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绥粳3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1999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表现出高产、早熟、优质、抗倒伏以及适应性广等特性,深受广大农民朋友喜爱,为农民增加了收入。通过研究绥粳3号产量构成机理分析及高产栽培技术,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绥粳8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1997年以龙粳10号为母本、绥粳3号为父本杂交,经过系谱法选育而成。2007年2月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纯氮肥量为117.5kg/hm2,插秧密度为30.0cm×10.0cm时,产量最高9505.0kg/hm2。  相似文献   

3.
超级稻龙粳14号于2005年3月审定推广,具有产量高、熟期早、米质优、抗瘟性强、耐寒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5年9月通过国家超级稻专家组验收,连片种植8hm^2,实收733.36m^2产量达到10638.0kg/hm^2为黑龙江省早粳优质超级稻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到72.2万hm^2,增创社会经济效益11.6亿元,2008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4.
该品种由麻阳苗族自治县种子公司选配育成,三系杂交水稻中熟组合。2005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参加湖南省中稻区试,平均产量8055kg/h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11.1%。2004年湖南省区试,平均产量7629kg/h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6.3%,全生育期128d。其表现为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米质优,一般产量7500~9000kg/hm^2,最高产量9750kg/hm^2,粮农反映很好。为探索T优82高产制种技术,通过几年的制种实践,春季制种产量一般3600~3750kg/hm^2,最高产量达4658kg/hm^2。现就其制种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松粳9号超级稻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05年1月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经多年的试验推广,该品种具有优质、熟期适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且产量表现突出,产量达到了寒地早粳的超级稻水平,2005年推广面积超过6.7万hm^2。  相似文献   

6.
黑河50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分院选育的大豆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等特性。2006年和2007年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2327.19kg和1976.0kg/hm^2,比对照品种黑河17号分别增产12.1%和8.9%;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448.5kg/hm^2,比对照品种黑河17号增产10.9%;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分别达到41.10%和20.47%;中抗灰斑病。2008年初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上限推广应用,并可用于南部迟播救灾。  相似文献   

7.
耐盐碱水稻品种绥粳5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宝海 《中国种业》2003,(11):62-62
绥粳5号(原名绥94-5071)是绥化农科所于1990年利用丰产、优质的藤系137为母本,与半矮秆、稳产、耐盐碱的绥粳1号杂交,通过加强自然选择,经多年自然压力选育而成的耐盐碱水稻新品种,200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绥粳5号。1丰产性分析1995-1996年所内产量鉴定,每公顷产量为8166.7kg2,较对照东农416(下同)增产13.6%,达极显著水平;1995-1997年在庆安等县5点盐碱地进行异地鉴定,平均产量为8433.3kg/hm2,较对照增产16.7%,达极显著水平;1997-1998参加黑龙江省7点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162.1kg/hm2,较对照增产8.5%,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连嘉粳1号是连云港市农技推广中心从秀405突变单株中系统选育出的中粳水稻品种,2001年参加全国北方稻区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615.6/667m^2,因优质高产,2002年破格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69kg/667m^2,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3.4%,同年区域试验产量为627.8kg/667m^2.较对照增产3.7%。2003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在豫北、鲁南、苏北、安徽淮北及陕西西安等地种植,尤其适于肥水条件较好的高产地区。  相似文献   

9.
连粳6号在苏北种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连粳6号由江苏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杂交选育而成。2006~2008年在苏北多点试种产量一般在9000kg/hm^2以上,高产田块产量在10500kg/hm^2以上,2008年在淮安市稻麦科技展示基地新品种品比区、大区展示区及高产攻关区中产量及综合抗性都表现突出,0.96hm^2的高产攻关区实收产量达10815kg/hm^2。根据在淮安及苏北多点较大面积试种结果,连粳6号具有优质、高产稳产、综合抗性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黑河17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第5积温带是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大豆种植新区,过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北丰3号等品种因熟期较早、丰产性较好,曾获省奖励。但随着生产的发展,栽培水平的提高,这些品种丰产性和抗逆性等均感不够适应,针对生产中的问题黑河农科所育成了早熟、高产、抗倒伏大豆新品种黑河17号。2000年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黑河17号大豆系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1986年以来以丰产、病轻的合丰23为母本,以高大、繁茂、秆强的黑交83—889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8年1月审定推广。黑河17号1992年所内预备试验产量2599.7kg/hm^2,比黑河9号增产11.6%,早熟3d。1993-1994年所内鉴定试验平均产量2540.1kg/hm^2,比对照品种北丰3号增产14.6%,1994年异地鉴定试验平均产量3056.3kg/hm^2,比对照品种北丰3号增产15.9%。  相似文献   

