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解种子纠纷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由于种子纠纷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而处理纠纷所涉及的法规政策和专业技术知识较强,如何客观公正地调处纠纷,既是种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维护当事人双方权益,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种子纠纷调处对维持农村社会稳定、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农作物种子纠纷的类型,提出了纠纷处理原则和调处办法,以期为合理解决种子纠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农村社区种子纠纷现状进行考量,发现当前农村社区种子纠纷影响面广、纠纷发生季节性强、纠纷涉及专业性较强以及责任主体多元化。对我国种子纠纷解决方式进行分析,发现纠纷解决中存在种子质量田间现场鉴定门槛高、索赔损失范围难确定、农民的证据不易留存等问题。完善农村社区种子纠纷的解决方式要从强化种子纠纷的矛盾化解,发挥种子协会行业自律作用,建立专业化种子鉴定队伍,强化农民的法律维权意识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4.
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加强种子市场管理,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及市场稳定供应,直接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近年来,种子市场上无证生产,未审定品种超示范经营,甚至个别企业制售假劣种子行为在一些地方屡有发生,导致纠纷不断,案件频出,坑农害农。1.主要问题。一些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13,(1):53
江苏省东海县平湖镇读者李某来电:我购买了一批蔬菜种子,因质量问题与经销商发生纠纷。请问:种子质量纠纷该如何处理?答:根据《种子法》规定,农民购买、使用的种子出现质量纠纷后,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一是与种子经营者协商解决;二是请农业、工商等部门协  相似文献   

6.
<正>"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农业生产增产增收的内因。更重要的,种子是农民增收,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然而,目前种子市场琳琅满目,良莠不齐,农民在购种后所遇到的问题屡见不鲜。其中,因种子质量引起的纠纷和投诉逐年增多,农民向种子管理部门进行投诉,农民的投诉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会引起过激行为,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这就给种子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硬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基层,种子使用纠纷时有发生。此类纠纷是很重要的一种民事纠纷。合理、合法、及时地处理种子使用纠纷,对于维护种子使用权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农村和谐社会、促进种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笔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分别简称为《种子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河南省实施〈种子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和《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以下简称鉴定办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调处多起种子使用纠纷的实际,现就如何解决种子使用纠纷谈一下粗浅的体会,希望对种子使用纠纷处理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种子纠纷是指种子使用者与经营者之间因种子问题产生的纠葛矛盾。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由于种子市场发育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进行贩假。出现种子纠纷后,如不及时处理,不仅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还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更严重的是造成农民集体组织上访和农村社会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9.
张德义 《新农业》2014,(12):28-28
<正>"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作为农业的重要生产资料,其市场的监督与管理,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种子市场的管理,对于稳定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水平、维护农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一、加强舆论宣传围绕"3.15"消费者维权日,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介向广大农民朋友大力宣传如何识别假冒伪劣种子;指导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通过分析一起典型的农作物种子纠纷案例,结合实际,探讨了引起农作物种子纠纷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提高农民及经营者的认知,进而有效防范种子纠纷的发生,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种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特殊的、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种子检验作为一项农业行政监督、行政执法、商品种子贸易流通,解决种子质量纠纷等活动的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工作。县级种子质量检验部门,作为种子质量检验的最后一关,其检验监督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着农民的贴身利益,如何抓好这一环节不仅关系着农民的增产增收,也关系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种子纠纷是随着种子商品化而形成的。在近些年,桦甸市种子纠纷案件时有发生。自2002年起,虽种子生产、经营行为逐步得到规范、种子质量大幅度提高,但种子纠纷案件发生却有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是广大农民法律观念的增强,维权意识也有所提高;二是农民对种子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质量好,而且要求综合性也要完美;三是部分农民对种子质量问题引起的减产与其他因素引起的减产界定不清。为此,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工作经验,就种子纠纷处理提出了自己的粗浅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主要由合同纠纷与侵权纠纷引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应采取转移农村人口、减轻土地压力,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开展普法教育及增强基层调解纠纷能力等措施,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稳定.  相似文献   

14.
杨帆 《中国农技推广》2013,(Z1):156-157
随着社会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民的法律意识、自身权益的保护意识越来越高,投诉举报数量稳中有升,北京市种子执法人员把纠纷调解作为种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京郊农村的稳定做出巨大贡献。基于对本市各区(县)种子纠纷调解工作的调研,结合目前首都种业快速发展的趋势,探讨建立种子纠纷调解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5.
种子纠纷是指种子使用者与经营者之间因种子问题产生的纠葛矛盾。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由于种子市场发育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进行贩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假劣种子、恶劣气候、栽培管理不当等).导致减产减收,便易发生种子纠纷。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法律意识淡薄,整体文化素质低,种子纠纷发生的频率相当高。出现种子纠纷后,如不及时处理,不仅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还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更严重的是有可能造成农民集体组织上访和农村社会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16.
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不仅关系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而且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要高度重视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极端重要性。土地纠纷不能得到有效调处,不仅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而且影响到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当前,要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7.
种子是特殊农业生产资料,关系到作物产量、品质、农业生产安全、农民增收,甚至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种子营销是种子企业研发出能满足广大农民需求的优良品种,通过一系列市场经营销售活动,实现企业种子转到用户手中并获取利润的整个营销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四川省种子站积极配合工商、公安、纪检、监察、农业行政执法等部门,对典型种子案件、生产事故进行了调查处理,有力打击了种子违法行为,保护了用种农民利益,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主要调查处理了以下重大案件和生产事故:  相似文献   

19.
从古至今,农民是田地真正的主人,田地则是农民的命根子。元代,权贵势要及寺观扩大田土的行为,与农民获取及保有土地的诉求存在冲突,致使民田纠纷不断。从《元典章》等相关历史文献的记载来看,元代与农民有关的民田纠纷,除了农民与权贵势要的田地纠纷,还有农民与寺观的田地纠纷以及农民彼此之间的田地纠纷。发生纠纷时,双方经济、文化、政治条件的差异,都会影响到不同农民对田地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经济水平低下、对官府和法律信任度低、以和为贵的农民,往往选择和解;而有一定经济能力、了解官府和法律程序或对官府抱有希望、利益诉求强烈的农民,大多选择诉讼手段以在解决纠纷中谋利或护利。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集安市自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工作以来,共受理土地承包纠纷案件385起,仲裁56起,调解332起,为331名出嫁女重新要回土地承包经营权,为443名农民追回应得的征占土地补偿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工作的推行,对于解决土地承包纠纷,维护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