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欧李园土壤为研究对象,设计了高垄种植欧李+地布覆盖(H)、沟作种植欧李+地布覆盖(D)、平作种植欧李+地布覆盖(F)处理,以沟作种植欧李(CK)作为对照,研究了生长季节内(5—9月)3种处理对土壤温度、湿度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昼20cm土壤温度随日照时间的延长,H、D处理高于CK,F处理低于CK,但增温幅度HCKDF;生长期间土壤温度先升高后降低,H、D、F处理在09:30前土壤温度均高于CK。生长季节内20cm土壤湿度先降低后升高,生长前期(5月15日前)D处理湿度较高,生长中期(7月13日前)H处理高于D、F和CK,但D、F处理低于CK,生长后期(7月31日后)3个处理均低于CK。3种处理下(H、D、F),果实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5.79%、11.09%和7.30%,平均酸含量分别比CK降低了23.65%、25.15%和15.75%,果实平均硬度分别较CK降低了15.86%、5.82%和2.58%,平均单果质量、平均果实含水量也较CK降低。3种地布覆盖方式均能对土壤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在雨季具有降低土壤湿度的作用,可明显改善鲜食欧李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复合菌剂CAMP对砂质土壤改良及白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微生物复合菌剂对砂质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其对白菜生长特性的影响,以白菜和砂质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生物菌剂CAMP处理砂质土壤,研究其对砂质土壤有效菌数量、砂质土壤的养分、白菜生物量、植株抗性和白菜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CAMP可以提高砂质土壤有效菌数量,微生物菌剂CAMP处理后的土壤有效菌数量是CK(对照,未经过处理的砂质土壤)的357.1倍。微生物菌剂CAMP对提高砂质土壤养分有较好作用,微生物菌剂CAMP处理后的砂质土壤全N、全P、速效N和速效P含量分别比CK高4.3%~10.1%、7.9%~10.0%、7.6%~24.1%和3.7%~8.4%。同时微生物菌剂CAMP对白菜生物量、植株抗性和生长速率也有较好作用,微生物菌剂CAMP处理后的白菜的株高、根长、根粗、地上鲜质量、地上干质量、地下鲜质量和地下干质量分别比CK高11%、51%、8.9%、11%、27%、18%和11%。微生物菌剂CAMP处理后的白菜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比CK高180%和35%。研究表明,微生物菌剂CAMP在砂质土壤改良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不同覆盖方式对“赤霞珠”葡萄越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采用不同覆盖方法,研究了葡萄越冬期间枝蔓、根系附近土壤温度及含水量的变化及对翌年葡萄生长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期温度最低时,化纤毯加覆土与聚苯乙烯保温被处理,枝蔓附近土壤温度较覆土处理分别提高了3、0.8℃,根系20cm附近土壤温度较覆土处理分别提高了1.9、1.4℃;化纤毯加覆土处理枝蔓附近土壤含水量较覆土处理提高了1.7%;化纤毯加覆土与聚苯乙烯保温被处理,根系20cm附近土壤含水量较覆土处理分别提高了3.5%、1.5%;化纤毯加覆土覆盖处理"赤霞珠"葡萄翌年萌芽率最高,单果质量最大,为1.35g,可溶性糖含量为21.33%,总酸含量为8.09%。说明化纤毯加覆土覆盖对"赤霞珠"葡萄越冬防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红灵"小西瓜为试材,研究了覆盖降解膜1(F1)、降解膜2(F2)、降解膜3(F3)、降解膜4(F4)及普通地膜(CK)对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小西瓜生长、果实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期探究不同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及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露地小西瓜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膜处理的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小西瓜主蔓长、茎粗、叶片数、全株干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形指数、中心糖、边糖及果皮厚度与CK差异不显著,但F2处理的果实干质量、单瓜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显著高于CK。生育期结束,F1、F2、F3、F4膜的降解强度分别为7.49%、25.97%、31.26%、27.98%。综上,F2能增温保墒,促进果实中干物质积累,增加单瓜质量和产量,降解效果好,适合在鲁西北地区露地小西瓜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曲继松 《长江蔬菜》2013,(24):22-24
通过对8个薄皮甜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在宁夏中部干旱带早春露地栽培的优质品种。研究结果表明,特大超早糖王和丰宝2个品种综合性状突出,明显优于CK(八里香)和试验的其他品种,适合在宁夏中部干旱带作早春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6.
