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茄杂2号为试材,采用嫁接栽培,分析5个施氮水平下茄子全株及茎、叶片、果实养分积累量的动态变化,建立了基于辐热积的日光温室嫁接茄子养分积累模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利用辐热积比较准确地模拟出不同施氮水平茄子养分积累量,以产量最高的F3处理作为参照,其植株N、P、K积累量的标准误差RMSE和1∶1直线决定系数R2分别为4.88 kg·hm-2和0.996 8、0.53 kg·hm-2和0.998 3、7.85 kg·hm-2和0.997 1;茎中N、P、K积累量的标准误差RMSE和1∶1直线决定系数R2分别为1.66 kg·hm-2和0.957 6、0.59 kg·hm-2和0.956 1、3.89 kg·hm-2和0.982 0;叶片中N、P、K积累量的标准误差RMSE和1∶1直线决定系数R2分别为2.19 kg·hm-2和0.976 8、0.40 kg·hm-2和0.985 3、4.06...  相似文献   

2.
肖蕊 《中国蔬菜》2023,(1):90-97
以贵州主栽辣椒品种辣研102、苏椒5号为试材,进行0、70、140、210、280 kg·hm-2 5个施氮水平的连续两年田间定位试验,根据植株地上部干质量和氮浓度的关系,构建辣椒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并评价其在辣椒氮素营养诊断研究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辣椒植株地上部氮浓度逐渐降低,干质量呈升高趋势,构建了2个辣椒品种统一的Nc曲线模型:Nc=4.39PDM-0.28,R2为0.93。模型检验结果RMSE为0.26,n-RMSE为10.08%,且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表明模型稳定性较好。基于Nc曲线推算的氮营养指数(NNI)随施氮量的提高而增加,不同年份、品种、施氮量和生育时期下NNI变化范围为0.55~1.30,且NNI与相对产量(RY)呈线性回归关系,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综合考虑辣椒产量及NNI,推荐贵州地区辣椒较适宜的施氮量为210 kg·hm-2。  相似文献   

3.
以嫁接五年生香梨树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滴灌施肥法,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N1(10 kg·hm-2),N2(15 kg·hm-2),N3(20 kg·hm-2),N4(25 kg·hm-2),N5(30 kg·hm-2))、磷肥施用量(P1(5 kg·hm-2),P2(10 kg·hm-2),P3(15 kg·hm-2),P4(20 kg·hm-2),P5(25 kg·hm-2))、灌水量(W1(6 240 m3·hm-2),W2(6 720 m3·hm-2),W3(7 200 m3·hm-2),W4(7 680 m3·hm-2),W5(8 160 m3·hm...  相似文献   

4.
以“津优101号”黄瓜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法,分析了0 kg·hm-2(CK)、90 kg·hm-2(N1)、180 kg·hm-2(N2)、270 kg·hm-2(N3)、360 kg·hm-2(N4)、450 kg·hm-2(N5)6个施氮水平下,各生育期内黄瓜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最大荧光值(Fm)、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等参数的动态变化差异;并借助于荧光动力学曲线讨论了黄瓜叶片放氧复合体(OEC)活性、光系统Ⅱ(PSⅡ)类囊体间的能量传递和光系统Ⅰ(PSⅠ)末端电子受体对施氮量的响应,以期为设施黄瓜的氮素优化管理与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施氮可以将供试黄瓜产量提高1.7~2.8倍,且施氮量为312 kg·hm-2时,产量最高。供试黄瓜叶片SPAD值、Pn、Gs、Tr、Fm、Fv/Fm等参数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盛果期N3...  相似文献   

5.
以克新1号为试材,设置不同硅肥施用量处理进行两年试验,测定马铃薯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与未施用硅肥对照相比,施用硅肥处理的马铃薯叶片与块茎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提高,根冠比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在马铃薯产量与品质方面,各硅肥施用量处理均可提高产量及商品薯率,硅肥施用量为45 kg·hm-2时较对照两年平均增产29.95%,商品薯率增加5.5百分点;施用量为75 kg·hm-2时较对照两年平均增产57.01%,商品薯率增加8.8百分点。块茎淀粉含量随硅肥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还原糖含量则显著下降。综上,硅肥施用量为75 kg·hm-2时对马铃薯产量以及商品薯率的提高效果最为明显,而马铃薯块茎相关品质指标在硅肥施用量为45 kg·hm-2时较优。  相似文献   

