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溃疡病、日灼、黄化、肥害和重茬再植是常见的猕猴桃栽培障害,对树体正常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影响很大,应进行科学防控。1溃疡病的科学防控1.1溃疡病防治需要明确的基本点1)皮层是发病的主要部位,叶柄痕是病菌入侵皮层的主要途径。落叶期等关键时期喷布药剂防止病菌自叶柄痕入侵,是防治溃疡病效果最佳的时期和方法。2)溃疡病菌不能通过蜡(几丁)质层入侵。在病菌入侵前,蜡质层能够保护树体不受侵染,而在病  相似文献   

2.
1发病特点 苹果树腐烂病菌是一种寄生性较弱的兼性寄生真菌。病菌的菌丝不能直接侵入活细胞摄取营养,只能从伤口入侵死亡的皮层组织并分泌毒素,杀死周围的活细胞,菌丝向四周蔓延,使皮层组织腐烂死亡。苹果树的冻伤、日灼、机械伤、剪锯口、病虫伤等都是病菌入侵的通道。  相似文献   

3.
1 果花期和幼果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果花期和幼果期最主要的病虫害有炭疽病、白粉病、扁喙叶蝉和横线尾夜蛾等。果炭疽病是有潜伏侵染性的病害 ,为害果嫩叶、嫩梢、花和果实 ,是果生长期和后熟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菌在旧病部越冬 ,由雨水、风或昆虫传播 ,从植株气孔或伤口侵入 ,高温高湿时易大量发生。花穗感病后先出现小斑点 ,后变黑腐烂 ;幼果感病后呈畸形 ,变黑脱落。幼果期入侵的病菌可潜伏至果实后熟期才引发病变。因此 ,该病的早期防治十分重要。果白粉病主要为害花序、幼果和嫩梢。感病部位最初出现分散的白粉状小…  相似文献   

4.
1 保护性杀菌剂。1.1 特点与类型 在作物的表面形成一层透气、透水、透光的致密性保护药膜,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和入侵,从而达到杀菌防病的目的。保护性杀菌剂杀菌谱广,一种药剂能够防治多种病害;保护性杀菌剂不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它能形成保护膜,抑菌杀菌防止病菌入侵。但是病菌一旦侵入体内,保护性杀菌剂则不具备渗入传导、追杀病菌、控制病害的特点。主要类型有代森锰锌类、矿物源类和铜制剂类农药。  相似文献   

5.
番茄抗青枯病品系(种)在恶劣条件下的抗性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番茄青枯病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具有抗性的16个番茄品系(种)在温室条件下,分别测定第3和第7星期两个苗龄的植株对青枯病菌的抗性。结果表明:苗龄3星期与苗龄7星期植株的抗性无显著相关性;参试的大部分抗病品系在恶劣条件下(高温、高湿、高病菌接种体)抗性会丧失;提出GA1565-2-4BWT和75W-NRS-1是两个高抗的抗病品系;可作为高温、潮湿地区抗病育种较为理想的抗源。  相似文献   

6.
夏季高温闷棚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闷棚是指在夏季棚室休闲期用塑料薄膜密封大棚,在强光照射下,使大棚内迅速升温至60-70℃以上,并保持一定的时间,利用高温对大棚进行杀菌消毒。高温闷棚的核心在于提高棚温和地温,达到杀灭病菌虫卵和杂草的目的。因而,在进行高温闷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夏季蔬菜受到高温、强光和多雨等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抗性降低,病菌、害虫乘机入侵,造成危害。所以夏季蔬菜的病虫防治应从多方面管理入手,综合防治,其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8.
水果套袋是近年生产上推广的新技术。巨峰葡萄北种南移 ,由于南方高温高湿 ,病害严重。进入幼果膨大期前后至成熟 ,适逢我区梅雨、雷雨和台风带来的暴雨 ,该时段气温在 2 0~ 30℃之间 ,光照较弱 ,湿度在90 %左右 ,导致病害发生、蔓延。经多年观察结果 ,主要有炭疽病、黑腐病、房枯病、白腐病等 ,该病菌多属半知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 ,发展趋势极为迅猛 ,严重的地块几乎绝收。上述病害中 ,炭疸病潜伏期较长 ,多于幼果膨大期前后入侵 ,后期果实含糖度达8度以上 ,pH值在 2 8以上 ,病菌迅速生长 ,病斑迅速扩大 ,造成大量烂果 ;其余属后期侵染 …  相似文献   

9.
<正>1发生原因1.1管理粗放越冬期病残枝、落叶未及时清理,致使大量病菌顺利越冬;生长期果园密闭,通风透光差,降雨或喷药后,田间湿度大且持续时间长。大水漫灌,田间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孢子的传播和侵染。  相似文献   

10.
《北方园艺》2007,(12):62
苹果果实进入膨大期,果树叶幕层已形成。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密闭果园滋生病虫,要生产出优质果品,在果园管理上要加强管理措施。 1夏剪 此期要及时抹除枝干和剪锯口萌发的无用萌芽和萌梢;对部分腰、梢角不开的主枝要拉到所需位置;认真清理内膛徒长枝、背上直立枝、树下无效枝、中部交错枝、外围密挤枝,调节枝叶比,控制新梢生长,改善树体的通风透光条件。  相似文献   

