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一、‘宋梅’的花容宋梅开梅瓣品时,外三萼宽圆,瓣缘前部略向内收(俗称紧边),二花瓣上端含花粉质,捧遮蕊柱似蚕蛾状(俗称软蚕蛾捧),唇(舌)平伸或略微下卷(称刘海舌);开梅形水仙瓣时,外三萼经常会放长或萼端有尖锋,但主要表现为唇瓣明显下卷;开荷形水仙瓣时,近似梅形水仙,而瓣面更宽大,株形亦壮大,唇瓣大幅度下卷,但花瓣捧兜转浅,花开久后,几近无兜(俗称滑口),花瓣上端亦无花粉质。但无论开何种瓣形的定型品,花色均为嫩绿,质感润而糯,花容端庄,神韵不凡。  相似文献   

2.
迁公荷产自浙江新昌县天姥山,是李白吟咏《梦游天姥吟留别》之所在。迁公荷叶姿斜立,有齿阔叶,叶质糯润。花品端正,五瓣分窠,外三瓣短圆宽阔,收根放角。主瓣呈上盖状,两侧瓣拱抱,呈一字肩,中宫端正,短圆蚌壳捧,含抱蕊柱,大刘海舌,舌面有 U字红斑,花葶高挺,花色翠绿,幽香飘逸,居正格下山荷瓣珍品,2002年在省兰展中得金奖。评价荷瓣花的标准,除了外三瓣短圆、收根放角、瓣端内卷外,很重要的因素是中宫要圆。  相似文献   

3.
1998年4月,无锡兰友蒋凤岐购得一个蕙兰新品种,为大花型的荷形水仙瓣佳品,后定名为碧凤仙。其叶长50~60厘米,宽1厘米。叶质厚,叶面光滑,叶姿环垂。花葶高达55厘米,花茎细圆,可谓典型的“灯草杆”。花茎、小花柄与花瓣,一色碧绿,每葶着花5~7朵。外三瓣收根放角;显得精神抖擞。捧瓣起兜,捧端有“白  相似文献   

4.
国兰品种录     
3.贺神梅(Cymbidium goeringii 'He Shen Mei')春兰梅瓣。又称鹦哥梅或简称哥梅。叶中细,长约20~30厘米,肉厚,直立性较强,随伸长而倾斜变曲,但不弯成圆形;叶先端钝,色绿而稍淡。花莛较细,高约12~15厘米,淡紫红色;苞片绿色带红紫色。花径4~4.5厘米;萼片端圆,有小尖,基部长而窄;中萼片(主瓣)直立稍向前倾,两侧萼(副瓣)平伸或稍向上翘(俗称飞肩)。花瓣(捧)短圆,覆于蕊柱  相似文献   

5.
集圆因外三瓣近于圆形而得名。有时开梅形水仙瓣,则三瓣稍长圆。五瓣分窠,瓣肉厚,硬挺,小刘海舌,肩平,花色黄绿,花容端庄,花期长。花瓣有兜,合抱于蕊柱上,鞘与苞片绿中微带红晕。老叶弯垂,先端钝叶质厚,脚壳低(见彩页)。叶和花皆与宋梅相似,为春兰四大名种之一。栽培容易,繁殖快,容易开花,因此是春兰中流传最广泛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西神’为春兰梅形水仙瓣之冠,1912年产奉化,无锡荣文卿选得。形态特征按民间传统艺兰赏评,属于梅形水仙瓣,因其花貌出众,艺兰界中便有部分兰友推重它为“梅瓣”。“梅”与“仙”的区别请参阅《中国花卉盆景》2002年第6期。西神梅具体的花姿容貌:外三萼宽大圆糯,二侧萼伸展基本平行,称平肩,二花瓣如缩小的蒲扇,称蒲扇捧,并内凹成浅兜,唇瓣为大刘海舌,中间有一朱红小块,花梗细挺高。全花娇嫩秀丽(见彩照)。 1.花蕾的基本特征。花蕾前期为小楷毛笔头状,与润竹叶瓣的常花很难区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名种兰花主要分为梅瓣、水仙瓣、荷瓣、蝶瓣和畸瓣等几种。普通兰花花瓣狭长,颜色杂乱,观赏价值不高。而名种兰花瓣型短圆肥厚,光洁素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称为瓣型兰花。其中梅瓣型和水仙瓣型的成因相同,都属于蕊柱化变异,故又称为兜瓣型兰花。  相似文献   

