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不但使我区农业面临着十分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而且将对未来我区种子产业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确保我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全区种子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必须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和市场化供种体系,规范良种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一、我区种子工作现状 1、良种生产体系日趋完善。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种子工作,按照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原则,建立和完善了三级原种生产体系和主要农作物种子区域性原种扩繁基地。在建设和完善生产体系的同时,种子管理队伍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为健全小麦原种生产基地的管理规范化,提高小麦原种产量及质量,总结了小麦基地原种生产技术规程,主要包括小麦种子繁育基地建设和田间生产技术与质量控制2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16(11):F0003-F0003
襄樊市原种繁殖场现有种子生产基地360hm^2,是湖北省农作物专业化繁殖基地,在省内外享有盛誉。该场年向社会提供农作物及瓜、菜等原(良)种子200万kg;该场所属的超拓种禽有限责任公司年饲养海兰褐、海兰灰及德国罗曼褐等种鸡近9万套,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浚县地处豫北平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多年来,浚县种子公司以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为已任,全面做好服务“三家”工作在全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了巩固的专业化种子生产基地10万亩,带动14000余户农民步入种子产业化发展的轨道,年生产中类农作物种子2000余万公斤,每年增加基地农户直接经济收入400余万元,全县每年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省种子产业为研究对象,联系国际、国内种子产业化发展趋势,详细分析了浙江省种子产业在市场、品种、技术、生产条件和经济实力等各方面优势和差距,提出了浙江省种子产业化基本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种子发展空间;加大生产与科研单位联合力度,实现育、繁、推一体化;加大种子公司联合力度,实现经营集团化;调整种子基地布局,增加基地投入,实现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开发力度,促进种子产业化;增加投  相似文献   

6.
洛麦23通过建立穗行圃或穗系圃,与“三圃制”结合,形成了4个级别的种子生产程序:先建立穗行圃,再建立穗系圃;穗行圃和穗系圃,隔年交替进行;穗行圃混合收获种子或穗系圃收获种子,再加繁一代即为育种家种子;育种家种子繁殖原原种,原原种繁殖原种。原种即应用于大田生产。通过和种子企业、农场、种子生产专业村合作,采用“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农场+生产基地”联合体,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至2013年,洛麦23在黄淮麦区南片得到了较大面积的推广利用,累计推广应用面积在100万hm2以上,创社会经济效益13.7亿元。  相似文献   

7.
黔兴201亲本整理与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能及时生产出高纯度的足量亲本供大面积制种,采用“两圃两库一田法”整理繁殖杂交玉米黔兴201亲本。通过育种家种子套袋自交选择,建立原原种库;通过原原种穗行选择和套袋自交选择,生产原种,建立原原种后备库;通过亲本繁殖田生产亲本种子,采用育种家种子和原原种育苗移栽提高繁殖系数,充分利用冬季海南充足的光热条件加快繁殖进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黑龙江省种子产业形势分析,从科学制定繁制计划、严格种子生产审批、加强原原种和原种基地建设、技术培训、树立龙头企业和地方名牌、加大监管力度等方面阐述种子繁育体系建设,为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提供优质良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提出了宁夏种子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措施:(1)深化体制改革,转换运行机制,推动宁夏种子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2)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3)提高种子质量和服务水平,实施名牌战略;(4)培养和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5)依法加强种子行政管理,净化市场经营环境;(6)加快种子基地建设,强化技术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7)加强科技创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1 建立高纬寒地极早熟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的特殊意义 1.1 满足高纬寒地水稻发展对种子的需求 目前,我省北部高寒区有较大面积适宜种稻地尚未开发.但是,该区的水稻生产因其基础设施落后,优良品种严重退化,原种、原原种供不应求而无法适应形势的发展,因此,加强高纬寒地水稻种子基地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详细描述了菜心种子扩大繁殖的生产技术规程,包括原种生产基地的选择、隔离措施,原种生产的方法,原种单株、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嘲选择标准和选择方法,以及对收获后种子的质量、检测规则等要求,为菜心种子生产扩大繁殖提供依据,确保生产出来的菜心种子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一、提高杂交玉米种子质量的关键技术 1.提高原种和生产用亲本种子的纯度。只有提高原种及亲本种子的纯度,才能保证杂交种子的纯度。首先是通过供种单位了解所用亲本种子的代数和亲本性状,并保证亲本生产的去杂彻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东省安丘棉花原种繁育基地简介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东省安丘棉花原种繁育基地,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与山东省安丘市棉麻总公司从1988年开始建立的。发展到具有一个良种棉加工厂、二个棉油加工、一处综合性宾馆(香江宾馆),...  相似文献   

