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发表玉山竹属的一个新种,它被命名为缅甸玉山竹Yushania burmanica Yi,产于缅甸东北部山区,该地临近我国云南省西盟县。鄂西玉山竹Yushania confusa(McClure)Z. P. Wang et G. H. Ye的分枝习性更接近于玉山竹组Sect。Yushania,故鄂西玉山竹应归并于该组。但因鄂西玉山竹原是鄂西玉山竹组Sect. Confusae Yi的模式种,这样就导致从原隶属于该组的其他成员中改选了峨眉玉山竹Yushania brevipaniculata(Hand. -Mazz.) Yi为模式种,并另拟峨眉玉山竹组Sect. Brevipaniculatae Yi予以替换原来所称的“鄂西玉山竹组”。  相似文献   

2.
关于国产高山竹类命名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讨论我国高山竹类命名上的问题,尤其是对Sinarun-dinaria Nakai(1935)这一属名能否成立或承认的争议给以澄清。我国的高山竹类种系繁多,计可包括在数属之内,其中尤以筱竹、箭竹、玉山竹三个属的种类为主要成份。1935年日本中井博士发表了Sinarundinaria属,系以我国西部高山区所产的两种竹类作为建立此属的依据。它们原先都是作为北美箭竹属ArundinariaMichaux(1803)的种类,即A.nitida Mitford和A.murielaeGamble,他在发表时业已选定前一种为该属的模式种。惜乎当时此二种均处于尚未开花的营养体时期,所以中井虽用拉丁文写下了Sinarundinaria和苦竹属Pleioblastus Nakai(1925)及北美箭竹属相比较的特征集要与其新属的特征描述,但这两者均是仅限于营养体部分而缺少生殖相方面的任何内容。就此点而论,这是历来植物界发表高等植物之新属极为异常而罕见的现象。因此本文作者认为Sinarundinaria乃是一个应予废弃或要加以否定的属名。更何况后来已知道了上述两种竹类之花部构造,也查明了它们的地下茎情况,其模式种A.nitida现已更名为Fargesia nitida(Mitf.)Kengf.ex T.P.Yi,另一种亦改称Fargesia murielae(Gamble)T.P.Yi,故Sinarundinaria乃是箭竹属Fargesia Franchet(1893)之一异名。  相似文献   

3.
中国牡竹属的研究(之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着重探讨了有关本属的概念、与邻近属之间的关系、属下分类系统以及本属在竹亚科中的系统位置。基于形态学的分析、比较,特别是数量分类学的验证,笔者支持广义牡竹属的概念,即赞成“甜竹属Sinocalamus McClure emend keng f.”应为牡竹属的异名。本文建立了牡竹属—新亚属,即龙竹亚属 Dendrocalamus subgen.Sinocalamus(McClure)Hsueh et D.Z.Li,stat.nov.;四个新组,即椅子竹组 Sect Bambusoidetes Hsueh et D.Z.Li,Sect.nov.;龙竹组 Sect.Draconicalamus Hsueh et D.Z.Li,sect.nov.;麻竹组 Sect.Sinocalamus(McCl.)Hsueh et D.Z.Li,sect.nov.;碟环慈竹组 Sect.Patellares Hsueh et D.Z.Li,sect.nov.。本文记载了牡竹属植物10新种、1新变种和3新变型;报道了6种牡竹属植物为中国分布新记录,3种云南分布新记录;证实我国并无 Dendrocal-amus strictus(Roxb.)Nees 的天然分布。至此,中国牡竹属已知有29种2变种4变型(不含原变种及原变型)。本文对牡竹属的区系特征也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发表了云南西北部玉山竹属2新种:哈巴玉山竹Yushnia habaensis Yi et L.Yang和马辔簕Yushania gongshanensis Yi et L.Yang。哈巴玉山竹相似金平玉山竹Y.bojieana Yi,但秆较高大,高4 m~7m,直径1.5~2(2.5)cm,节间分枝一侧基部稍扁平或有时具1浅而短的纵凹线,纵细线棱纹较明显,实心或近实心,髓海绵状,干后较硬;箨鞘远长于节间(常长过节间1/3);小枝具叶较少,为(1)2枚~4枚;叶片较窄,宽5 mm~6.5(10)mm,次脉较少,为2对~3对,区别显著。马辔簕近似弯毛玉山竹Y.flexa Yi,区别在于秆柄较粗,直径达2 cm,节间长达2.5(3)cm;秆的节间较短,长20 cm~22(26)cm,中空;箨鞘远长于节间,背面疏生瘤基刺毛;叶鞘较短,长(1.8)2.2 cm~3.5 cm,叶片较窄,宽(5)6.5 mm~10 mm,易于区别。  相似文献   

