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60Coγ射线对春小麦辐射效应与诱变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60Coγ射线200Gy,250Gy,300Gy的剂量对3个小麦品种的风干种子进行辐射处理,从芽长,出苗率,成株率,畸变苗率和植株致矮性等方面研究了M1代的辐射效应,从早熟性,矮秆及穗型变异等方面研究了M2代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M1代各供试材料的田间出苗率,成株率及株高均呈下降趋势,而畸变苗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60Co—r射线辐射处理后小豆农艺性状诱变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60Co-r射线对3个小豆品种的干种子加以辐照处理,其剂量分别为0(CK)、100、200、300、400、500、700Gy,研究了不同辐射剂量处理M1、M2代5个农艺性状的诱变参数。结果表明:(1)M1代农艺性状均有不同程度受抑制,其平均数与辐照剂量呈负相关,且M1的变异是多方向的,对剂量的敏感程度也因品种、性状而异;辐照处理致变力(h1^2)京农2号在400 ̄500Gy剂量处理下综合5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用60Co-r射线吸收剂量0~700Gy处理小豆风干种子,对其M1代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类型及畸变率、M1代植株花粉育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观察,结果表明:M1代根尖细胞异常率达10%、植株花粉育性达50%时的吸收剂量为400Gy左右。),除多极外,其余2种畸变类型的频率与剂量间的关系也达极显著,并可用直线回归方程加以描述:桥:Y=0.89+0.0129x(r=0.9096):断片:Y=1.16+0.0056x(r=0.9584);总的畸变:Y=1.36+0.020x(r=0.941),如图1。野生小豆染色体极小,未能观察。2.260Co-r射线处理对小豆M1、M2、M3代植株花粉育性的影响在小豆开花期取植株外形生长较为正常的植株上的花粉进行镜检,结果表明:栽培小豆的花粉育性随辐射吸收剂量的加大而育性降低很快,呈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图2),而野生小豆未进行辐射处理的植株花粉其本身的育性就相当低,仅为32.5%,进行辐射处理后其花粉育性略有下降,400Gv以内仅比对照下降30%以下,处理剂量达到500Gy,花粉育性大幅度下降,为对照的34%,其花粉育性仅为11.0%,处理剂量达700Gy的植株上开花极少,几?  相似文献   

4.
60Co-γ射线在水稻花培育种中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0Co-γ射线用于水稻花药培养育种中,结果表明,5 ̄10Gy的低剂量处理接种前花药能提高花培绿苗诱导率,150 ̄200Gy的高剂量急性处理水稻F0代干种子,接种M1代花药,对花药绿苗诱导效果不明显,但能提高花培后代植株的变异频率;接种250Gy剂量处理F0代种子的当代材料花药,会降低花药培养力。  相似文献   

5.
平阳霉素与γ射线及其复合处理对水稻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0、10和20μg/ml的平阳霉素与0、150和300Gy的γ射线单独及复合处理早籼“陆青早1号”的精选种子,结果表明,与育种剂量(300Gy)的γ射线相比,平阳霉素对M1代根尖细胞染色体及植株育性的损伤效应较轻,而对幼苗生长的损伤效应较重,诱发的M2代叶绿素和抽穗期突变的频率较低,但株高突变的频率稍高,两者复合处理后,M1代生理损伤加重,M2代突变频率提高,就其诱变效果以20μg/ml平阳霉素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研究了60Co-γ射线处理小豆干种子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1)低剂量照射小豆干种子时对种子萌发出苗有刺激作用,而高剂量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出苗势与出苗率(y)随吸收剂量(x)增加而减弱,且呈y=59.15741+(6.360606)X+(-1.956875)X2的关系;60Co-γ射线辐射小豆干种子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430Gy,2)经60Co-γ射线照射后,M1代生长初期性状有明显的致变现象。叶片呈叶面缺刻、叶色缺绿、叶形不对称、叶缘卷曲、花叶黄叶等,各种畸形叶出现率和株高的抑制程度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小豆辐射诱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试验用^60Co-γ射线吸收剂量0 ̄700Gy处理小豆风干种子,对其M1代根尖细胞染色为类型及畸变率,M1代植株花粉育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观察,结果表明,M1代根尖细胞异常率达10%,植株化粉育性达50%时的吸收剂量为400Gy左右。  相似文献   

