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蒙古莸种子进行不同温度和时间的干热处理。结果表明,60℃和75℃各时间段、85℃下4~12 h以及95℃下4~8 h的干热处理,对蒙古莸种子活力无明显影响;直至95℃处理12~24 h开始,各发芽指标才逐渐开始下降,而经过105℃处理8 h后,蒙古莸种子发芽率仍然保持在46.67%左右,说明蒙古莸种子在干燥的环境中具有极强的高温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2.
老化湿度和老化时间对狗尾草种子活力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狗尾草种子为材料,研究了老化湿度和老化时间交互效应对其休眠特性种子活力指标的影响,为具休眠特性种子人工加速老化方法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实验设定4个老化湿度(50%、60%、70%、80%)和4个老化时间(3,7,11,15 d),共16个处理.活力指标包括累计萌发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结果表明:适当增加老化湿度和延长老化时间促进种子萌发,可有效解除狗尾草种子休眠.老化7d的种子发芽指数和幼苗活力指数均随老化湿度的增加呈显著性增加,其它处理间交互效应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老化处理对苗和根的生长总体上呈抑制作用,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鸭茅(Dactycis glomerataL)、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cata cv.Narok)种子为材料,研究比较老化温度(39、41、43℃和45℃)和时间(24、36、48、60、72、84h和96 h)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筛选确定鸭茅和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测定适宜的条件,旨在为牧草种质资源的保存或商品种子的贮藏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技术.结果表明,鸭茅种子加速老化处理的适宜条件为45℃、84h,且老化温度和时间存在极显著互作效应(p<0.01);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经过老化处理后,发芽率逐渐升高,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呈现起伏变化,对种子老化作用不表现增强.随着人工老化时间的延长并未促进种子的劣变,反而促进种子的发芽率(高于对照),呈显著性差异(p<0.05),温度与时间不能促进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劣变,反而能促其发芽.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老化时间和老化温度之间的互作效果不仅对于种子老化发芽率作用明显,而且两者之间互作效应显著.说明纳罗克非洲狗尾草不适宜进行人工加速老化筛选,没有可比性,因此无法确定其老化的适宜温度及时间,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烟草种子的老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烟草种子(云烟97)为材料,研究比较老化温度(30,35,38,40℃)和时间(24,36,48,60,72,84,96 h)、100%RH(空气湿度)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筛选确定烟草种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测定的适宜条件是40℃老化72h.同时研究了烟草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程度的加深,烟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下降,种子内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氧化酶活性呈显著降低趋势,而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则呈上升趋势.这些生理生化研究,为烟草种子贮藏和生产实践上活力的保持提供实际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火龙果种子萌发特性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赵春香  王心燕  李宏彬  何帆 《种子》2005,24(8):37-40
初步探讨了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种子萌发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火龙果种子适宜浸种时间为4~6h,最适发芽温度为25℃.50mg/LGA3、10mg/LNAA、25mg/LIAA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火龙果种子萌发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发芽率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4.4%、6.1%和5.5%.人工老化处理对火龙果种子萌发有一定影响,老化天数超过6d,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开始明显下降,20%的PEG对人工老化处理时间长(超过6d)、种子活力低的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均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10mg/LGA3、10mg/LNAA、3%KNO3溶液,对人工老化8d的火龙果种子萌发和活力指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温老化对两个玉米品种种子活力发芽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以玉米太谷1号、泽玉2号两个品种为材料,采用人工高温处理加速老化的方法,研究了种子在老化过程中,发芽指标、种子活力、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45±1℃),高湿(100%相对湿度)密闭条件下,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两个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种子活力等逐渐下降,短时间的高温老化对玉米的多项发芽指标和种子活力影响不大,长时间高温老化种子活力和各项发芽指标迅速下降;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两个玉米品种的电导率均逐渐上升。两个玉米品种种子在老化处理过程中,种子的多项发芽指标的高低与种子活力的强弱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高玉尧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5):189-193
为明确橡胶草人工育苗合理播种期和播种技术,设置了不同温度梯度和冷热预处理,研究了其对橡胶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对橡胶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的影响显著,在5~35℃范围内,随温度的上升呈先增后减趋势,其中25℃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5%、79%、14.17及33.87,而且该温度下种子发芽所需时间较短,发芽速度最快;冷热预处理对橡胶草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而对活力指数的影响显著,5℃处理8~20天或35℃处理6~18 h的种子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因此,橡胶草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5℃,5℃处理8~20天或35℃处理6~18 h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特性。  相似文献   

8.
甲醇和热水加速萝卜种子老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萝卜种子经50 % 甲醇溶液和58 ℃±1 ℃热水老化处理后的发芽情况,结果表明,两种人工老化处理后的萝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都显著下降。50 % 甲醇溶液老化萝卜种子的最适时间为20 m in 左右,58 ℃±1 ℃热水老化萝卜种子的合适时间为10 m in 左右。  相似文献   

9.
紫花苜蓿种子人工加速老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发芽水平的3份紫花苜蓿种子为材料,研究比较老化温度(39、41、43、45℃)和时间(24、36、48、60、72、84、96h)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筛选确定紫花苜蓿种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测定的适宜条件,并建立标准化的测定程序。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温度的升高,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45℃老化处理可以显著降低种子老化后的发芽率(p0.05)。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Lot1、Lot2和Lot3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逐渐下降,且在老化36~84h间发芽率差异不显著(p0.05)。虽然老化温度的提高可以促进种子的老化,但受老化前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其中发芽率高的种子样品Lot1在老化84h内变化较小,而发芽率低的Lot3在老化36h后就开始出现明显变化。老化温度与时间的互作效应对紫花苜蓿种子老化发芽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且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均促进种子老化。紫花苜蓿种子加速老化处理的适宜条件是45℃老化84h。  相似文献   

10.
老芒麦种子人工加速老化条件的筛选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慧芳  毛培胜 《种子》2013,32(7):1-6
以4份不同发芽水平的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inn.)种子作为试验材料,研究比较老化温度(39、41、43℃和45℃)和老化时间(1、2、3、4、5、6、7 d)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筛选确定老芒麦种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测定的适宜条件,并建立标准化的测定程序。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温度升高,Lot1、Lot2和Lot3样品种子发芽率均下降,且各处理间均差异显著(p<0.05),只有Lot 3在45℃条件下老化后发芽率下降的比例最低;Lot 4样品种子老化后发芽率较低,且45℃处理与其他各处理间均差异显著(p<0.05)。随着老化时间延长,Lot 1和Lot 2老芒麦种子老化发芽率不断降低,老化1、2 d处理与其他各处理发芽率间差异显著(p<0.05);Lot 3和Lot 4老芒麦种子老化至第4天后发芽率出现峰值。老化温度与老化时间互作效应与种子发芽率和休眠程度有关,且对老芒麦种子老化发芽率具有极显著(p<0.01)的影响。老芒麦种子人工加速老化处理的适宜条件为温度45℃老化2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