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姜腐烂病传播途径姜腐烂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原菌主要在根茎和土壤中越冬,可在土中存活2年以上。病菌多从茎基部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在田间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传播:①土壤传播。发病的姜田因病株残体遗落在地里,致使土壤带菌。如果重茬连作,往往引起发病。所以,带菌土壤也是姜腐烂病的重  相似文献   

2.
为生产上防治柳树丛枝病提供参考,介绍了柳树丛枝病的发病症状,分析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为树体传播、土壤传播和修剪伤口的感染,提出了加强植物检疫工作、物理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谷子锈病和白发病是谷子的两大病害,其为害症状、传播途径、发病条件、防治方法不同。谷子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经风雨传播,高温多雨有利于发病和蔓延。白发病是系统侵染病害,谷子从萌芽到抽穗后,在各生育阶段,陆续表现出多种不同症状。土壤温湿度和播种状况影响侵染和发病程度。防治方法主要是选用抗病品种、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等。  相似文献   

4.
辣椒疫霉病属土壤传播的真菌病害,病菌主要通过风雨、流水传播引起多次再侵染,从而造成辣椒死秧.流水是该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大水漫灌是田间大面积发病的主要原因.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治效果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李玮 《河南农业》2008,(23):25-25
近几年花生青枯病发生普遍。轻者减产20%~30茗。严重的减产50%左右。该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带菌土壤、病残体及粪肥。雨水、灌溉水、农具、昆虫媒介传播也是传播的主要途径。该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3~5年。病菌多在花生的花期侵入。以开花~初荚期发病最严重.  相似文献   

6.
陈东海 《当代农业》2011,(22):36-37
一、根腐病 1,发病特点病源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并可存活5-6年。在苗床内传播主要是带菌的土壤、肥料、农具和浇水等,病菌从幼苗伤口侵入。再借风、浇水传播,高温、高湿是此病发生、流行的关键。苗床连茬、地面积水、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地下害虫多、农事活动造成根部伤口多的地块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7.
谷子锈病和白发病是谷子的两大病害。对这2种病害的发病条件、传播途径、为害症状进行比较发现:谷子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经风雨传播,高温多雨有利于发病和蔓延;谷子白发病是系统侵染病害,谷子从萌芽到抽穗后,在各生育阶段陆续表现出多种不同症状,土壤温湿度和播种状况影响侵染和发病程度。最后从抗病品种、农业防治、药剂防治方面分别总结出针对性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一、发病规律该病病菌主要以菌丝、菌核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土壤中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5~6年,通过种子、肥料、土壤或浇水进行传播,以堆肥、沤肥传播为主要途径。该病的发生与温度和湿度关系密切,土温24~30℃为其萌发和生长的适宜温度。连阴雨天多,降雨量大,土壤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管理粗放的连作地,发较病重。此外,过施氮肥,磷、钾肥不  相似文献   

9.
在农业生产中,白芝麻青枯病非常常见,严重降低白芝麻的产量和品质。其发病特点及防治技术如下:一、发病条件白芝麻青枯病,主要是由田间土壤湿度过大引起的。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流水或农事操作传播。  相似文献   

10.
张蓉 《农家致富》2005,(13):32-32
茄子绵疫病又称“烂茄子”,主要由茄疫霉菌引起。病菌随土壤中的作物病残体越冬,翌年借雨水,飞溅传播到靠地面的茄果上引起发病,继而借风雨传播重复侵染。茄子盛果期7~8月份,高温多雨有利发病,尤其连续阴雨、天气闷热,则发病早而重。地势低洼、田间积水、高度密植、通风不良、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11.
陈东海 《农家致富》2011,(22):36-37
一、根腐病1.发病特点病源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并可存活5~6年。在苗床内传播主要是带菌的土壤、肥料、农具和浇水等,病菌从幼苗伤口侵入,再借风、浇水传播,高温、高湿是此病发生、流行的关键。苗床连茬、地面积水、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地下害虫多、农事活动造成根部伤口多的地块发病较重。2.防治方法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浇灌苗床(每平方米  相似文献   

