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植物的色彩不论是在自然景观中还是人造景观中都是最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 ,给人的感受也最为深刻.色彩的搭配运用不同 ,它予以环境的个性也不同.就色彩的运用、色彩在植物配置中的原则及其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在现代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应当注重色彩的搭配以及各种可以凸显色彩的植物、人工艺术品的合理应用。分析了影响园林色彩景观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色彩心理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有效发挥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营造更好的园林景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植物造景就是通过固定植物的合理搭配进而形成一种独具内涵的景观设计.文章通过分析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自然优先、因地制宜、色彩相宜、季节性等原则,探讨植物景观与建筑相结合,综合考虑空间变化,合理选择植物品种,融合现代技术与传统艺术,合理搭配植物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规划园林绿地时,应根据不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规范绿地植物配置,优化绿地植物种植结构.同时给予科学地、有机地、合理搭配,从而丰富园林景观,更好地发挥绿地生态功能,达到既绿化又美观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主要针对街旁绿地植物配置的种类搭配、配置模式、季相变化、色彩搭配、生态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分析。以期为龙泉驿区街旁绿地植物配置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3个准则10个评价指标的园林景观评价体系,对红花羊蹄甲Bauhinia×blakeana、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和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 3种羊蹄甲属植物不同的配置形式及其与不同园林要素搭配的植物景观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三大因子的权重排序为美学功能>服务功能>生态功能;在10个评价因子中,权重排名靠前的为植物景观的尺度、色彩和季相变化。在不同配置方式的景观评价中,列植和群植被评为Ⅱ级,孤植、对植、丛植为Ⅲ级;在与不同园林要素搭配的景观评价中,其与道路、建筑、水体搭配的景观为Ⅱ级,与山石小品、其他植物搭配的景观为Ⅲ级。  相似文献   

7.
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色彩。文章从色彩理论基础出发,对园林景观植物不同观赏部位的色彩设计、植物色彩设计季节性应用、植物景观色彩作用这几个方面,初步探讨植物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景观林相改造中的色彩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色彩设计是景观林相改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色彩搭配能营造丰富多彩、令人愉快的景观,若是配置不当则易让人感到混杂、厌烦,色彩心理效应直接影响色彩搭配的最终效果。文章以色彩基本理论为基础,阐述了河洑森林公园景观林相改造中色彩配置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公园功能分区进行植物选择与结构搭配的具体分析,以期为森林公园景观林建设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9.
植物景观配置(即植物造景),是把我们所需要的植物材料在发挥园林综合功能、满足植物生态习性及符合园林艺术审美要求的基础上,合理搭配起来,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工栽培群落,创作出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园林景观设计也倍加受到重视;又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设计行业也更加重视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色彩搭配。所谓色彩搭配,就是在满足园林景观的基本功能之外可以提升城市的韵味,丰富人们的视觉享受,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色彩艺术应用功能正在被广泛利用。  相似文献   

11.
植物是园林景观构成中唯一具有生命的重要元素。用植物个体或群体美来创造各种景观,是园林景观美化的重要内容。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环节。一、植物配置的原则1.适地适树,因地制宜。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  相似文献   

12.
彩叶植物具有色彩鲜艳、成景快、栽培容易、观赏期长的特点,能补充常绿植物的不足,丰富环境色彩,因此成为现代园林景观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彩叶植物的定义和分类,彩叶植物配置方式及应用原则,为现代园林中彩叶植物的发展趋势与推广前景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以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山丹河污水处理厂至祁家店水库段河道的河岸植物景观设计为例,分析项目地概况、主要植物种类选择,分别提出河岸护坡植物及湿地植物的配置原则及方法,采用乔、灌、草搭配及不同植物的色彩搭配进行植物配置。对项目地右岸、左岸生态护坡植物及湿地植物进行种植设计,运用植物景观改善山丹河的环境现状。  相似文献   

14.
王韧 《绿色科技》2014,(4):38-40
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园林植物配置为切入点,重点研究了植物色彩在校园景观建设中的运用和特点。以期为国内高校校园景观建设中植物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金叶榆是我国自主培育成功的彩叶植物新品种。为丰富高寒半干旱区生态城市建设树种资源,改变园林景观色彩单一、植物配置模式单调的局面,进一步提升城乡绿化景观的内涵层次,从宁夏林业科学研究所引进金叶榆,进行了区域栽培试验及示范推广,结果表明:该树种在高寒半干旱地区生长表现优良,抗寒耐旱,种苗繁殖容易,园林用途广泛,成活率在98%以上,景观效果极佳,是优良的黄色系彩叶树种;提出了该树种在城镇园林绿化中的5种配置模式,即模纹花坛配置模式、色篱配置模式、散植模式、列植模式、片植配置模式,以期增加高寒半干旱区彩叶树种资源,丰富园林景观色彩,为园林绿化建设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景观配置(即植物造景)。是把我们所需要的植物材料在发挥园林综合功能.满足植物生态习性及符合园林艺术审美要求的基础上。合理搭配起来,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工栽培群落,创作出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对于园林景观设计过程来说,其中需要添加大量的植物,由于植物的习性和形态各异,如何保证植物的存活率以及合理化配置成为困扰园林设计工作的难题.为此,重点阐述了园林景观设计中关于植物配置方面的内容,从需要遵从的原则入手,给出了对应的提升策略,以期达到西北地区合理配置植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彩叶树种从园林应用的角度,根据叶色变化的特点,分为春色叶树种、秋色叶树种、常色叶树种和斑色叶树种几类,其叶片在春季或秋季,或整个生长季节内,甚至常年呈现异样的色彩;从植物景观设计的角度,分析了彩叶树种的色彩表现和各类彩叶树种的造景设计、树种搭配等内容,可使设计者充分运用彩叶树木表现丰富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9.
地被植物可以更多地覆盖城市裸露的土地,丰富植物的层次和色彩,增加城市的绿量.以地被植物的概念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地被植物的特征,指出地被植物在园林建设中应遵循五个原则,即优先选用本土地被植物,实行生态配置,色彩搭配要协调,乔灌草与地被植物的高度搭配要合理,地被植物的选择要符合园林的整体风格.  相似文献   

20.
植物作为生态环境的主体和重要的景观资源用于景观艺术创作,能够形成一个充满生机、赏心悦目的绿色自然环境。由植物构成的空间,无论是造型变化还是色彩变化,反映在景观中都极为丰富。在安康汉江两岸景观建设中,强调营造植物景观的季相美,重点阐述色彩之季相美、果实之季相美和造型之季相美,提倡增加乡土植物的配置,满足人们的依恋情结并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植物造景可通过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在不同区域的配置,巧妙地融为一体,通过色彩、造型、果实等景观配置带给人们心理的愉悦与享受,共同形成汉江两岸独特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