植物工厂中不同供液方式对辣椒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植物工厂辣椒育苗为对象,研究漂浮式与潮汐式供液方式对育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漂浮式处理营养液和基质pH值显著高于潮汐式处理,EC值显著低于潮汐式处理;与潮汐式处理相比,漂浮式处理中幼苗株高、茎粗分别增加18.4%,23.6%;漂浮式处理幼苗根尖数、总根长、直径在0~0.5 mm的根长分别增加了37.0%,45.5%,50.1%;幼苗地上部鲜质量、全株鲜质量、地上部含水量、植株含水量分别增加45.6%,32.1%,2.5%,1.8%。漂浮式育苗显著促进辣椒幼苗侧根生长,形成良好的根系系统,促进根系对水分和可溶性盐类的吸收,加快地上部形态建成,提升种苗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定量确定宁夏中部干旱风沙区主要旱作造林树种植苗造林成活率与土壤墒情的关系,在宁夏盐池县人工模拟不同土壤墒情梯度,开展了常用旱作造林树种柠条、花棒、杨柴3种灌木裸根苗植苗试验。结果表明:在宁夏河东沙地盐池县,当沙地土壤含水量在≤5.5%时,3种灌木旱作植苗造林成活率及苗木生长受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不适宜造林;当土壤含水量≥9.32%时造林,3种灌木植苗造林成活率可以达到造林验收标准,苗木高生长虽然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有所提高,但受土壤水分影响的程度不再明显。  相似文献   

8.
土壤容重对生姜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莱芜大姜为试材,研究了容重分别为1.49(CK)、1.36(T1)、1.20(T2)g·cm-3的3种土壤对生姜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容重较小的土壤,其孔隙度较大,最大持水量较高,有利于生姜植株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生长末期T2的株高、茎粗、分枝数和叶片数分别比CK增加17.9%、14.0%、35.2%和36.1%,单株根、茎、叶、根茎鲜质量分别比CK提高43.3%、24.4%、28.1%和35.2%,收获时CK、T1、T2的产量分别为2534.1、3017.7和3326.8kg·(667m2)-1,处理间差异极显著。此外,生姜根茎干物质、淀粉及挥发油含量随土壤容重降低而降低,而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则相反,粗纤维、可溶性糖及VC含量则基本不受土壤容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地面覆盖对苹果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揭示苹果树叶片光合参数、树体生长量和果实品质对不同覆盖物的差异性反应,为苹果园地面管理覆盖物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自主选育的‘望山红’/‘辽砧109’组合苹果树为试材,果园地面分别覆盖农用地毯、碎木屑和园艺地布,以清耕为对照,调查地面覆盖后土壤地温、土壤含水量、叶片光合参数、树体生长量、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2016年、2017年农用地毯、碎木屑、园艺地布、淸耕(CK)土壤温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升高。与清耕(CK)相比,园艺地布覆盖提高土壤温度,农用地毯和碎木屑覆盖降低土壤温度;农用地毯、碎木屑、园艺地布覆盖能提高土壤含水量。3种覆盖处理均能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相对含量。其中,农用地毯覆盖后叶片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相对含量变异系数最小、稳定性优于其他处理,而碎木屑覆盖季节性差异明显、变异系数高、稳定性差。3种覆盖处理均能提高单叶质量、叶片厚度、树高、覆盖率、总枝量,影响枝类组成比例。其中,农用地毯覆盖后单叶质量、叶片厚度、覆盖率、总枝量、中枝、短枝比例等指标高于同期其他处理,而长枝比例低于其他处理。春季园艺地布覆盖后的新梢长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夏季农用地毯和碎木屑覆盖后的新梢生长速度快。农用地毯覆盖后果实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等指标最高,其次为碎木屑。农用地毯、碎木屑、园艺地布覆盖后显著提高果面红色着色程度,提高果实中葡萄糖、果糖、蔗糖、莽草酸含量,降低苹果酸、柠檬酸含量。【结论】综合比较3种覆盖物对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植株叶片参数、树体生长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作用效果从高到低分别为农用地毯、碎木屑和园艺地布。  相似文献   

10.
以甜脆豆品种"合欢"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及甜脆豆部分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覆盖+草、全膜覆盖2种方式均较半覆盖(CK)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了15.3%和23.6%,采收期分别延长了3d和6d,植株鲜重分别提高32.5%和46.5%、植株干重分别提高31.8%和48.7%,增产效果以草+全膜覆盖方式最为显著,产量达1 583.5kg/667m2,较对照增产19.5%。  相似文献   

11.
