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发病情况 2006年11月21日,河北省辛集市某个体养殖户饲养的2500只海兰褐蛋鸡发病。该批鸡在198日龄时曾用左旋氧氟沙星进行预防性投药.20天后出现采食量下降、腹泻、产量下降、急性死亡等症状,随后用头孢哌酮钠饮水,24小时后腹泻症状明显减轻,随后采食量也逐渐回升。5天后产蛋率也开始回升。  相似文献   

2.
一发病情况 2014年4月24日,汾阳市养殖户郝某5栋鸡舍的7000只海兰褐(358日龄)产蛋下降,3天时间产蛋率从86.7%降至72.4%,蛋重减轻,颜色未变,采食、饮水、粪便正常。根据多年的经验,郝某主观认为产蛋下降是因为春夏之交天气骤冷骤热引起的,十余天后产蛋自然会叫升。到29日时,鸡只出现死亡,个别鸡只精神沉郁、发热、采食量下降,咳嗽,粪便黄绿色。采取抗病毒药、抗菌药物、电解多维等治疗,作用不明显,半个月死亡1243只,死亡率17.8%。产蛋率从364日龄的50.5%下降至378日龄的33.9%。  相似文献   

3.
1发病情况 2008年7月,河南焦作市修武县高村乡某鹌鹑养殖场饲养的1200只鹌鹑,50日龄时产蛋率达到25%。60日龄部分鹌鹑开始出现采食量下降,在70日龄时,产蛋率只有40%(同期正常产蛋率应至70%),少数鹌鹑精神沉郁,羽毛蓬松,站立困难、脚趾关节肿大、拉白色稀粪,场主误诊为白痢病.开始用2%的盐酸环丙沙星可溶性粉饮水,但症状没有改善。80日龄时,多数鹌鹑腿关节异常肿大.病鹌鹑出现死亡,死亡率达到10%,产蛋率已降至30%。  相似文献   

4.
引起初产蛋鸡水样腹泻的原因较多.如传染病、寄生虫病、中毒病和非病理性因素。腹泻蛋鸡的粪便呈水样.常夹杂有未消化的饲料。病鸡采食量基本正常,饮水偏多,产蛋率上升慢,鸡群无死亡,当产蛋率达80%左右时,拉稀自然停止。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1997年4月份,本地区某鸡场一产蛋鸡群发生一种疾病在临床上表现呼吸道症状为主,产蛋下降、下痢、畸形蛋明显增多以及剖检时见有坠卵性腹膜炎。经取样化验确诊为传支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将诊治结果总结如下:  一.流行情况与临床症状  该鸡群自26周龄开产,每日产蛋递增,直到32周时产蛋率为78.91%,次日产蛋突然下降,并持续近二十天,产蛋率下降到55.8%,以后逐渐回升,经6周的时间,产蛋率回升到67.6%,不再上。产蛋率下降的第三天开始,鸡群出现以“呼噜”为主的呼吸道症状,少数鸡有咳嗽和甩鼻声音、下痢,鸡群采食量减少。…  相似文献   

6.
一发病情况 2007年5月初,本市东沙河镇李某,饲养24周龄海兰褐蛋鸡5000只,5月初鸡群出现采食量减少,拉稀症状,但产蛋率还继续上升,25天后产蛋率开始下降,蛋变小,蛋壳颜色变浅,鸡群无呼吸道症状,精神尚好,死亡率低。用百病消(恩诺沙星溶液)饮水5天,饲料中加入强力拜固舒,腹泻症状有所减轻,采食量、产蛋率未见明显上升。饲养户即来我单位求诊。  相似文献   

