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湿地松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总结了我国3个气候带7个试验点湿地松种源8年的试验结果,对不同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及树种对比进行显著性检验,湿地松种源生长与原产地气象因子无显著相关,种源×地点交互作用不显著,种源间病虫害无显著差异;在较北的河南鸡公山林场,产自南部的S-7及S-3受冻害较重,而对照种火炬松L-3未受冻害。2年生湿地松高、径生长与8年生树高、胸径生长呈显著相关,这为早期选择提供了依据,根据生长快与适应性强的特性,选出适合我国不同气候带的湿地松优良种源及适宜发展的树种,达到“适地、适树、适种源”。  相似文献   

2.
15年生火炬松种源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潘志刚 《林业科学》2000,36(Z1):70-79
1981年在我国3个气候带7个试验 开展火炬松全分布区种源试验。试验目的是找出火炬松种源地理变异规律,综合评选出适合不同气候的优良种源,达到“适地、适树、适原”。试验采取9株小区、6次重复、种源与树种对比同时进行,即有产自美国10个州的种源各1个及福建南屿林场次生种源,用湿地松(S-8)及当地马尾松作对照;采用5 ̄8个月苗龄容器育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火炬松种源差异显著;种源高生长与原产地最低温度  相似文献   

3.
参加国家“六.五”、“七、五”重点攻关课题“湿地松、火炬松衙 源试验研究”,以美国全分布区的湿地松、火炬松种源在我省7-8年生时的生长表现,对其生长量的是上期相关及与原产地气象地理因子的要上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明,湿地松、火炬松种源生长早期相关显著,而与原产地气象地理因子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南京老山林场火炬松、湿地松种源试验林在10a生时(1991年)开始感染松枯梢病和松针褐斑病,病情日趋严重,在13a生(1994年)和15a生(1996年)时两次重复测定感病和生长变异,火炬松不同种源感病和生长变异均极显著,两者间及年度间相关极显著。按照选择指数的大小选出抗病、生长优良种源4个即9号(佛罗里达·纳索),10号(路易斯安那·利文斯通),12号(阿拉巴马·埃尔卡拉)和19号(佐治亚·爱克特),其选择指数比平均值大21.43%~48.10%,感病指数低33.71%~49.53%,树高大7.32%~13.52%,胸径大7.50%~17.19%。同时选出两年重复测定均优良的单株40多株(占总株数6.7%左右,其中优良种源占50%),其感病级别0~Ⅰ级,生长量比平均值大10%以上。湿地松种源间感病变异不显著,生长虽然有一定变异,但两者相关不显著。选择主要在个体间进行。已选出并经两年重复测定均优良的单株20多株(占总株数3.3%左右),其感病级别为0~Ⅰ级,生长量比平均值大10%以上。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暖温带宝应运河堤碱性土壤上引种火炬松,湿地松,短叶松和晚松,9年生时全部进入速生期,13年生平均树高12.31m(火炬松)~10.22m(晚松),胸径18.70cm(火炬松)~12.63cm(晚松),均超过了南方引种试验林标准。高、径年生长节律亦与亚热带地区相似。不同树种生长差异极显著,火炬松>湿地松(美国佐治亚源)>湿地松(广东台山种源)>短叶松>晚松。保存率都很高,但在不同树种间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暖温带宝应运河堤碱性土壤上引种火炬松、湿地松、短叶松和晚松,9年生时全部进入速生期,13年生平均树高12.31m(火炬松)~10.22m(晚松);胸径18.7Ccm(火炬松)~12.63em(晚松),均超过了南方引种试验林标准。高、径年生长节律亦与亚热带地区相似。不同树种问生长差导极显著,火炬松>湿地松(美国佑治亚种源)>湿地松(广东台山种源)>短叶松>晚松,保存率都很高,但在不同树种间差异不显著,说明4种国外松都能适应宝应运河堤及相似地区生长。引种成功的关键技术是采用容器苗带土(松菌根真菌)造林。  相似文献   

7.
13年生加勒比松种源生长、选择及材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雷州半岛加勒比松种源试验共有三个变种9个种源,用湿地松作对照,13年生种源试验表明在我国热带沿海地区(雷州半岛及海南东部)应发展正种加勒比松,因它生长快,干通直,无严重病虫害,抗风力较强,可在沿海沙地及砖红壤上生长,其木材密度(4539公斤/立方米)超过其它两个变种,为优良纸浆材及建筑材树种。洪都拉斯加勒比松不适合在我国热带沿海地区发展,因其幼树病虫害严重,保存率低,抗风力也较差,但可在我国热带及南亚热带内陆地区发展。湿地松不适合在此地区(热带及南亚热带)发展,其生长远较加勒比松差,但抗风力较强,干通直,木材密度高可作杂交松亲本。巴哈马加勒比松可在南亚热带中性土上扩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1981年在我国3个气候带7个试验点火炬松8a种源试验结果:①对不同种源火炬松的树高、胸径生长进行了显著性检验;②火炬松种源(树高、材积)×地点的互作显著;③火炬松种源2、4年生树高、胸径和至8年生高、径生长相关显著,为早期选择提供依据;④根据生长快、适应性强两项因子,综合评选出一批适合我国不同气候带及自然类型区的国外松树种及火炬松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9.
“湿地松、火炬松种源试验”是中国林科院林研所等单位承担的国家“六五”、“七五”科技攻关专题。经过8年的系统研究,共营造种源试验林2 300亩,建立基因库4处,取得了显著成绩:(1)初步摸清了湿地松、火炬松种源遗传变异规律;(2)针对我国南、中、北亚热带不同气候区,分别选出一批湿地松、火炬松优良种源,并提出了适生栽培区。其材积增益  相似文献   

