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阐述自动犊牛饲喂器发展研究的必要性,概括了国内外自动犊牛饲喂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并分析几种国内外自动犊牛饲喂器的技术、特点,最后总结了我国自动犊牛饲喂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阐述自动犊牛饲喂器设计的基本原理,并分析自动犊牛饲喂器的技术,最后总结设计自动犊牛饲喂器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犊牛是牛场的后备力量,是牛群的基础。犊牛饲养技术水平不仅影响犊牛存活率,还直接关系到犊牛成年投产后的生产性能是否能够得到正常发挥。为此,设计了一种犊牛智能化饲喂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料仓、螺旋给料装置、搅拌装置、常乳精确供给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解决了人工饲喂劳动强度大、饲喂效率低等问题,实现了犊牛饲喂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确化,为犊牛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常乳期犊牛饲喂特点,结合犊牛精确饲喂机结构及工作流程,完成常乳期犊牛精确饲喂机控制系统设计,实现常乳加工控制、犊牛生理信息获取、个体化犊牛精细饲喂和饲喂机自动清洗等功能。并完成精确给料实验,为犊牛精确饲喂机精确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型牧场在营养免疫与管理效率等方面对犊牛集约化养殖要求不断提高,为此设计了犊牛饲喂信息系统,与养殖管理人员工作模式变革的需求相适应,实现不同日龄犊牛饲喂全过程数据的可视化管理,利用改进的Logistic回归算法预测犊牛的给奶量,实现自动化精确饲喂,保障犊牛的健康发育。基于B/S架构设计了犊牛饲喂信息管理系统,能够采集犊牛基本信息、犊牛体质量、犊牛历史饮奶信息、犊牛实时饮奶信息、饮奶站工作状态等全流程、全要素的各类数据,并实现数据的前端显示和后端保存,实现犊牛饲喂全过程中数据的可视化。基于改进的Logistic回归算法,建立了犊牛给奶量和代乳粉浓度预测模型,改进后的算法运行时间可缩短至0.3s,算法的效率提高12倍。犊牛养殖试验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试验中犊牛平均实际饮奶率达到95%以上。提高了牧场犊牛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降低了饲喂成本,提高了奶牛场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犊牛饲喂成本,实现科学喂养。以犊牛体重为饲喂依据,以巴氏杀菌奶为饲喂物料,设计了一种犊牛精确给料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单片机与动态称重相结合的技术方案,能够完成犊牛位置检测、体重信息实时采集、饲喂量的计算及精确供给等作业,解决了现有犊牛饲喂技术的精确控制和精准给料难题。为犊牛精确饲喂装备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牛犊精确给料控制系统的投料精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投料稳定性较好,系统投料精度不低于99.5%。  相似文献   

7.
母猪智能化精准饲喂系统是一种满足动物福利要求的精准饲喂母猪的智能化群养系统。介绍了母猪智能化精准饲喂技术、精准饲喂系统工作原理,总结了国内外母猪精准饲喂系统研究现状,指出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方向,为国内母猪智能化精准饲喂系统开发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犊牛饲养是奶牛或肉牛养殖场的重要生产环节。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犊牛出生时要清除呼吸道黏液,仔细观察记录日常生活习惯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营养、重视卫生,积极防治腹泻等疾病。为降低牧场经营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应大力推广使用犊牛自动饲喂机。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规模化养殖新格局的初步形成,奶牛智能养殖装置的不断涌现,奶牛饲喂技术发展呈现出信息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趋势。通过分析奶牛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与奶牛自动饲喂装备系统的特点和应用情况,对国内外奶牛养殖技术装备进行总结,国内中小型养殖场仍存在自动化水平较低、饲喂技术与装备结合不完善、饲喂效率较低等问题;大规模养殖场面临核心技术需进口、养殖成本与装备研制成本较高的问题;国外的智能养殖装备技术相对成熟,相关装备系统已经大范围使用。此外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我国饲喂技术装备的改进方向,针对实际养殖情况对装备技术进行研发,促进我国自主装备及核心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奶牛养殖装备技术向精细化、智能化发展,切实提升我国奶牛养殖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犊牛哺乳期饲养较多采用犊牛岛隔离人工分次饲喂模式,劳动强度高,奶温及卫生无法保证。阐述国内犊牛饮奶站的现状、问题及特点,概括国内外犊牛饲喂的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分析预测我国犊牛饮奶站的未来方向,以促进先进的犊牛饮奶站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饵料、药剂、微生物等精准投喂是水产健康养殖重要环节,智能投饵船因具备自动避障定位、多点精准投放、支持水质和视频监测集成等功能而逐渐受到关注。从投饵机构、路径控制、投饵策略3方面总结国内外智能投饵船研究现状,重点介绍现有下料机构及抛料机构、路径控制方式、航向控制算法、投饵路径策略和智能投饵技术,并针对当前研究不足,总结未来研发趋势:进一步改善抛饵破碎率及抛洒均匀性、融合5G通信和RTK视觉识别的高精度导航定位系统、开发计算简易的航向高精度控制算法、开发基于机器视觉与声学信息分析的智能投饵管控算法、实现智能投饵船的多功能化发展、构建数字孪生的智能投饵船远程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2.