7.
<正> 一、新的鸡病/老病新表现1 鸡新城疫在我国目前流行的新城疫优势毒株为基因Ⅶ型。目前鸡新城疫主要有两个发病高峰期,即产蛋高峰前后(180~350日龄)和雏鸡阶段(20~40日龄)。产蛋高峰前后鸡群多为非典型新城疫,主要表现为发病初期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以呼噜为主),2~3天后鸡群采食量逐渐下降,产蛋率出现波动,4~5天后,采食量和产蛋率迅速下降。一般采食量下降为10%~30%,产蛋率下降幅度为30%左右。回升期很长,一般需要1~2个月。产蛋下降时,褪色蛋、薄壳蛋增多,产蛋恢复期。小蛋、畸形蛋增多。锥鸡(20~40日龄)多为典型新城疫,主要表现为发病早期就出现头颈摇摆、震颤、头点地等神经症状,病鸡精神差,死亡快,死亡率高,有时高达60%以  相似文献   

8.
先用10味香薷饮加减:滑石75g,香薷60g,藿香30g,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扁豆、厚朴、甘草各25g,共为末,水煎1%药汁拌料.连喂7天。用药3天后鸡群停止死亡.拉稀症状明显减轻。采食量增加。7天后采食量基本恢复正常.产蛋量开始回升,但回升缓慢。  相似文献   

9.
发生禽流感鸡群的外观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急性型鸡群发病后即可出现死亡。病鸡精神高度沉郁,采食量迅速下降或废绝,拉黄绿色稀粪,呼吸困难;鸡冠、眼睑、肉垂水肿,鸡冠和肉垂边缘出现紫黑色坏死斑点,腿部鳞片有紫黑色出血斑。产蛋鸡产蛋率迅速下降,产蛋率往往由90%以上迅速下降到20%以下,甚至停产;产蛋下降的同时,软壳蛋、薄壳蛋、畸形蛋迅速增多。有些鸡群感染后,没有出现明显临诊症状即可见大批死亡。死亡率高低不一,有的高达90%以上。2温和型采食、精神及体表变化:发病鸡群采食量明显减少,饮水增多,饮水时不断从口角甩出粘液;精神沉郁,羽毛蓬乱,垂…  相似文献   

10.
(一)发病情况某养殖户饲养海兰褐蛋鸡2400羽,140日龄左右发病,产蛋率升至40%不在上升,个别鸡出现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日采食量不足100克;排黄绿稀粪;软壳蛋、破壳蛋非常多。每日死亡2~5只,发病4天后死亡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1.
一 病例情况介绍 山东招远养殖户李某,饲养海兰褐商品蛋鸡13000只,190日龄产蛋率达到90%。从566日龄开始发病,270日龄就诊。大群出现呼吸道症状异常,表现甩鼻、呼噜,采食量下降20%;产蛋率下降,从90%下降到65%,蛋壳质量变差,褪色蛋、沙壳蛋、畸形蛋增多。大群精神尚可,无死亡。养殖户用的发病鸡群免疫程序是5日龄:用法氏囊%株(中等毒力)2倍量滴口,  相似文献   

12.
240只60周龄的海赛克斯褐壳蛋鸡用于作K94的应用效果试验。试验开始2周后,试验组(基础日粮中添加1%K94)产蛋率提高7.85%,对照组(添加无活菌的1%K94)则降低2.34%。日粮中未添加维生素后.试验组产蛋率下降28.15%,对照组则下降38.49%。重新添加维生素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产蛋率都迅速回升,但试验组回升速度比对照组快。整个试验期(9周),试验组产蛋率和枚蛋重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料蛋比明显比对照组低。饲喂K949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采食量增加8.01%,饲料干物质(DM)和粗蛋白(CP)消化分别提高14.79%和18.49%;盲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明显减少,而厌氧乳杆菌、梭状芽胞杆菌以及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增多。结果表明,K94能明显改善盲肠微生态环境,提高饲料消化率,从而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改善日粮中维生素不足对产蛋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蛋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当卫生条件差,环境因素突变,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容易引起发病。发病情况1998年6月,莒南县岭泉镇某养鸡专业户饲养的罗曼蛋鸡1800只,产蛋率已达80%,为再提高产蛋率。户主将原来使用的饲料配方作了调整,提高了豆粕和鱼粉的含量。调整后第3天,部分鸡出现精神沉郁、腹泻、昏睡等症状,采食量下降,产蛋率降低18%,并于该日死亡11只。发病后曾在饲料中添加氯霉素、饮水中加入维生素C和维生素B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前后发病5d共…  相似文献   

