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生猪产地检疫是指对即将离开饲养地之前的生猪实施的检疫。它是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本文就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谈几点看法,与广大同仁商榷。1现状1.1我县是畜牧业生产大县,生猪年存栏18万头、出栏34万头。近年来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并连年获得省或市的畜牧生产先进表彰,满足了人民对肉食品的需求。但由于规模化养殖尚处在起步阶段,猪肉大多数是靠农村小型专业户、场和农家散养来供给。1.2产地检疫工作量大、面广且分散,靠目前全县仅有的60多位检疫人员是难以保证工作的全面开展。目前全县生猪产地检疫出证率…  相似文献   

2.
<正>东海县是畜牧业大县,近几年来虽受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高致病性蓝耳病影响,生猪饲养量仍保持在100万头,家禽1000万只,在保护畜牧业发展中,搞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直接关系到畜牧业发展和人民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动物产地检疫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域内动物离开其生产、饲养地之前的检疫。它是动物检疫工作的基础,是防止患病动物进入流通环节的关键,是促进动物疫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手段。 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辖11个县(市、区)。近年来,我市把动物产地检疫做为动物检疫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产地检疫工作得到了稳步发展。以生猪为例,1997年,全市年生猪出栏178万头,检疫100.39万头,检疫率为56.4%;1998年生猪出栏181万头,检疫141.54万头,检疫率为78.2%;1999年生猪出栏186万头,检疫1…  相似文献   

4.
产地检疫是在动物流通环节上控制疫病流行的一个有效手段,是保障畜牧生产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此,各级政府都有明文规定,我县畜牧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5年的努力,现已在全县全面开展,并有效地控制了各种疫病的流行,使畜牧生产持续稳定地健康发展.仅以生猪为例,2000年,全县生猪年末存栏25.14万头,比上年增长7.5%;年内出栏27.1万头,比上年增长7.11%;实施产地检疫25.75万头,产检率达95%,比上年增加了35个百分点,预计今年比去年又略有增长.  相似文献   

5.
产地检疫是指对在县境内流动的动物,在离开饲养、生产地之前所进行的临栏检疫。全面而有效地实施产地检疫是从源头抓起,促进免疫,控制染疫动物进入流通领域最有效的科学的检疫方法。也是提高动物疫病的综合防制能力,实现《动物防疫法})立法宗旨的关键所在。近几年,我市的产地检疫工作得到了稳步发展。以生猪为例,1996年,全市年出栏生猪213万头,检疫54万头,检疫率仅为25.36%;1997年,出栏生猪215万头,检疫116万头,检疫率为542%;1998年出栏生猪219万头,检疫159万头,检疫率达726%。在此,笔者就我市是如何开展产地检疫工…  相似文献   

6.
衢州市是我省主要生猪产区之一,全市生猪饲养量每年约230万头,约占全省的1/5。面对当今畜禽及其产品放开搞活,畜禽流通渠道增加,畜禽疫病传播机会大量增加的新形势,区州市农牧主管部门在抓好畜禽防疫的同时,及时更新观念,加强了畜禽检疫工作,特别是产地检疫工作,这又促进了防疫工作的开展。全市6个县的129个乡(镇)有120个乡(镇)开展了产地检疫工作,有效地控制猪瘟等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其主要经验为:一、制订产地检疫实施办法,推动产地检疫的开展。该市江山、衙县、常山等县政府,根据本县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产地检疫实…  相似文献   

7.
产地检疫是检疫工作的基础,是发现、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源头,我市在深化和完善产地检疫工作的同时,根据畜牧业发展形势和我市的实际情况,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梳理,全面总结制定了适合我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五种新模式,并在全市进行了全面推广,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开展,开创了动物产地检疫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麟游县地处陕西关中西北部,属于国家级贫困县之一,经济欠发达,辖5镇5乡。2002年,麟游县开始准备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到2008年8月,全县所有乡镇都开展了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全县共有40名检疫员,2007年后没有定点屠宰场,年出栏肉畜12万头(只);有7个活畜交易市场,年交易活畜量25万头(只)以上。  相似文献   

