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都市走笔     
我以一个僻野之人的身份,几度穿行于都市之间,惊诧它像一个魔方,每天都创造新奇和梦幻。对我视野中的都市而言,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过客,它留给我的不光是浮光掠影,内心也沉淀出一些挥之不去的东西。诱惑之源从小,我就记住父亲这样一句话:敢闯的孩子才会有出息。长大后,我渐渐明白了“闯”的真正涵义,脑海中时常产生这样一个幻觉:黎明,我站在一个地方,俯视万家灯火,感受“它”真实而美丽的存在,祈祷诸佛保佑“它”成为我的乐土,提升我生命的价值———这就是我一点点长大的都市情结。我没有抱怨命运把自己安排在远离都市的地…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兰坪人,我的家乡是在老君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子。小的时候父亲就告诫我,老君山上有一种白色的大猴子,它能把小孩子抱走,但这种大猴子不吃生产队种植的庄稼,它生活在老君山最高且森林最茂密的地方,小孩子被抱走后很难找到,叮嘱我千万别一个人上山。母亲也告诉我晚上小孩子哭闹会招来这种抱小孩的大猴子,后来只要一提到这种白色的大猴子我就不由自主产生一种恐惧和敬  相似文献   

3.
<正>前不久,我带着家人"嗨"了一趟雪峰群山中的穿岩山。回来这么久了,它依然让我魂牵梦萦。我时常会想起那一片蓝天白云,那块神奇的绿水青山,还有那里独特的风土人情。这块离蓝天特别近的地方,有姹紫嫣红的美丽,也有奇异的幻像,它让我难以捉摸,又难以忘怀,它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世界。行走在雪峰中的穿岩山,绿色的群山连绵起伏,山顶着蓝天,腰系着彩云,山中脚下的诗溪江  相似文献   

4.
泥像     
一曲 《内蒙古林业》2014,(12):41-41
有一尊泥像立在路边,历经风吹雨打.它很想找个地方避避风雨,然而它无法动弹,也无法呼喊.它太羡慕人类了,觉得做一个人,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到处奔跑.它决定找一个机会,想办法变成人类. 有一天,智者圣约翰路过此地,泥像用它的神情向圣约翰发出呼救."智者,请让我变成人吧!"圣约翰看了看泥像,微微笑了笑,然后挥了挥衣袖,泥像立刻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青年.圣约翰对他说:"你想要变成人可以,但是你必须先跟我试着走一下人生之路,假如你受不了人生的痛苦,我可以马上让你还原."  相似文献   

5.
晨嘉 《森林与人类》2004,24(9):58-60
早就听说在川西高原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贡嘎山深处有一个名为野人海的地方。我走进它,却是因为一封当地藏族兄弟的来信。 木格错的明天    野人海是当地人对那里“原汁原味”的形容。它的名字应为木格错,是国家级名胜风景区。那里汇  相似文献   

6.
蒋茜 《广西林业》2011,(9):37-37
我的家乡在桂林兴安县一个名叫“高尚”的小镇。“高尚”是一个形容词,但它也是一个美丽的名词。“高尚”这个地方,生长着很多银杏树,被称为“银杏之乡”。我想念我的故乡,更想念故乡那高大古老的银杏树。  相似文献   

7.
我每天都要从这段路上走过。 它的前身,据说是一片原野,生长过小麦、玉米、油菜,是那一代种田人“日出而作”、耕种希望的地方。 它的前身的前身,我猜测,想必是一片丛林吧,应该是动植物的乐园。 我租任的地方,是一个与田野越来越生份,逐步都市化的村庄:水泥路面通满村,高低不等的深灰色小楼  相似文献   

8.
总有一个地方触动我的灵魂深处,只要我走出去,再慢慢找。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林业》2005,3(1):66-67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曾是一个军人,我也曾是一个地方政府部门官员。多年来我有一个梦想:让盐碱、干旱、荒芜土地披上绿装.让这些地方的人们不再因环境恶劣而流离失所。让自己努力播撒的绿色希望,抚平他们祖祖辈辈深刻在心底的无助和哀伤!  相似文献   

10.
观鸟     
陈旭 《陕西林业》2006,(Z1):32-37
楼观台是一个好地方,它让我亲近鸟儿成了一种可能,因为越来越多的鸟儿也喜欢并居住在这个地方。去年8月的一天,奚志农很兴奋地告诉我,走,快去拍鸟儿。我有些好奇,楼观台能有什么鸟儿,让这个拍摄野生动物的行家如此莫名的兴奋?我随他来到仙都饭店南边的小竹林里,这是一个人工垒筑的高台,下面以前应该是个蓄水池,如今长满杂草和零星的小灌木,干涸的水池两边,竹子和杨树、灌木伴生在一起,形成郁郁葱葱的林象。奚志农架起了600mm的  相似文献   

