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已成为制约农村小康建设和困扰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瓶颈”所在,实践证明,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李海珍 《甘肃农业》2006,5(6):93-94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农业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劳动力可持续性至少包含两个方面:劳动者数量适中和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然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新问题——农村“留守儿童”。能否正确引导和培养这一弱势群体,直接关系到农业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拟就农村“留守儿童”现存的问题以及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影响展开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聊城市是山东西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庞大的外出农民工流动就业,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大地推动和快速提升农民收入的作用。但是农民的这种流动就业更多的是短期行为,不会从根本上使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快速消失。因此,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看,对于劳动力资源的外流要进行长期定位,争取尽快实现“变劳动力外输为内部消化,变劳务为人力资本,变被动输出为主动应用,走得出回得来,形成区域内外的互动。”目前,聊城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已进入高峰期,下一步应把有序地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动务工与区域经济的长期发展进行统筹。  相似文献   

4.
《福建农业》2011,(10):37-37
目前中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其中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农农民年龄已接近60岁,“老人农业”现象已成为困扰中国农业发展的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来,虽然我国的农业经济、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农业受气候、土质、水源、物种等自然条件和政策、科技、装备、资金等社会环境所制约,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在高成本、大风险、低收益的现实面前,农村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等所谓的“三要素”大量外流,由此造成了广大农村地区因“失血”而后劲乏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无以为继,城乡之间的“剪刀差”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明显拉大了。  相似文献   

6.
浅谈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工的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化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标志。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是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地区,并且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闲置,转移和充分利用富余劳动力的任务十分艰巨。以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定西来说.该市有农村劳动力130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达53万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6.1万人,而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达到39.2万人.外出务工90%以上为苦力型,技能型人员较少,特别是复合型人才更少,严重制约菥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有效转移,难以实现在城镇的稳定就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的提高及新兴产业的兴起,社会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低下和劳动技能的缺乏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使农民工很难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农民工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所以,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和择业本领及综合索质已经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田丽 《饲料博览》2008,(11):I0005-I0006
近期美国金融市场的强烈震荡使中国经济增长和资本市场遭遇“瓶颈”,世界经济已经陷入巨大的困境中,我们应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中,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8.
贫困山区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其经济结构多以第一产业为主体。巫山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由于受交通、资源、及环境限制,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大,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按照市劳务办的安排部署,我县狠抓“百万个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农村劳务培训和输出工作取得了阶段成果。为全面掌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笔者近期就巫山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及转移就业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根据本次调查结果,现就如何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超常发展”也是一种精神吗? 我们的回答是:不仅是一种精神,而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日趋理性和愈来愈尖锐激烈的今天,这一旗帜尤需高高擎起。  相似文献   

10.
小平同志曾说,“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而现在,我认为正是小平同志所言的这“一天”,贫富分化与共同富裕已成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最核心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相似文献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与沿海城市“民工荒”同时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目前的一个焦点问题。清楚认识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和加快劳动力转移也显得尤为重要。作者从定性和定量的视角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并结合近年来甘肃省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提出加快甘肃省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半岛和岛屿发展农村经济的优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厉为民一、半岛经济的特点半岛和岛屿(以下通称“半岛”)型的人多地少地区,大多数都是经济发达或比较发达的地区。从全球范围来看,可以首推日本、英国和亚洲的“四小龙”,在亚太地区还可以提到马来西亚、爪...  相似文献   

13.
石建勋 《农家科技》2014,(12):87-87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5年经济工作。明年,中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而要全面实现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这两大目标,需要三个“新”,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造新优势、做出新贡献。主动适应新常态,是在对中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条件变化清醒认识和准确判断上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陈增帅 《甘肃农业》2006,(10):78-79
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甘肃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大省,通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以实现富余劳动力的有效、有序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现实选择。本文通过对甘肃发展劳务经济面临的机遇分析,从构建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劳动力市场等七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甘肃劳务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资》2011,(40):I0003-I0003
2011年转眼即逝,化肥行业已经登上了中国经济“十二五”的快车,化肥行业“十二五”已经开局。事实表明,化肥行业已经步入突飞猛进的历史时期,然而,肩负着中国农业厚望的化肥行业将在这列“十二五”的快车上呈现怎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竞争也日趋激烈,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取代了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原材料资源,成为决定竞争力的关键,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浦东,就这么开放了?这么小的一个门洞,浦东能开放得多大?曾经的“工农商学兵”浦东在哪里?这不仅仅是个地理概念问题,而首先是必须先给个时间定位。如果定在上世纪50年代初,那么,我就看到过一条“战斗”新闻,“台湾蒋帮”轰炸机骚扰上海,被击落,其中一架坠落在浦东“塘桥地区的稻田里”。  相似文献   

18.
从探究“在贵州,是什么因素促使这一群人流动而另一群没有发生流动?”这一问题出发,运用计量经济方法,根据实地调研资料,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得出正反两类因素影响着农村劳动力的向外流动,并且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家庭资源和经济条件的结论。同时,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认为内外因的作用使“背篼军”的流动表现出独有的特征,即决定其流动的因素影响其群体的流动特征,从而指出其群体的流动特征、影响流动的因素与流动的意义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主旋 《农家科技》2014,(4):96-97
在百度中输入“中国最美的乡村”几个字,你就会看到满满的网页全都显示的是——婺源。点击进去,你会被一张张图片吸引,你会想,世界上真的还会有这么美的地方吗?这是某位画家的油画作品吧?或者这照片肯定被PS过!  相似文献   

20.
江西经济如何追上和超过全国水平?突破口选在哪里?作通过纵向横向的事实对比分析后认为,除借鉴外省市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外,更重要的是提炼省内经济发展的精髓,重点抓县域经济的推进,进而促进全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