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河蟹养殖发展迅速,特别是池塘养蟹发展势迅猛。池塘养蟹具有投资少,养殖周期短,管理粗放,效益高等优点。现将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搞好防逃设施o 河蟹养殖的成败,防逃是关键。选择坚固耐用,内外表面光滑的钙塑板做防逃墙,钙塑板上打有孔眼,用铁丝固定在木棍桩上,池塘四角的防逃墙围成弧度。 2.彻底清塘 蟹种投放前15天,抽干池水,清除杂草,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化成浆全池泼洒除害消毒。进水时用双层过滤网严格过滤,以防野杂鱼进入鱼池。 3.移栽水草 蟹池移栽苦草、水花生、轮叶黑藻、蒿草等水生植物,…  相似文献   

2.
移栽水草 蟹池移栽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水草,覆盖率达50%左右。水草不仅是河蟹喜爱的植物饲料,还为河蟹提供隐蔽场所及附着生物的基质。对腐烂的水草,要及时捞出。免败坏水质。当水草不足时,要及时补充。  相似文献   

3.
池塘养蟹往往有部分河蟹,栖居在离开水体的洞穴里,不能正常摄食和脱壳生长。该蟹规格小、色泽黑、口味差、经济价值极低。这种蟹通常称为“洞蟹”,要提高河蟹的养殖质量,必须防止河蟹打洞穴居,减少洞蟹的生成。根据笔者养殖实践,形成“洞蟹”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养殖水体溶氧过低,不能使其正常生活。致使部分河蟹往岸上爬,定居岸上,时间一长,不再下水觅食,既不脱壳,又不生长,体色奇异。二是水位变动太大,水位上升时,有些河蟹在水面附近打洞,水位下降后,它们来不及向下迁移,时间一长,就适应了洞穴生活,懒于活动。三是投喂…  相似文献   

4.
《技术与市场》2006,(10):32
江苏滨海县坎南特种水产养殖场邱海波,从事水产养殖15年,积累了丰富的河蟹养殖经验。在实践中他根据本地特点,总结出提高河蟹回捕率五个高招,使河蟹回捕率达到40%以上。今年投放2万只扣蟹,回捕了近8200只成蟹(约400千克),盈利11000元,是当地养河蟹回捕率和养蟹效益最高的养蟹大户。其养殖河蟹高回捕率的5个诀窍是:掌握下水时间蟹苗都是从南方运来,刚运来时是4月份左右,此时蟹池中的水刚刚融化,水温只有2度左右。如此时蟹苗入池,不利于蟹苗生长,甚至冻死。邱海波则把蟹苗放在家里,用塑料薄膜围成池子,放进水,在家里先预置了15天左右,待蟹池中…  相似文献   

5.
《技术与市场》2001,(7):33-34
近年来,随着河蟹养殖面积的扩大,地区间引种增多,蟹病日趋严重,现将蟹病发病特点、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发病特点 流行季节长,从蟹种放养到成蟹捕捞,整个养殖周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以秋季发病率最高。 幼蟹和成蟹都会感染病菌而发病死亡,其中以投放上年的扣蟹在夏季死亡率高,成年蟹在秋季死亡率高。 发病水域广,池塘、河沟、湖泊网围养殖都有发病,池塘养殖发病率最高。 蟹病主要有抖抖病、纤毛虫病以及脱壳不遂症等疾病。 分析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 蟹病防治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蟹池不清洁,蟹…  相似文献   

6.
《技术与市场》2003,(12):35-35
1.培育池要求。培育池一般选用小型水泥池,水深0.6~1米,面积8~10平方米。池壁斜度要略大些,便于蝌蚪在池壁休息和变态后的幼蛙登陆。因刚孵化的蝌蚪体长仅5~6.3毫米,游泳能力差,主要靠吸盘吸着附着物休息,池中应投放水葫芦、水草、树根等,覆盖率占1/3。池四周用竹箔围好以防敌害,在池中水面下10厘米处设饵料台。 2.放养密度。刚孵出的蝌蚪,可适当密养便于管  相似文献   

7.
河蟹养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随着养殖地域的扩大和时间的推移,病害逐渐显露。下面介绍几种河蟹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颤抖病此病由迟缓爱德华氏菌、孤菌、嗜水气单胞菌以及病毒侵入蟹体引起,致使河蟹步足不能伸展,并发生阵阵颤抖,鳃丝呈灰黄色或黑褐色,肝部发黑或发白。 防治方法: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化浆全田泼洒,苗种放养前应用高锰酸钾消毒,发现病情及时用鱼无病或三亩灵溶液全池泼洒,同时将病毒灵、土霉素、痢特灵和板蓝根等拌入饲料投喂,每100公斤饵料排0.5公斤药物,连续喂一周。 足壳溃疡病此病由具有分解几…  相似文献   

8.
夏季水温高,鳜鱼摄食旺盛,生长迅速;但同时也是疾病、浮头频发的季节,养殖管理上须抓好以下四要点: 一、投足饵料。在不超出池塘承载力的前提下, 尽量多放铒料鱼。饵料鱼的放养量是鳜鱼种的4至  相似文献   

