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硫酸铜溶液治兔传染性口炎河南省沈邱县刘庄店职业高中466336卢天运长毛兔传染性口炎常在养兔专业户内广泛流行,是口腔粘膜水疱性炎症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又名流涎病。病因本病主要是1~3月龄的仔兔发病,饲养不当,喂食霉烂饲料,带刺的饲草损伤口腔,本病多发于...  相似文献   

2.
家兔传染性口炎又称兔流涎病,是由水泡口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多因饲料发霉变质,营养缺乏,饲料喂量不足,饲喂方法不当等所致。病兔以口腔粘膜发生炎症,出现水泡,破溃后糜烂、溃疡和从口角流出大量唾液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很高,致死率高达50%,对养兔业造成较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仔兔流诞病是由于病毒引起的仔幼兔口腔、唇、舌等部位的粘膜发生水疱性炎症的急性传染性口炎。笔者现将自家饲养的比利时家兔中发生的一起仔兔流涎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发病概况笔者共饲养家兔49只,其中成年母兔8只.1.5月龄左右的仔兔41只。饲养在一个10℃左右并严重缺乏阳光的兔舍内。供给饲料主要靠秋后收割的硬干草和一般配合料。发病于去年4月!4日,有6只仔兔开始陆续发生流涎,除16日死亡2只病兔外,到17日其余仔兔全部发病,发病率达100%,后经应用六神丸治疗很快全部治愈,成年母兔未见发病。 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正>仔兔流涎病是由于病毒引起的仔幼兔口腔、唇、舌等部位的粘膜发生水疱性炎症的急性传染性口炎.笔者现将自家饲养的比利时家兔中发生的一起仔兔流涎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概况笔者共饲养家兔49只,其中成母兔8只,1.5月龄左右的仔兔41只.饲养在一个10℃左右并严重缺乏阳光的兔舍内.供给饲料主要靠秋后收割的硬干草和一般配合料.发病于去年4月14日,有6只仔兔开始陆续发生流涎,除16日死亡2只病兔外,到17日其余仔兔全部发病,发病率达100%,后经应用六神丸治疗很快全部治愈,成母兔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5.
家兔口炎又称传染性口炎,病原体为兔传染性口炎病毒。本病主要经舌、唇和口腔粘膜感染而发病。该病多发生在春秋两季,其他季节也可发生,幼兔较易感染,常引起大批死亡。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兔从口腔不断流出口水,停止采食,精神不振,舌、唇及口腔粘膜发现充血和溃疡,经久不愈,有的反复发作。笔者用“胆石散”治疗本病,获得良好效果。现将具体用药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五、传染性口腔炎 病因:由病毒引起的幼兔流口水为特征的疾病。发病原因多是尖利食物损伤小兔口腔粘膜引发。病毒通过舌、唇和口腔粘膜传染。 主要症状:感染过滤性病毒的家兔,约在5~7天发病。病兔初期舌、唇、口腔粘膜充血,在粘膜某些部分形成白色薄膜,脱落后形成小溃疡,病兔开始流口水有臭味,分泌的唾液沿下腭和脖子往下流,唾液流到部位脱  相似文献   

7.
甘草甘油合剂治疗兔传染性口炎辽宁台安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114100孙耀华兔传染性口炎是兔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主要是在口腔发生纤维素性炎。病毒主要通过舌、唇及口腔粘膜而传染。主要侵害1~3月龄幼兔,1~2月龄的仔兔发病最多,成年兔发病较少。多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 兔传染性口炎是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口腔粘膜发生水泡性炎症为主的传染病.本病多发生在春秋季节,主要是1—3个月龄的幼兔,成龄兔患病较少.当饲料不足,饲养不当,饲料损坏口腔粘膜,喂给霉烂饲料等,都会诱发本病的发生.病兔的直接接触,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兔口腔内的坏死粘膜和分泌物,一般都有病原体存在,家兔采食了被污染的饲料时,病毒可通过舌、唇或口腔粘膜传染.本病潜伏期为3—5天,发病初期口腔粘膜呈现潮红、充血,然后在舌、唇、  相似文献   

9.
兔传染性水疱口炎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病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兔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口腔粘膜发生水疱性炎症并伴有大量流涎,故又称“流涎病”。水疱性口炎病毒在4℃条件下能存活30天;-20℃能长期存活。2%氢氧化 钠、1%福尔马林能在数分钟杀死该病毒;加热至60℃或直射阳光下,病毒很快死亡。该病毒主要存在于病兔的水疱液、水疱皮、口腔粘膜坏死组织、唾液及局部淋巴结中。  相似文献   

10.
兔传染性水疱性口炎是由水疱口炎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兔口腔粘膜发生水疱炎症并伴有大量流涎,故又称"流涎病".  相似文献   

11.
兔坏死性肠炎是养兔业常见的一种传染病 ,对兔群的危害十分严重 ,它是由 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流行性传染病。今年 3月份 ,太原市小店区某养兔专业户的兔群发生该病 ,经过诊断和紧急治疗 ,使病情得到控制。现将诊断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过程太原市小店区某养兔专业户饲养的 2 30只新西兰白兔 ,2 0 0 0年 3月 2 7日陆续发病 ,到 4月 2日发病数达 36只 ,死亡 1 7只 ,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 5.7%和 7.4%。主诉在兔群转群后 4天开始发病 ,病死者多为体况良好者。2 临床表现患兔病初精神沉郁 ,拉稀 ,肛门周围粘有黄绿色或白色稀…  相似文献   