11.
刘宝海 《中国种业》2017,(11):49-52
香稻品种绥粳18是以绥粳4号为母本、绥粳3号为父本杂交系谱选育而成,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对其选育经过和特征特性分析,探讨选育经验,即要紧扣育种目标、正确选择亲本、合适杂交方法、强化压力选择、明确鉴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莲稻2号原代号莲粳0909,是由虎林市绿都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莲粳种业有限公司联合于2002年以莎莎妮为母本,绥粳3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长粒型水稻新品种。2015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品种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15009 。  相似文献   

13.
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绥粳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绥粳9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业科学研究所1997年以龙粳10号为母本、绥粳3号为父本杂交,经过系谱法选育而成,2002年经F5决选,代号绥02-6007。2008年5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稻2008005)。  相似文献   

14.
黑粳9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应用早熟创新材料黑交9805为母本、绥粳4号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极早熟、优质、高产、抗病等优良性状,品种代号黑粳9号,于2018年通过第九届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稻2018034。  相似文献   

15.
刘晴 《中国种业》2018,(8):97-99
绥粳1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于2000年以绥粳4号为母本、绥粳3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香粳型水稻品种。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稻2014021),审定4年累计推广142.47万hm~2,为2018年黑龙江省推广最快、种植面积最大的香粳水稻品种;2015-2017年连续3年被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推介为第二积温带主栽品种。针对该品种穗大、秆强、喜肥水等特异性建立并推广配套栽培技术,对保障优质高效品种安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海日汗 《中国种业》2022,(2):104-106
苗稻9号是黑龙江省苗氏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黑H6为母本、黑珍珠为父本,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穿梭育种,经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系黑香稻品种,集黑度好、抗病、抗倒伏、优质、高产于一体。2017-2018年参加乔氏水稻联合体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9036.7kg,20点次均增产,较对照品种龙粳47平均增产6.75%。2019年参加乔氏水稻联合体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8872.8kg,10点次均增产,较对照品种龙粳47平均增产4.9%。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苗稻9号(黑审稻2021L0121)并获准在适应区域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龙育828号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草业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高产、适宜机收的玉米新品种。母本为自交系TD 01、父本为自交系T 38。2017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4—2015年参加黑龙江省8区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1 328.3kg/hm^2,比对照克玉15增产11.8%;2016年参加黑龙江省8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253.2kg/hm^2,比对照克玉15增产12.2%。龙育828具有早熟、高产、抗逆性强、籽粒脱水快及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点,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东盛1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于2009年利用吉林省骨干亲本吉育69和黑龙江优异品系绥05-7292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大豆新品种。主要特点是早熟、高产、高油、抗逆性好。2015—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357.0kg/hm^2,比对照黑河38平均增产9.1%。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338.8kg/hm^2,比对照黑河38平均增产5.2%。2017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绥粳3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1990年冬从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所引入藤系138为母本,垦87-239为父本杂交组合的F3材料,1991年在绥化所加代种植,选育F4,1991年冬在海南加代至F5,1992年决选,代号绥92 -188。1999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绥粳3号取其母本藤系138丰产抗病,耐障碍性冷害,空壳少,取其父本垦87-239苗期耐冷性好,丰产性好,后期灌浆快,米质较优等选育而成。绥粳3号的育成,拓宽了黑龙江省水稻育种的种质资源,用其作亲本的后代材料,表现优质,抗病高产等特点,很可能成为水……  相似文献   

20.
《种子世界》2005,(3):15-15
安徽省农科院宣布,被命名为“杂优豆1号”的世界第一个杂交夏大豆,在该院选育成功,已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杂优豆1号”在安徽省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为抗病、高抗倒伏、高产稳产等优势,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867.4kg/hm^2,比对照增产19.14%,蛋白质含量43.56%,脂肪含量18.96%,商品性好,示范产量达4179.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