14.
GS豫麦18号四级种子生产技术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GS豫麦 1 8号的繁育推广过程中 ,我们采用了四级种子生产程序进行种子生产 ,实现了种子生产规模化 ,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现就其生产技术与应用效果概述如下。1 GS豫麦 1 8号的四级种子生产方法从该品种推广开始 ,我们育种单位负责建立了四级种子生产基地 ,常年基地面积分别为 :育种者种子保种圃 6~8亩 ,原原种圃 50 0亩。后两级种子由于需种量大 ,主要由其它国营农场和种子生产单位承担。其生产方法是 :1 .1 育种者种子生产由于尚缺少低温低湿库的长年贮藏条件 ,我们主要通过育种者种子保种圃 ,用株系循环法生产育种者种…  相似文献   

15.
国家"九五"种子工程重点项目--国家级水稻原种场已经在天津建成.这是我国北方粳稻区惟一的国家级水稻原种场.天津市常规稻育种居国内领先水平,但是原种生产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有关方面投资1680万元,把天津市原种场扩建成了目前我国北方最大的水稻原种生产基地--水稻三圃田和原原种田扩大到80公顷,原原种纯度提高到99.9%,发芽率提高到95%,总产提高到60万公斤;水稻原种田600多公顷,每年可以生产水稻原种540万公斤,原种质量全部达到了国家一级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农业增产增收的第一要素。要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产业化,就要从源头抓起,发展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种子加工、种子推广和种子服务等配套的产业链。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育、繁、推一体化的经  相似文献   

17.
<正> 种子标准化是农业标准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它又是增加农业生产的一项有力措施,促进农业高产稳产的主要途径,防止优良品种退化、混杂、提高种子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区在种子标准化工作方而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特别是在种子质量管理标准化上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1982年全区五个原种场生产的水稻原种、良种与非标准种比较均增产10%以上。1983年潢川县小麦原种、一、二、三级良种与非标准种对比种植,分别比非标准种增产11.7%和9%、8.2%、5.5%。1985年全区建各种类型的种子生产基地15.8万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促进种子产业科学发展,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在2012年秋播生产中,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繁育小麦原种120 hm2,油菜原种113.3 hm2。一是及早动手,多方引进抗病、高产、优质、丰产、稳产的小麦、油菜新良种。在小麦油菜生育期间,秦州区种子管理站组织全站技术人员、辖区内种子企业、科技户到甘肃省农科院、天水市农科所、天水农校等科研院校的试验田、繁殖基地以及本区试验、示范基地,大田生产进行了观摩、学  相似文献   

19.
隆德县海拔高、气候冷凉,非常适宜原种繁育基地建设。近年来,在政策扶持、企业参与下.每年沿六盘山西麓的观庄乡田川、好水乡后海等村建立原种繁育基地100hm^2.平均单产30t/hm^2.繁育原种3000t。为推进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实现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奠定了基础.现就我们总结的繁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规范云木香良种繁育,保证云木香种子种苗质量,进而提高云木香药材质量,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规定和标准,从建立云木香良种繁育基地及管理制度、云木香良种繁育技术规程、分级繁育制度、原种生产注意事项、云木香种子种苗质量标准等对云木香良种繁育制度建立进行探讨,形成生产实践的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