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白千层组培苗移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艺清 《林业调查规划》2010,35(6):116-118,123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组培瓶苗不同炼苗时间、不同基质和不同遮光率的遮阳网对白千层组培瓶苗移植成活率的影响及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炼苗时间和不同基质配比以及不同遮光率的遮阳网对白千层组培瓶苗移植成活率有较显著影响,炼苗时间为15 d,基质采用泥炭土:红心土(3∶1),遮阳网遮光率为60%的设计组合效果最好,成活率达96.3%.  相似文献   

2.
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基质、不同炼苗时间以及不同遮阳网遮光率对千层金组培瓶苗的移栽效果,结果表明:基质为木屑:泥炭土(1:1),炼苗时间为15 d,遮阳网遮光率为50%对于千层金组培瓶苗移栽效果最好,成活率达到97.9%.  相似文献   

3.
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炼苗时间、遮阳网遮光率、基质以及不同移植月份对圣诞树组培苗移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炼苗时间为10 d、遮阳网遮光率为70%、基质为泥炭土:黄心土(2∶1)、移植月份为4月的处理圣诞树移植效果最好,成活率可达97.2%,苗高达11.1 cm.  相似文献   

4.
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炼苗时间、不同遮阳网遮光率以及不同基质对香樟试管苗移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炼苗时间7 d,遮阳网遮光率60%,基质为木屑∶泥炭土(1∶1)对于香樟试管苗移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主要栽培珍贵树种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组培苗的移植成活率,以选育的优良无性系组培生根苗为材料,研究炼苗方式、基质、苗木规格、植后施肥及移植季节等对移植成活率和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松盖炼苗3 d,出瓶苗高度大于2 cm,植后3 d喷施1 MS大量元素营养液是较好的处理,在大棚条件下移植,不带黄心土的轻基质和河沙都是适合基质,移植成活率90%以上,在大田条件下移植,以黄心土:泥炭土=1:1或黄心土:蛭石=1:1为基质移植成活率较高.移植季节以4月成活率最高,9月、10月其次,考虑到我国南方地区最佳造林季节为3—5月,为减少苗圃管理成本,米老排组培苗生产安排在9—10月出瓶移植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通过光皮桦组培生根苗移植到容器袋中所使用不同种类的基质、基肥及遮阳网对光皮桦苗木成活率、苗高影响差异的试验分析,研究了组培苗移植培育过程中所使用的追肥品种及其浓度对苗木成活率、苗高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红心土∶火烧土∶经发酵木屑=4∶3∶3混合基质(A1)+6 kg.m-3钙镁磷作基肥(B2)+遮光率为60%的遮阳网(C2)效果最佳;追肥使用质量分数为0.4%硫酸钾复合肥效果最好,成活率及苗木高度均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7.
桉树组培瓶苗移植管理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美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3):144-146,154
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实践与前人研究成果,从移植圃及基质处理、瓶苗炼苗驯化、瓶苗移植、移植后苗木管理、苗木出圃检疫等方面对桉树组培瓶苗移植培育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桉树组培瓶苗的培育和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敏 《绿色科技》2013,(10):122-123
指出了提高炼苗成活率是丽格海棠从组培走向大规模生产的关键所在。总结了炼苗的技术要点:选择壮苗,清洗培养基质后移栽于遮阳网下薄膜小拱棚内,以椰茸+泥碳为炼苗基质,保持适当的光照、温度、湿度,并浇灌营养液和喷施杀菌剂,对提高成活率、培育壮苗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柚木无根组培瓶苗为扦插移植材料,选用了5种育苗基质,各设4个水平,按照正交实验设计L16(45),开展了不同基质配比对快速培育柚木无性系苗效果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轻基质+育苗穴盘进行柚木无根组培瓶苗移植,生根容易,成活率高达98.7%;各轻基质配比处理间,除了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外,苗高、地径、叶幅、苗鲜质量、苗干质量、根长和主根条数都达到极显著差异,各指标最佳处理分别是最低处理的2.19、1.73、2.20、9.10、7.19、1.82和2.38倍;蛭石不同水平对成活率有显著差异,泥炭土、蛭石、椰糠和黄心土不同水平对苗高有极显著差异;5种基质不同水平对鲜质量、干质量和主根条数都有极显著差异,对根长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对成活率影响最大的是珍珠岩,对苗高、地径和叶幅影响最大的是椰糠,对鲜质量、干质量、根长和主根条数影响最大的是黄心土。以泥炭土︰蛭石︰珍珠岩︰椰糠︰黄心土=1~2︰1︰1︰2︰2为柚木无根组培瓶苗快速育苗的最佳轻基质配比。  相似文献   