家畜智能养殖设备是智能农机装备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国际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竞争的焦点。本文重点围绕家畜智能养殖设备与饲喂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性能特点分析。目前家畜智能养殖设备的开发对象主要针对猪和奶牛,主要研发的系统包括妊娠母猪电子饲喂站、哺乳母猪精准饲喂系统、奶牛精准饲喂系统和挤奶机器人等。家畜智能养殖设备的工业化应用必须与养殖模式、畜舍结构布局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从满足动物的福利出发,与动物生理、生长及行为结合起来,形成设备与动物的互作和相互适应。最后指出了智能设备的研究必须与畜牧业生产的理论、目标产品的功能驱动及养殖方式的创新协调一致,要不断地更新换代,才能助推畜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家畜养殖的生产模式已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但较低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严重制约中国家畜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利用现代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家畜饲喂机器人,包括喂料、推料等机器人,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家畜养殖,提高畜牧养殖生产力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途径。为深入分析机器人技术在家畜养殖中的研究现状,本文收集了国内外家畜机器人研究实例和文献资料,从轨道式喂料机器人、自走式喂料机器人和推料机器人3个方面重点介绍家畜饲喂机器人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饲喂机器人的技术特点和实际应用情况,从技术和应用两个方面对国内外饲喂机器人进行了比较,并从战略规划制定、核心技术发展和产业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展望并提出发展建议,为家畜饲喂机器人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基于管道输送的生猪液态饲喂系统投资大、对使用人员素质要求高、设备故障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等问题,设计一种生猪液态饲料智能喂料车。喂料车与搅拌站之间采用Zigbee通讯,组网运行,实现装料、运送及投料的自动巡航控制;喂料车采用磁钉、磁控开关实现自动认址、定位及精准停车;采用螺杆泵送料,实现精准饲喂。样机试验结果表明,喂料车满载情况下通过提前减速可以实现在目标站点精准停车(位置偏差≤1 cm);以预设的3、5、10 kg为投喂量,喂料车实际投喂量误差可以控制在2.5%以内。与管道式生猪液态饲喂系统相比,基于智能喂料车的生猪液态饲料自动饲喂系统具有投资少、设备运行可靠性高等优点,可广泛适用于中小规模养猪场,对生猪液态饲喂技术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生猪自动化养殖装备与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猪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增长的养殖规模对养殖装备性能要求不断提升,目前我国生猪养殖业正处于智慧畜牧业初级阶段,自动化装备已得到广泛应用,智能化设备正在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生猪养殖业中常用的自动化装备和技术,从其在栏体、饲喂、环境控制以及粪污处理方面的技术手段,不同装备的优缺点与适用场景进行对比分析;基于当前发展进程对生猪养殖新阶段的智能装备和技术进行阐述,结合智能感知、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对已有的智能饲喂、环控装备进行分析,并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猪养殖设备中的应用,包括机器视觉与语音处理技术在生猪养殖智能检测系统中的应用,以及机器人技术替代人工进行养殖作业的发展。最后总结了当前生猪自动化养殖装备发展的研究重点,并展望了生猪自动化、智能化装备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自动饲喂是提高奶牛养殖业节本增效的重要途径。对比分析了圆盘式给料系统、柱塞式给料系统、振动式给料系统、螺旋式给料系统和槽轮式给料系统5种奶牛自动饲喂给料系统的优缺点,并指出了选择给料系统应考虑的因素,提出了奶牛饲喂给料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对在青贮秸秆饲料全混合日粮制备过程中存在的,由人工或多个单机进行青贮饲料除膜、破捆、取料、搅拌、撒料喂养的问题,研发具有自动抓捆破膜、智能计量取料、自动计量精料、混合搅拌、牛舍内自动撒料等多项功能组合于一体的自走式青贮秸秆饲料日粮混合一体机。实现青贮饲料日粮制备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升玉米移栽机的移栽效率与自动化水平,结合当前国内外玉米移栽机的研究现状,在玉米移栽机的工作原理与送苗装置的结构组成的基础上,对其展开优化研究。依据横纵向送苗机构的运动协调控制与结构参数设计,加入智能自调节控制程序、相应传感器装置及自动检测系统,实现设计目标并通过给定前置条件进行运作试验。试验表明:X、Y轴送苗方向上的参数均得到理想优化效果,最大提升值分别可达7%、15%左右;优化送苗装置作用下,整体移栽伤苗率小于8%,漏栽率控制在5%之内,成功取苗率达93%以上,符合送苗装置及关键机构的设计优化初衷,试验可靠有效,对玉米移栽机的进一步改进和类似作物移栽机械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