12.
兔传染性水疱口炎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口腔粘膜发生水疱性炎症并大量流涎 ,故又称“流涎病”。水疱性口炎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水疱性病毒属 ,病毒粒子呈子弹状或圆柱状 ,有囊膜 ,大小为 1 76nm×69nm。该病毒可在 7~ 1 3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及尿囊内生长 ,1~ 2天内使鸡胚死亡。另外 ,该病毒能在多种细胞中繁殖并产生血凝素。在 4℃条件下该病毒能存活 30天 ;- 2 0℃能长期存活。 2 %氢氧化钠、1 %福尔马林能在数分钟杀死该病毒 ;加热至 60℃或直射阳光下 ,病毒很快死亡。该病毒主要存在于病兔的水疱…  相似文献   

13.
兔口腔炎也称传染性口炎,本病以口腔发生纤维素性渗出炎症为特征。主要侵害1~3月龄幼兔,成兔也可发生,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尤以春夏秋季较多发。主要症状:病初在唇、舌、上颌及口腔粘膜发生充血,不久在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假膜,假膜落后形成溃疡。病兔流涎,食  相似文献   

14.
兔传染性口炎是由病毒引起,发病兔主要是1~3月龄仔兔。当饲喂方法不当或采食粗硬带刺的饲草、霉败的饲料时就会引起发病;健兔还可能通过舌、唇和口粘膜接触病兔  相似文献   

15.
病原与流行病学 该病痛原为传染性口炎病毒,主要存在于病兔口腔黏膜坏死组织和唾液中,自然感染的途径主要是消化道。1~3月龄的幼免易感,尤其是断奶后1—2周龄的幼免最易感,成年免很少发病,其它动物一般不受感染。该病的传染原是病兔.由于病兔口腔分泌物及坏死黏膜舍有大量病毒而污染饮水、饲料。易感兔采食污染的饮水、饲料后.通过舌、嘴唇和口腔黏膜而造成感染。另外.喂给霉烂饲料而引起机体抵抗力降低.采食尖刺或发硬饲料而引起口腔黏膜损伤,是促使本病发生的诱困.  相似文献   

16.
兔传染性口炎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3月龄仔兔和幼兔,死亡率很高。例如呼市某医院动物室1980年自繁仔兔66只,发病45只,发病率为68.18%;病兔45只全部死亡。我们应用腐植酸钠治疗病兔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侵害 2~ 15周龄鸡 ,3~7周龄鸡最易感。发病率高达 10 0 % ,死亡率 5%~15% ,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2 0 0 0年 4月 ,我县平川镇一养鸡专业户的雏鸡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 ,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该专业户于 2 0 0 0年 3月14日引进肉鸡苗 50 0羽 ,饲养至 2 5日龄时突然大批发病 ,病鸡羽毛蓬松、精神沉郁 ,畏寒打堆 ,采食量减少 ,饮水增加 ,有些自啄肛门 ,排白色水样粪 ,肛门周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 ,严重者脱水 ,卧地不起 ,极度虚弱 ,最…  相似文献   

18.
家兔传染性口炎是一种急性病毒性疾病 ,常在养兔场内广泛流行 ,是以口腔粘膜水疱性炎症为主的急性传染病 ,又称“流涎病”。流行特点患病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从其水疱液和唾液中排出病毒 ,污染环境而造成扩散 ,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而传播 ,病毒经由损伤的皮肤或粘膜和消化道途径侵入动物体。春秋两季多发 ,3月龄的幼兔最易发生 ,而且致死率高达 60 %以上 ,严重影响养兔业的发展。症状与病变潜伏期 1周左右 ,病初口腔粘膜潮红。随后 ,在唇、舌、硬腭及口腔粘膜等部位出现纤维素性浆液的水泡 ,不久破溃形成烂斑和溃疡 ,同时大量流涎。…  相似文献   

19.
<正>兔水疱性口炎俗称流涎病。是由兔水炮性口炎病毒(VS)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口腔黏膜发生水疱性炎症并伴随有大量流涎为特征。1病原水疱性口炎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水疱性口炎病毒属,主要存在于病兔口腔黏膜坏死组织和唾液中。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一种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多发生于成年鸡。病鸡和康复鸡是主要传染源 ,经上呼吸道及眼内感染。易感鸡群与接种了疫苗的鸡较长时间的接触 ,也可感染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春季多见。鸡群拥挤、通风不良、饲养管理不善、维生素A缺乏、寄生虫感染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对于因疫苗免疫引起鸡发生传染病的报道尚不多见。1 发病情况2 0 0 0年 4月 1 9日 ,我市某养鸡专业户饲养的海兰蛋鸡 50 0只 ,饲养密度 1 4只 /平方米 ,1 1 6日龄开始发病 ,4天后波及全群 ,发病率达 1 0 0 % ,但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