害。  相似文献   

8.
购进翘嘴红鲌夏花30万尾,经过5个多月培育,获平均13.8 cm的大规格鱼种25.6万尾,鱼种的平均成活率为85.3%。  相似文献   

9.
三角鲂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1988年6月-1991年7月三角鲂苗种培育试验,并根据苗种阶段性生物学特性,提出了苗种培育时应注意的技术环节,试验中,鱼苗培育采用3种不同的放养密度:12.5万尾/亩、10.9万尾/亩、11.1万/亩,经24-29天的饲养,分获夏花鱼种6.25万尾/亩、4.72万尾/亩、8.89万尾/亩,基成活率分别为50%、43.3%、80%;大规格鱼种培育的放养密度为0.5万尾/亩,经94天饲养,获三角鲂215kg/亩,鱼种平均全长15.8cm,尾均重44.8g,成活率90%。饵系数:精饲料1.74、青饲料1.62。  相似文献   

10.
<正>采用池塘轮养技术培育鳙夏花和杂交鲌"先锋1号"鱼种,鳙水花放养密度为33.3万尾/亩,鲌夏花放养密度为11110尾/亩;当年收获鳙夏花20万尾/亩、杂交鲌"先锋1号"14cm~16cm鱼种9511尾/亩,培育成活率分别为60%和85.6%;单位产值12536元/亩,单位利润5934元/亩。鲌、鳙鱼种轮养模式提高了池塘利用率和养殖效益,为鲌鱼成鱼养殖提供了优质大规格鱼种,利于鲌鱼提前上市。  相似文献   

11.
郐明  孙树德 《水产科学》1999,18(6):38-39
本次试验利用塑料大棚水泥地面积450m^2,将20万尾异育银鲫水花培育成优质夏花。培育期为27d,共出夏花鱼种18.2万尾,成活率达91%,平均体长超过3.0cm,产值18200元,纯利润7000元。  相似文献   

12.
黄顙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颡鱼人工繁殖、鱼苗集约化培育、大规格鱼种培育等两年的规模化试验和开发生产,2002年共繁殖黄颡鱼苗601.3万尾,平均受精率82.7%,平均孵化率41%,其中最后三批共187.4万尾鱼苗育成2.5cm左右夏花135.4万尾,平均成活率为72.3%,平均每平方米生产夏花3890尾,育成36尾/kg规格的黄颡鱼种28850kg,平均成活率76.9%,平均亩产鱼种381kg。  相似文献   

13.
正文章详细介绍了乌苏里拟鲿鱼种培育和网箱养殖成鱼的方法,乌苏里拟鲿"夏花"苗种在网箱中经9个月的培育,体长可达10cm~11cm,成活率达83%。30个网箱共收获35吨成鱼,成活率95%,平均尾重达0.246kg。乌苏里拟鲿从"水花"到成鱼养殖的效益为135万元。  相似文献   

14.
采用池塘肥水培育法培育长吻鮠夏花鱼种。试验结果:放养规格为0.7cm~0.9cm的长吻鮠仔鱼,放养密度5万尾/667m2~8万尾/667m2,经1.5个月左右的培育期,长吻鮠夏花鱼种平均规格达4.0cm~5.6cm,平均成活率61%。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黄颡鱼人工繁殖、鱼苗集约化培育、大规格鱼种培育等两年的规模化试验和开发生产,2002年共繁殖黄颡鱼苗601.3万尾,平均受精率82.7%,平均孵化卒41%,其中最后三批共187.4万尾鱼苗育成2.5cm左右夏花135.4万尾,平均成活率为72.3%,平均每平方米生产夏花3890尾,育成36尾/kg规格的黄颡鱼种28850kg,平均成活率76.9%,平均亩产鱼种381kg。  相似文献   

16.
在闽西北山区池塘进行了淡水白鲳夏花鱼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每hm2放养300万~375万尾水花,放苗后前10d投喂豆浆或蛋黄,后期投喂鳗鱼粉料制成的团状饲料,经20~25d培育,鱼种规格可达4.0cm以上,该密度范围适合淡水白鲳夏花鱼种的短期培育。采取生石灰消毒池塘,鱼苗培育成活率低于70%,使用漂白粉消毒的成活率可达80%以上;放苗后前期投喂蛋黄的平均成活率可达91.6%,投喂豆浆的只有83.3%。采取漂白粉消毒、清水下塘、前期投喂蛋黄后期投喂鳗鱼饲料的技术措施培育淡水白鲳夏花鱼种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为配套杭州市池塘内循环"水槽式"流水养殖示范点对优质鲫鱼鱼种的需求,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位于杭州市富阳区东州街道的五丰岛上新设立了一个异育银鲫"中科3号"鱼种培育示范户,总面积6.5亩池塘放养异育银鲫"中科3号"水花270万尾,经30天左右培育,共捕获夏花鱼种234万尾,培育成活率86.67%。现将培育情况小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 目前我市各鱼场均采用传统的豆浆为主的培育水花的方法,黄豆消耗量大,成本高,生产每万尾夏花需用黄豆30斤左右。为降低成本,我们改用培育轮虫来饲养水花。自1984年5月底开始,在三原县鱼种场选用一个1.7亩的老鱼塘做发塘池,进行生产性试验。投放水花20万尾,密度为每亩11.8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用孵化环道培育斑鳜夏花,共进行18d的培育,育出夏花21万尾,成活率77.8%,夏花的规格为0.063g(全长2.8cm)/尾。探索出催产饵料鱼与斑鳜开口时间相配套的技术措施。用1.2亩池塘进行秋片培育,饲养期共66d,秋片平均规格为11.8g/尾,成活率为81.4%,饲料系数6.62。出塘14652条,单产144.1kg/亩(12210尾/亩),总产172.89kg;增重倍数187倍。特定生长率3.7;产值34578元,利润11848元,亩利润9873.33元/亩。投入产出比为1:1.52。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1999年进行的池塘培育美国大口胭脂鱼鱼苗、鱼种的养殖技术。(1)鱼苗培育:美国大口胭脂鱼水花规格为0.7cm,亩放养5万尾水花鱼苗,经32天饲养,规格达3.5cm成活率78%;亩放养8万尾水花鱼苗,经32天饲养,规格达3.2cm,成活率72.2%,亩放养10万尾水花鱼苗,经30天饲养,规格达2.9cm,成活率73%。(2)鱼种培育:亩单养美国大口胭脂鱼夏花鱼种(规格3.2cm)6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