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今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需要兼具木材科学理论知识和设计创作与实作的能力,为此,以台湾屏东科技大学木材科学与设计专业学科建设为案例,从招生录取、课程设置、教学设施等方面入手,对其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做了简单的分析与思考。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河北农业大学与其差距和优劣,结合河北农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际,从完善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班主任导师制度的建立及教师评鉴、评聘制度的完善等方面提出河北省地方院校该学科建设策略,并就开展与屏科大木设系的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4年12月7曰至12曰,学院党委书记崔砚青率团对台湾中州科技大学、屏东科技大学、中埔乡农会及台南兰科植物园等教育、农业机构进行工作访问,达成多项合作协议,促进了我院与台湾职业院校的合作。  相似文献   

3.
面向市场需求的木材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木业企业对木材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教育也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培养模式,培养更能够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人才。本文论述了木材科学与工程人才在现代企业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分析了河北农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培养在知识结构、职业技能、综合素质、敬业精神和专业方向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才培养改革的若干对策,包括加强产、学、研结合,创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化考试改革;改革专业课程配置模式,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建立教学、实习、就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就业导向的素质教育;建立新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木材加工行业的转型升级及当前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的不断推进,明确能源类课程在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中设置的必要性,探索新形势下能源类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分析能源类课程在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与方法,以期推进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完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5.
台湾农村科技推广教育体系及对福建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台湾农村科技推广教育是通过台湾农会推广教育系统、大专院校农业推广体系、农(渔)业改良场系统等开展的,有特色、成效大,对福建农民科技推广服务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台湾农村科技推广教育服务体系现状,其次对闽台农村科技推广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加强农民科技服务的组织领导、健全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民科技服务水平的提高、加强农科教工作与经济的结合点;建立县乡村教育推广网络体系等推进福建农民科技推广教育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台湾农业探索》2009,(5):14-14
日前,台湾屏东县吕耀灵先生同福建省南安市康美镇政府签订合作意向书,计划投资8ooo万元人民币建设生态甲鱼休闲农庄。台北市甲鱼培育技术合作社陈显堂先生与南安溪南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意向,  相似文献   

7.
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占比例较大,是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环节。为克服实习经费严重不足,搞好实习教学,我校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一、建立固定的实习基地我校从1984年起,以烟草专业为主,着手建立固定实习基地。该系组织本专业教师为实习基地县搞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8.
1995年6月,农业部组织北农大、南农大、西北农大、浙江农大组成大陆农业院校师生赴台学术交流访问团,访问了中兴大学及农学院、台湾大学农学院和文化大学,参观了田尾花卉专业区、玉井芒果专业区、草屯槟榔专业区、鱼池茶场、大埔乡和台中市农会,走访了台中农业改良场、台湾糖业研究所、台湾农业博物馆等,与相关院校的师生进行了座谈交流,足迹遍及台湾三分之二的县市,对台湾的农业与农业教育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以四川乐山和广元两地引种的6年生台湾桤木为试验样木,选择4个标准试验样地取样,进行木材物理性质分析;采集树木生长地土壤样品,收集近5年气象资料,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影响台湾桤木木材性质的主要相关因子。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的台湾桤木木材物理性质差异是显著的;立地因子与木材物理性质有典型相关关系,土壤的N、P、K含量、土壤pH值、年降雨量、年日照时数和海拔高度是主要影响因子;提高土壤中缓效K和全N的含量,降低全P的含量,可以提高台湾桤木的木材品质。全K、有效P、pH、年日照时数增加与年降雨量减少虽然增加了木材的干缩率,却有利于台湾桤木基本密度增加。尽管在较低海拔高度种植台湾桤木,木材气干密度会减小,然而其材质基本密度可以得到提高,同时降低全干时木材弦向和体积干缩率。  相似文献   

10.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与革新,台湾特色农产品已经跟随台湾特色农业的脚步完成了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该文着重从自然禀赋、科技研发、营销与公共服务、政策保障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台湾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策略,进而对培育福建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1.
台湾木瓜主栽品种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木瓜栽培主要分布在屏东(32%)、高雄(18.5%)、台南(18%)、云林(7.5%)及南投(7.3%)等县.栽培面积约4000~5000公顷,年产量约15万吨,已成为台湾重要的经济果树.台湾目前木瓜主栽品种是:  相似文献   

12.
<正>邢台市郭守敬小学秉承科学家郭守敬的创新精神,把科技教育与教学相融合,积极探索科技特色教育的新路子,创新青少年科技教育模式,激发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13.
郑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3078-13079
针对草业科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在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协调“课堂教学一毕业实习一考研/就业”的矛盾,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为目标。有机结合专业课课程实习、专业文献综述、大学生科研训练、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调整毕业实习时间,改革毕业实习学习方式,建立毕业实习成绩科学评价体系,实行“导师一项目小组制”的草业科学本科生培养模式,为促进草业科学国家重点学科本科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1《西北林学院学报》创刊于1984年,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由教育部主管、陕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以林业科学为主的自然科学卞术期刊。主耍刊登国内外休业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新动态.包括森林生物学、林木遗传育种与培育、森林资源与保护、森林经理与遥感技术、森林环境与水土保持、林产化学、林业机械、木材科学与木材加工、园林绿化与设计、林业经济与林业法规以及其他学科在林  相似文献   

15.
展会与会议     
汉诺威国际林业木工展览会——林业及木材工业的专业国际贸易展会 将于2015年5月11-14日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2015汉诺威国际林业木工展览会(LIGNA2015)将以“木材广用·超乎想象”为口号,集众多知名机床制造商展示先进加工技术与解决方案,以及其产品在传统木材加工以外的多种用途。届时展会将全面展示木工制品价值链各环节的创新成果,聚焦传统生产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融合。  相似文献   

16.
面向国际化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反思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当前国际化进程的日益推进,社会对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反思当前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建议,为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台湾职业教育较为发达、教育体系完善、师资力量较雄厚,台湾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台湾人才培养提供优越的条件,为台湾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职业教育在重视理论教学基础上,更重视实践教学,特别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认可度高,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贵州职业教育相对较落后,专业技术人才较缺乏,导致经济发展较滞后,贵州是典型山区内陆省份,社会开放程度低.所以,台湾职业教育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爱达荷大学食品科学专业设置与课程安排的特点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特点。食品科学专业分科学方向、营养方向、加工方向与商业方向。四个方向都有各自特点,主要差异在于专业限选课方面的不同。其课程安排整体上比较注重化学与微生物,没有专门的统一的实习时间安排,但却注重实习实践。  相似文献   

19.
台湾农业推广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世纪50年代,台湾引进美国以政府和授田大学为主轴的合作农业推广体系的理念与做法,特别是通过技术转移和社会互动与教育的方法,加上借鉴日本农协会的农民组织形式,对农业产业、农民、农村妇女及农村青少年的辅导,为台湾农业快速成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一、台湾农业推广计划与项目内容  相似文献   

20.
以培养和训练学生图纸表现技巧、基本设计思想为主要教学目标,以延边大学园林专业为例,针对园林设计初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构建更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习教学环节,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团队教学几方面,探讨了园林设计初步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