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黄胜义 《农技服务》2014,(2):113-113
<正>猪传染性水泡病是由一种猪的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蹄部皮肤发生水泡为主要特征,口部、鼻端和腹部乳头周围偶有发生水泡。其症状与口蹄疫极为相似,但不感染牛、羊等偶蹄家畜。猪传染性水泡病是由一种肠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在蹄部皮肤和口粘膜发生水泡。本病病状虽与口蹄疫相似,但并不感染牛、羊等家畜。一、临床症状三天前就已经发病,有的体温升高达41~42℃,前两天发病的已经降至正常。发热的时候于蹄冠、蹄叉、蹄底或副蹄等部位出现一个或数个黄豆大的水泡;病猪表现跛行,蹄部敏感,弓背和行动困难,有一定的食欲。猪只患病时间稍微长一点的,水泡  相似文献   

2.
冬春是猪蹄裂病的高发季节,也是猪口蹄疫的多发季节,两种疾病的典型症状都是发生在蹄部,因此,经常有人混淆两种病,把蹄裂当成口蹄疫治疗,导致猪生长受阻。  相似文献   

3.
王守岭 《新农业》2005,(11):31-31
猪裂蹄病多发生在秋冬季节,12月最为严重.尤其在一定规模的猪场容易发生此病,发病年一般为4%-5%。发病轻者影响进食.重的将被淘汰。  相似文献   

4.
猪水疱病是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强,发病率高,以蹄部、口部、鼻端和腹部、乳头周围皮肤和粘膜发生水疱为特征.在症状上与口蹄疫极为相似,但牛、羊等家畜不发病.  相似文献   

5.
口蹄疫病是生猪感染口蹄疫病毒后产生的口腔及蹄部发生水泡性症状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具有传播性强、发病速度快的特点。本文主要介绍猪口蹄疫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供广大养殖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猪口蹄疫以幼仔猪为发病源头,呈现高速传播,病猪以蹄部水疱为主要特征,一般潜伏期2~8 d。疫情一旦爆发,会给养殖户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本文简述了猪口蹄疫的病原、临床症状、剖检病变、诊断措施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养猪业成为我国畜牧业中最重要的一环,养猪业发展的好坏与我国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猪的健康生长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根据我国规定,猪口蹄疫病被划分为一类疾病,对生猪具有较大危害,同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属于人畜共患病之一。猪口蹄疫主要通过口蹄疫病毒引起,患病猪在临床上发病部位主要有蹄部、鼻唇部、口腔黏膜等部位。本文主要从口蹄疫疾病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诊断途径和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降低猪口蹄疫的发生率,为养猪业人员提供诊断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猪口蹄疫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偶蹄动物中,传染性很强且急性热性的动物疫病。临床表现为病畜的口腔、舌面以及蹄叉和乳房等部位发生水泡和溃烂,一旦发生,对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本文对猪口蹄疫进行病原学诊断、流行病学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的阐述,提出相关防控措施,以期对防控猪口蹄疫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猪常见重要病毒性疫病(猪口蹄疫、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病原、症状、病理、诊断和防治措施。猪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病原分为7个类型,症状表现为口腔黏膜、鼻端、蹄部、乳房皮肤等部位发生水疱和糜烂,蹄壳脱落;猪瘟由猪瘟病毒引起,特征为急性经过、高热稽留、死亡率高;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由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病毒致病力强,传播速度快。1高度传染性疾病1.1猪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传  相似文献   

10.
疑似猪水泡病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诊断疑似猪水泡病,提出猪水泡病的防治措施。[方法]根据在工作期间所遇到的3起猪口、鼻、蹄等部位出现水泡性症状的疾病,通过对病猪采集水泡皮病料,进行了口蹄疫、猪传染性水泡病反向被动红细胞凝集试验,并对病猪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猪水泡病。根据诊断结果,严格按照口蹄疫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处置,迅速扑灭。从感染宿主范围、耐酸性、乳鼠人工发病3个方面,对口蹄疫和水泡病进行了鉴别。[结论]对猪水泡病的临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诊断,为预防该病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薛玉馥 《河北农业》2010,(10):31-32
<正> 裂蹄病是猪的主要蹄部疾病之一,以蹄裂、局部疼痛、卧地少动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在4~5%,轻则影响猪只进食,重则被淘汰。初冬季节,天气逐渐寒冷,空气干燥,一些规模猪场所饲养的猪只很容易发生本病,必须认真加以防治。本病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0~12月和次年1月,以12月最为严重。发病猪只多为待配或初配的后备公母猪,用水泥方砖铺设地面的猪舍,猪只发病率较高。猪只主要发生蹄裂,同时伴有局部疼痛,起卧不便,并因卧地少动可继发  相似文献   