11.
迷醉甘孜州     
妈妈最喜欢《康定情歌》,常常在家边哼唱边做家务,所以我可以说是听着这首脍炙人口的歌长大的。康定对我来说就成了一个既熟悉又神秘的地方,让我向往。终于有机会去成都出差.于是忍不住去了康定,没想到它的美让人心醉,以致我迷上了整个甘孜州。如果你有时间也到甘孜去看看吧,不一定迷醉.但肯定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2.
青岛行     
走过很多地方,青岛竟然是第一次来。来之前,我对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有过不少猜测,最多的是两个字:"青"与"岛"。一个城市与岛有关,既表明了它的地理位置,也显示了它的与众不同;一个城市与颜色中的"青"相联,这个城市一定充满魅力与神秘。  相似文献   

13.
心愿     
等待天黑的风把我带走我更去很远的地方那里有一片纯洁的森林从来没人走过我只愿是一皎风从它的身旁吹过而不曾打搅我只愿是一场雨轻轻也飞洒却不曾淋湿它的心我只愿是一片华月夜夜能读它或革或枯的姿昼,快来吧别让我美丽的心老去心愿@李双琼  相似文献   

14.
陌生的村庄     
我要说的这个村庄的名字叫鲍家店,离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政府所在地天山镇十八里路,是我生长的地方。我要说说它的变迁。房子十几年前,全村一共有四排房子,也就是两条街道,村里人叫前街后街。我念小学时,村庄的后面是一条赶牛道,天天早晨牛倌赶着牛从这条道上尘土飞扬地奔往西山;我念四年级时,赶牛道那边出现了一条新的大街,是年轻人结婚后村里给的地皮,盖了新房,村里人叫它青年街,那时候一幢房子能卖三千元,很贵;那时一个家庭六七个、七八个孩子,结婚的年轻人不断,就要不断盖新房,街的那边又出现一条街,整个村庄就有六条街了。结  相似文献   

15.
永远的湘西     
湘西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它的神秘在于过去非常多的巫术传说。湘西也是一个厚重的地方,它的厚重来源于积淀千年的古老文化。同时湘西还是一个多彩的地方,它的色彩描绘在苗族、土家族丰富的民俗风情中。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印像中,大兴安岭一直是个神秘的地方,它横亘千古,仿佛查无人烟,却从没有想过在几千年前就有了人类在这片大森林里生活,也没有想过有一个民族披荆斩棘从大森林走出而崛起中原。当我走进嘎仙洞,走进那段遥远的历史,我才相信大兴安岭不仅托起了万倾绿色,也演绎了一个民族崛起的历史。千年来,嘎仙洞一直不被人所知,更不知它与一个民族的强盛、一个朝代的兴起有那么深刻的联系。《魏书》记载:“魏先之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国西北……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  相似文献   

17.
水下观鲨     
谁不知道它是非常凶狠残暴的家伙,可在马尔代夫群岛海滨,有人竟能使它变得服服贴贴!那是在去年夏天,我利用休假的机会去叔叔家作客。一到那儿,叔叔便告诉我一个惊人的消息,说附近海滨有一个名olJ华滋·沃依格特曼的海洋生物学家在水下对鲨鱼进行实地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最近,他和助手准备公开表演,我参加了这项活动。在约好的那天,我提前吃过午餐,早早地来到海边。将近~点钟,我同观看表演的其他人一起登上了沃依格特曼博士的船,缓缓地向有鲨鱼出设的地方驶去。要下水的人除了进行表演的博士和他的女助手乌莱妮之外,算上…  相似文献   

18.
洛克与亚丁     
在中国地图上,稻城不过是小小的一个点,亚丁则完全找不到。同样,比起贡嘎山,位于四川省稻城县香格里拉乡亚丁村的3座雪山就更远离主流文化的审美视野了。我查看了许多地图,大部分四川的地图上都没有注明这3座山,甚至在地形图上,也没有白色显示那里有3座雪峰。这里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地方,而它也的确被忽视了80年——即便它被发现了以后。而今天,当我们得以看到亚丁这样的美景时,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的名字:洛克。  相似文献   

19.
夜宿胡山     
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从章丘市区办完事,好友王先生对我说:"难得出来一趟,我带你去个地方放松一下吧。""什么地方?"我随便问。"胡山。"王先生答。"那个地方我去过,1999年,也是这个季节。"我不屑一  相似文献   

20.
十七岁,我独自离家,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上学,这一走就成了家中的过客。学业结束后,我到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在这里,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周末,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