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暖冬对小麦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暖冬对小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积温增加,有利于小麦的生育,能够提高分蘖成穗率,生育进程提前,易使小麦发生冻害,纹枯病危害重。预防对策是选定品种,推迟播期,运用精播、半精播栽培技术,提高群体质量,有效地抗御冻害及纹枯病的危害,完善沟系,灌好关键水。  相似文献   

2.
小麦纹枯病是预西地区近几年来常发生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水肥地,逐年加重,已成为小麦优质高产的主要障碍,2000年对小麦纹枯病的发展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进行了一系列防治试验,并制订出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各小麦产区常年大面积发生。目前对于该病主要使用一些化学杀菌剂和井冈霉素进行防治。河南农业大学的科技人员近期从小麦根际和土壤中分离到161个放线菌株,经测定,发现有7个菌株对小麦纹枯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抑菌作用活性。  相似文献   

4.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寄生在小麦、大麦等禾本科植物上。2013年早春新乡县平均气温较高,麦田灌水面积较大,小麦纹枯病发生程度比往年较重,在朗公庙镇、翟坡镇等地田间调查,病田率达到59%,因此应加大监测力度,做好病情防治的上通下达,最大限度地减轻纹枯病对小麦的危害。1症状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小麦的叶鞘和茎秆上,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黄褐色椭圆形或梭形病斑,以后病部逐渐扩大,向内侧发展为害到茎部。小麦生长中后期,叶鞘上的病斑呈云纹状花纹,病斑无规则,严重时包围全叶鞘,使叶鞘及叶部早枯。在田间湿度大,通气性不好的条件下,病鞘与茎秆之间或病斑表面常产生白色霉状物。  相似文献   

5.
<正>小麦纹枯病是我国小麦上的第一病害。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分析预测,2013年我国小麦纹枯病发生面积将达1.37亿亩,比第2位的白粉病发生面积多0.32亿亩。但是,目前在我国登记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农药产品数量却明显偏少。经查询,截至2013年2月底,登记防治小麦纹枯病并在有  相似文献   

6.
不同小麦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尤其是机械收割和耕作制度的改变,致使小麦纹枯病的为害逐渐加重,小麦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研究受到重视。小麦纹枯病属典型的土传病害,防治起来较为困难。鉴于纹枯病对小麦生产的潜在威胁,2007年我们对供试的17个小麦品种进行了纹枯病的病情调查及抗病性研究,以期明确品种之间的抗病性差异,以便指导品种的合理应用,制定适宜的防治措施及为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科技与产品     
河南农大筛选出小麦纹枯病生防菌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各小麦产区常年大面积发生。目前对于该病主要使用一些化学杀菌剂和井冈霉素进行防治。河南农业大学的科技人员近期从小麦根际和土壤中分离到161个放线菌株,经测定,发现有7个菌株对小麦纹枯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抑  相似文献   

8.
科技与产品     
河南农大筛选出小麦纹枯病优异生防菌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各小麦产区常年大面积发生。目前对于该病主要使用一些化学杀菌剂和井冈霉素进行防治。河南农业大学的科技人员近期从小麦根际和土壤中分离到161个放线菌株,经测定,发现有7个菌株对小麦纹枯病菌表现出较强  相似文献   