12.
果树的根癌病也叫根瘤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果树的根颈部位,也危害根、枝,主要以病残体和芽孢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传播途径广泛,雨水、风、昆虫、人为传播都有。近几年发病越来越重.不但葡萄、核果类发病,在梨、苹果等仁果类果树上也有发生,应引进广大果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辣椒青枯病作为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通过土壤进行传播,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对马铃薯、西红柿、茄子等农作物有着一定的危害。辣椒青枯病发病十分迅速且防治工作较为复杂,阻碍了农作物健康生长,进而影响种植效益。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辣椒青枯病的发生原因、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阜南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阜南县玉米细菌性茎腐病时有发生,个别年份、个别田块发生重。总结了阜南县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病症状、病源、传播途径和发病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主要包括:种子消毒、土壤消毒、合理施肥、及时治虫防病、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等。  相似文献   

15.
黄瓜根结线虫病发生后,在根部形成瘤状根结,造成植株矮小,长势似缺水、缺肥状,结果少且小,严重时整株萎蔫、死亡。田间主要通过病土、病苗和灌溉水传播。根结线虫一旦发生,较难清除。土壤干燥,疏松的沙质土壤,适合线虫的活动而发病重,黄瓜连作期越长发病越重。  相似文献   

16.
<正>葡萄根腐病的典型的是叶片发黄,叶缘枯焦,黑。发病机理主要有:1.土壤板结。葡萄园来未深翻,形成土壤板结壤透气性差,葡萄根系呼难,加之根腐病属土壤习在土壤中腐生,当树体衰树体即被感染。病菌在土可借水流传播,另外地下带菌的土壤,均可带病传另外不深翻,为病菌创造好的习居场所。2.人为因素。园艺工具口均可带病传播和侵入,一件适宜,3天即可完成侵染。3.病菌潜伏期长。侵树体健壮不发病,而是潜来,待树势衰弱或感染到程度,才突然出现症状,  相似文献   

17.
芹菜软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土传病害,一般在芹菜生长中后期封焦遮荫、地面潮湿的情况下易发病。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通过昆虫、操作、雨水或灌溉水等传播,从伤口侵入,发病后可通过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蔓延。发病适温25℃-30℃,雨水多或浇水过勤、湿度大,发病多;伤口多,重茬地、低洼地、排水不良的地,发病重。防治芹菜软腐病可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8.
陕南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病规律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陕南烟区烟草根结线虫病病原物为南方根结线虫 (Meloidgynenc-onggita) ,以雌虫及卵在土壤中越冬 ,在安康主要危害烟草 ,发病率最高可达 1 0 0 %。该病每年 7月份为发病始期 ,8月份病情发展最快 ,为全年发病最严重的时期。感病严重者烟株矮化 ,叶缘外卷变枯 ,甚至全株死亡。主要以残留在土壤中的根结传播 ,连作地、砂土地发病严重。采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合理轮作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 ,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棉花枯萎病被称之为棉花的癌症,种子带菌为主要传播途径,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8~10a。土壤肥力低、早播地、施氮肥过多、低洼的粘土地及老病区棉田发病重。  相似文献   

20.
西芹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发病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柄,多从叶柄基部开始侵染,发病初期呈淡褐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发病后期逐渐扩展到叶柄和茎基部变成褐色软腐,湿度大时,发病部位发生浓密絮状白霉,而后生成鼠粪状黑色菌核。 2.发病规律西芹菌核病发病适宜温度为5~25℃,湿度为80%以上,菌核混杂于种子中或残留在土壤中越夏、越冬,病菌通过土壤、气流、种子、灌溉传播,土壤湿度过大,种植过密,连续耕作和氮肥施用过大,均促使该病扩大和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