8.
食用性植物种子辐射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0(对照),0.15,0.30,0.45、0.60,0.75,0.90,1.05,1.20,1.35及1.50kGy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花生,大豆,红豆,绿豆及眉豆等5种食用性植物种子,测定其形态学和生理生化上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食用性植物种子具有不同的辐射敏感性,其出苗率,苗高,初生叶面积,初生根活力,初生叶片叶绿素a,b(a+b)含量等与照射剂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初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苯甲酰胺和^50Co-r射线复合处理大麦种子,研究了其诱变效果,结果表明:苯甲酰胺没有诱变作用。辐射和苯甲酰胺复合处理,对大麦的出苗率、成株弦、结实率、株高及苗高、M1根尖细胞染色体和花粉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均明显的影响,即苯甲酰胺加重了M1的损伤,同时还表明,在较低的照射剂量下,苯甲酰胺的修复抑制效果较好。本试验修复抑制效果最佳处理为220Gy+10mmol/L。  相似文献   

10.
辐照小麦花粉与有性杂交技术相结合选育小麦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为母本,分别用5、10、20和30Gy60Co-r射线辐照处理4个小麦品种(系)的成熟花粉进行杂交授粉。通过对杂种后代的调查观察,以10Gy剂量辐照处理小麦的成熟花粉诱变效果好,在M2代突变性状中有株高、穗长、熟期、颖壳颜色、芒性等性状变异。已育成3个小麦品种的实践证明,辐射小麦花粉与有性杂交技术相结合,育种效率高,周期短。本文提出了辐照小麦花粉与有性杂交技术相结合的复合育种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亚麻种质创新和品种遗传改良提供优质种质资源,利用60 co-7射线(200Gy、350Gy和500Gy)和甲基磺酸乙酯(EMS)(0.2%处理30h和0.3%处理24h)分别对亚麻黑亚19种子进行诱变处理,处理后在田间进行M-农艺性状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理化诱变的亚麻在M,即可得到叶色、叶形、株高、分枝、茎粗、花色、花形和不育等多种性状变异的突变体,为亚麻突变体库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研究还发现,理化诱变对亚麻M,成苗率和种子产量的影响有所不同。高剂量60 Co-7射线诱变的亚麻成苗率较低,但种子产量不低;高浓度EMS诱变的亚麻成苗率较高,但大多数是不育植株,导致种子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选育对苯达松敏感的水稻恢复系的突变体。利用350 Gy的60Coγ-射线对粳稻恢复系C418和籼稻恢复系浙恢7954进行辐射诱变,M0代舒城育种基地种植并单株收种,收回的M1代分别取6000粒种子于光照培养室中培养,在3叶期用浓度为400.0 mg/L的苯达松溶液涂抹叶片进行筛选。60Coγ-射线诱变对水稻种子有很大的生理损伤,M1代植株育性发生变化的有70%左右;M2代的苗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白化苗和黄化苗。用浓度为400.0 mg/L苯达松溶液涂抹叶片筛选出4株C418敏感突变体,突变率为0.07%,筛选出3株浙恢7954敏感突变体,突变率为0.05%。筛选出的突变株基本保持起始亲本的农艺性状。辐射诱变与杂交转育方法相比,具有方法简单、周期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毛竹辐射诱变育苗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利用辐射诱变培育毛竹的最佳剂量。[方法]利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毛竹种子,对其辐射剂量进行初步研究。[结果]不同辐射剂量对毛竹种子的发芽率有一定的影响,以25Gy的发芽率最高,100Gy为"半致死剂量"(LD50),150Gy或更高的剂量为"致死剂量"(LD100)。不同辐射剂量对幼苗的生长产生一些影响,100Gy的诱变剂量株型明显矮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展叶数在各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别。不同剂量处理均发生一定比例的黄化苗,其比例在10%~20%。大田移栽成活率在各处理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以25Gy的成活率最高,达85%,明显高于对照,而100Gy的成活率明显低于其他几个处理,仅为66%。[结论]60Coγ射线处理毛竹种子最适宜的辐射剂量为25Gy,其毛竹发芽率和大田移栽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对黄牡丹种子进行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以未照射种子为对照, 观测辐照对种子生根、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生根率和萌发率随辐照剂量增加而降低,高剂量(100Gy以上)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辐照的剂量与幼苗存活率呈负相关,且幼苗表型性状各不相同。根据试验数据以及回归分析确定黄牡丹种子的临界剂量为485Gy,适宜剂量范围为40~60Gy。  相似文献   

