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川凉薯4号新品种是1997年以Sehwalbe作母本,56-2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籽,经过各代鉴定筛选而育成。该品种2006-2007年在四川省两年区试中平均667m2产鲜薯1514.44kg,较米拉(CK)增产10.19%,大中薯率达73.11%;干物质21.10%、淀粉15.11%、还原糖0.097%、维生素c27-5mg,100g鲜薯、粗蛋白2.02%;抗晚疫病、高抗轻花叶病毒病和卷叶病毒病,感青枯病。2009年5月13日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川芋彩1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从引自国际马铃薯中心的杂交组合(C92.140×C93.154)选育而成的,201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中早熟特色马铃薯,在生产试验中,鲜薯产量1 592 kg/667m2,比对照‘川芋56’增产22.2%。鲜薯块茎淀粉含量15.6%,干物质21.5%,还原糖0.23%,维生素C14.5 mg/100 g FW,花青素0.76 mg/kg。它抗晚疫病,中抗轻花叶病毒病和卷叶病毒病,储藏性优于‘川芋56’。适宜四川成都平原及周边低山区、平丘陵区,以及甘孜、阿坝的高山高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中国马铃薯》2017,(5):319-320
马铃薯新品种‘达芋2号’是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以‘鄂薯5号’作母本、‘991-18’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有性杂交,经过多代鉴定筛选育成。2016年7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薯2016001。2014~2015年在四川省马铃薯新品种(系)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5 242 kg/hm2,较对照‘米拉’增产23.10%。该品种中晚熟,淀粉含量15.20%,还原糖含量0.09%,维生素C含量8.62 mg/100g。高抗晚疫病,抗花叶病毒病和卷叶病毒病,适应性广,丰产稳产性好,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中高山区域及相似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4.
《中国马铃薯》2018,(2):124-126
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202’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02年用‘Garant’作母本、‘合作003’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3年10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晚熟,生育期115 d。单株结薯数7~8个,产量在25 000~45 000 kg/hm~2,商品薯率83.70%。薯形长椭圆、薯皮光滑,白皮白肉、芽眼浅。2009和2012年2年平均淀粉含量17.94%,粗蛋白含量2.83%,维生素C含量42.70 mg/100g鲜薯,还原糖含量0.36%,干物质含量22.90%。‘云薯202’植株抗晚疫病,感轻花叶病毒病和重花叶病毒病。该品种适宜在云南1 900 m以上中高海拔区域大春种植及周边气候类似的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5.
‘川凉薯10号’是由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合作选育,于2013年7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母本为‘会顺23’,父本为‘S01-266’,20102011年四川省区试,鲜薯平均产量1 476 kg/667 m2,比对照‘米拉’增产16.4%。‘川凉薯10号’干物质含量29.6%,淀粉含量22.9%,蛋白质含量2.66%,还原糖含量0.24%,维生素C含量18.3 mg/100 g FW。该品种抗晚疫病,高抗病毒病。  相似文献   

6.
‘冀张薯14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以‘3号’为母本,‘金冠’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薯2013002号。该品种为晚熟鲜薯食用型品种,薯块淀粉含量13.22%,干物质含量18.68%,粗蛋白含量2.12%,还原糖含量0.34%,维生素C含量17.8 mg/100 g鲜薯。2012年参加河北省马铃薯品种生产试验,产量1 634 kg/667m2,比对照‘克新1号’平均增产16.76%。该品种抗马铃薯PVX、PVY、PVS和PLRV病毒病,抗晚疫病。‘冀张薯14号’适于河北省张家口和承德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中国马铃薯》2017,(6):381-382
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105’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03年以‘威芋3号’作母本,‘品系3221’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5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中晚熟,生育期100 d左右。块茎椭圆、表皮光滑、淡黄皮白肉、芽眼浅呈浅紫色,商品薯率70%~85%。单株结薯数7~9个,产量27 000~45 000 kg/hm~2。粗蛋白含量2.04%,维生素C含量18.40 mg/100g鲜薯,还原糖含量0.32%,干物质含量23.30%,淀粉含量15.80%。‘云薯105’植株抗晚疫病,中抗轻花叶病毒病(PVX)和重花叶病毒病(PVY)。该品种适宜在湖北西部,贵州西北部,四川西南部,重庆东北部,云南中部、东北部种植。  相似文献   

8.
延薯6号新品种是2002年以延薯4号作母本、早大白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籽,经过各世代鉴定筛选而育成。该品种2007~2008年在吉林省两年区域试验中667 m2平均产量2 059 kg,比对照克新2号增产37.8%;鲜薯维生素C含量21.4 mg/100 g,淀粉含量12.4%,干物质含量20.6%,还原糖含量0.55%,粗蛋白含量2.38%;轻感马铃薯晚疫病。2010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延薯8号’新品种是2002年以‘延薯4号’作母本、‘早大白’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籽,经过各世代鉴定筛选而育成。该品种2009~2010年在吉林省两年区域试验中667 m2平均产量2 356 kg,比对照‘东农303’增产24.80%;鲜薯维生素C含量40.50 mg/100g,淀粉含量13.31%,干物质含量20.72%,还原糖含量0.14%,粗蛋白含量2.65%;抗马铃薯晚疫病。2011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品种延薯7号是2002年以延薯4号作母本、以早大白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籽,经过各世代鉴定筛选而育成。该品种2008~2009年在吉林省两年区域试验中667 m2平均产量1 904 kg,比对照东农303增产9.8%;鲜薯维生素C含量18.0 mg/100 g,淀粉含量11.0%,干物质含量19.0%,还原糖含量0.40%,粗蛋白含量1.93%,中感马铃薯晚疫病。2010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中国马铃薯》2015,(4):255-256
新品种‘延薯9号’是2007年以‘延薯8号’作母本、以‘早大白’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籽,经过各世代鉴定筛选而育成。2015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013~2014年在吉林省2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607 kg/667m2,比对照‘克新2号’增产26.14%;鲜薯维生素C含量176.0 mg/kg,淀粉含量11.90%,干物质含量23.23%,还原糖含量0.09%,粗蛋白含量1.89%;抗马铃薯晚疫病。  相似文献   

