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蓝型黄籽油菜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将黄籽性状导入到波里马恢复系中,利用杂种优势,将是提高油菜产量的理想途径。分析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甘蓝型黄籽油菜的前景和背景选择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背景选择中,7种不同 RAPD引物数目组合方式的选择结果基本一致;应用少数连锁群上的标记可以获得与全基因组相似的选择结果。在前景选择中,随着世代的增加,每一个标记的选择准确率在降低;双侧标记的选择准确率比单侧的标记高,此外,多个单侧标记未能提高选择准确率。据此,提出了作物前景和背景选择过程中的一些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2.
轮回选择在烤烟品种改良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国外学者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轮回选择在烤烟品种改良中的应用价值,并结合烤烟作物自身特点,分析了烤烟育种应用轮回选择的优势,最后结合育种实践经验,指出创建烤烟轮回选择基础群体应注意亲本的选配、亲本的数目及基础群体的合成方式,提出多目标烤烟育种采用改良混合选择法结合S1选择法的轮回选择程序,同时建议采用开放式的轮回选择方案、适时引入适当遗传比率的优异种质或基因,根据基础群体所包含的种质状况、选择性状的遗传模型及遗传复杂性确定轮回选择后代种植群体规模,依据轮回选择群体的规模、轮回选择实际进程和目标性状遗传方式确定对后代的选择强度,采用约束指数对多个目标性状同时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植物中选择标记基因的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转基因植物中的选择标记的安全性问题引起公众关注,如何消除选择标记,培育无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植物已成为基因工程研究的热点。本文系统介绍了通过共转化、转座子、染色体内重组和位点特异性重组消除选择标记及用正向选择标记基因代替负向选择标记基因手段培育无选择标记的转基因植物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吕锐玲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5):107-111
为促进基因组选择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笔者总结了基因组选择的原理与方法、分析了基因组选择育种的统计方法,指出了各种因素对基因组选择的影响,总结了基因组选择面临的挑战,并讨论了基因组选择在植物数量性状分子育种研究中可能的应用。认为随着基因型分析成本的降低和统计方法的发展,植物基因组选择将会逐步完善,将在植物基因组育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棉花黄萎病已成为当前我国棉花可持续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打破传统表型选择的局限性,实现对基因型的直接选择,有助于提高选择效率。然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棉花抗黄萎病育种中的应用不充分。概述棉花黄萎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的研究进展,讨论改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讨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棉花抗黄萎病育种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我国棉花抗黄萎病分子育种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6.
苦荞麦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苦荞麦株高、千粒重等遗传力较高,早代进行选择效果明显;株粒重等遗传力低,应放宽选择标准,增加选择世代。株粒重虽然与产量高度相关,但遗传变异系数较小,直接选择效果差。可通过选择株高、株粒数和千粒重来达到提高株粒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淡水产品的供应商选择涉及众多因素,是一个多标准的判定问题,为了选择出最优供应商,必须对多个存在冲突的因素进行权衡。针对淡水产品及淡水产品供应商选择的特性,遵循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了评价淡水产品供应商选择依据的11个指标,采用熵值法建立出简单易行的淡水产品供应商选择模型,并结合实例细化指标计算出指标权重,寻找到最优供应商。实践证明:选择淡水产品供应商时,应比选择一般的供应商更关注产品质量及运输设备。使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指标估计,将会使熵值法在淡水产品供应商选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陆地棉黄萎病抗性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效果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与陆地棉黄萎病抗性相关的18个SSR标记用于大田辅助选择育种。结果表明,18个标记中的BNL1721、BNL2733和BNL3452标记在有/无标记基因型个体间病指差异显著,且选择效应能够在不同世代间稳定遗传。通过对单标记、多标记选择效应比较,发现不同标记间配制辅助选择最优组合可以实现选择效应的最大叠加。  相似文献   

9.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及其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研究日益深入。本文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优越性入手,总结了影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主要因素,概括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前提与基础,综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应用研究,并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目前存在的问题、今后研究策略与展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夏树让 《科学种养》2008,(12):21-21
1.选择种苗①选择品种。温室栽培鲜枣盆景,由于光照比自然光照弱,催开的花比自然开放的少,因此应选择金丝四号、伏脆蜜等早熟品种或工艺枣,果大晚熟的品种不宜选择。  相似文献   

11.
<正>1品种选择早春拱棚甜瓜栽培应选用优质高产,耐低温、弱光性强和生育期较短的早熟品种。如金蜜龙、芝麻蜜、银帝王、龙甜l号等。2地块选择及整地施肥2.1地块选择甜瓜地的选择,应选择3~5年内未种过瓜类的土壤,避免重茬种植。甜瓜的前茬以禾谷类作物最佳,如  相似文献   