10.
对1984年种植在广西和浙江的22个种源的火炬松及在浙江的8个种源的湿地松的木材密度和管胞长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树种的木材密度和管胞长度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单株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但株间差异较种源间差异显著得多。不同地区火炬松的差异较之同一地区不同种源间的差异更为显著。种源、地区的交互作用对火炬松的木材密度和管胞长度都表现出显著影响,种源和单株的交互作用对两个树种的木材密度也有显著影响。两个树种的木材材性与年轮宽度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与马尾松和早期引种的火炬松、湿地松比较表明,用新引进的材料可选育出木材材质更为优良的品种。  相似文献   

11.
松树蛀干类害虫引诱剂引诱松褐天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采用自行配制的松树蛀干害虫引诱剂引诱松墨天牛的试验结果,对引诱剂的诱捕效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诱捕剂单日最大诱捕量为5头/单个诱捕器。雌雄比为1:1.02,所诱捕到天牛雌虫60%-80%腹内有卵,藏卵数各地统计,8-40粒不等。引诱剂引诱距离的测定结果,引诱剂在离松林缘150-200m距离内均能引诱到松褐天牛。诱集的虫种中有两种天牛,其中松褐天牛占总虫量35.7%,短角幽天牛占11.6%。  相似文献   

12.
从文献分析看我国松材线虫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文献学入手,对我国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研究的文献量、文献源及文献作者单位进行分析;从病理学的角度,对我国松材线虫病的研究进展进行评价。从文献学和病理学两个方面反映我国松材线虫病的研究现状和水平,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和生产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2种国外松与马尾松生长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福建闽侯南屿林场火炬松、湿地松及马尾松家系子代测定林连续10 a的跟踪调查分析表明,火炬松家系不仅在胸径、树高及材积上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且与湿地松、马尾松的生长量也存在极显著差异;火炬松早期生长明显优于马尾松,但是随着树龄增长,马尾松生长速度明显加快,7年生时生长量超过火炬松家系平均生长量,10年生时超过火炬松最好家系生长量;湿地松生长趋势与火炬松相似,即前期生长比马尾松快,后期生长落后于马尾松,但湿地松早期生长稍落后于火炬松,后期生长优于火炬松。  相似文献   

14.
湿加松优良家系丰产林生长表现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利用广东省湿加松良种选育协作组研制的14个优良杂种家系的扦插苗木在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内营建试验示范林7 hm2,利用优良杂种家系的混合扦插苗木在广东省台山市赤溪镇营建丰产林120hm2。试验示范林5.5年生时的数据表明,优良家系扦插苗木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可达到6.69 m,11.31cm,0.03603 m3,其材积生长比作为对照的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分别大136.59%,15.49%;3.5年生的丰产林的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3.50 m,5.62 cm,0.0054 m3,材积生长比作为对照的湿地松大350%。该结果充分显示了湿加松优良家系的生长优势,说明湿加松可在广东中南部地区通过扦插扩繁、大量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松树繁殖新途径—针叶束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三年中,用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火炬松(Pinus taeda Linn)、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 成年树嫩枝上的一束针叶为接穗,以25月龄幼苗为砧木,通过嫁接、保湿、诱发短枝茅抽梢成株等11项试验及观察因子的研究(试验数量达2000余株),成功地总结出一套松针束嫁接技术。该嫁接方法显著优于沿用已久的松树枝接法,是嫁接技术的一项重大革新。本文系统总结了松针束嫁接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湿地松、火炬松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影响湿地松、火炬松扦插生根的基质、生根剂及浓度、插穗状况、扦插季节、扦插方式 、扦插后管理等因子进行了研究。较佳的扦插技术组合为:用砂性土作基质,在冬季或早春采集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基部萌条,湿地松用生根剂1号低浓度,火炬松用生根剂1号或2号中等浓度浸泡15h,插后保温保湿并定期喷洒营养液,生根率可达95%以上,温室扦插苗在5月上旬以前移入大田,当年生扦插苗高达33-44cm,主侧根发达,可出圈造林  相似文献   

17.
α-三噻吩(α-T)是一种植物源光活化毒素,注射入植物树干后,可用于防治松萎蔫病.介绍了以黑松苗1年生枝条木质部为材料,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黑松体内α-T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松树一般指松科松属树种,具有多种功能,其中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为人类提供食用种子。但全世界100多个松树树种并非均能提供适合于食用的松籽,能够提供适合于人类食用种子的松树统称为食用松。文中对世界范围内食用松的食用价值、主要种类、分布、利用状况等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红松、西伯利亚红松、意大利石松等几种重要食用松的研究开发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为我国食用松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1块6.5年生的湿加松无性系测定林的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试验表明,开展湿加松无性系选育是可行的、有效的.具体结果如下:(1)控制湿加松生长变异的因素中,遗传因素与非遗传因素的重要性大约各占50%;而对遗传因素的影响强度,主要为家系效应,其次为无性系效应.树高、胸径、材积的家系平均遗传力分别为0.967,0.88...  相似文献   

20.
松材线虫病木削片传播线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