12.
‘延薯12号’新品种是2008年以‘延薯4号’作母本、以‘NS51-5’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籽,经过各世代鉴定筛选而育成。2019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19)220023。该品种2017~2018年2年适应性试验平均产量3 036 kg/667m~2,比对照‘克新13号’增产35.1%;鲜薯粗蛋白含量1.61%,淀粉含量10.60%,干物质含量14.47%,还原糖含量0.037%,维生素C含量178.70 mg/kg;抗马铃薯轻花叶病毒病和马铃薯重花叶病毒病,中抗马铃薯晚疫病。该品种适宜在北方一季作生态区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地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13.
‘晋薯29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隰县农业试验站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五寨农业试验站2005年以‘虎头’作母本,‘晋薯14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合作选育而成的马铃薯高产中晚熟新品种。201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薯2015006)。该品种生育期114 d,株型半直立,生长势强,薯形扁圆,皮色淡黄色,薯肉白色,薯皮光滑、芽眼浅,无裂薯及空心薯,结薯集中,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2 195 kg/hm2,较对照‘晋薯16号’增产20.30%。块茎干物质含量15.60%,淀粉含量9.58%,维生素C含量14.60 mg/100 g,还原糖含量0.98%,蛋白质含量2.07%。中抗早疫病,抗晚疫病、病毒病、黑茎病。该品种适宜在山西省马铃薯一季作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中国马铃薯》2017,(5):317-318
‘希森6号’是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乐陵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夏波蒂’为母本,‘XS9304’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2016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蒙审薯2016003。同年通过国家马铃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马铃薯2016003。该品种为中晚熟鲜食及加工兼用型品种,生育期91 d左右,薯块长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薯块干物质含量22.60%,淀粉含量15.10%,维生素C含量14.80 mg/100g鲜薯,粗蛋白含量1.78%,还原糖含量0.14%。‘希森6号’抗马铃薯Y病毒病,中抗马铃薯X病毒病。2013~2014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459 kg/667m2,较对照品种‘夏波蒂’增产46.40%。适宜在北方一季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中国马铃薯》2013,(4):255-256
‘德薯3号’是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合作通过有性杂交方法经系统选育而成,2012年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94 d左右,一般产量32 000 kg/hm2左右,块茎淀粉含量19.5%,维生素C含量39.3 mg/100 g鲜薯,蛋白质含量2.46%。该品种适宜德宏州冬作马铃薯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鄂马铃薯10号是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以‘文胜11号’作母本、以‘Dorita5186’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2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薯2012004。该品种属中晚熟品种,商品薯率高,抗晚疫病、青枯病,高抗病毒病。块茎黄皮淡黄肉,品质优,属鲜食和薯片加工兼用型品种。使用脱毒种薯,采用育芽带薯移栽,每667 m2单作种植4 000~4 500株、套作2 400~3 000株。该品种适于在海拔700 m以上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中国马铃薯》2015,(3):191-192
马铃薯新品种‘晋薯23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2005年用‘03-26-5’作母本,‘04-1-20’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有性杂交,经过各代鉴定筛选而育成。2014年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薯2014001。薯块干物质含量23.50%,淀粉含量14.40%,还原糖含量0.15%,维生素C含量12.70 mg/100g鲜薯,粗蛋白含量2.26%。该品种适合在山西省一季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晋薯19号新品种是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1999年以9665-7作母本,晋薯7号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籽,经过各代鉴定筛选而育成。该品种2006~2008年参加山西省马铃薯区域试验,2008年同时参加省生产试验,2009年通过田间鉴定。2010年5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薯块干物质含量19.0%,淀粉含量16.0%,还原糖含量0.29%,维生素C含量19.0 mg/100 g鲜薯,田间抗晚疫病。  相似文献   

19.
鄂马铃薯7号新品种是1998年以AJU-69.1作母本,393140-4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籽,经过各代鉴定筛选而育成。该品种2005~2006年在湖北省两年区试中平均667 m2产2 039 kg,比对照鄂马铃薯3号增产8.80%;块茎干物质含量23.7%,淀粉含量17.3%,粗蛋白含量2.46%,鲜薯维生素C每100 g含量为15.2 mg;抗晚疫病。2009年5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冀张薯15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5,(5):319-320
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冀张薯15号’系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2004年用‘1867’作母本、‘冀张薯8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5年5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94 d左右,椭圆形,薯皮光滑,淡黄皮淡黄肉,芽眼浅。产量在30 000 kg/hm2左右,粗蛋白含量2.39%,维生素C含量20.37 mg/100g鲜薯,还原糖含量0.69%,干物质含量25.42%,淀粉含量19.66%。适宜在河北、山西、内蒙古和甘肃等北方一季作区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