8.
国兰品种录     
6.天兴梅(Cymbidium goeringii ‘Tian Xing Mei’)春兰梅瓣。植株矮小;叶半垂,质薄,长约20~25厘米;宽1~1.5厘米;绿色稍淡,近先端扭曲。新芽绿色稍带紫红晕。花莛较短,花开于叶面之下;苞片常阻碍萼片张开,开花时,须注意将苞片拨开,使花开放。花较大,直径4.5~5厘米,绿色,脉清晰可见。萼片宽大,质厚,边紧,先端有小尖;中萼片直立,端向前,有绿脉9条;两侧萼平伸或稍下落(落肩)。花瓣短圆,质厚,有兜,分立于蕊柱左右;唇瓣大,下挂而不卷;端圆而稍尖,有各式各样红点。蕊柱黄色  相似文献   

9.
国兰品种录     
15.天元梅(Cymbidium goeringii 'Tian Yuan Mei')春兰梅瓣新种。叶姿半垂,幅较宽,长约20~30厘米,宽1.2厘米左右;质厚,绿色,有光泽;内叶斜立。新芽红紫色。花莛赤红色,鞘红赤色,苞片浓红色而端尖绿色。萼片长脚收根,端圆,边紫,色绿而缀红赤色脉;中萼片直立,端微向前倾;两侧萼平伸,边缘稍呈白色。花瓣质硬,圆而小,合抱于蕊柱之上而不露蕊柱。唇瓣白色,小半圆形(小刘海舌),下挂而不卷,有U形红色斑块(见彩页)。  相似文献   

10.
绿林红不带一丝绿色的红花春兰非常珍贵,它色彩鲜亮,美丽非凡。您看,它花萼瓣平肩,端正,堪称水仙瓣,瓣的正中有一赤线。捧瓣微起兜,紧抱花心。大铺舌,舌上带紫红色斑块。花茎黄白色,苞衣带紫红色沙晕和筋纹。叶长,中垂,中等宽度,略显浅绿色(见图)。此兰于2002年3月10日下山。下山时七苗四花,现有九苗复五花。由于产自湖北京山县新市  相似文献   

11.
我养兰多年,有成功的喜悦,更有失败的教训。5年前的正月初八,我到20里外的困牛山采兰。正当我一无所获的时候,突然在沟边发现一株梅瓣春兰。共有7苗,有两茎初放的花。那短圆形的萼片、拳头般的捧心和缀有红色斑点的大如意舌十分惹眼,是地地道道的梅瓣。我欣喜若狂,小心翼翼地"请"了回来,立即上盆。可是,由于经验不足,心情迫切,甚至采取了一些拔苗助长的办法。3个月后整株死亡。教训可谓惨痛。凡珍品都少,为什么"少"呢?就是因为它比普通兰花的适应性和抵抗力差多了,否则就不珍贵了。总结梅瓣的死因,主要是操作管理不当造成的。问题出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2.
熊猫蕊蝶     
<正>熊猫蕊蝶是我的一盆春兰蝶花,4苗2花。别看苗数不多,却在2007年安徽省第三届兰花博览会和2009年浙江省第九届兰花博览会上都获得特等金奖,并在安徽以高价售出。此兰叶长30厘米左右,宽1.1厘米,叶色浓绿有光泽,叶缘锯齿细密清晰,叶面略呈V形,叶姿半垂。双捧完全蝶化,白底红斑对称,宽大端圆;大圆舌,中间坠U形红斑块;蕊柱成佛形;外瓣虽系竹叶瓣,但收根放角,略呈拱抱之态;双捧、舌瓣、蕊柱均无败笔,是它最大的特色,三者相匹配后,中宫团圆宽厚,端庄美丽;外瓣曲线曼妙,中宫与外瓣十分协  相似文献   

