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太行山区涉县柴胡的害虫类群构成以及螟蛾幼虫、赤条蝽、蛾类幼虫、蚜虫等优势种害虫的为害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初步明确该区柴胡害虫有15科20种,天敌昆虫8科11种。在国内首次发现柴胡种子寄生蜂为长尾小蜂科大痣小蜂属的小蜂,并首次发现一种啮小蜂为该寄生蜂的重寄生蜂。针对优势种害虫提出了防治方法,为今后柴胡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田昆虫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群落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调查了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田昆虫的种群数量动态,并首次利用相对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等指标分析了其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马铃薯田昆虫群落中主要为缨翅目和同翅目类昆虫,其中以蓟马、叶蝉和蚜虫数量较多;害虫群落和天敌群落的发生趋势与天敌和害虫的追随效应相一致;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均以8月4日最高、分别为3.1255和0.6817,优势集中性指数以8月7日最高、为0.2438;害虫优势种为蓟马和叶蝉,天敌优势种为瓢虫和草蛉。通过研究马铃薯田昆虫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对马铃薯害虫可持续治理,以及充分利用自然因素防治马铃薯害虫均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夏棉田昆虫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夏棉田害虫治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5点取样法调查取样范围内地面和植株上所有昆虫、螨类等种类和数量,计算昆虫群落的丰富度、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研究该夏棉田昆虫群落的结构。[结果]夏棉田中昆虫群落组成较为丰富,由10目30科43种昆虫组成,丰富度最大值为22,害虫类和天敌类昆虫的相对丰富度分别为80.22%和19.78%。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最大值为2.095 1,均匀度最大值为0.738 5,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最大为0.954 4。夏棉田害虫优势种是棉蚜和烟粉虱;天敌优势种为棉蚜蚜茧蜂。[结论]该研究对棉花害虫的可持续治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3种不同间作模式玉米田天敌节肢动物群落特征,为生态调控玉米田害虫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目测法、网捕法和诱集法等对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3种间作模式玉米田(玉米单作、玉米马铃薯间作、玉米马铃薯向日葵间作)天敌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进行系统调查,采用群落特征指数和主分量分析法对不同间作模式玉米田天敌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及其相似性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区玉米田共发现天敌节肢动物2纲(昆虫纲和蛛形纲)6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革翅目和蜘蛛目)22科92种2442头,其中玉米单作模式田有2纲4目(鞘翅目和双翅目、膜翅目和蜘蛛目)12科37种780头,玉米马铃薯间作模式田有2纲5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革翅目和蜘蛛目)17科38种834头,玉米马铃薯向日葵间作模式田有2纲5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和蜘蛛目)18科46种828头;天敌群落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玉米马铃薯向日葵间作田>玉米马铃薯间作田>玉米单作田,而优势度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则表现为玉米单作田>玉米马铃薯间作田>玉米马铃薯向日葵间作田.玉米单作田在苗期与玉米马铃薯间作田在苗期的天敌群落相似度最高,为0.682;玉米单作田在花粒期与玉米马铃薯向日葵间作田在苗期的天敌群落相似度最低,为0.290.在玉米单作田中,瓢虫类、寄生蜂类和长足虻类个体数量共同主导天敌群落变化;在玉米马铃薯间作田中,长足虻类和蜘蛛类个体数量共同主导天敌群落变化;在玉米马铃薯向日葵间作田中,寄生蜂类、步甲类和长足虻类个体数量共同主导天敌群落变化.[结论]3种不同间作模式玉米田中以玉米马铃薯向日葵间作田天敌节肢动物群落种类最丰富、稳定性最强,可在云南昭通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2007年6—9月利用灯诱法对平朔矿区复垦林地蛾类昆虫种类进行了调查,共采集蛾类昆虫12科155种。