以京郊三年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树盘覆盖园艺地布、普通地膜和可降解地膜的方法,以清耕为对照(CK),研究不同地面覆盖材料对幼龄苹果园杂草控制、土壤养分含量及树体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山地果园地面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地面覆盖显著降低杂草生物量,园艺地布、普通地膜和可降解地膜处理分别减低杂草鲜质量92.21%、84.00%和46.45%,园艺地布控草效果最好.长期表施肥料后进行地面覆盖,土壤养分含量下降.覆盖园艺地布、普通地膜和可降解地膜后,0~20 cm 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含量较CK降低52.64%、5.08%和30.30%,有效磷含量较CK降低27.63%、35.07%和33.11%.园艺地布降低全氮含量,较CK降低48.28%,其余处理无显著影响.20~40 cm土层中,与CK相比,园艺地布和可降解地膜有机质含量分别降低25.34%和35.83%,全氮含量分别降低24.09%和54.74%,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13.81%和15.23%,有效磷含量与CK差异不显著,普通地膜各种土壤养分含量与CK差异不显著.地面覆盖显著增加幼龄苹果树的新梢长度,提高新梢生长速度,园艺地布作用最明显,新梢生长速度较对照提高360.23%.与CK相比,3种覆盖材料均显著增加百叶鲜质量和含水量,园艺地布显著降低百叶干质量,较CK降低18.13%,其余处理与CK无显著差异.3种覆盖材料显著提高叶片氮、钾含量,对叶片磷含量影响不显著,园艺地布效果最明显.综合分析,幼龄苹果园树盘覆盖可有效控制杂草,改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树体生长及叶片质量提升.从促进果树生长的角度,园艺地布效果明显最好.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我国苹果产业的迅速发展,苹果园覆盖技术得到广泛推广,特别是在干旱缺水地区和寒冷地区,覆盖可以保持土壤墒情,提高土壤温度,为苹果树根系创造更为适宜的生长环境。果园覆盖通过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进而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我们在陕西洛川苹果产区试验探索了不同覆盖方式(黑色地膜、白色地膜、地布、地毡)对果园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20年,在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以‘海尔特兹’树莓为试材,探讨覆膜与未覆膜对其生长和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尔特兹’树莓的0~10cm、10~20cm、20~30cm的土层,覆膜处理的较未覆膜(CK)处理的土壤温度分别提高5.90℃、6.45℃、6.93℃,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50.07%、33.33%、27.65%,枝高及枝粗分别增加11.3%及16.4%,果枝数及结果数分别增加15.6%及18.0%。覆膜处理较未覆膜(CK)的新生枝萌发提早16d,果实成熟提早10d,果实采收期增加9d。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不同区域草莓连作障碍的发生原因。【方法】用典型调查法调查并统计江苏省邳州港上镇、东海石榴镇和溧水白马镇草莓连作土壤的养分含量及微生物区系,并采集当地连作土与非连作土盆栽草莓,观察植株茎粗、鲜质量、株高、根长和根质量的生长状况。【结果】港上镇和石榴镇的草莓连作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缺乏;港上镇0~1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有效钙、镁、铁和硼含量比10~20 cm土层低10.50%~54.65%,根际土壤养分流失严重;港上镇土壤有效锰含量缺乏,白马镇的土壤硼含量很缺乏;港上镇和白马镇的草莓连作土壤已发生轻度盐渍化,石榴镇土壤已发生中度盐渍化;各地连作土壤微生物均以细菌为主,真菌的数量最低;连作会给植株茎粗、鲜质量、株高、根质量和根长带来显著的负影响。【结论】草莓连作会使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养分失衡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影响植株生长。生产上应尽可能采取措施避免连作,并及时对连作土壤进行修复改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物炭减缓干旱胁迫对秋子梨幼苗根系呼吸代谢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以1年生盆栽秋子梨(Pyrus ussuriensis Maxim.)幼苗为试材,主要利用液相氧电极技术和方法,研究废弃枝条制成的生物炭对干旱胁迫下秋子梨幼苗根系活力、根系呼吸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及中间产物的影响。【结果】土壤干旱胁迫期间,干旱处理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生物碳处理的土壤含水量一直高于干旱处理水平。其中,干旱胁迫3 d,生物炭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较干旱处理高23.6%。生物炭处理的根系活力较干旱处理下降缓慢,干旱胁迫7~11 d,生物炭处理的根系活力分别较干旱处理高28.2%、23.0%和20.4%;生物炭处理有效减缓根系呼吸代谢EMP途径贡献率下降幅度,维持稳定的TCA途径贡献率,PPP途径贡献率升幅较小,线粒体电子传递途径仍以细胞色素途径(CP)为主,PPP途径的关键酶G-6-PDH和6-PGDH活性明显高于同期干旱处理,根系TCA途径中间产物丙酮酸和柠檬酸含量高于干旱处理。【结论】生物炭减缓干旱胁迫下土壤水分损耗,减轻土壤干旱胁迫对秋子梨幼苗根系呼吸代谢功能的抑制作用,提高秋子梨植株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VA 菌根真菌对酸枣实生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在盆栽条件下, 研究了VA 菌根对酸枣实生苗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0 %、40 %、60 %条件下, VA 菌根能显著增加酸枣实生苗的生长量(株高、叶面积、鲜样质量、干样质量等) , 降低叶片自然饱和亏和脯氨酸含量, 提高植株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合速率, 显著增强了植株的抗旱能力。在土壤相对含水量相同状况下, 接种菌根真菌植株制造1 g 干物质的需水量低于不接种的处理, 节水效果为16. 5 %~29. 8 %。干旱条件对VA 菌根的侵染影响不大。播种时进行控水处理和在播种后40 d 开始控水两个水分试验对菌根的侵染率、植株的生长及水分状况影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7.
