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协优9308"为对照,对2个弱感光杂交籼稻品种"昌优70"和"赣亚1号"在杭州的适宜播种期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播种期处理间产量、千粒重、株高、穗长4个性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昌优70"于4月20日播种和"赣亚1号"5月20日播种的产量最高,分别达8730.0 /hm2和8382.5 /hm2。  相似文献   

2.
天丰优26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天丰A为母本,恢复系盐恢269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米质较优、适口性好、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天丰优269在江苏省适宜作单季中稻栽培,一般产量为9.75~10.5 t/hm2;制种产量一般为3~3.75 t/hm2,最高产量可达5.48t/hm2。现将天丰优269高产栽培与制种技术总结如下。1高产栽培技术1.1适期播栽,培育适龄多蘖壮秧天丰优269的适宜播期应根据不同地区杂交中籼稻的最佳抽穗期及不同茬口来…  相似文献   

3.
双低油菜“赣两优二号”免耕直播不同播种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了播种量对油菜"赣两优二号"产量、产值、生育期及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低油菜"赣两优二号"适合在江西双季稻区进行免耕直播轻简化栽培,其最高产量、产值分别可达2326.43 kg/hm2、13958.58元/hm2。在此栽培模式下,赣两优二号适宜的播种量为1.5~1.875 kg/hm2,最佳播种量为1.5 kg/hm2。  相似文献   

4.
杂交中籼强化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中籼高产组合华安 3号、协优 90 19为试验材料 ,探索水稻强化栽培体系 (SRI)的本土化技术。主区试验结果 :华安 3号每穗总粒数 2 75 .7粒 ,结实率 79.3 %,每穗实粒数 2 18.7粒 ,经省、市专家现场验收产量达 10 .6t/hm2 。播期试验结果表明 ,华安 3号、协优 90 19在沿江地区生态条件下 ,适宜播种期为 5月上、中旬 ;适宜栽插密度 12 .0万穴 /hm2 ,每穴 2苗 ,或 11.3万穴 /hm2 ,每穴3苗。  相似文献   

5.
Ⅱ优航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用不育系Ⅱ-32A与恢复系航1号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在邵武市肖家坊镇中稻制种6 hm2,生产种子21·632 t,最高产量4·5 t/hm2。现将其亲本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1亲本的主要特征特性1·1航  相似文献   

6.
协优559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协优 5 5 9亲本的生物学特性 ,提出用叶龄余数和幼穗分化进程来预测协优 5 5 9制种的花期相遇 ,安全可靠。总结出3 .75t/hm2 的产量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7.
甬优2号是宁波市农科院、市种子公司用甬粳2号A与K1722配组而育成的杂交晚粳稻组合.具有高产稳产、耐寒抗病、优质抗倒等特点.2001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自1998年以来受育成单位委托承担该组合的制种任务,并对其亲本特性进行系统观察,对其优质高产制种技术作了深入研究.5年累计制种63.7hm2,平均产量2.918 t/hm2,最高田块产量可达4.417 t/hm2,质量达国标一级种标准.现将甬优2号亲本特征特性和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市场对中熟晚籼优质杂交稻组合的需求,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广西智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扬籼7A与扬恢713配组,育成中熟晚籼优质杂交稻组合扬籼优713。该组合于2017、2018年参加广西水稻桂中晚造中熟组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7.85 t/hm2,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4.29%。2018年分别参加广西桂中及桂北早晚稻、桂南早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8.07 t/hm2、8.33 t/hm2和8.34 t/hm2,分别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3.40 %、6.61 %和4.01 %。该组合稻米品质达到农业农村部部颁三等米标准,于2019年6月通过广西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稻2019082号),可在桂北、桂中和桂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9.
对8份叶菜型甘薯种质在海南的试验评价表明,广薯莱2号的鲜嫩茎尖产量为24.3t/hm2,食味优,营养丰富,抗逆性强;阜菜薯1号的鲜嫩茎尖产量18.7t/hm2,食味良,营养丰富,鲜薯产量18.6t/hm2,薯干产量4.2t/hm2,鲜薯食味优,营养高;福薯7-6由于抗逆性较差,鲜嫩茎尖产量只有12.6t/hm2,但食味特优.营养丰富.建议:广薯菜2号可在粗放栽培地区推广,阜菜薯1号可作为菜和薯兼用型品种推广,据有关试验.福薯7-6在良好栽培条件下推广,可获较理想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0.
优质两系杂交油菜“赣两优5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赣两优5号"是用"66S"与"03C-9"杂交选育而成的双低优质油菜组合,其种子芥酸含量为0.51%,硫甙含量为26.2μmol/g,含油量达42.5%。在2009~2011年度江西省油菜区域试验中,赣两优5号的平均产量为2090.85 kg/h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8.43%。介绍了赣两优5号的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及制种要点。  相似文献   