6.
针对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氮肥利用率普遍较低的现状,选择阴山南麓地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和阴山北麓地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两个典型生态区,研究不同施氮量下马铃薯叶片SPAD值变化、SPAD值与施氮量的关系以及与马铃薯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处理下马铃薯叶片SPAD值随着生育期进程的推进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生育期马铃薯叶片SPAD值呈线性增加的趋势,马铃薯产量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表明马铃薯叶片SPAD值与产量之间为二次函数关系,当叶片SPAD值超过一定值后,马铃薯增产幅度不再显著。武川县施氮量为225 kg·hm-2,产量达到最高为46.2 t·hm-2;前旗施氮量为350 kg·hm-2,产量达到最高为61.7 t·hm-2;马铃薯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前期、块茎膨大后期以及淀粉积累期阴山北麓地区的临界SPAD值分别为43.4、41.5、40.7、34.6、32.0,阴山南麓地区的临界SPAD值则分别为49.3、49.1、44.9、37.8、35.6;基于马铃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北京市352 个设施蔬菜地块的施肥状况进行实地调研,查明设施蔬菜施肥现状及存在问题,估算肥料减施潜力。结果表明,北京市设施蔬菜养分投入量普遍超过推荐施肥量(养分超标率>72%)。不同设施类型施肥量差异较大,其中日光温室每季蔬菜平均氮磷钾(N、P2O5 和K2O)投入总量分别为858 、409、572 kg · hm-2,明显高于塑料大棚每季蔬菜平均氮磷钾投入总量593、317、438 kg · hm-2。设施蔬菜养分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基施,对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养分投入总量的贡献分别为66% 和52%。不同蔬菜种类肥料减施潜力巨大,其中甘蓝、黄瓜和茄子总养分相对减施潜力分别为61%~62%、43%~48% 和18%~47%。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氮磷钾养分投入比例(N∶P2O5∶K2O)分别为1∶0.47∶0.66和1∶0.53∶0.73,表明钾肥比例相对不足。建议加快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设施蔬菜施肥技术指导,尤其要降低日光温室的氮、磷肥投入量,避免过量施肥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8.
以长茄一号为试材,在日光温室应用垄作栽培方法,以基肥仅施用氮磷钾复合肥为对照(CK),研究了减施30%基肥条件下,500 kg·667 m-2(T1)、1000 kg·667 m-2(T2)、1500 kg·667 m-2(T3)3个不同生物酶尾料用量对茄子生育期、果实性状、产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日光温室茄子栽培合理应用生物酶尾料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施用生物酶尾料后,茄子生育进程加快,采收期分别延长4.3 d、15.6 d、15.6 d,茄子产量比对照增加6.74%~13.14%,单果质量比对照提高5.54%~10.13%,叶绿素相对含量比对照提高12.40%~21.05%;土壤纤维素酶活性、蛋白酶活性、木聚糖酶活性、植酸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1.97%~45.40%、6.30%~17.61%、20.00%~41.22%、10.16%~67.20%。因此,施用生物酶尾料对茄子生长、改善茄子果实性状,提高茄子产量、增强土壤酶活性有较大作用,生物酶尾料的适宜用量为1000~1500 kg·667 m-2...  相似文献   

