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省京山县永隆公社现有棉花喷灌面积9350亩,占棉田总面积的八分之一。其中,固定式100亩,半固定式300亩,移动机组121台。几年来由于注重管好用好喷灌设施,使其在促进棉花增产增收上,起了重要作用。农村经济实行统一经营、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以后,喷灌管理面临一系列新问  相似文献   

2.
谈棉花喷灌     
一、喷灌棉花的优越性天门县地处江汉平原,素有棉乡之称,耕地面积182万亩,棉田76万亩。喷灌棉花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1976年开始采用喷灌,特别近几年来发展比较快,到1982  相似文献   

3.
我市有棉花田15.5万亩,为了改进灌水方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从一九七三年起在北郊六村堡公社民娄生产队及未央宫公社柯家寨生产队,进行棉花喷灌与沟灌对比试验,探讨棉花喷灌省水增产的规律,为大面积棉花喷灌积累科学资料。现将初步成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云梦县,地处全国重点产棉区的江汉平原,经常出现伏秋旱,1976年开始进行棉田喷灌。为了探索棉花增产的新途径,1978年开展了棉花磁化水喷灌田间试验,主要成果如下: 一、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大片棉田之中,地势平坦,土质为沙壤土,肥力中等,地下水埋深5~7米,近几年来,棉花产量为140斤/亩(皮棉)左右,在灌溉方面,安排三个处理:(1)磁化水喷灌,(2)天然水喷灌,(3)天  相似文献   

5.
根据陕西省科委关于“渭北旱塬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综合研究”的要求,我们于1976年至1978年在乾县城关公社结合喷灌试点建设和当地生产,对棉花喷灌增产效果、适宜土壤湿度、适宜的湿润深度、田间耗水量和喷灌灌溉制度进行了研究,为探索喷灌  相似文献   

6.
作者为了分析研究喷灌技术的经济可行性,以指导今后的喷灌建设,于1983年对山西省太原市北郊区阳曲公社西岗大队大秋作物半固定式喷灌系统,太原市南郊区小店公社贾家寨生产大队蔬菜移动式喷灌系统和襄汾县西贾公社上毛大队小麦、棉花半固定式喷灌系统进行了技术经济调查。  相似文献   

7.
永隆属纯井灌区,自1970年开始钻井取用地下水灌溉棉花,至今已有小口径机井150多眼,经测定单井出水量每小时100至120吨,原采用6B—13型水泵进行井泵对口  相似文献   

8.
在以色列,过去大多数棉田都使用喷灌,而由于棉花滴灌比喷灌优越,最先用于土层浅或沙性、多石、不平整的土地上,现在已很普遍,近40%的棉花灌溉用滴灌。滴灌情况下土壤湿润体比喷灌小,而且土壤处于连续淋洗状况,因此,用在喷灌条件下的标准施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发展喷灌面积已达70万亩、其中棉花、茶叶、蔬莱、柑桔、黑木耳等经济作物占2/3,经济效益显著。全省现有棉花、苎麻、花生、烟叶等经济作物面积约1000万亩,蔬菜110多万亩,还有茶叶、果树、桑树等约200万亩。经济作物发展喷灌前景广阔。为了提高喷灌工程规划设计技术水平,湖北省水利学会于1982年11月20日至25日在湖北十堰市召  相似文献   

10.
两年多来,风阳县经国家补助和社、队自筹经费,巳建成蔬莱固定式喷灌工程一处,喷灌面积130余亩,葡萄滴灌试验工程一处,滴灌面积近40亩,1981年经滴灌的葡萄已有明显增产效果。社队购买各类喷灌机150多台套,已喷灌小麦、油莱、棉花、花生、  相似文献   

11.
濉溪县位于安徽省北部,境内除东北部有少量丘陵山地外,其余均为黄泛平原和河间平原地带。主要旱粮作物为小麦、黄豆、玉米、高梁。经济作物为棉花、花生等。该县从1985年开始,共使用喷灌贴息贷款37万元.几年来共发展喷灌面积4.2万亩.其中移动管道式喷灌机组200台套,喷灌面积 2.4万亩.手抬式轻型机组300台狱套,  相似文献   

12.
1 喷灌发展的基础及经验我省喷灌事业主要是在1976年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10多年来始终坚持因地制宜,搞好试点,逐步推广的方针,把缺水干旱的鄂西山区作为重点发展地区,把棉花、蔬草、柑桔、茶叶、黑木耳、芝麻等经济作物作为发展喷灌的重点对象。注意搞好规划设计,抓好试点建设,培训技术骨干和普及喷  相似文献   