10.
以紫叶稠李组培瓶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苗高、基部茎粗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不同基质对组培苗生根、移栽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培瓶苗的苗高、基部茎粗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不同基质对组培苗生根、移栽成活有显著影响,选用瓶苗高为2.5~3.0cm,基茎粗0.06~0.1cm的苗接种到添加生长素IBA0.2mg/L和NAA0.5mg/L的基本培养基中生根,生根率可达86.13%,将生长健壮的生根苗移栽在细河沙、熟表土和草炭土基质上炼苗,成活率达93.3%。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红椆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对红椆2年生直播苗和2年生撒播苗移栽容器苗苗木质量进行对比试验,同时采用不同规格容器和遮荫处理对1年生撒播苗移栽到容器后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育苗可显著提高红椆苗苗高、地径、主根长、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容器规格对移栽后苗木成活率影响不显著,但对苗木生长有显著影响;采用80%遮阳网遮荫,容器苗成活率较高,苗木高生长也显著增加,但苗木地径生长与60%遮阳网遮荫处理的苗木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双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插穗基部下切口型(W)、不同扦插基质(P)对半枫荷扦插生根率、生根数的影响差异,通过田间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类生根促进剂(C)、不同密度遮阳网(D)及不同木质化程度的插穗(E)对半枫荷扦插生根率、生根数及苗高的影响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插穗基部下切口型采用双削面(W3)+扦插基质采用各50%红心土和珍珠岩(P2)最好,平均生根率、生根数最高,平均生根率达到86.9%,平均生根数达11.9条;采用生根促进剂ABT-1#(C2)+遮光率为50%的遮阳网(D1)+半木质化的绿枝(E2)最佳,平均生根率达到89.6%,平均生根数达到12.6条,平均苗高达到22.8cm。  相似文献   

13.
刨花楠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基质、容器规格、遮阳率以及不同肥料配方对刨花楠容器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容器规格、肥料配方对苗木生长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遮阳率对苗木生长无显著影响;刨花楠容器育苗的最佳组合为:容器规格(上口直径×高)10 cm×12 cm,基质为泥炭土∶黄泥土∶珍珠岩为8∶1∶1,遮阳率75%,肥料N、P、K配比为3∶2∶1。  相似文献   

14.
不同基质对乐东拟单性木兰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乐东拟单性木兰芽苗移栽到装有5种不同配方基质的容器中,通过对其1年生容器苗的成活率、株高、地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进行定期测定,研究不同基质中乐东拟单性木兰1年生容器苗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苗在5种不同基质中的成活率及株高、地径生长量均有极显著性差异。在黄土∶泥炭土∶珍珠岩(4∶2∶1)基质中的乐东拟单性木兰容器苗成活率最高,达98%;在泥炭土基质中的成活率最低,仅为65%。在5种基质中,以黄土∶泥炭土∶珍珠岩∶磷肥(8∶4∶2∶1)为基质的1年生容器苗株高、地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均为最大。  相似文献   

15.
伯乐树1年生幼苗的光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自然全光照的16.72%(s17)、24.51%(s25)、36.49%(s36)和100%(s100)及林地下14.02%(s14)等5种光照强度,比较分析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环境因子日变化、1年生幼苗成活率、生长量等指标,以期揭示幼苗对于夏季不同光照条件的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下,环境因子日变化显著不同,幼苗的成活率、形态和生理指标等均存在显著差异。极度弱光下(s17)幼苗生长迟缓;而全光照环境(s100)和较强光照下(s36)易造成幼苗的死亡;仅适度遮荫(s25)适于幼苗的生长;林下栽培(s14)的相对光照强度虽然较弱,但其各种小气候因子均明显优于无林地的其它光照条件,幼苗成活率、水分利用和平均净光合速率等指标均达到最优。建议抚育幼苗时应采用适宜的遮荫处理,可选择在中等郁闭度的林下(自然遮荫)或在大田中采用夏季单层遮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