以‘吉美’海棠(Malus‘Jimei’)嫁接苗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法,设置对照(CK)、轻度干旱(SD)、中度干旱(MD)和重度干旱(HD)胁迫4个处理组,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吉美’海棠植株的生理特性规律,以期为‘吉美’海棠的适应性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降低及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吉美’海棠的叶片水势及相对含水量(RWC)逐渐降低;光合系统被破坏,气孔关闭,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及净光合速率(Pn)降低,胞间CO_2浓度(Ci)则呈上升趋势,其中,引起Pn下降的原因为非气孔因素;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能转化率(ΦPSⅡ)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值下降,PSⅡ遭到破坏;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处理初期略有上升但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降低及处理时间的增加,均出现了下降并失去了保护酶功能。‘吉美’海棠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能适应土壤相对含水量范围在55%~65%的环境;在‘吉美’海棠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允许短期轻度干旱胁迫和较短期的中度干旱胁迫,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45%时应及时补充水分,从而避免持续的重度干旱胁迫所带来的影响,必要时提供人工灌溉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以椰糠为基础并适合茭白幼苗的栽培基质,以茭白浙茭2号为试材,以普通土壤、粗粒椰糠、细粒椰糠、珍珠岩为基质原料,按照不同体积配比设置5种栽培基质:普通土壤(CK)、粗粒椰糠(T1)、V粗粒椰糠:V珍珠岩=3:1(T2)、细粒椰糠(T3)、V细粒椰糠:V珍珠岩=3:1(T4),探究不同栽培基质对茭白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茭白幼苗株高可达130.28 cm、叶长可达99.89 cm;总叶绿素质量分数为5.28 mg·g-1,较CK处理提高7.32%;净光合速率为17.75μmol·m-2·s-1,较CK高出35.91%;光化学淬灭系数较CK高17.65%,非光化学淬灭系数较CK低63.33%;T2处理茭白幼苗植株地上部鲜质量可达107.97 g,较CK高205.52%;地下部鲜质量可达102.82 g,较CK高263.45%。综上所述,选用V粗粒椰糠:V珍珠岩=3:1基质处理的茭白幼苗植物学性状和叶片光合参数整体表现最优,可作为适合茭白幼苗的推荐基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明黄土高原旱塬区不同覆盖措施(清耕、覆膜、覆草、覆沙)对苹果园土壤理化性状、根系分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12 a生苹果树为试材,采用土壤剖面分层取样法,对不同径级根系(直径≤2 mm、2~5 mm、5~10mm及≥10 mm)进行空间分布调查,并对根系生物量、根长、表面积等进行详细分析;测定不同土层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等。【结果】对照(CK)根系主要分布在距干0~90 cm范围内的20~60 cm土层中;覆草、覆沙处理主要分布在距干0~120 cm水平范围内的0~100 cm深土层中,以20~40 cm根系最为密集;覆膜处理根系水平分布与CK相似,垂直方向使根系主要分布区域提升至0~20 cm土层,占根系总量的36.06%。各覆盖处理均可减小细根根径、增大比根长、减小大根径根系的下扎深度。覆盖处理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孔隙度均与根系总根长、根系生物量、根系表面积、根长密度呈极显著相关。【结论】覆膜处理根系显著上浮,覆草与覆沙可有效增大根系水平分布范围及垂直深度,增大根系的水肥吸收空间;土壤理化性质与根系生长分布密切相关。综合分析根系分布、树体生长与果实产量品质,覆草处理是陇东旱塬区苹果园较为适宜的地表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20.
针对宁夏干旱区槽式温室内环境日变化进行初步研究,通过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温室娃娃对宁夏干旱区槽式日光温室结构及极端低温条件下内部光照强度、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露点温度、土壤温度等环境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内环境日变化曲线比较可知,此种温室结构均介于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之间,但其性能则类似日光温室,且温度方面性能低于日光温室,尤其是最低温时仅为日光温室的30%;比较3种跨度槽式温室内环境可知,12m优于10m,10m优于8m。在最低温度等极限条件(覆盖保温被条件下,短时间段内10℃空气温度0℃,8℃土壤温度3℃)能够满足韭菜等喜凉叶菜周年生产的需要,同时可进行果菜类蔬菜早春或秋延后栽培,填补日光温室和常规拱棚栽培之间的空档,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地下水位低于3m的地区较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