9.
动物产地检疫是动物检疫工作的重要一环,我区将动物产地检疫作为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重点来抓,通过防检结合,以检促防,有力地推动了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确保一方平安。自2007年2月份至2008年8月份,全区共出检1700次,产地检疫家禽27.4万羽,家畜39093万头,禽蛋4590t,出具动物产地证明。2500余份,鲜活农产品产地证明300份。现将镇海区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等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对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这些动物疫病传染性强,传播迅速,蔓延面广,对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除了与动物防疫条件及饲养管理技术有关外,还与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不到位、动物检疫监督工作不到位以及动物产地检疫率低等也有着一定的关系.为了使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真正为畜牧业发展起到保驾护航作用,宝丰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以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基层兽医体制改革为契机,结合县域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实施防检结合、责任到人的办法,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使我县的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步入一个新台阶.2008年共检疫生猪38.2万头,检疫牛羊15.8万头(只),产地检疫率达到95%以上,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健康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98年曲靖市在云南省内先行试点 ,推行产地检疫工作。经过 1a多的努力 ,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之后不断总结 ,加强监督 ,规范管理 ,在全市全面推广 ,使产地检疫开展面逐年扩大。 2 0 0 1年全市 9个县 (市 )区 12 4个乡 (镇 )有10 1个开展这项工作 ,共发放产地检疫证明 5 6 12万张、动物免疫证 97 87万张。畜禽防疫注射登记手册 4 5 5万本 ,检疫大小牲畜 2 0 1 4万头 (匹、只 ) ,检出病害畜禽 1372 3头 (匹、只 ) ,均依法进行处理。保证了进出境动物及产品的健康合格 ,使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1 采取的措施和主要做法1 1 领导重视 ,…  相似文献   

12.
动物疫情发生和传播不仅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也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进步,动物检疫关系到肉类产品的安全,也普遍受到了百姓的关注。动物检疫工作是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百姓食品安全的保护屏障,因此推动检疫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主要对动物检疫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结合自己从事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多年的经验,对动物产地检疫的作用及基本程序进行了介绍,对动物产地检疫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和加强动物产地检疫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乌当区地处贵阳市近郊,辖12个乡镇,104个行政村,总人口28万人。在乌当区的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牧业占有相当的比重,2001年全区畜牧业产值达24 09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6.1%。存栏生猪13.96万头,出栏14.1万头。存栏家禽80.5万只,出栏120.8万只。存栏大家畜6万头(匹),奶牛3 541头。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确保市民食肉安全,我区近几年来加大了对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贯彻执行,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产地检疫是运输检疫、市场活畜检疫、屠宰检疫的基础。近年来,各地相继开展了动物产地检疫,畜禽检疫和检验合格率逐年上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肉食品安全得到了保障,对促进畜牧业发展、增加农民畜牧业收入、防止疫病流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养殖户、贩运户依法检疫意识、基层规范实施产地检疫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动物产地检疫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动物产地检疫是指对动物调离产地前进行的检疫,即到场到户检疫,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目的是通过产地检疫把动物疫病控制在产地,防止动物疫病传播和流行,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产地检疫工作牵扯到千家万户,面广、量大,在检疫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检疫人员不到现场、检疫工作不到点不到位、不按检疫项目实施检疫、"隔山开证"及出现事故责任难以追究等问题,这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薄弱环节,严重影响检疫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一、健全管理制度 一是制定了《动物防疫证章计划配额比例计算办法》。对“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与“畜禽(动物)产地检疫证明”、“畜禽(动物)产品检疫证明”实行计划配额发放.出县境证明与县内证明按1:40比例配套发放.要求实施动物检疫时.产地和产品检疫不得以票代证.必须做到“一摊(头)一票(收费发票)一证(产地、产品检疫证明)”.否则视为无效检疫行为.货(畜)主有权拒交检疫费。  相似文献   

17.
动物产地检疫是预防控制动物疫病、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有力保障,只有搞好这一基础性检疫,才能真正实现以检促防、防检结合,使各种动物疫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确保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1提高对开展产地检疫工作的认识1.1开展产地检疫对动物实施的检疫必须是在动物离开饲养地之前,而不是在集市或流通环节或屠宰场点,这要求把检疫工作重点从传统的市场检疫转移到全面开展产地检疫上来。广大动物防疫工作者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大工作力度,真正实现农业部提出的“检疫工作向基层转移,全面开展产地检疫、屠宰检…  相似文献   

18.
动物检疫(包括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监管)是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的一项有效措施。动物检疫工作的重心在基层,而基层动物检疫工作开展得好坏事关畜牧业健康发展全局。笔者通过对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动物检疫工作情况进行调查,针对其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基层动物检疫工作“四抓四促四提高”的对策措施,为基层动物检疫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产地检疫是动物检疫工作的基础,是贯彻实施"预防为主",防止患病动物进入流通环节的关键,是食品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动物防疫行政执法为依托,就如何搞好产地检疫工作,提高检疫效率进行探讨,以促进产地检疫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动物产地检疫是指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所辖区域内流动的动物在离开饲养地之前所进行的检疫。畜牧业是青海省久治县的支柱产业.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对该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就如何做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规范和提升产地检疫行为、切实促进畜牧业发展和保障人体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