12.
<正>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表现为病猪发热,口腔、舌部、四肢、乳房及皮肤出现明显的水泡。初生哺乳仔猪感染此病,除表现水泡、蹄壳脱落症状外,还表现为心肌炎,高达60%~70%的死亡率。一般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发生,牛、羊、猪兼可感染;哺乳仔猪死亡率高达60%。猪口蹄疫与猪水泡病、猪水疱性口炎以及猪水疱疹病的临床症状极为相似。根据这几种病症的微小差别,来认真鉴别。确保诊断无误,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深秋季节很多规模猪场的猪只会发生裂蹄病。发病猪只多为饲养在水泥、砖铺等粗糙地面的待配或初配后备公、母猪。患病猪发生蹄裂后局部疼痛,起卧不便,因卧地少动而继发风湿性肌肉炎;有的磨破皮肤,形成局部脓肿。该病会影响猪只按期配种或孕期正常活动,严重者甚至消瘦死亡或被淘汰。发病原因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深秋天气转凉,猪只体表毛细血管收缩,导致正常脂类物质分泌减少;青年猪蹄壳薄嫩,加上粗糙地面等碰撞摩擦,造成蹄壳出现裂缝。防治方法进入深秋季节,应普遍检查一次猪舍及  相似文献   

14.
浅谈猪肢蹄病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肢蹄病,又称跛行病、猪肢蹄软弱综合症等,是以姿势、步态和站立不正常、支持身体困难为特征的一种普通病。1发病概况肢蹄病已经成为现代集约化养猪场淘汰种猪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美国每年母猪的淘汰率在30~40%,其中有近三分之一是猪蹄和腿部出现问题;在国内有许多猪场母猪蹄病问题也很严重,因发生该病而被淘汰的种猪占淘汰数的70%左  相似文献   

15.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多在病畜蹄冠、趾间、蹄踵皮肤和口腔粘膜以及鼻盘发生水疱,后期溃烂形成烂斑为表现症状,传染快、发病率高.本病往往伴有心肌炎出现,病猪突然倒地,口吐白沫,痉挛而死,尤以乳猪为甚,死亡率为60~80%.  相似文献   

16.
猪常见水泡性疾病有口蹄疫、猪水疱病、猪水疱性疹及水疱性口炎等,均以口、蹄等部位出现水疱为主要特征,临床上应注意区别,对症治疗。1.口蹄疫侵害多种动物,主要为偶蹄兽,人也可感染。牛易感,其次是猪,再次为绵羊、山羊和骆驼,幼龄动  相似文献   

17.
正引言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病症为患病动物的口、蹄部出现水疱性病症,该病发病十分迅速,而且传播快,不仅能够通过患病的动物之间传播,还能以气溶胶的形式通过空气长距离传播,发病率高达100%。猪口蹄疫病一般躲在春季和冬季发生,发生之后如能有效控制,则能防止该病快速传播,近年来,猪口蹄疫病在养猪行业中频繁发生,而且很容易引起人畜共患,对养猪业带来危害的同时,也对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因此在养猪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这种疾病  相似文献   

18.
猪口蹄疫是一种传播速度快,危害大的剧烈传染性疾病。口蹄疫病毒对偶蹄类动物的危害最为严重,每年都会给饲养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猪口蹄疫是生猪生长过程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最近几年,呈现高发的趋势。人类在食用了被污染的猪肉后也会感染疾病。因此,在饲养管理过程中需要我们切实做好猪口蹄疫疾病的防治工作。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猪口蹄疫疾病的发病症状和流行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猪养殖产业健康发展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19.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而诱发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此病发病症状为口腔、四肢、乳房等处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泡,致死率高达70%。猪水疱病为水疱病病毒感染所致,同样具有高传染性。  相似文献   

20.
<正>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的是偶蹄动物。临床上以口腔黏膜、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有强烈的传染性,一旦发病传播很快,甚至造成大流行,不易控制和消灭,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 I E)一直将本病列为发病必须报告和A类动物疫病名单之首。在我国,口蹄疫O型灭活苗因免疫效果较好,免疫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