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倩 《种子科技》2023,(7):42-44
马铃薯是人们喜爱的粮菜兼顾的作物,市场需求量很大。马铃薯栽培生产受季节的影响,在非成熟季节栽培,其产量和品质都没有保障。早春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是通过地膜覆盖、温室大棚等不同的农业技术措施,确保马铃薯逆季节生长,实现错季生产,促进了种植户增收,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文章分析了早春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以期为相关种植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玉米和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和高产栽培技术一直备受农业科学家关注。以马铃薯、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为主题,探讨了该种植模式对3种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及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等方面的优化策略。研究表明,马铃薯、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作物的产量。在种植密度方面,合理的间距可以减少农作物间的竞争情况,有效保障光照和空气流通,进而促进作物生长。适当施肥和灌溉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和水分,进一步提高产量。叙述了马铃薯、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有望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一种可行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马铃薯是贵州主要作物,自2011年种植面积超过66.7万hm~2,到2015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70.92万hm~2、鲜薯产量1 188.1万t,稳居全国前三甲。作为全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全省各地都有种植,可分为春薯一熟区和不同区域的春秋薯两熟区,具有周年生产马铃薯的独特优势。为改变马铃薯单产较低情况,多年来贵州省加大马铃薯种薯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合格种薯。到2015年种薯普及率达61.2%,马铃薯平均产量  相似文献   

4.
<正>山西作为马铃薯的主产区之一,马铃薯在许多地方既是传统种植作物玉米、小麦以外的第三大作物,也是山西广大贫困山区的主要食物和重要的种植收入来源,但近年来,由于受周边省份马铃薯产业迅猛发展势头的影响,山西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减缓,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单产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导致马铃薯单产低的主要原因是由病毒引起的种薯退化,脱毒种薯应用则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农业生产者最为关注的就是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从走访的一线种植经验来看,种植者在作物营养方面已经从单纯补充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转向寻找对农作物安全、可以调控作物生长、提升产量的物质。多胺是目前农作物增产提质研究最热门的物质之一。通过在多种田间作物上开展试验发现,多胺在75~800倍时能明显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提升农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6.
王丹  张盼 《种子科技》2023,(19):63-65
马铃薯是吉林经济作物之一,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是吉林绿色种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根据吉林气候特点,从整地、栽种、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吉林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新整理耕地上进行稻草易地覆盖马铃薯种植,可以快速改善新整理耕地土壤肥力、合理充分利用稻草。从湖南省试验点的实施情况来看,该技术有助于加快新整理耕地的培肥,减少化肥投入,提高下茬作物产量,增加农户经济效益,缩短新整理耕地改土培肥的时间。文章介绍了该技术要点,并提出了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的发展趋势与加工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世界马铃薯生产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马铃薯原产南美洲,随后传入欧洲、亚洲及世界各地,根据考古资料推测其在原产地至少已有4000年的栽培历史。300多年前由欧洲传教士带入我国种植。现在全世界有140多个国家种植马铃薯,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在非洲等贫困的地区,马铃薯都是十分重要的作物,并且随着人口的增加变得越来越重要。2002年全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为1930万hm^2,我国为470万hm^2,占世界的25%,是世界马铃薯第一生产大国,其次为俄罗斯、印度、波兰、美国。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洲是欧洲,其次是亚洲,而最有发展潜力的是亚洲,特别是中国和印度。过去马铃薯是贫困地区的救灾粮,不仅让穷人填饱肚子,渡过灾荒还给人类带来健康和实惠,也是许多发达国家重要的创汇作物,是食品业的重要产品。目前马铃薯的商品薯及各种加工产品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20年里世界马铃薯生产急剧增长,其产量比任何农作物都增加的快,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几乎翻一倍,已成为重要的食品,市场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是我国第六大粮食作物,2003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50万hm^2,产量超过6680万t,居世界第2位。其中黑龙江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0万hm^2,产量约为400万t,居全国第4位。我国马铃薯的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过去50多年我国培育了170多个马铃薯品种,其中5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较大。特别是近年培育的新品种在薯块性状、食用品质、加工品质以及早熟性等方面,比过去以产量为主的品种有了显著的改善。目前,我国马铃薯加工生产企业有100多家,年生产淀粉量在300万t。我国马铃薯产业正处于一个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从低质低效向高质高效,从低层次的市场需求向多样化市场需求转变的过程。马铃薯产业是我国的朝阳行业,前景广阔,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有数据表明,虽然我国马铃薯淀粉工业起步较晚,但近年全国马铃薯淀粉产量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为世界第一。马铃薯深加工技术研究也已被列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然而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使我们看到当前商品薯生产所存在的问题:一是优质专用马铃薯品种推广速度慢,种植比例小,尤其是油炸型、淀粉加工型、鲜食和出口型专用品种;二是单产水平低,尤其是我省,平均产量只有14t/hm^2左右,比马铃薯高产的国家低1~2倍。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健全马铃薯种薯生产体系,规范种薯生产程序,标准化生产种薯,提高种薯的质量和数量,对加快优质专用品种的推广,提高单产和效益,促进马铃薯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丹寨县日照变化及其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寨马铃薯种植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马铃薯是喜阳光作物,日照的变化可能造成期产量和品质的波动。通过对丹寨县48年的日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年日照时数、四季日照时数以及马铃薯生长期间的日照时数均呈趋于减少趋势,但以夏季日照时数减少为主;年日照时数有20年、6~7年的准周期振荡规律,马铃薯生长期间的日照时数有15年和6年的准周期振荡规律,目前均处于高值期。马铃薯种植生长的日照条件目前好于上世纪80~90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