5.
竹亚科的几个新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发表了产于四川的竹亚科1新种,1重新拟名种,4新变型,1新组合。它们是波柄玉山竹 Yushania crispata Yi,冬竹Dendrocalamus factitius Yi,黑蓉城竹 Phyllostachys bissetiiMcClure f.denigrata Yi et H.R.Qi,金黄百夹竹 Ph.nidularia Munro f.sulfurea Yi et C.G.Chen,黄秆绿槽百夹竹 Ph.nidularia Munro f.speciosa Yi et C.G.Chen,绿秆黄槽百夹竹 Ph.nidularia Munro f.mirabilis Yi et C.Q.Shen,绿秆花黔竹 Dendrocalamus tsiangii(McClure)Chia et H.L.Fung f.striatus(Yi et H.R.Qi)Yi etH.R.Qi。补充记载了黔竹 D.tsiangii(McClure)Chia etH.L.Fung 的花、果形态特证。  相似文献   

6.
大熊猫主食竹增补竹种整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于大熊猫选择部分竹类植物为主要食物源,大熊猫主食竹的地理分布是决定大熊猫地理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对大熊猫主食竹的种类与分布进行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大熊猫的迁徙历史和协同演化、以及推动大熊猫保护工作的科学、健康、有序发展,尤其是迁地保护意义重大。大熊猫主食竹曾经报道过11属,包括65种、1变种和3变型。其中,箣竹属Bambusa Retz.corr.Schreber 2种,慈竹属Neosinocalamus Keng f.1种3变型,刚竹属Phyllostachys Sieb.et Zucc.5种1变种,方竹属Chimonobambusa Makino 6种,筇竹属Qiongzhuea Hsueh et Yi 5种,镰序竹属Drepanostachyum Keng f.2种,箭竹属Fargesia Franch.emend.Yi 25种,玉山竹属Yushania Keng f.10种,苦竹属Pleioblastus Nakai 1种,巴山木竹属Bashania Keng f.et Yi 6种,箬竹属Indocalamus Nakai 2种。后来,黄毛竹、大琴丝竹和金丝慈竹被修订为栽培品种Neosinocalamus affinis ‘Chrysotrichus’、N.affinis ‘Flavidorivens’、N.affinis ‘Flavidorivens’。本文增补了方竹属3种、4栽培品种;刚竹属2种;箭竹属2种;玉山竹属1种;月月竹属Menstruocalamus Yi 1种;茶秆竹属Pseudosasa Makino ex Nakai 1种;箬竹属4种。共计7属、13种、4栽培品种。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大熊猫主食竹共有13属、78种、1变种、7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7.
箭竹属和玉山竹属都是高山竹类,我国的种类特别丰富。本文记载了西藏竹属10新种和玉山竹属2新种。 T.Nakai在1935年发表了箭竹属(Sinarundinaria Nakai),属的模式种选用S.nitida(Mitford)Nakai。然而Mitford在1895年命名Arundinaria nitida时,描述用的标本是由中国引种栽培于欧洲的活植株营养体,没有花的记载。次年,Stapf用采于我国湖北房县的A.Henry 6832号标本,对A.  相似文献   

8.
本文发表了多曲茶秆竹、熊竹和大风顶玉山竹等3个新种,前1个产江西,后2个产四川,发表了1个改隶新组合,对笔竿竹补充记载了花、果的形态特征,讨论了单苞竹属,并认为单苞竹属乃是玉山竹属的晚出异名,归并了2个竹种。  相似文献   