区系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蛾类昆虫群落以夜蛾科为优势类群,尺蛾科、天蛾科、螟蛾科、枯叶蛾科、木蠹蛾科、毒蛾科这6科为常见类群。利用多样性指数对不同样地蛾类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复垦时间和复垦模式对蛾类昆虫群落的多样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蛾类群落组成结构及季节动态,2013年和2014年6—9月份,通过灯诱法对阔叶红松林蛾类群落进行系统的调查。共采集蛾类样本8 919头,分属26科394种,夜蛾科和尺蛾科为优势类群;不同时期蛾类群落相似性均为极不相似,优势种组成具有极大的差异,各时期群落特有种均较多;蛾类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均在夏季达最大值,均匀度指数在秋季达最大值,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时间变化趋势为显著的正相关;种-多度分析表明,除生长季末期外均表现为对数正态分布。凉水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蛾类群落组成季节差异较大,群落结构均较为稳定,环境条件较为优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海拔因素对烟田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分析不同海拔烟田害虫发生情况和天敌昆虫对害虫的控制情况,为烟田病虫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陕西陇县选择不同海拔烟田,采用棋盘式取样法抽取样株并记录烟株上各种昆虫的种类和数量,研究不同海拔烟田昆虫的时序动态、群落组织水平及相似性。【结果】烟田昆虫群落包括9目25科32种,其中害虫7目18科21种,天敌昆虫5目8科11种,主要害虫有烟蚜和斑须蝽,主要天敌昆虫有烟蚜茧蜂、丽草蛉、黑带食蚜蝇和七星瓢虫。高海拔烟田昆虫群落种类较丰富,群落结构较稳定,抵御环境变化与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多样性指数最高。中海拔和高海拔烟田昆虫群落相似性系数最高,各海拔烟田昆虫群落差异较大。8月中旬为各烟田害虫发生高峰期。烟蚜在田间出现时间较斑须蝽早,消失晚,田间数量较斑须蝽大。低海拔烟田烟蚜和斑须蝽数量较高海拔和中海拔烟田高。【结论】海拔高度差异及其所导致的物候差异是影响烟田昆虫群落结构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潞江坝干热河谷区不同作物田的昆虫群落特征。【方法】2020年3—11月,采用目测观察法、扫网法和诱集法对潞江坝5种常见作物田的昆虫群落进行调查。【结果】共采集昆虫6 307头,隶属12目64科113种。5种常见作物田的昆虫物种数以芒果地最高,黄瓜地最少;个体数以芒果地最高,菜豆地最少。多样性分析表明:昆虫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表现为芒果地>青枣地>菜豆地>番茄地>黄瓜地,优势集中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表现为芒果地>青枣地>黄瓜地>番茄地>菜豆地;害虫亚群落特征与总昆虫群落特征相似;天敌亚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为芒果地和青枣地高于其他3种作物田,而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在黄瓜地、番茄地和菜豆地中较高。稳定性分析表明:Sa/Sb值表现为芒果地>青枣地>番茄地>菜豆地>黄瓜地,ds/dm值表现为菜豆地>番茄地>黄瓜地>芒果地>青枣地。5种常见作物田的昆虫群落表现为中等不相似或极不相似...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宁夏同心县林地蛾类物种组成及主要害虫为害特点,2015年5—10月,通过灯诱法对王团、下马关、豫海、丁塘和韦州5个主要样地进行较系统的蛾类调查.共采集到蛾类昆虫112种,隶属14科85属.在5个样地中,夜蛾科均为优势科,其次是草螟科.5个样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整体较高,表明调查地内蛾类群落相对复杂,群落较稳定.春尺蠖、四线奇尺蛾、豆荚斑螟、榆木蠹蛾和苹果蠹蛾是当地的重要林业害虫.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合肥市杨树害虫与天敌结构及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合肥地区杨树害虫与天敌的抽样调查,共查得杨树害虫36种,分属于昆虫纲7目22科,自然天敌22种,分属于昆虫纲5目10科和蛛形纲1目6科。主要害虫类群为舟蛾科、跳甲科、网蝽科、蟋蟀科和刺蛾科,主要天敌类群为茧蜂科、草蛉科、寄蝇科、微蛛科和肖蛛科。杨树害虫和天敌的物种丰富度全年的动态变化基本一致,均表现为低-高-低-高-低的变化格局。害虫和天敌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年动态变趋势化基本一致,表现为春季物种多样性指数低,5月开始显著升高,害虫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延续至8月、天敌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延续至10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天敌群落对害虫群落有明显的追随联系。  相似文献   

11.