9.
以薄皮甜瓜‘博洋61’为试材,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氮肥(尿素)、磷肥(过磷酸钙)、钾肥(硫酸钾)用量对塑料大棚薄皮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别建立了以产量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为目标效应方程,以期为甜瓜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甜瓜产量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先随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达到极大值后又随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氮肥、磷肥、钾肥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单因子效应均为钾>磷>氮,磷肥与钾肥存在交互效应。结合模型优化分析结果,筛选出该试验条件下甜瓜既高产又优质的施肥方案为氮肥513.16~543.38 kg·hm-2,磷肥1 317.23~1 391.93 kg·hm-2,钾肥319.20~353.78 kg·hm-2,即N 236.05~249.95 kg·hm-2,P2O5 210.76~222.71 kg·hm-2,K2O 159.60~176.89 kg·h...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不同基质对茄子幼苗生长的影响,设计了草炭∶田园土=1∶1(T1)、椰糠∶田园土=1∶1(T2)、草炭∶椰糠=1∶1(T3)、草炭∶椰糠∶田园土=2∶1∶1(T4)4个基质处理,研究了茄子幼苗生长指标、干物质积累量、根系形态和光合参数。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处理对茄子生长的影响不同,其中以草炭∶椰糠∶田园土=2∶1∶1处理的茄子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地下干物质积累量、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最高,较适宜茄子,是最佳基质配比。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钙[Ca(NO3)2·4H2O]、锌(ZnSO4·7H2O)肥滴施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新大坪原原种为材料,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分别设置3种不同钙、锌施肥量处理。结果表明,钙肥滴施处理的马铃薯产量较高,马铃薯块茎单株大中薯数、单株大中薯质量、单株薯质量均比CK显著增加,其中T1(150 kg·hm-2)处理产量达67 619.05 kg·hm-2,马铃薯块茎蛋白质、粗淀粉、锌含量均比CK极显著提高;锌肥滴施处理马铃薯植株生长较好,品质较高,其中T6(45 kg·hm-2)处理产量达70 555.56 kg·hm-2,马铃薯块茎钙含量均比CK极显著提高。综合分析,钙肥施入量为150 kg·hm-2、锌肥施入量为45 kg·hm-2,马铃薯植株生长期农艺性状较好,块茎产量较高,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12.
以新疆阿拉尔市九团嫁接5年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通过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氮水平(N1(150 kg·hm-2)、N2(225 kg·hm-2)、N3(300 kg·hm-2)、N4(375 kg·hm-2)、N5(450 kg·hm-2))对库尔勒香梨园生育期内土壤氮素养分、植株叶片全氮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期探究梨园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增加对0~4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较为显著,0~40 cm土层各处理硝态氮、铵态氮、碱解氮含量大致呈“增加-降低-增加”趋势;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各处理间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碱解氮含量变化大致为0~20 cm>20~40 cm>40~60 cm。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梨树叶片全氮含量呈“增加-降低”趋势,且各处理间全氮含量表现为当年枝条叶片>多年枝条叶片。石细胞含量、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会随着氮肥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N3、N4处理叶片养分含量较高、果实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3.
茄子‘天骄’是以E13140为母本,E13102为父本配制的杂交一代品种。中熟,生长势强。果实长棒形,纵径40.5 cm,横径5.0 cm,平均单果质量270 g。果皮墨黑色,有光泽。干物质含量7.0%,鲜果维生素C 63 mg·kg-1,粗纤维0.54%,可溶性糖2.6%。丰产性强,平均产量91 419 kg·hm-2。田间表现耐绵疫病,耐热性较强。适合四川及生态相似区域早春和夏秋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施肥处理对长白山区林下仿生栽培茖葱(Allium victoralis L.)物质积累与产量变化的影响,以长白山区敦化宽叶型茖葱植株为试验材料,对林下仿生栽培茖葱在不同氮磷钾施肥处理组合下的生物量、营养物质含量与产量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林下仿生栽培茖葱植株各部分的生物量与营养物质积累。T4处理(即N 150 kg·hm-2,P2O5 75 kg·hm-2,K2O 150 kg·hm-2)有效地促进了林下仿生栽培茖葱植株各部分生物量,尤其是叶片生物量的积累,其叶片干质量最终比CK处理增加了28.57%。此外,T4处理下的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与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分别比CK处理增加了26.91%、40.47%、18.56%与42.82%。综上所述,对长白山区茖葱林下仿生栽培最有效的施肥处理为T4处理,其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150、75、150 kg·hm-2。  相似文献   

15.
以原有闲置日光温室的茄果类蔬菜种植效果为试材,采用对全年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情况、蔬菜产量和效益情况等数据监测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新疆高寒区域日光温室冬季不加温对种植茄果类蔬菜的影响,以期为新疆高纬度地区设施茄果类蔬菜越冬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温室内气温极限低温约在10.2℃,土壤温室最低为13℃,光照强度最高达17.9 klx;而茄果类蔬菜收获期可从当年10月下旬延续至翌年6月下旬,茄子产量40~45 kg·m-2,辣椒产量30~35 kg·m-2,番茄产量45~50 kg·m-2,每667 m2利润4万~5万元,相较于春提早和秋延后表现出巨大的优势,因此在北纬44°18′55″~44°53′00″高寒区域可以开展日光温室茄果蔬菜节能越冬栽培。  相似文献   