14.
仔兔断奶后容易发生应激反应,无经验者会误以为仔兔生病,胡乱打针用药,失去挽救时机.最终死亡,造成经济损失。仔兔断奶应激反应的主要外观症状有:腹胀如臌,采食量下降或废绝,死前拉少许粪便或少许黄色尿液;易腹泻.腹泻率达30%~70%;球虫发生率高;生长缓慢,皮毛粗乱。  相似文献   

15.
经病经过 2004年2月28日,自配料1500kg,其中用玉米900kg,鸡群平均日耗料350kg,日产蛋稳定在2260~2255枚之间。2月28日~3月2日发现有4只鸡死亡。发现配料所用的玉米中大约有180kg霉变。3月4日,自配料1500kg,配料中用霉玉米360kg。3月5日,鸡群日采食量突然由350kg降到了250kg。3月15日,日采食量进一步降至150kg,日产蛋仅200枚。3月4~15日死鸡70只,最高日死亡12只。其后死亡减少,但出现了畸形蛋、异型蛋和软壳蛋,占日产蛋的5%。4月26日,日产蛋量恢复到了1830枚,产蛋率回升到66.6%。2月28日~4月26日累计死亡140只。  相似文献   

16.
1蛋鸡热应激1.1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热应激多发于7-9月份高温季节,气温越高死亡率越高,鸡死亡发生多在夜间。发病时产蛋鸡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粪便变稀,张口呼吸,呼吸节律加快,产蛋率下降,薄壳蛋增多,蛋白稀薄。部分鸡腿麻痹,不能站立,严重者死亡。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2月份郑州市某养鸡场所饲养的2800只13周龄和2600只300日龄罗曼蛋鸡分别出现不同程度以气管罗音、怪叫且叫声沙哑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症状;鸡群采食量下降。随后产蛋鸡群出现产蛋率下降,部分蛋壳质浅、蛋重轻,软壳蛋、白皮蛋增多;粪便稀;发病率30%,死亡率达0.6%,死亡高峰出现在发病后第11~15天,此时部分鸡出现严重腹泻。发病期间曾用喘霸、泰乐星、克喘康、氧氟沙星等药,无明显效果;抗病毒药无疗效。经过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鸡毒霉形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所致。通过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春胜  田萍  陈海枫 《中国家禽》2004,26(20):24-25,27
据资料分析,我国南方地区开放式鸡舍在酷热期间,鸡饲料采食量下降15%—20%,产蛋率下降15%—25%,而饮水量却上升50%—100%.同时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也下降。  相似文献   

19.
1发病情况2010年12月下旬,江苏省盐城市某良种蛋鸡场饲养的商品代罗曼蛋鸡发生了以冠发紫、流鼻液、鼻窦和眶下窦肿胀、死亡快和产蛋率明显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该场存栏蛋鸡有3个批次,以180日龄的发病最早、病情也最为严重,发病第2天出现死亡,第3天已波及全群,并传染到同场其它2批鸡群.畜主在发病后立即使用复方磺胺间氧嘧啶粉剂拌料,治疗1周后,该病传播速度得到了控制,但鸡群整体状态未见好转,鸡群采食量没有回升,180日龄鸡群产蛋率从95%下降停滞在85%,死亡仍然不断.此时,鸡群共死亡200余只.  相似文献   

20.
近期.在河北省雄县境内养鸡专业户的产蛋鸡经常出现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引起产蛋下降的现象.这些情况多发生在180~360日龄的鸡。外观稍有呼吸道症状.呈点状散发.排绿色水档稀便。采食量稍减。养殖户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至使产蛋率继续下降至20%~30%.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现就一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