11.
高产优质杂交中晚稻“博优752”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博A”与自选的恢复系“75 2”配组 ,育成了杂交中晚稻新组合“博优 75 2”。该组合具有大穗、高结实率、高产、抗病、米质较优、理想株叶型、秧龄弹性大、适应性广等特点 ,不足之处是生育期偏长。 1 999年 6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博优赣2 8”。探讨了“博优 75 2”的高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2.
“先农 10号”是用优质不育系“中 9A”与自育的强恢复系“R254”配组育成的晚籼中熟品种。该组合 2003 ~2004年参加江西省晚稻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026. 9kg/hm2;熟期、产量、抗性、米质均优于同类对照组合“汕优 46”,具有高产、稳产、株型适中、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制种产量高等特点,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二晚种植。  相似文献   

13.
优质晚籼早熟组合“T优968”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优968”是利用优质不育系“T98A”与本所自育的强恢复系“R968”配组而成的晚籼早熟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效穗多、结实率高、米质优、抗性强和制种产量高等特点,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作晚稻早熟品种种植,在华南地区可作早稻栽插。  相似文献   

14.
高秆隐性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引进长穗颈协青早A不育系 (以下简称“长协A”)与恢复系“44 80”进行春季制种试验 ,获得了成功。同时进行了“九二 0”不同用量的对比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在不喷施“九二 0”的条件下 ,“长协A/ 44 80”的制种产量比“协青早A/ 44 80”增加 483.35kg/hm2 ,增幅达 5 2 .73%。在喷施 30g/hm2 “九二 0”的条件下 ,“长协A/ 44 80”的制种产量可达31 0 5 .90kg/hm2 ,比“协青早A/ 44 80”增产 81 .5 2 %  相似文献   

15.
杂交稻新组合丰优航98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丰优航98是用不育系丰源A与恢复系航98配组选育而成的晚稻中熟组合,具有稳产、高产、适应性广、抗性强、食味好等优点。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8~122 d,单产7560~8085 kg/hm2。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和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十优玉1号是利用广西农科院育成的高配合力优质野败不育系十优A与自选恢复系玉恢1号配组育成的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适合在桂南、桂中作早晚稻,桂北作晚稻种植.各地多点试种示范,一般产量7.50~8.25t/hm2,高产栽培可达9.75t/hm2,稻米品质达国标优质米三级标准,2007年5月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赣丰 5号”是以早熟抗病辣椒自交系“B940 4”为母本 ,抗病长果辣椒“B92 71”为父本配制而育成的辣味型一代杂种。该杂种早熟 ,春季栽培时从定植至采收约 40~ 45d;产量高 ,前期产量和总产量比对照“湘研 1号”分别增产 5 .6 %~ 7.0 %和 33.6 %~ 38.0 % ,一般总产量达 2 2 5 0 0~ 6 0 0 0 0kg/hm2 ;抗性强 ,抗疫病、病毒病和炭疽病 ;品质优 ,单果重量 2 5~30g,维生素C的含量达 931mg/kg(FW)。现已在江西、四川、湖北、云南、广西、重庆等省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湘优616是湖南省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自选恢复系R616作父本与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湘丰70A作母本配制而成的一个高产、稳产、抗性好、出米率高的三系早籼杂交组合。该组合2011和2012年连续2年参加湖南省早稻迟熟组区试验,2年平均产量达7725.15 kg/hm2,比对照增产4.69%;该组合表现出生育期适中、分蘖力强、穗大粒多、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同时,介绍了该组合的制种关键技术、品种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甘薯新品种“岩薯5号”的生产力及其主要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薯 5号”是以“岩齿红”为母本 ,“岩 94-1”为父本 ,于 1 991年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经 42个试点试验 ,“岩薯 5号”平均鲜薯产量为 3 8.85t/hm2 ,比对照品种增产 2 6.1 2 % ;每千克鲜薯中含有胡萝卜素 97.0 0mg、维生素C 1 67.60mg、Ca1 3 2 .1 0mg、P 42 6.0 0mg、Fe 7.40mg,薯干含有氨基酸总量 3 .70 % ;栽后 91~ 1 2 0d ,其块根日增重最大 ,达 658.50kg/hm2 。该品种还具有早熟、高抗蔓割病、适应性广、茎叶生长繁茂、地上、地下部生长协调等特性  相似文献   

20.
:“赣晚籼 2 9号”属中晚熟晚籼水稻新品种 ,该品种产量水平 675 0~ 82 5 0kg/hm2 ,属高产、稳产型品种 ;品质优 ,中抗稻瘟病 ,高抗白叶枯病 ,适合在江西、浙江及湖南部分地区作二晚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