13.
应该说,除盆景外我最爱兰花。这盆春兰簪蝶我已种了近20年。开始几年交了点学费,后来慢慢摸清了规律,养护起来得心应手,簪蝶自然长势很好。近几年还开出一葶双花。开始我没过多在意,可从去年起它出现了更大的变化,引得我好生观察了一番。我发现它竟有多主萼、多捧瓣、双鼻、双舌、双苞片等多种奇特的花型(图1~5)。我种兰的场地是在城市中心六层民宅的屋顶  相似文献   

14.
A.叶质 (1)大多自然变异的梅瓣形(以下简称“梅”)、水仙瓣形(以下简称“仙”)、荷瓣形(以下简称“荷”)、畸瓣形等定型品种,兰叶的正反两面都比较光洁润滑,柔中见刚。素心品种不论何种瓣形,也有类似叶质。素心是品不是形,各(瓣)形都有素心品。而一般(平)常花,叶背比较粗糙。但这都并非绝对,在不入品的荷形花和阔竹叶瓣形中,叶背也常有相似的光滑程度。这就好比说自然人的父亲必定是男性,但男性未必都是父亲一样。 (2)叶无论厚薄均有出现“悔、仙、荷”品种的可能据江浙沪兰界一代宗师姚毓璆和二三大兰匠之一诸友仁合著的《兰花》一书介绍,“梅”的15个品种,8个叶质较厚,如“宋梅”、“集圆”、“瑞梅”等,7个较薄,如“贺神”、“汤梅”、“小打梅”等;“仙”的13个品种,8个叶质较厚,如“西冲”、“龙字”、“汗字”等、5  相似文献   

15.
拖枝是桩景造型中的一种优秀造型枝。主脉圆转流动,与干身走向相同,有如关羽临阵时所用的拖刀。起托的位置较高。多用在曲斜干的造型中,有断后押却之意。自然界中的拖枝拖枝在自然界中没有飘枝和探枝较普遍。飘枝、探枝表现的是一种恭谨谦让的情怀,一种友谊的互相关怀与礼让的气氛。拖枝则有一种锐进的奋发向上的动感,有如"飞天""奔月"。  相似文献   

16.
藏族礼仪     
《新疆农垦科技》2012,(8):55-55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相似文献   

17.
雀舌罗汉松是我国树桩盆景的珍贵材料,是罗汉松类的精品,其节短叶细,枝繁叶茂,树姿优美,一年抽枝发叶两次,因春梢和春叶短小,秋梢和秋叶稍长,故春秋梢之间有明显的"顿节"。叶片先端尖,中部向内微卷,梢向上翘起,叶形又酷似麻雀  相似文献   

18.
春花也叫石斑木、车轮梅。由于它早春开花,故广东人常叫作"春花"。在岭南盆景中它不是主要树种,展览场上也少见它的芳踪。春花分大、中、小叶三个品种。大叶种叶有粗锯齿,高大,适合作园林景观树。中、小叶种又有柳叶、圆叶之分,盆景以圆叶品种为好。其优点是灌木类,少直根,易成活,花多、叶小、叶形好、成型后较少缩枝。  相似文献   

19.
梅花越夏关键在于水分,浇水一定要适量,过湿易落黄叶,过干易落青叶,都会造成翌年无花。至6月间新梢长至30厘米左右时,更应控制水分,使盆土偏于(俗称"扣水")。至嫩枝呈现萎垂时方可给6~7成水,同时增施氮磷结合、以磷为主的追肥,以促进花芽分化。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适逢江南的梅雨季,天气闷热多雨,必须防止雨后积水。此外,梅花在夏季还有明显的"伏眠"现象,即叶片翘卷,生长停止,这是孕蕾期的正常现象,常会有人误以为是失水萎蔫而拼命浇水,结果导致大量落叶,影响翌年开花。若能保持到秋分以后再落叶,则基本无碍翌春开花。  相似文献   

20.
四十五团由于多年连作棉花,导致土壤养分吸收不均衡。尤其是近几年,大面积种植抗虫棉99B,因其高产、优质、结铃集中需要更多的养分,致使一部分滴灌棉田后期出现以下症状:斑驳黄花,叶缘卷曲,叶面皱缩并着生病斑,叶片焦枯干卷,提早脱落,有的还导致红(黄)叶枯病,甚至形成"鸡爪形",上部空果枝多,僵瓣、干铃多,提前吐絮,产量降低,出现早衰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