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温防治鱼病十大注意事项夏秋之际,高温炎热,有时气温高达37~38℃,一般按照常规的方法防治鱼病,其效果不明显,甚至引起大批鱼死亡。现将高温防治鱼病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鱼塘平均水深不到80厘米,水温在30℃以上,防治鱼病不可全池泼洒,否则容易引起死...  相似文献   

2.
高温防治鱼病的注意事项王声瑜(广德县水产站)夏秋之际,高温炎热,有时气温高达37~38℃。一般按照常规的方法防治鱼病,其效果不明显,甚至引起大批鱼死亡。现将高温防治鱼病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鱼塘平均水深不到80厘米,水温在30℃以上,防治鱼病不可全池...  相似文献   

3.
炎热夏季、水温较高、池塘水质变化快,是鱼病多发季节。按照常规方法施药防治鱼病,因施药不当引起的事故比较多,有的甚至可引起大批死亡。因此,高温季节鱼病防治有其特定的要求。常规用药一般是水温在20.26℃范围内实验的数据,随着水温升高,药物理化因子发生变化使药物疗效减弱或毒性增强。为此,高温季节鱼病防治在施药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谢刚  海波 《齐鲁渔业》2008,25(6):12-12
复秋高温以及水质、施肥、饲料等因素往往使鱼类易患一些特殊性疾病。因为这些疾病与其它鱼病易于混淆,如不及时准确诊断和防治,就会造成较大损失,故高温季节养鱼对特殊陛鱼病要用特殊性的方法进行对症防治。  相似文献   

5.
韩素芹 《齐鲁渔业》2004,21(7):31-31
夏季是鱼类生长旺季,也是鱼病流行季节,定期对鱼塘施用药物,可杀灭鱼体表、鳃部及水体中的病原体,防治鱼病效果显著。但如果施药方法不当,不但起不到防治鱼病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加重鱼病,甚至造成严重的死亡。因此要重视高温季节鱼塘施药问题。  相似文献   

6.
立夏过后.日趋高温.是鱼类摄食量大,生长发育快的时节.同时也是鱼病流行的高峰期.近几年我对农家小池塘养鱼高温时节防鱼病进行了一些探讨性的试验.摸索出一简单.速效的防治鱼病佳法.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夏季养鱼高效管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丰 《水产科技》2008,(1):22-23
夏季是鱼类快速生长的高温季节,也是细菌、寄生虫繁殖高峰期,易引起鱼病暴发。如不及早做好夏季鱼病综合防治工作,往往给养鱼户带来惨重的损失。因此,做好夏季鱼病的、安全防治工作是提高水产动物增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高密度、高产量、高效益的养殖更为如此。  相似文献   

8.
夏秋之际,高温炎热,有时气温高达37—38℃,一般按照常规的方法防治鱼病,其效果不明显,甚至引起大批鱼死亡,现将高温防治鱼病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1、鱼塘平均水深不到80cm,水温在30℃以上,防治鱼病不可全池泼洒,否则会容易引起死鱼,因为在化学反应中,  相似文献   

9.
朱伟 《内陆水产》2007,32(9):40-40
高温季节是鱼类生长的旺季,也是鱼病的多发时期,此时由于水温高或水质特殊、一般按常规方法防治鱼病会出现问题,效果不明显,有时甚至却引起鱼类的大量死亡。怎样科学而有效地防治鱼病,减少事故的发生,是广大养殖户比较关心的问题之一,现本人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就高温期鱼病防治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介绍,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夏秋之际,高温炎热,有时气温高达37—38℃,一般按照常规的方法防治鱼病,其效果不明显,甚至引起大批鱼死亡。现将高温防治鱼病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 鱼塘平均水深不到80厘米,水温在30℃以上,防治鱼病不可全池泼洒,否则会容易引起死鱼,因为在化学反应中,温度每上升1℃,药  相似文献   

11.
八、夏季使用渔药的注意事项 随着夏季高温季节的来临,鱼病也渐渐地进入高发期,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用药高峰期也逐渐到来。但许多水产养殖户不了解鱼病防治过程中的用药特点和注意事项,使用方法不当,或根本不会用药,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导致经济上的浪费。常见的情况是,养殖户防治鱼病时,通常采用先杀虫、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夏季高温鱼病多发,安徽太和县水产站把鱼病防治作为当前水产技术服务的中心工作切实抓紧抓好。一是抓技术宣传到位。利用太和农业信息网发布夏季鱼病发生和防治技术要点,并深入一线针对  相似文献   

13.
夏季是鱼类生长旺季,也是鱼病流行季节,定期对鱼塘施用药物,可杀灭鱼体表、鳃部及水体中的病原体,防治鱼病效果显著.但是施药方法不当,不但起不到防治鱼病的作用,还会适得其反,加重鱼病,甚至造成严重的死亡,因此要注意高温季节鱼塘施药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县1990年夏秋之际,干旱天气持续50多天,有时气温高达37~38℃,致使一部分乡村鱼病盛发,不少养鱼户按照常规的方法防治鱼病,其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引起大批死鱼。这说明在高温阶段防治鱼病不能按照常规方法和浓度施药,因为常规用药安全浓度一般是在水温22~26℃范围内实验的极限数据,随着水温的升高、理化因子的变化,有些药物毒性减弱,有些药物毒性加剧,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本人将高温季节防治鱼病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夏秋之际,天气炎热,有时气温高达37~38℃,按照常规的方法防治鱼病,效果不明显,甚至引起大批鱼死亡。现将高温防治鱼病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常规用药安全浓度一般是在22~26℃范围内实验的极限数据,随着水温的升高、理化因子的变化,有些药物毒性减弱,有些药物毒性加剧。因此按照常规的方法防治鱼病,其效果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甚至会引起大批鱼死亡。那么,高温季节防治鱼病应怎样用药呢?现将其方法...  相似文献   

17.
2007年7~9月份南方持续高温,池塘水温保持在28℃以上,导致鱼病暴发性流行.笔者在基层指导鱼病防治20年来,从今年的死鱼品种、死鱼数量看均大大超过往年.本文侧重分析人为因素造成鱼病暴发性流行原因,总结防治经验供养殖业者及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温季节(7~9月)天气炎热,水温高,鱼类的新陈代谢旺盛,摄食量强度大,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但此时水体中有机质污染加剧,使水质发生重大变化,病原生物也迅速繁衍,极易暴发各种鱼病,直接影响全年的产量和效益,所以说是养殖管理匕最难的季节。笔者综合多年从事鱼病防治工作的实践经验,将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鱼病诊断与防治手册》工具书由潘金培同志主编、上海市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内容包括鱼病的发生、鱼病的诊断方法、鱼病的预防以及鱼病的种类、诊断和防治。本书的特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它的出版,对我国鱼病的科学研究、教学、特别是对生产上的鱼病防治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赵同庆 《内陆水产》2001,26(7):40-40
鱼病防治是提高鱼苗、鱼种成活率和成鱼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但在养鱼实践中,许多养鱼户对鱼病防治不作分析,随意乱用药,以致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下面笔者列举鱼病防治中的10种错误作法,以期引起养鱼户的重视和纠正。1 忽视鱼病预防鱼病防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鱼病防治应做到“四定、四消”,即投饲: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四消”即:鱼池消毒;鱼种消毒;饲料、食物、工具消毒;水体消毒。只要做到“四定、四消”,鱼病是完全可以控制和避免的。2 不问鱼病原因要掌握鱼的发病规律,首先必须了解引起鱼病的原因,而引起鱼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