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克强总理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2016年要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多措并举消化粮食库存.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政协副主席刚占标表示,当前我国粮食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三高"并存,库存大幅增加,市场价格下跌,给农民增收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2.
信息博览     
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两年获得丰收,同时进口粮食数量增加,国内粮食有效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农业部有关专家预测,今年我国粮食市场供需继续看好,将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总量供大于求,价格继续回落,粮食品种结构仍存在问题。总结1993——1994年全国性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是国内粮食产量徘徊,增产幅度小于粮食需求的扩大,同时,我国粮食净出口量过大,尤其是1992~1994年粮食年平均净出口量在440万吨,使我国粮食供需矛盾加大,导致价格上涨;二是粮食结构性短缺,也就是沿海地区优质大米  相似文献   

3.
2007年,粮食及油脂品种价格不断呈现上涨,政府为了抑制粮油价格的过快上涨,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07年10月1日我国宣布对进口大豆实行为期3个月的暂定关税,税率由目前的3%降为1%,以增加大豆的进口。12月20日政府又将取消粮食出口退税,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过高的油脂、油料价格都会形成一定的利空。受政策面影响,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深幅下挫。  相似文献   

4.
2012年以来中国粮食尤其是大米进口量大幅增加,同时国内稻谷增产、库存高企,对大米市场形成双重挤压。近几年粮食进口大幅增加主要是中国进口价格低于国内价格所致,预计这种情况还会持续两年左右,但并不会成为"新常态"。中国主粮政策仍应坚守底线;目标价格是中国粮价形成机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但不可急于求成。同时,有必要对当前情况采取阶段性、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瑞峰  李爽 《南方农业学报》2017,48(11):2100-2106
[目的]实证分析贸易成本对我国粮食进口需求函数短期及长期的影响,从贸易成本角度为我国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及粮食对外贸易等提供理论借鉴.[方法]在马歇尔需求函数的基础上加入贸易成本因素,构建我国粮食进口需求函数,并基于1993~2015年粮食进口数据,对传统进口需求函数和加入贸易成本变量的进口需求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我国粮食进口需求对收入、相对价格和贸易成本均具有长期和短期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贸易成本对我国大豆进口需求的影响变化较大,而对小麦、玉米和大米的进口需求影响较小;从短期来看,贸易成本对我国各类粮食进口需求的影响程度较大,尤其是对玉米和大豆的进口需求影响尤为显著.[建议]处理好粮食进口与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更好地满足国内粮食需求;实施粮食进口多元化策略,分散粮食进口集中度;降低贸易成本,更好地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以满足国内粮食供需缺口.  相似文献   

6.
<正>盘点今年农业话题,粮食问题的一个"悖论"现象恐怕会入选。说它是个悖论,是人们看到:中国粮食连年丰收,但进口却越来越大。中国粮食究竟怎么了?今年5月,在2015中国农业发展论坛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表达了农业面临的三个增长的困惑:一是这十一年粮食产量年年在增长,二是进入新世纪,尤其2010年以来,中国粮食进口在逐步增长,三是全社会粮食总库存也在迅猛增长。既然十一连增了,干嘛还要进口那么多粮食?这是社会普遍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相关部门近日公布,2016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专家表示,价补分离有利于化解我国粮食高产量、高进口、高库存"三高"怪象,但同时也提醒,从"政策市"过渡到"市场市",要谨防出现"卖粮难"。粮食"三量齐增"亟须结构性调整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取得"十二连增",粮食总量达62143.5万吨,比2014年增加1440.8万吨。丰收背后,粮食收储面临新矛盾。特别是我国对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信息》2001,(3):12-13
一、粮食出口增加 粮食是我国传统的贸易产品,既有进口也有出口。粮食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为加拿大、美国、巴西、泰国和澳大利亚,出口国主要是韩国和菲律宾(以贸易量份额超过10%的标准)。近几年来,我国粮食进出口变化较大。其一是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贸易形态重新变为净出口;其二是进口结构发生变化,玉米、大米恢复出口,大豆从出口变为进口。这种变化,除了由于国内连续3年粮食大丰收造成供给大于需求以外,也因为小麦、玉米的国际市场价格不断下跌,国家及时调整了粮食的进出口政策,从限制出口转为允许出口。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国家粮食局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顶层设计正式出炉。近年来,国内粮食领域出现了高产量、高收购量、高价格、高进口、高库存"五高"叠加现象,供求阶段性结构性矛盾突出。正如《意见》所提及:"当前,国内粮食市场运行多重矛盾交织、新老问题叠加,部分粮食品种阶段性供过于求特征明显,粮食  相似文献   

10.
《云南农业》2012,(10):61
今年以来,受美国、俄罗斯等产粮大国减产的影响,国际粮价一飞冲天,从6月初到现在,国际市场上玉米期货价格蹿升了53%。大豆期货也猛涨了30%,而豆粕期货的价格从去年底到现在更是几乎翻了一番,与粮价上涨共同到来的还有关于粮食危机即将再度上演的预言。巨大的成本优势是导致今年我国粮食进口激增的主要原因。而国内逐年上涨的刚性成本,在导致粮价不断上涨的同时,也让我们的国产粮食在市场上越来越缺乏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乡村科技》2011,(12):12-12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但粮食丰收了,粮价为何还上涨? 大家关注到,在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增产的同时,粮食价格保持了持续多年地上涨,与2003年相比,2010年粮食生产价格(即农民销售粮食价格)累计上涨了81.1%,粮食消费价格累计上涨了76.8%。今年我国粮食已连续第8年增产,但是粮食价格仍呈上升趋势。为什么会出现粮...  相似文献   