15.
利用60Co-r射线对3个小豆品种的干种子加以辐照处理,其剂量分别为0(CK)、100、200、300、400、500、700Gy,研究了不同辐射剂量处理M1、M2代5个农艺性状的诱变参数.结果表明:(1)M1代农艺性状均有不同程度受抑制,其平均数与辐照剂量呈负相关,且M1的变异是多方向的,对剂量的敏感程度也因品种、性状而异;辐照处理致变力(h12)京农2号在400~500Gy剂量处理下综合5个性状为最大,而冀红四号在200Gy剂量处理下综合5个性状为最大.(2)M2代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的平均数在400Gy处理时均比对照显著增高,从变异系数的大小来看,M2变异范围较大的剂量株高为400~500Gy、单株美数为300~400Gy、荚长为400~700Gy和单荚粒数为300Gy左右.(3)诱导变异遗传力(h22)反映了通过辐射诱变获得的遗传变异方差占总方差的比率,单株荚数在辐射剂量为300~400Gy、株高在400Gy时的h22、GS、RGS较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牡丹辐射诱变育种,解决牡丹辐射剂量问题,选育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中国现代牡丹优良新品种,以混合授粉的牡丹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牡丹种子的方法对牡丹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剂量为8.73~17.46 Gy时,种子发芽率随剂量的增加而提高,17.46 Gy时发芽率最高达到46%,但17.46~52.38 Gy发芽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经辐射处理的种子出苗率、苗高、根长均高于CK,17.46 Gy时出苗率最高达到92.4%,苗高为6.65 cm。辐射可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出苗率;17.46 Gy最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辐射剂量对根长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60)Co-γ射线对红小豆苗期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京农7号和冀红4号两个品种的红小豆干种子,研究对红小豆苗期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处理能够明显提高两个红小豆品种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的含量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高剂量则起到相应的抑制作用,但60Co-γ射线对京农7号的影响程度大于冀红4号,表明京农7号的辐射敏感性大。  相似文献   

18.
宋宇晨  强继业  傅雄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370-6370,6414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松叶牡丹种子,观测辐射对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率、根长、芽长与辐射剂量呈正相关,说明在该试验辐射范围内对松叶牡丹种子有刺激生长的作用。60~80 Gy有利于松叶牡丹种子的发芽,而在10 Gy和90 Gy时对种子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谷子航天诱变后代的农艺性状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选用冀谷12号干种子搭载第20颗返回式卫星进行处理,对诱变后代的农艺性状进行观察。结果显示:SP1代种子出苗率和幼苗生长势受到一定抑制,但拔节后植株生长势增强;SP1代出现的株高、穗长和单株产量等性状变异,SP2代仍得到充分表现;SP1代入选株系各性状基本稳定,株高、穗长和单株产量平均值与SP2代相近,但变异幅度和变异系数均较SP2代明显减小。表明诱变处理可使谷子产生丰富的变异,各性状变异幅度和变异系数明显增大,而且正向变异较多,株高降低,穗长和单株产量增加。SP3代各性状基本稳定。空间诱变缩短了谷子育种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