11.
夏季蔬菜易受高温、强光和多雨等不良环境条件影响,导致植株抗性降低,病菌、害虫乘机入侵,造成危害。生产上要采取综合措施防病治虫。1)整地筑畦。夏季蔬菜应避免在连作地和排水不良的田块栽植,且应与不同科的蔬菜实行轮作,或与粮食作物等轮作种植。整地筑畦时,不宜将畦土打得太  相似文献   

12.
苹果从谢花后至套袋期这一段时间是白粉病的发病期,斑点落叶病、轮纹烂果病等病菌的入侵潜伏期,又是蚜虫、红蜘蛛、金纹细蛾、介壳虫等虫害的并发期,因此提醒果农要抓紧谢花后至套袋前对下面几种病虫害的防治。 1)白粉病。属于苹果树生长期相对温度偏低的活体寄生性病害,在套袋前的4—5月份,如有适合  相似文献   

13.
邓必忠 《花木盆景》2005,(11):28-29
一位美国亚利桑纳州的妇女在译价‘里程碑’月季(日本杂交)时说:“它的叶子是黑绿色的,花的颜色像一团火,花和叶的美妙结合,它奢冠军是勿庸怀疑的。”叶能滋养花,烘托花;叶被病菌污染后,也能败坏花,断送花。所以,预防病菌入侵叶片,保护绿茵茵的叶色,才是护叶的动机。护叶,除了保障供给月季养分,增强抵抗力;治理虫害,避免传播外,还要有针对性的措施,针对病害症状入手。  相似文献   

14.
进入11月份,猕猴桃落叶,即将进入休眠期。管理的几项重要技术如下。1预防溃疡病采果后,落叶前,用屠溃原液或加一半水(后期)摇匀涂抹主干、主蔓、分叉口。1.1喷雾防治落叶期是溃疡病防治最关键的时期之一,在落叶后,应立即给架面淋洗式喷150倍液屠溃或0.1%过氧乙酸或施纳宁或叶枯唑或铜制剂,封堵叶柄痕,防止溃疡病菌通过叶柄痕入侵,或通过叶柄痕吸入药液,抑杀皮层内溃疡病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苹果斑点病菌(Alternariamali)和霉心病菌(Alternariaalternata)在形态学、生物学和致病性方面的比较,发现斑点病菌和霉心病菌在形态特征上相似,但在分生孢子大小、喙胞长短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营养介质上斑点病菌喜好红星叶和果实煎汁,霉心病菌则不喜好红星叶煎汁;两种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对温度、湿度、pH值的要求相似;两者在致病性方面有差异,班点病菌是霉心病的病原菌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1苹果树腐烂病菌四季感染率比较2009年12月至2012年5月,在泾川县高平镇袁家城果园做了通过造成伤口接种腐烂病菌试验。为查明冬天腐烂病菌能否入侵、感染,在12月中旬至次年1月下旬,也就是果农所说的"三九"寒天,当黑夜极端低温达到-10℃,白昼最高温度5~7℃,昼夜温差  相似文献   

17.
杨绍斌  冯丽芝 《食用菌》2001,23(3):35-35
冰箱保藏菌种是菌种保藏方法中最简便、最常用的方法,它具有抑制菌种生长、延长菌种老化的作用。用此法保藏菌种虽然方法简便,但是,如果保藏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菌种污染,导致菌种抗病性下降乃至造成出菇期病害的发生。我校近两年来一直对北方大棚平菇锈斑病即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进行研究,近来我们发现北方大棚平菇锈斑病的发生与菇农冰箱保藏菌种方法不当而受污染有关。下面就冰箱保藏菌种的污染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1 冰箱保藏菌种污染的原因1 1 冰箱冷藏箱虽然温度很低,不利于中高温型病菌生长,但是,其中少数病菌由于长…  相似文献   

18.
1、发生 苹果轮纹烂果病是苹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在一般年份,经防治,感病苹果采前烂果率在15%左右,在大发生的年份,重者在30%以上,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轮纹烂果病的病菌在枝干病瘤中越冬,是侵染果实和枝干的主要来源。病菌孢子主要通过风雨飞溅传播。病菌侵入果实的时期是从落花后10天左右到采前40天左右,病菌经皮孔侵入果实和枝干,成熟期和果实贮藏期发病。该病发生和流行与树势、气候、品种等有密切关系。弱树、高温多雨、偏施氮肥的情况下均易于发病。 2、防治 (1)加强果树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氮磷钾…  相似文献   

19.
蓝莓果腐病是蓝莓和蔓越莓种植业的最主要病害,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的检疫性病害之一。随着我国蓝莓引种和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其入侵和发生的风险也在不断升高,有必要对该病传入我国的风险进行分析。采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程序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估,并应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蓝莓果腐病菌的入侵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计算综合风险值后确定其入侵的风险等级。蓝莓果腐病菌是对我国蓝莓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潜在威胁的有害生物,其综合风险值R为2.03,属于高风险病原物。  相似文献   

20.
如何种好秋西瓜戴祖云(安徽省合肥市种子公司230031)春西瓜一般在7、8月份高温期间上市,而且量大集中,难以长期贮存。发展秋西瓜则能延长西瓜的供应期。一般春西瓜是在低温下育苗,适温期坐果,高温期迅速成熟;而秋西瓜则是在高温条件下育苗、坐果,低温期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