9.
苗蟹培育一般在6月初结束,蟹苗池的实际利用时间仅有3个月左右。如果在蟹苗培育后的休闲期,利用蟹苗池养殖一茬南美白对虾,不仅可使幼蟹池的休闲期得到利用,而且还可获得较高的养殖效益。近几年来,江苏省滨海县坎北特种水产养殖场利用蟹苗池休闲期养殖南美白对虾,平均667平方米连年收获成虾150千克以上,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冬春大水面放养河蟹虽有水活流畅,受风面大,溶氧充足,天然饵料丰富等资源优势,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现结合我场多年养.殖经验,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放养准备。选择水质清新、阳光充足、水草丰富、螺蚬较多的水域,水草不多的地方可采取人工种植或收  相似文献   

11.
泥鳅的生命力很强、繁殖快、饵料杂,是一种最易饲养又可获得高产的鱼类.泥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还含有脂肪、核黄素、磷、铁等营养成份;  相似文献   

12.
春末夏初河蟹常见病害主要有纤毛虫病、蜕壳不遂、水肿病,现将它们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纤毛虫病。病蟹体表、附肢及鳃出现棕黄色或浅绿色絮状物。病蟹活动迟缓,食欲减退,拒食或因蜕壳困难而死亡。该病多发生在有机质含量过高,无水生植物和攀附物的蟹池,是春季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以冬放蟹种池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四、海洋动物多姿多彩生态习性妙趣横生(上)   红树林生长的水域风浪小,有机质多,饵料丰富.星罗棋布的小沟、水坑,纵横交错的树木根系,隐蔽的环境,是鱼、虾、蟹、贝等众多海洋动物栖息繁殖的天然场所.……  相似文献   

14.
对虾人工配合系列饵料该饵料为国内首创,其分为三部分:对虾苗期饵料(即微粒饵料);对虾幼虾饵料;对虾成虾饵料。饵料有以下特点:营养齐全,消化率达73%以上,在水中稳定性4小时以上。饵料系数为2左右。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对虾养殖,亩产在300斤以上,每尾虾可...  相似文献   

15.
夏季,是养花最难的季节,因此,安排好管理环节十分关键。1.繁殖。夏季气温高,植物生长快,有利于嫁接与压条繁殖。植物的嫁接可分为芽接和靠接。芽接是繁殖优良花卉品种常见的繁殖方法之一。接芽应选取生长健壮的当年生枝条饱满的芽,砧木一般选取同属植物易繁殖、生长快、粗生的品种。如芽接月季,一般选刺玫作砧木,芽接的时间在夏、秋季,6-9月均可进行。芽接后,半个月左右若芽开始萌动,表示芽接成功,当年仅能成活,第二年才能剪砧。靠接法主要用于扦插繁殖困难,其它嫁接又不易成活的花木,如白兰、含笑等,此法繁殖一般在生…  相似文献   

16.
夏季是河蟹生长的旺季,也是河蟹病害高发季节。因此,加强河蟹养殖夏季管理对于提高产量、抑制病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匙吻鳍是一种淡水鲟科软骨鱼,原产密西西比河,全身光滑、眼细小、视觉差、鳃长而薄利于滤食。匙吻鲟肉细嫩、味美,营养丰富,可加工成鱼片,自籽能加成上等的鱼籽酱,软骨中还能提炼出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元素,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市场潜力很大。匙吻鲟以水生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为食,也吃轮虫、水备等水生昆虫,人工养殖肘可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匙吻鲟适应性广泛,我国南北地区的地搪、水库、河流、湖泊等各种水域都可饲养。匙吻鳍易捕捞,能越冬,生长快,在饵料丰富,养殖技术得当的情况下,当年体重可达1公厅~1.5公斤。现将其养殖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河蟹养殖普遍不同程度发生了病害,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直接影响到养蟹经济效益。根据笔者生产实践中的调查,河蟹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养蟹池水质不良。河蟹喜欢在水质清爽、溶氧充足,有一定做流水的环境中生活。在进入秋季,由于长期大量的投饵,河蟹吃剩的残渣剩饵和排泄物沉积池底,在水中分解发酵,消耗大量氧气,并产生硫化氰有毒气体,这是秋季河蟹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农药中毒。将含有浓药的田间水排人养蟹池中使河蟹中毒死亡。例如:95%晶体敌百虫0.55PPm,50%马拉松乳剂0.62PPm,都可以使河…  相似文献   

19.
唐兴 《技术与市场》2009,(10):112-112
在野生环境中,黄鳝常栖居于浅水泥土,这是由于泥土能提供稳定的温热条件和黑暗的生活环境。在生产中,以竹筒、砖瓦、水草等作鱼巢代替泥土可以满足黄鳝的生活条件,进行无土养殖。相对有土养殖而言,黄鳝无土养殖具有建池成本低、观察管理方便、驯食配合饲料容易、有利于防治病虫害和效益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技术与市场》2002,(1):34-34
农民蒋张林在多年的养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根据龟的食性及对营养的需求,合理利用饲料,有效地降低了成本,使养殖效益显著提高,他的养龟省料新招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现分别介绍如下,供参考。 利用动物下脚料做饵料。根据季节及饲饵价格变动选择合理饵料,如春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