13.
启东县是全网重点产棉县之一,他们为解决棉花灌溉问题,从1978年到1981年的短短四年中,自力更生购置了轻小型喷灌机具12120台套,共投资11.43万元,其中省地县补助13.5万元,群众自筹1129.5万元,喷灌面积已达到85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发展节水灌溉始于1976年,到80年代初发展喷灌达到高潮,蔬菜、柑桔、茶叶、棉花喷灌面积分别达到2.68、0.2、0.3和3.28万亩。但由于种种原因,到1985年前后,全市尚留喷灌面积2.5万亩,真的能发挥效益的只有5000余亩。1985年后国家实行利用贴息贷款来发展节水灌溉,加之设计、施工的规范化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全市的节水灌溉逐渐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推广喷灌技术,由点到面,稳步发展,到1980年,全省喷灌面积已达83.7万亩,其中:茶叶12.1万亩、柑桔9.58万亩、蚕桑18.17万亩、棉花7.9万亩、糖蔗3.62万亩、络麻0.6万亩、其它经济作物17.58万亩,旱粮作物14.14万亩。尘省72个县(市)都有了喷灌设施,分布在2191个公社,10193个大队和4个科研单位,有34个县的喷灌面积在万亩以上。全省喷灌建设共投资3298.75万元,其中社队自筹1962.48万  相似文献   

16.
<正> 从1999年开始农二师30团在棉花栽培中全面推广喷灌、高压滴灌等灌溉技术。2002年我团又采用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的地下滴灌技术,在棉花栽培和沙漠地果树种植中获得良好效果。农二师决定2003年继续推广地下滴灌技术(包括棉花、西红柿、甜菜等)。并且要求在今冬明春做好地埋滴灌带工作。  相似文献   

17.
“弗列嘎特”时针式(又称中心支轴自走式)喷灌机,是苏联一种大型喷灌机。1970年试制115台,1975年成批生产500台,1973年生产800台,1975年达2500台,而且向东欧国家出售,发展较快。“弗列嘎特”喷灌机适用于所有作物和不同土质不同地形的喷灌。它可喷灌低杆作物如小麦、土豆、棉花等,也可喷灌高杆作物如玉米、高梁等,还可喷灌牧草。喷灌机可在丘陵地和坡度小于0.5%的山坡地工作。灌水定额为8~16米~3/亩,由于喷灌强度可以调整,所以,对于作物不同的生育阶段及不同土质所需水份要求都可满足。  相似文献   

18.
我们临猗县柳村万亩喷灌试点,位于山西省南部娥眉台地,属黄土高原。作物种植以小麦棉花为主,土质脊薄,水沅极缺,井深二百米左右,生产条件差,粮棉产量较低。一九七四年,我们在解决人畜吃水的深井工程基础上,开始搞喷灌试验,并于一九七五年冬着手规划连片的万亩喷灌方田,建设机、电、井、池、田、林、路、渠八配套的社会主义大农业。为了适应喷灌技术发展的需要,在有关科技部门的指导下,我们组织了一支农民技术队伍,在设计安装各种喷灌系统的同时,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田间试验活动。试验情况及效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学习、了解各地喷灌科研和推广中的先进经验和存在问题,水利部科技局组织了两个调查组,于一九七九年六、七月,分别到四川、湖北、山东和黑龙江四省的六个市,十二个县,十三个制造厂,进行了现场调查。几年来,四川、湖北、山东和黑龙江四省,在已建成的蔬菜、棉花、花生、油菜、茶叶等经济作物喷灌试点上,积累了不少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127团积极推广多种节水灌溉新技术,并取得可喜成效。1997~1999年,先后实施了半固定式地表水加压喷灌,引进意大利卷盘式全移动大型喷灌机,自制半移动喷灌设备,从外地购进小型喷灌机械。喷灌覆盖面积发展到4267hm2亩,与地面灌相比,3年累计节约用水达1500万m3,较好地缓解了水资源紧张的矛盾。为实施精准灌溉,去年又试验成功了一种高效节水技术——闸管灌溉技术。此项技术的应用可比地面灌节水20%以上,并具有投资小,输水快、易操作等特点。今年,团又投资900余万元,从美国和以色列购进了800hm2棉花滴灌设备,5月安装完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