9.
竹子一新种及二新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竹亚科镰序竹属一新种,即丰都镰序竹Drepanostachyum fengduensis Yi,它特产于重庆丰都县。它与坝竹(D.microphyllum(Hseuh et Yi)Keng f.ex Yi)的区别在于笋绿色,无紫斑,箨鞘无毛,箨片直立;叶鞘口两肩无繸毛;叶柄及叶片无毛,易于区别。将脱毛昆明实心竹Fargesia yunnanensis Hsueh et Yi f.detersa Yi et J.Y.Shi组合为脱毛实心竹Fargesia detersa(Yi et J.Y.Shi)Yi et J.Y.Shi,还将产于缅甸的Arundinaria elegans Kurz组合为雅致箭竹Fargesia elegans(Kurz)Yi。  相似文献   

10.
‘神农红’ Fargesia murielae ‘Shennonghong’属于竹亚科箭竹属Fargesia Franch.emend.Yi的神农箭竹F. murielae (Gamble) Yi。2020年10月发现于湖北神农架神农顶景区服务站的人工栽培居群中。该竹特征与神农箭竹近似,区别在于其秆为淡红、红或紫红色,极具观赏价值。该品种于2020年12月通过了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权威的新品种国际登录认证,国际登录号:No. WB-001-2020-049。  相似文献   

11.
贵州雷公山顶产有玉山竹属1新种,现定名为雷公山玉山竹.这个种近似于盈江玉山竹Yushnia glandulosaHsueh etYi,不同在于秆挺直;小棱具叶(2)3 ~5,叶片长达12 cm,宽达1.9 cn,次脉(3)5对~6对,边缘近于平滑或上部具小锯齿.近期发表的毒空竹,经研究,它就是空竹的异名.  相似文献   

12.
关于几个竹亚科分类群的分类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论及李海竹属 Neohouzeaua 赤竹属 Sasa,华箬竹属Sasamorpha 支笹属 Sasaella,方竹属 Chimonobambusa,筇竹属 Qiongzhuea 等分类问题,并发表有4个新种,16个新组合。提出华箬竹属、支笹属与赤竹属合并,筇竹属与方竹属合并。李海竹属原分布在中国南部边境以外毗连地区,如老挝、孟加拉、缅甸、不丹,以及印度阿萨姆地区。R.Yu.Roshevits 与耿伯介都曾设想中国南境可能有此属分布,作者访印期间,在 J.S.Gamble工作过的地方看到该属活植株与标本,认为广西南境大青山的糯米竹 Neohouzeaua coradata,以及海南岛的藤竹 N.puberula应属李海竹属,证实了这一设想。  相似文献   

13.
‘滇优1号’属于竹亚科Bambusoideae玉山竹属Yushania Keng f.的湿地玉山竹Yushania uliginosa Yi et J. Y. Shi。因湿地玉山竹具有独特的耐湿、耐寒特性,曾于2004年、2008年先后2次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海拔2 500 m处,小规模引种到海拔2 000 m的昆明金殿公园种植,其后曾经历数次淹没和浸泡,但依然生长良好。2015年5月,鉴于该竹的特殊价值,又在昆明呈贡滇池国际登录园苗圃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达到4 000多株。经专家实地考察,发现该湿地玉山竹人工居群的各项特征与野生居群基本一致,除适应较低海拔的不同环境外,其竹丛明显矮小、叶片更纤细、节间更短、笋色更偏绿,但总体长势良好,各项特征表现稳定,因此确认为野生竹人工引种培育成功的一个栽培新品种,并定名为‘滇优1号’,学名为Yushania uliginosa ‘Dianyou 1’。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月20日,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一种叫肿节竹的竹类,该竹类竹竿平均高1.5 m,秆紫褐色,每节分枝数3~5,节间平均长15 cm,属官山保护区竹类新纪录种,也是宜春市竹类新纪录种。肿节竹学名为Arundinaria oedogonata(Z.P.Wang et G.H.Ye)H.Y.Zou ex G.Y.Yang et C.  相似文献   