12.
新常态下中国粮食供求平衡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粮食生产方面,2003年至2015年的"十二连增",表明中国粮食总量生产方面所取得的瞩目成就。但当前中国粮食供求面临的粮食产量、库存量以及进口量"三量齐增"的困境,反映了这种总量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再加之物质成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三本齐升"的压力,我国粮食的竞争力不断减弱。当前粮食供给虽然总量增长,但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分析,当前粮食生产供给的区域结构、品种结构和消费结构出现了不匹配的新特征,同时还面临进口冲击加大、消费习惯改变、生产效益不高以及资源环境硬约束等挑战。为此,本文立足供给和需求平衡的角度,从四个维度提出了促进中国粮食供求平衡的新思路:稳定粮食的生产,实现数量和质量的供求平衡;调节粮食品种,实现消费结构平衡;转变粮食生产方式,实现资源环境平衡;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实现价格平衡。  相似文献   

13.
资讯     
多国下调粮食进口关税抗“粮荒” 全球粮食供给偏紧,价格屡创新高。外媒认为,全球粮食主产国连续遭遇恶劣气候,大大破灭了全球粮食丰收的希望。与去年同期相比,国际主要粮食出口价格上涨超过70%。各国纷纷下调甚至取消粮食进口关税,保障粮食进口、抗击通胀,与此同时,我国对于粮食进口关税却按兵不动。分析人士认为,我国调低粮食进口关税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4.
正据海关最新统计,2012年我国进口大米231.6万吨,同比增3.1倍,为2000年以来最高值。大米进口增加是否会带动国际粮价上涨,并推高全球粮价、引发国际粮食危机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说,我国大米市场供应充裕,2012年进口增加主要是国内外价差较大所致,大米进口增加但数量有限,不会改变我国大米供给基本平衡的局面,更不会危及世界粮食安全。据有关统计资料,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增",全年粮食产量5895.5亿千克,连  相似文献   

15.
粮食危机爆发后,面对三轮粮食价格飙升,主要粮食进口国以及粮食出口国都调整了贸易政策,都是加强以"奖入限出"和市场隔离为特征的贸易保护,通过降低进口关税、限制出口、削减消费税、增加食品补贴、实行价格限制等措施来保障国内粮食供给,抑制国内粮价上涨。但是在粮食危机的反思中,这种保护趋于理性和克制。国际粮食市场的保护主义回归主要根源在于短期政策的有效性,外部成本较低以及国家主权的超越性。在进口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为规避粮食安全风险,我国须发展国内生产,完善价格预警系统,分散进口来源地,加强双边及区域合作,鼓励企业走出去,运用多边贸易规则争取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正促进"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关键的一点是补短板,农业现代化是最突出的短板之一。今后五年是我们推动农业转型发展、形成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时间窗口.有两个问题至关重要:第一,要用"十三五"这个时间窗口很好地梳理和解决我国农业竞争力低的问题。我国在粮食进口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也面临国内库存大幅度增加的问题以致出现所谓的四高——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高亏损导致这种局面的直接  相似文献   

17.
据调查,涵盖粮食、肉蛋、油脂、蔬菜、水果、糖棉等21种农产品大部分价格逐月回落,粮食、海产品和水果价格比较坚挺,其它大部分农产品价格逐月回落。到2012年一季度,这个趋势还将持续下去。1生猪行业向规模化和集约化转变据统计,2011年1~9月中国累计进口猪肉及杂碎87  相似文献   

18.
<正>受国内外价格倒挂、需求拉动等因素影响,2014年我国粮食(谷物)进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进口量达1951.6万t,同比增33.8%,净进口1 874.7万t,同比增四成。同时,粮食进口结构出现了三大主粮进口总量减少、玉米替代品进口大幅增加两个新特征,值得跟踪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做出的有关主要农产品的具体承诺有哪些?粮食粮食涉及到国家食物安全,几乎在所有国家,保障粮食生产都受到政府和公众的高度关注。1997年以来,我国政府对粮食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近年来,在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度下跌的背景下,我国通过实行按照保护价格收购粮食的政策和限制进口的政策,使国内市场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一情况引起了美国等出口国的高度关注,并且将中国取消出口补贴和限制国内扶持确定为通过入世谈判实现的重要目标。可以说,我国入世协议中与农产品有关的所有承诺均涉及到粮食产品,但影响最为直接的是…  相似文献   

20.
市场动态     
商务部预测下半年粮食类价格走势平稳商务部最新调查报告预测,今年下半年,我国粮食类价格走势基本平稳,与粮食相关的部分农副产品价格也将基本保持稳定。报告指出,今年夏粮连续第三年获得丰收,总产量达到1138亿千克,增产74亿千克,增长7.0%。如果下半年没有重大的、影响全局的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