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方大豆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一直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与油料作物,也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北方地区是大豆的主要种植地,先进的大豆种植技术与适宜的气侯是促进北方大豆产业蓬勃、科学、高效发展的关键。因此,研究与完善大豆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北方大豆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北方农业区中农作物生态类型最为丰富的区域。该区年降雨量平均450~700mm,7~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55%~60%,光温资源远比国内其他大豆产区丰富,可满足大豆生长的需要。因而,大豆成为这一地区种植历史悠久的主要农作物。  相似文献   

3.
伊成霞 《种子科技》2023,(17):63-65
大豆是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能够加工成豆制品,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来源,深受消费者喜爱。大豆在我国栽培范围广泛,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应结合当地种植情况选择适合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确保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文章主要从大豆品种选择和处理、种植地选择和整理、大豆种植技术、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论述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大豆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栽培历史悠久,品质资源丰富,全国除少数省以外,均种植大豆。大豆的营养价值很高,应用广,它不仅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植物脂肪,而且还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大豆低聚糖、大豆异黄酮、大豆磷脂、大豆皂甙、大豆多肽、大豆膳食纤维等,对人体健康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降低大豆收获后的损失,采用积极主动的方法保持其营养价值和嗜好性价值,充分开发大豆的功能特性,是大豆贮藏与加工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5.
大豆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起源于我国的云贵高原一带,种植历史悠久。现在种植的大豆品种都是通过长期的人工选择驯化而来,影响大豆产量的相关因素中,百粒重量和豆荚数呈现明显的负相关;种植区域对大豆的产量也存在关联影响,北方区域和南方区域在大豆的种植产量和质量上都有不同的优势特征,综合指标较强的则数东北地区;经过长期人工培育的大豆品种综合效益最好,自然遗传的大豆品种则表现出了单一指标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对大豆的需求量逐渐增多。因此,我国大豆的种植范围较广,品种也较为丰富。尽管我国的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存在很大的缺口,大豆产量不足是我国面临的主要粮食安全问题之一。大豆与玉米争地问题也是困扰我国农业生产的矛盾之一。近年来,大豆与玉米共作栽培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基于此,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对作物产量和土壤条件的影响入手,着重介绍了在不同连作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及推广技术要点,旨在促进大豆玉米高产、优产,为发展多品种复合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获得第八届世界大豆研究大会主办权,并将于2009年8月10~15日在北京召开。第八届世界大豆研究大会副主席王连铮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国是世界大豆的发源地,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大豆种植经验,创造了数以万计的种质资源,孕育了享誉世界的大豆饮食文化。1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豆需求量持续攀升,  相似文献   

8.
大豆属对光线强度以及温度高低敏感型作物,跨区域种植可能会导致产量降低。为明确国内不同区域大豆种植技术,改善大豆种植情况,对北方春大豆区、黄淮海夏大豆区、南方多作大豆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方春大豆区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提升机械化水平、轮作倒茬与保护性耕作提高大豆产量;黄淮海夏大豆区可以通过抗倒伏品种、前茬深松、研发推广免耕精量播种技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提高大豆产量;南方多作大豆区可以通过发展红黄壤地区大豆生产、套作、简化生产环节等提高大豆产量。本文通过对不同区域大豆种植情况的研究,以期能够为改善大豆种植现状,提高大豆产量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常盼盼 《种子世界》2021,(12):0006-0008
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我国重要的粮油兼种作物。我国大豆种植的历史悠久,东北、华北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地区都有大面积的种植。为保证大豆种植的高产高收,必须重视大豆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培育优质高产的大豆品种,解决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大豆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豆是我国东北高寒地区的重要农作物和油料作物。大豆产量高低直接影响我国东北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对大豆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满足社会发展对大豆的需求已经成为大豆种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探讨了东北高寒地区大豆种植技术,提出了大豆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和意见,期望在保证大豆产量的前提条件下不断提高质量,更好地推动东北高寒地区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获取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探究了我国玉米间套大豆种植现状,重点分析了玉米间套大豆种植模式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对作物根系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影响,阐述了玉米间套大豆种植技术的优势,并提出有效的玉米间套大豆控制玉米病虫害种植技术,通过科学选种、选地,做好整地、播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控,从根本上提高种植产量,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大豆种植对我国的农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先进设备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使得我国的农作物产量大幅提升。文章从山东省曲阜市大豆种植情况出发,深入了解了曲阜市大豆种植技术,分析了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为更好地推广大豆种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陆代平 《种子科技》2023,(17):60-62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耕地资源不足问题日益凸显。玉米和大豆是我国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在实践中,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土地紧张问题,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也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在山区玉米和大豆种植过程中,选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可以保证玉米的产量,并且多收获1季大豆,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文章主要论述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势,分析了该技术的具体应用要点,以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大豆生产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大豆生产和科研经验,但是我国大豆加工业也存在劣势,如适于加工的优良品种覆盖面有限,平均单产较低,约1500kg/hm^2,与世界平均为2250kg/hm^2的水平尚有很大差距,同时种植管理成本也高等。因此,我们要立足优势,大力实施大豆加工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5.
李毓峰 《种子科技》2023,(23):97-99
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能够被制作成多种豆制品。大豆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磷酸等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我国大豆栽培历史悠久,但是大豆的产量严重不足,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为此,应加大对大豆种植技术的研发力度,同时加强大豆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分析了大豆栽培技术的要点、大豆常见的病虫害以及防治技术,以期为我国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及主要的经济类作物之一,在全国各地均可种植。大豆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而且含有大量微量元素,是人民健康生活中获取优质植物蛋白质和植物油的主要渠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豆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大豆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大豆的总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近年来,虽然大豆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但大豆单产提升并不明显。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攀升,大豆的轻简化栽培也在逐渐替代传统的种植方式。基于大豆田间种植经验,总结了大豆优质高产轻简化栽培模式,为大豆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一种高产出和高质量的栽培模式,科学间种大豆和玉米,能有效解决大豆和玉米争夺土地资源的问题,对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优势明显,通过扩间增光和塑株保密等措施,发挥大豆的固养地作用,提高土壤水平,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增加一茬大豆的经济收入,同时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文章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优势为切入点,分析了该种植模式的种植要点,并且提出了病虫害防治措施,以期为种植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北方春播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是实现北方春播大豆高产优质的重要技术,要注意选择适应性好、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肥力、有效积温等)的大豆品种。大豆有明显的异地增产效果,对多年种植的品种应及时更换,换种可增产15%左右。根据种植地块的不同,选择生育期不同的品种,同一积温带低洼地块应选择生育期提早2d成熟的大豆种子,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资源,以确保大豆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贵港市作为我国大豆、玉米主产区之一,该地区具有气温偏高、年降水量较多等气候特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贵港市地势平坦,适宜大豆、玉米生长,为其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地理区位条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大豆、玉米产出率。基于此,文章深入分析了贵港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现状,探究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20.
北疆沿天山北麓冬小麦收获后热量资源仍然丰富,≥10℃积温2 000~2 200℃,选择极早熟大豆品种,麦收后抢抓农时复播大豆,可实现复播大豆高产种植。本文从复播大豆的品种选择、构建合理的高密度群体、化学调控、水肥运筹、病虫害防控、机械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复播大豆种植技术,为大面积推广麦后复播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