15.
中国箭竹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箭竹属有76种以上,除总花箭竹 F.racemosa(Munro)Yi 产于尼泊尔东部和锡金外,其余全部产于我国亚热带中山和亚高山地带,尤以西南地区种类最为丰富。本文讨论了该属的分类地位、系统排列,记录了34新种、1新变型及4新组合。我国横断山脉地区的中山、亚高山是箭竹属的现代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竹类植物的区系地理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浙江省竹类植物的区系地理特点,结果表明:由于长期以来较为稳定的多样化的生境,浙江省的竹类植物种类十分丰富,特有种多、生长型复杂;属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亚洲分布和东亚分布类型及其变型占了总属数的75%;浙江不但属于东亚分布及其变型的竹类属的集中区,而且还是刚竹属(Phyllostachys)和苦竹属(Pleioblastus)的变化变异中心;由于地缘和地史上的长期联系,浙江和相邻省份间竹类植物属的相似性系数较高,植物区系间的相互渗透十分频繁。玉山竹属植物在浙江的两个种百山祖玉山竹和玉山竹分别只局限地征稿芋庆元的百山祖和临安的龙塘山的中山山体,这种狭窄的分布可能是由于第四纪的气候变化和海侵海退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独龙江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高山峡谷半封闭的地势,植物区系地理的组成极为复杂和多样化,作为植物界中进化水平较高的单子叶竹类植物也表现出了异常的区系组成和类型结构的多样性。通过对独龙江地区竹类植物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有竹类植物10属27种1变种,其中发现贡山竹属新属1个,为高黎贡山特有属,该属仅有贡山竹一个种,为竹类中唯一具有附生习性的竹种;发现毒空竹、独龙江牡竹、巴坡藤竹、高山箭竹、毛环箭竹、阔叶箭竹6个新种。独龙江地区竹类属组成以热带亚洲起源为主,包括箣竹属、空竹属、藤竹属、牡竹属和玉山竹属,共有5属;东亚属4个,为方竹属、箭竹属、新小竹属和刚竹属。种的组成以暖温带至寒温带分布的箭竹属最为丰富,共计13种,占该区竹种数的48%。独龙江地区特有种共12种,占该区竹种数的44%。根据组成竹子群落的优势竹种的不同,将该区范围内的寒温性竹林划分为马亨箭竹林、黑穗箭竹林、高山箭竹林、尖削箭竹林、皱壳箭竹林及独龙江玉山竹林6个类型。独龙江地区汇集了多种区系成分的竹类,并在这里得到分化与扩散。是典型的东南亚成分分布的北限,东亚成分分布的西限,印度—缅北成分的东限,而寒温性高山竹类在本地区得到最大程度的分化与繁衍。  相似文献   

18.
滇东北竹类新分类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发表了产于云南昭通地区的竹子7新种和1新变型:少刺方竹Chimonobambusa paucispinosa,荆竹Qiongzhuea montig-ena,棱纹玉山竹Yushania grummata,亮绿玉山竹Yushanialaetevirens,泡滑竹Yushania mitis,黄壳竹Yushania strami-nea,绥江玉山竹Yushania suijiangensis,裸箨海竹Yushaniaqiaojiaensis f.nuda。这些新分类群都用中文和拉丁文描述。它们均分布于海拔较高的中山区。  相似文献   

19.
采用样带法和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市楠属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重庆市楠属植物有6种,约占全国总量的16.2%,包括山楠(Phoebe chinensis Chun)、竹叶楠(Phoebe faberi(Hemsl.)Chun)、白楠(Phoebe neurantha(Hemsl.)Gamble)、紫楠(Phoebe sheareri(Hemsl.)Gamble)、峨眉紫楠(Phoebe sheareri(Hemsl.)Gamble var.omeiensis(Yang)N.Chao)和楠木(Phoebe zhennan S.Lee et F.N.Wei),其中白楠、紫楠和楠木分布比较广泛。楠属植物集经济、观赏和生态效益于一体,其材质优良,经济附加值大;同时又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美化效果良好;还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生态效益,因此,楠属植物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龙丹竹新品种‘花龙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4年6月5日,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成都市望江楼公园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一牡竹属(Dendrocalamus Nees)的花笋、花秆、花叶竹子,公园方技术人员称其为花龙丹竹。经进一步查证,得知该竹栽培居群是1960年3月8日从四川省邛崃市的野生居群引种而来。1988年,易同培教授将其定名为龙丹竹(Dendrocalamus rongchengensis Yi et C.Y.Sia),并在《竹子研究汇刊》上正式发表[1],模式标本存四川农业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