16.
以桃枝进行堆肥处理制成的有机肥料为试材,采用3个用量梯度(15 000、30 000、45 000 kg·hm-2),并与常规有机肥进行比较的方法,研究了桃枝肥作为基肥对大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该肥料在大桃上的合理施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施用年限的增加,15 000 kg·hm-2桃枝肥用量会导致大桃产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30 000 kg·hm-2和45 000 kg·hm-2桃枝肥用量的产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当地常规有机肥处理无显著差异。45 000 kg·hm-2桃枝肥用量会导致大桃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显著增加从而导致糖酸比低于其它处理。不同桃枝肥用量不会影响大桃维生素C含量,但硝酸盐含量会随着用量的增加显著增加。15 000、30 000、45 000 kg·hm-2 3个用量梯度相比,30 000 kg·hm-2的产量、品质较为优异,且与当地常规有机肥处理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  相似文献   

17.
‘杭椒12’是早熟杂交一代辣椒新品种。果实长椒类型,嫩果淡绿色,最大果纵径20 cm,横径2.0 cm,果肉厚度0.2 cm,单果质量26 g,果实微辣,维生素C含量975 mg·kg-1,高抗CMV,中抗疫病,抗炭疽病。平均产量小椒15 000~18 000 kg·hm-2,中椒42 000~48 000 kg·hm-2。适合长江中下游区域春秋季保护地栽培,也适合浙江省高山越夏栽培。  相似文献   

18.
以加工番茄为试材,采用基施枸溶性钙镁肥、水溶性钙镁肥300 kg·hm-2和600 kg·hm-2的方法,研究了2种钙镁肥对加工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提高石灰性土壤加工番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施用2种类型钙镁肥显著提高加工番茄产量和品质,降低脐腐病发生率。在2种钙镁肥施用量一致条件下,300 kg·hm-2水溶性钙镁肥比枸溶性钙镁肥增产5.55%,维生素C含量提高45.39%,果实钙含量提高118.18%,脐腐病发生率减少了46.65%;600 kg·hm-2水溶性钙镁肥比枸溶性钙镁肥增产3.99%,维生素C含量提高31.21%,果实钙含量提高27.27%,脐腐病发生率减少41.39%。在钙镁肥类型相同条件下,300、600 kg·hm-2施用量无显著差异。在该试验条件下推荐施用300 kg·hm-2水溶性钙镁肥为最佳施肥方案,既节约施肥成本,又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减少脐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黄瓜养分的吸收规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黄瓜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都呈“S”形曲线 ;氮、磷、钾吸收最大期为盛瓜初期至盛瓜后期 ,占总吸收量的 80 %以上 ;每形成 10 0kg黄瓜需吸收N量0 .2 0 0 2kg ,P2 O50 .0 92 1kg ,K2 O 0 .2 32 2kg ,其比例为 1∶0 .4 6∶1.16 ;每 6 6 7m2 产 130 0 0kg黄瓜 ,在盛瓜期氮、磷、钾吸收速率分别为N 190~ 2 70、P2 O577~ 135、K2 O 199~ 347g·(d·6 6 7m2 ) - 1。  相似文献   

20.
余高  陈芬  王海 《北方园艺》2023,(14):79-86
以“施太1号”太子参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方法,设置100%NPK化肥(T1)、70%NPK化肥+1 350 kg·hm-2生物有机肥(T2),50%NPK化肥+2 250 kg·hm-2生物有机肥(T3),30%NPK化肥+3 150 kg·hm-2生物有机肥(T4),单施4 500 kg·hm-2生物有机肥(T5)共5个施肥处理,研究了有机肥替代化肥不同比例对土壤有机质、养分、土壤酶活性和太子参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太子参化肥科学减量、有机肥合理配施和贵州省中药材太子参产业高产高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的不断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以及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而土壤速效钾含量和土壤磷酸酶活性则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T5处理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较其它处理分别提高17.13%~74.26%和16.69%~78.08%,且达到显著水平。T3处理太子参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处理;T3、T4、T5处理间太子参折干率和可溶性浸出物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