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田养鱼是充分利用国土资源的最佳模式.它为综合利用,立体开发农田经济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广阔的领域.稻田养鱼是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综合养鱼方式.根据稻鱼共生的原理,把两种不同的生产场所合并在一起,不仅可以把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而且能充分利用人工新建的生态系统,使其发挥共生互利的作用.发展稻田养鱼是节约用地、节约用水,一地多用、一水多养的壮举.它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是发展淡水鱼业、增加稻谷产量的一个重要门路.在当前耕地逐年减少、人口年年增加的严峻形势下,大力推广稻田养鱼实在是最佳利用国土资源之上策.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稻田养鱼发展很快,不仅在山区、平原而且在南北方都得到很大发展,1986年,全国稻田养鱼已发展到1038.48万亩,但是传统的稻田养鱼,一般只养食用鱼,产量低,出田鱼的规格也小。  相似文献   

3.
摘要:新化县稻田养鱼的传统养殖模式,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稻田养鱼农耕方式为新化的社会经济作出了贡献,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新化县的稻田养鱼面临许多新问题,[2]。本文在分析该县稻田养鱼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稻田养鱼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晓辉 《云南农业》2006,(12):18-19
稻田养鱼可以充分利用稻田良好的生态条件作为鱼的生育环境,让其清除稻田杂草,减少水稻病虫害.改良土壤,增加水稻产量;同时水稻又为其生长、发育、觅食、栖息提供良好的环境,达到稻鱼互惠互利,实现水稻无公害生产。目前.翠云区的稻田养鱼整体水平正处在从粗放经营、平板式向集约化、高标准方向发展,稻田养鱼的开发规模越来越大.开发的水平越来越高,增产、增收、富民的效果也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稻田养鱼的历史及意义,剖析了传统稻田养鱼模式在现代农业生产中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现代稻田养鱼的新模式和无公害稻田养鱼技术。  相似文献   

6.
我国稻田养鱼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是将稻田种稻和养鱼结合起来,把两个生产场所重叠在一起,充分利用稻田生态环境,发挥水稻和鱼互利共生的作用,获得有机水稻和有机鱼的双丰收。稻田养鱼技术在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以时间为轴,以生物多样性为主线,将我国稻田养鱼分为三个阶段:传统稻田养鱼阶段(东汉末年至新中国建立前)、探索发展阶段(新中国建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现代稻田养鱼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回顾了我国稻田养鱼技术的研究进程,总结分析了我国稻田养鱼技术的发展现状与特点,重点突出稻田养鱼技术的进步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鱼的水体环境相对较狭窄.每到盛夏水温过高.加上鱼类排泄物增加,水质很易污染而缺氧。因此.在稻田养鱼中,防暑降温,以求安全度夏是最重要的,其具体措施有:  相似文献   

8.
黔东南州稻田养鱼发展历程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稻田养鱼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在技术上广泛的研究和生产上的深入实践,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黔东南州是贵州省稻田养鱼起步最早、养殖规模最大的市州,在稻田养鱼发展过程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简要介绍黔东南州稻田养鱼的发展历程以及现阶段发展状态,以其供大家探讨黔东南州稻田养鱼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根据勐海县稻田养鱼发展历程,将稻田养鱼分为冬闲田养鱼和稻鱼轮养两种模式,着重阐述了勐海县稻田养鱼的主要技术措施,并对今后提升勐海县稻田养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冬闲田养鱼,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一种值得很好推广的养殖模式.其优势在于:第一.利用从10月中上旬收割完水稻后到翌年5-6月的稻田冬闲时间.将地势低洼、常年积水、不适宜冬季种植作物的稻田蓄水养鱼.可以生长商品鱼.也可培育大规格鱼种。第二,冬闲田养鱼,可以充分利用田间的天然饲料.提高稻田利用率,发挥水田的水资源优势,提高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第三,鱼类摄食稻田里的杂草、害虫、沉渣及有机碎屑等.可以减少水稻的病虫害.提高下年度水稻的产量和稻谷质量。鱼类游动.可起到松土作用.鱼类排泄物是优质肥料.可以肥田.增加稻田有机质含量,提高稻田肥力。  相似文献   

11.
由于稻田养鱼的迅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革新,稻田养殖养鱼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勐大镇稻田养鱼发展现状,从设施建设、技术推广和饲养管理等方面分析了稻田养鱼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发展措施,以指导并促进稻田养鱼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浙江淳安县坐落于浙江省的西部,该县农民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千岛湖淡水资源,发展稻田生态养鱼技术,大大降低养鱼成本.又收获了无公害绿色大米.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好门路。他们的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4.
稻田养鱼用药难请来专家谈一谈福建省南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余乃凤吴德喜稻田养鱼要处理好稻田用药和鱼类生存的矛盾,就应掌握以下两个技术关键。1.农药品种的选择目前农药新品种繁多,且有向高毒高效发展的趋势。但稻田养鱼施用农药原则上宜选用高效低毒农药。一般不使...  相似文献   

15.
稻田养鱼在我省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稻田养鱼的发源地之一,史料记载三国时期我省成都等地盛行稻田养鱼。改革开放后,我省稻田养鱼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稳粮增收的有效途径。多年来为全国各地提供了许多经验,成为全国稻田养鱼的一面旗帜。2011年,四川省列入全国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区。2015年底,全省稻田养殖面积308938hm~2,养殖产量33万余t。产量仅次于池塘养殖,占全省总产量的24.9%。2016年,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德阳综合试验站对我省新一轮稻田综合种养典型模式开展调研,对典型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进行了成本和效益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以期为新一轮稻田综合种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玉臣 《吉林农业》2013,(3):250-250
我国稻田养鱼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就有稻田养鱼的记载。近年来,在传统的稻田养鱼基础上,各地根据稻、鱼共生理论,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稻田养鱼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成为我国农村最大面积的立体农业模式。发展稻田养鱼能收到"稻田养鱼鱼养稻,水稻增产鱼丰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稻田养鱼在贵州省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铜仁、遵义等新区迅速得到推广。稻田养鱼合理地运用了稻田空间和资源,采取科学的养殖技术,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在这一养殖体系中,养殖户必须要处理好稻田和鱼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施药。在此基础之上,本文结合铜仁市思南县稻田养鱼的实际情况,对稻田养鱼中的科学施药和防病技术进行了分析,从而保证水稻和鱼二者和谐生长。  相似文献   

18.
《农技服务》2022,(1):99-100
为黔东南州稻田养鱼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针对黔东南州稻田养鱼现状,分析了稻田鱼商品率不高、本地苗种产能不足、缺乏长效资金支持等黔东南州稻田养鱼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配套规划建设多功能鱼种生产基地、构建稻田养鱼全产业链、强化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加强资金保障等促进黔东南州稻田养鱼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稻田养鱼把水稻栽培和水产养殖合理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稻田工程化改造,建立了稻渔共生系统,可以在保证水稻产值的基础上,促进稻田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表现出稳粮、促渔、增效以及生态等优势。稻田养鱼目前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养殖户的重视与关注,逐渐成为水产养殖业中的新亮点。一、稻田养鱼的价值与作用稻田养鱼模式的发展让种养殖业的结合得以有效深化,稻田养鱼模式不但能够推动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同时还可以促  相似文献   

20.
沼肥在稻田养鱼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国英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B07):89-90,76
为探索沼肥在稻田养鱼生产上的应用效果,2004-2006年进行了稻田养鱼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肥对水稻和鱼产量提高、品质改善均具较为明显的效果,水稻平均增产43.47kg/667m^2,增幅为8.02%;鱼平均增产28.38kg/667m^2,增幅为45.27%,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