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麦是我省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000万亩左右,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2%左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50%左右。搞好小麦生产,不仅对全省粮食生产,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乃至社会安定均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省小麦生产发展较快,单产、总产连创历史最高水平。1990年,全省小麦单产仅为267公斤,总产166.1亿公斤。1991年小麦单产达300公斤,以后几年均保持在300公斤以上。1993年全省小麦总产首次跨过200亿公斤大关,达202.5亿公斤。1994年,全省6074.9万亩小麦,单产达335公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小麦种植面积10万hm2,占粮食作物种植比重的32%。小麦生产在粮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解决郊县农民口粮和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小麦平均单产自九五末期创下历史最好水平333.1kg,到现阶段一直徘徊在300kg左右。2004年以来,中央提出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天津市  相似文献   

3.
小麦育种发展方向及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3.2亿亩左右,生产商品小麦920亿kg左右,随着我国耕地面积的逐步减少,国内外小麦需求不断增加,提高小麦单产迫在眉睫,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是获得小麦高  相似文献   

4.
苏北地区粮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1年,江苏省粮食生产在高起点上实现了八连增,苏北五市是江苏粮食生产主产区,粮食总产228.5亿kg,占全省粮食总产的69.1%,处于全省的前5位,但单产排名靠后,因此,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粮食单产。为积累经验,建立起粮食生产工作长效机制,文章从粮食生产现状、单产潜力、粮食高产障碍因素几方面进行重点分析,提出发展苏北地区粮食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浅谈目前我省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生产大省,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位,小麦生产的歉丰,对全国粮食形势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以及科技投入的增加,使我省小麦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单产不断提高,总产达到380亿kg。但我省小麦生产发展很不平衡,虽然涌现出不少高产典型县、乡和地块,仍存在相当部分的中、低产区,整体产量水平并不高。因此,要想使我省小麦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就必须解决好均衡增产问题。笔者曾多次与有关小麦专家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对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所了解。现就有关制约小麦产量的一些主要因素及应采取的对策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6.
<正>邯郸市位于河北省最南部,是粮食生产大市,粮食常年种植面积在1160万亩左右,其中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邯郸市也是全国小麦优势产区,常年种植面积在560万亩左右。近年来,全市把粮食生产放在"三农"工作的首位,大力推广粮食高产栽培集成技术,实现了从2003年到2013年小麦单产的"十连增",到2013年,全市小麦平均亩产到达459.8公斤,位居河北省第1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全市小麦单产的连年  相似文献   

7.
小麦是我省的重要粮食作物,常年栽培面积占全省粮食作物的40%左右,总产约占全省粮食总产的25%。建国以采,我省小麦生产发展很快,单产已从建国初期的44.7公斤提高到1987年的255.7公斤,增加了4倍;总产由21.65亿公斤增加到112.2亿公斤,增加了5倍。小麦生产的迅速发展,高产品种的推广起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我省小麦生产处于徘徊状态,究其原因与现有品种的产量水平没有突破有一定关系。因此,很有必要对现有小麦品种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提出对策,以推动全省小麦生产向新的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提出了千亿斤粮食增产计划。河南省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对粮食生产极为重视,提出了“两不牺牲、三化协调发展”的战略。郏县作为河南省粮食核心产区48个高产巩固县之一,近年来一直开展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粮食总产稳定在32万吨左右,秋粮作物以玉米为主,常年种植面积23万亩左右,单产水平400公斤/亩,结合近年来郏县玉米高产创建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9.
德州市自2005年开始实施小麦良种补贴项目,5年来全市累计实施小麦良种补贴面积124.8万公顷,推广良种1.4多亿千克,补贴资金共1.87亿元。在项目带动下,全市小麦生产不断跃居新水平,2007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2009年全市小麦平均单产突破500千克大关,成为全国首个粮食总产过50亿千克的吨粮市,受到国家农业部和山东省政府表彰。2010年全市小麦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510.5千克,单产、总产实现连续7年增产,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0.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3.2亿亩左右,生产商品小麦920亿kg左右,需小麦种子25.6亿kg,如何控制和提高小麦良种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民经济收入.小麦种子生产单位要高度重视种子生产质量,为农业安全生产和农民增收做出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1.
《当代农业》2011,(19):6-6
农业部近日发布《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要求采取七项措施.全方位推动农业发展新跨越。 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确保95%以上的自给率。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扩大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加强主产区建设;提高单产水平。  相似文献   

12.
沈丘县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县,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06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自2004年以来.全县粮食生产连续5年取得丰收,5年5大步,连年上台阶,尤其是2007年、2008年小麦单产连续2年超500kg,其中2007年全县6.25万hm^2小麦平均单产507.8kg,成为黄河以南全国首个夏粮单产超500kg的县。笔者现就小麦如何获得高产谈以下几点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玉龙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凤英 《云南农业》2009,(11):29-29
小麦是玉龙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0.8万hm^2左右。曾经创造过亩产870.50kg的全国小麦单产记录。因此,抓好小麦生产,对提高单产和全县粮食总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就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进行了阐述,以期能使玉龙县的小麦产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随着小麦生产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平衡施肥、精量半精量播种、病虫害防治等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小麦生产.特别是优种统供、包衣技术、地膜覆盖等技术的推广.极大地促进了长治市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平均单产达到270千克左右。为调整小麦品种结构.发展高产优质专用小麦,提高小麦生产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河北省定兴县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实现了粮食生产的连续10年丰产丰收。2012年全县粮食面积7.05万hm2,平均单产522kg/667m2,总产达到55.23万t。其中小麦3.34万hm2,单产428kg/667m2,总产21.46万t;玉米3.4万hm2,单产606kg/667m2,总产31.2万t。2012年供给商品粮4.48亿kg。在粮食生产上,定兴县突出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强化组织领导,为粮食生产提供有力保障针对2013年农业生产实际,为确保实现粮食生产十  相似文献   

16.
襄阳市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襄阳市近年小麦单产、总产量持续增加,集约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对当地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多年探索及其综合集成应用,有力地推动了襄阳市小麦生产持续健康发展,为襄阳市粮食增产及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新疆农业科技》2005,(2):20-20
冬小麦是疏附县的主要作物,占粮食总面积的57%。近几年,平均单产330公斤/667米。左右,病虫草害成为影响小麦生产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根据山西省50多年来粮食生产的相关调查与统计资料,运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省粮食产量和作物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49年以来山西省粮食总产与单产在波动中呈增长趋势;粮食作物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粮食总产的提高主要归功于粮食单产的增加,其中玉米单产的增加对粮食平均单产的提高作用最大,其次是小麦。并提出如下建议:依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增加粮食单产;稳定小麦播种面积,满足人们对小麦口粮消费的需求;玉米作为粮食和饲料兼用的高产高效作物,今后的种植面积应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9.
1目前唐山市小麦品种现状 小麦是唐山市粮食骨干作物之一,近几年播种面积保持在160万亩左右,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左右着该市粮食生产。生产实践表明,应用小麦优种是实现增产丰收的重要措施。1997年以来,唐山市进行了第五次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确立了以京冬8号为主的高产稳产品种格局,实现了小麦生产由中产水平向高产水平的跃进。  相似文献   

20.
探索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波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优化粮食生产结构、提高粮食产量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山东省为例,对2000-2012年粮食生产结构以及产量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影响粮食总产量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近十几年来山东省粮食总产量及单产小幅波动但基本呈稳定上升趋势,小麦和玉米占粮食生产结构比重不断增加;农业从业人口、作物单产和农业投入是影响粮食生产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