幼龄龙眼果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其动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幼龄龙眼园昆虫群落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幼龄果园昆虫组成主要有10目41科60种昆虫,其中害虫43种,天敌11种,中性昆虫6种.昆虫群落指数有明显的时间变化,害虫在4、8-10月份优势度高;5-9月份,物种丰富度保持在较高水平;4-10月份,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高,优势集中性指数低.在防治时注意保护利用天敌,科学用药,保护果园生物多样性,创造有利于天敌的生境,达到害虫可持续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告诉了高速公路野生植物昆虫群落结构特征。[方法]通过对野生植物荆条进行昆虫调查,用优势集中性指数、优势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等生态指标对野生植物的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共调查昆虫10 308头,分属于昆虫纲9个目、43科6、8种以及蛛形纲1科、1种;野生植物害虫亚群落的物种个体数多于天敌亚群落的个体数,害虫亚群落的优势集中性和优势度最大,天敌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大于害虫亚群落。[结论]野生植物荆条中昆虫的丰富度越高,其昆虫的均匀度就越低。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741杨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不同抗虫性的转基因 74 1杨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及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亚群落、天敌亚群落的丰富度、优势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 ,并对不同抗虫性转基因 74 1杨的节肢动物群落进行相似性分析 .结果表明 ,转基因74 1杨能明显降低群落中食叶害虫的数量 ,同时 ,使群落中食叶害虫优势种的优势度降低 .随抗虫性的增强 ,害虫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不同抗性的转基因 74 1杨 ,抗性越强所形成的节肢动物群落与未转基因节肢动物群落的相似性越低 .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迁安条桑昆虫的群落结构.[方法]通过系统调查研究,对条桑昆虫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该条桑昆虫群落中共有昆虫72种,其中包括亚群落昆虫37种,占总数的51.39%,非害虫亚群落(包括天敌和中性昆虫)35种,占总数的48.61%.条桑昆虫群落结构稳定性较好,均匀度较大且优势种不明显.边缘效应对条桑昆虫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处于样地边缘的条桑昆虫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较低,而处于样地中心区域的条桑昆虫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结论]该研究为条桑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恢复区昆虫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季节对金沙江干热河谷鹤庆段4种类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昆虫群落采用样带调查法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昆虫标本7351号,158种.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地和灌草丛昆虫多样性较低,灌木林和针阔混交次生林昆虫多样性较高.4种类型退化生态系统雨季昆虫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高于干季,优势度指数低于干季.不同类型退化生态系统在不同季节昆虫群落优势类群和优势种存在差异.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昆虫物种多样性受到群落植被组成与受干扰程度影响.某些优势昆虫类群可能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有一定阻碍作用.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营造灌木林,对于保护昆虫物种多样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广西桑园害虫及天敌的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为广西桑园害虫综合防治及天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不同季节广西桑园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Brilloui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对其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进行分析,并采用群落相似性系数分析一年四季群落的相似性。【结果】共采集桑园节肢动物17371头,鉴定为26种,隶属13目26科,其中植食性害虫18种,优势种为朱砂叶螨和桑粉虱;天敌昆虫5种,优势种为稻红瓢虫;蜘蛛2种,以狼蛛科为主;中性昆虫1种。多样性指数以春季最大,其次是夏季,冬季最小;群落均匀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一致,而优势度指数一年四季均较小,以春季最小;春季与夏、秋、冬季间的相似水平均极低(Rj=0.2329、0.0000、0.2077),夏季与秋季为中等相似(Rj=0.5461),夏季与冬季间为中等不相似(Rj=0.3322),秋冬季间为极不相似水平(Rj=0.1297)。【结论】广西桑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较高,优势度指数较低,群落结构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绿色防控模式对叶菜害虫的控制作用及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的综合控害效果和应用效益,比较了2种不同防控模式下害虫种群动态、菜田昆虫结构组成与多样性变化的影响,用环境经济学方法评价了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实际效果,并与化学防治为主的常规防控区的综合效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绿色防控模式下菜田优势害虫的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常规防控区;对田间昆虫群落特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物种组成、多样性指数及物种分布的均匀性等方面,尤其对优势害虫、捕食性天敌等影响更为明显;通过综合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化学农药的用量减少,菜田主要害虫优势集中性指数降低,天敌数量和作用增加,多样性指数增大;绿色防控区采用生态控制的方法,每667 m2每季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分别为2 9791,8063,1 0429元,明显优于常规防控区。因此,科学应用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改善生态环境,逐步增强天敌对优势害虫的控制能力,这在菜田害虫生态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种茶园害虫及天敌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不同品种茶园(巴渝特早、福鼎大白茶、川茶群体种)害虫群落结构及天敌种类进行一年的系统调查,结果表明:茶园中害虫及天敌共有2纲,20目,41科;其优势种群基本相似,主要是同翅目和蜘蛛目;川茶群体种茶园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高于其他两个品种茶园,且3个品种茶园的害虫和天敌种类具有高度相似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广西桑园害虫及天敌的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为广西桑园害虫综合防治及天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不同季节广西桑园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Brilloui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对其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进行分析,并采用群落相似性系数分析一年四季群落的相似性。【结果】共采集桑园节肢动物17371头,鉴定为26种,隶属13目26科,其中植食性害虫18种,优势种为朱砂叶螨和桑粉虱;天敌昆虫5种,优势种为稻红瓢虫;蜘蛛2种,以狼蛛科为主;中性昆虫1种。多样性指数以春季最大,其次是夏季,冬季最小;群落均匀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一致,而优势度指数一年四季均较小,以春季最小;春季与夏、秋、冬季间的相似水平均极低(Rj=0.2329、0.0000、0.2077),夏季与秋季为中等相似(Rj=0.5461),夏季与冬季间为中等不相似(Rj=0.3322),秋冬季间为极不相似水平(Rj=0.1297)。【结论】广西桑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较高,优势度指数较低,群落结构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