12.
大豆产量与若干经济性状的遗传相关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以6个熟期和结荚习性不同的陕西省大豆品种(系)为试材,研究了大豆产量和其它5个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力,遗传相关和选择指数。结果发现,在考察的6个经济性状中,以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变异最大,遗传力也较高,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选择效果;小区产量和主茎节数有显著的遗传相关,包含主茎节数在内的性状组成的选择指数都有很好的选择效果,以主茎节数和百粒重组成的选择指数,其选择效率可达到直接选择的226%,因此对产量进行间接选择有很好的选择效果,在田间选择时应重点选择主茎节数多,籽粒中等偏小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一、轮回选择的基本原理和类型 轮回选择最早是由Hayes和Garbe(1919)提出的,Jenkins(1940)、Hull(1945,1952)和Comstock等(1949)先后详细阐述了应用于玉米的轮回选择程序。轮回选择的基本步骤是:(1)杂交产生后代;(2)鉴定后代,从中选择表型最优株;(3)把选择出的最优株互相杂交形成下一轮群体。轮  相似文献   

14.
种子企业战略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得失,因此在进行战略选择时一定要慎重,应严格遵循战略选择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剖析了两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回交育种中的数学模型及应用原理,从数学推导方面阐明了双分子标记与单分子标记在辅助选择方面的效率,证明了在回交选择育种中使用双分子标记可以大大提高辅助选择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高冷地旱作双垄沟全覆膜玉米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播前准备1.1选择区域选择的示范种植田必须能代表全县的不同生态特点和生态区域。1.2选择地块玉米这种作物用途广,增产潜力大,同时要求水肥条件高,所以要尽力选择地势平缓,土壤疏松、肥沃,能  相似文献   

17.
<正>1选择优质秧田在种植水稻前要选择优质秧地,这是种植水稻的基础,只有选择好的秧地才能为水稻的高产提供基础。在选择秧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择的秧地要有较好的蓄水能力且有良好的灌溉系统,方便进行合理的灌溉;二是选择的秧地不能是盐碱地,不能有杂草;三是选择的秧地一定要具有较高的肥力。2选择优良品种为保证水稻高产,一是要选择高产优质抗性强的优良水稻品种,只有选择好的优良品种,才能达到水  相似文献   

18.
轮回选择是小麦群体改良的有效方法,过去利用蓝标不育(隐性基因控制)及保持体系、太谷核不育系、"矮败"不育系为工具载体进行轮回群体改良多有不便。而蓝矮败是蓝粒、矮秆、花药败育,3个显性单基因连锁遗传的单体附加系,其种子下地前可以辨别育性,是用于轮回选择的一种便捷高效的理想工具载体。利用蓝矮败拓建了几十个不同类型的轮选群体与综合基因库,通过对8年来群体改良经验教训的总结,形成了蓝矮败选择的技术与技巧:田间选择与室内考种选择相结合,依据不同轮选群的特点,创造性状表现的适宜环境,明确群体选择重点,掌握有利时机,根据性状的遗传特点制定选择策略,确定不同性状的宽严尺度,采取适宜的选择强度,利用生态条件强化自然选择,重视饱满度选择,以聚集更多有益性状基因,提高群体改良效果。掌握这些选择方法与技巧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1制种基地的选择 1.1选择代繁企业 选择信誉好、经济实力强、技术力量雄厚、基地稳固、有加工能力、有资质的种子企业为代繁合作伙伴。制种基地应选择当地政府支持,村级领导班子健全,农户文化素质较高的村社或农场。  相似文献   

20.
不同专化型棉蚜对寄主的选择及其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棉花型棉蚜和黄瓜型棉蚜依靠味觉的寄主选择行为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培养皿选择法探究2种专化型棉蚜的寄主选择行为;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GC-TOFMS)对棉花、黄瓜及西葫芦苗期叶片的次生化合物组分进行测定,并筛选其差异次生化合物。【结果】行为选择结果显示:棉花型棉蚜和黄瓜型棉蚜显著性地选择其原生寄主棉花和黄瓜,2种专化型棉蚜对西葫芦的选择无显著差异。次生化合物测定结果显示:棉花、黄瓜及西葫芦苗期叶片中次生化合物种类及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棉花叶片中的琥珀酸和腐胺的相对含量分别为0.8006和0.1960,黄瓜叶片中对应的含量分别为0.2409和0.4401。【结论】棉蚜对寄主的选择经历了初始的嗅觉选择,完成了味觉的识别,能够反映出寄主次生化合物对棉蚜寄主选择的影响,推测次生化合物种类及含量的差异可能影响不同专化型棉蚜的寄主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