9.
小麦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种植面积53.33万hm2左右。因“N”肥用量增加,小麦种植密度的提高,小麦病虫害日趋严重,主要有小麦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纹枯病和蚜虫等,尤以白粉病、蚜虫发生面广、危害重,小麦病虫常年发生面积约40万hm2,一般减产1...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我国对于农业经济的关注程度也进一步提高。山东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小麦是主要农作物之一,因此如何运用优质高产小麦栽培技术已成为学界热点话题。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小麦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运用方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疆塔城地区是小麦主产区,2021年种植面积高达680km2。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由于气候因素、管理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小麦锈病、小麦纹枯病、麦蚜、麦茎蜂等小麦病虫害较为频发,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质量以及产量。为了提升小麦的生长质量以及产量,应该对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发生规律进行分析,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病虫害的影响,整理一套适合塔城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本文分析了塔城地区小麦病虫害的类型,并对塔城地区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2.
《农药市场信息》2002,(6):21-21
<正> 分析2002年江苏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影响因素,均有利于病虫的发生。第一,优质油菜菌核病及蔬菜上一些病虫害随着重茬年份的增多,菌源的大量积累,发生将呈上升的趋势;第二,主要农作物稻、麦、棉、蔬菜等品种结构将进一步调优,从调整情况看,调优的品种感病虫的较多,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第三,栽培技术的改进,如水稻、麦子上推广群体质量栽培技术,施肥结构变化,后期重肥,也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小麦纹枯病、白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小麦纹枯病已成为我国麦区常发病害,它是一种土传病害,小麦在各生育期均可受到纹枯病的侵染,严重影响小麦生长。这些年来,由于小麦品种、栽培制度、肥水条件的变化,小麦纹枯病病害在麦区的发生与危害有逐年加重趋势,主要发生在小麦茎基部,之后侵入茎秆,影响小麦水分和养分的上下输导,造成小麦生长不良,直到最后形成枯白穗或枯孕穗而减产。田间诊断冬小麦3叶期开始见病,造成分蘖少、苗瘦弱,个别严重地块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农业大国,我国玉米的种植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由此可见玉米的种植对我国北方农民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障我国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要不断提高玉米栽培技术并加大玉米病虫害防治力度。主要分析了玉米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保证我国玉米的种植效果,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保障我国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小麦和油菜病虫发生动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业导刊》2010,(3):16-16,20
近期小麦和油菜病虫害在我国西南、江准和黄淮等地由南向北相继发生和发展,小麦病虫害以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蚜虫和麦蜘蛛为主,油菜病虫害以菌核病和蚜虫为主。西南地区虫害重于病害,小麦、油菜蚜虫发生较重,小麦条锈病、白粉病、油菜菌核病缓慢扩展;江淮和黄淮等地病害重于虫害,小麦纹枯病普遍发生、病情上升快,麦蜘蛛和蚜虫大部零星发生、局部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小麦种质纹枯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小麦纹枯病在我国广大麦区 ,特别是主产和高产的黄淮冬麦区迅速蔓延、危害严重 ,已上升为小麦的主要病害 ,1998年 ,河北省主要粮食作物普遍发生较重 ,现已成为危害该省粮食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众所周知 ,小麦纹枯病是土传病害 ,药剂防治难度大 ,因此迫切需要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 ,这是小麦产量进一步提高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拥有数量多、质量好的种质是抗纹枯病育种成功的关键 ,但目前普通小麦中筛选出的抗源过硬的尚未发现免疫材料 ,急需鉴定、选拔抗源材料或抗病品种 ,另外通过远缘杂交 ,将小麦近缘属的抗性基因导入普通小…  相似文献   

17.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南通地区的小麦种植逐渐步入崭新的发展时期。基于此,进一步研究小麦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深入分析品种选择、合理播量、肥料使用、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可有效提高南通地区小麦产量与质量,促进南通地区小麦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以南通地区小麦种植为例,对其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山东全省小麦处于起身拔节期,由于近期降水降温,田间湿度增大,小麦纹枯病、白粉病等病害发生程度将逐渐加重,小麦红蜘蛛虫口密度有所下降,麦叶蜂、麦蚜和地下害虫虫量增加,局部地区危害较重。小麦纹枯病。全省普遍发生,总体发生程度轻于去年同期。小麦白粉病。主要在鲁西南地区发生,发生时间较常年偏早,发生程度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9.
<正>入春以来,受雨水偏多、气温偏高等因素影响,安徽省小麦纹枯病发生基数普遍偏高,且病情发展速度较快。为使各地准确把握小麦纹枯病发生情况,及时指导防控,省农委近日发出明电,通报全省小麦纹枯病发生趋势。发生级别:预计小麦纹枯病在沿淮淮北麦区、江淮中北部麦区偏重发生,其中淮北东北部、淮北西部沿沙河、涡河流域的沙壤土麦区、沿淮苗情差的部分麦田将大发生,其它地区中等发生。  相似文献   

20.
纹枯病是河北省小麦生产中重要的土传病害之一。先对纹枯病的致病菌在河北省小麦生产中产生的危害进行了简要评述,又从气候和栽培管理措施两方面对河北省小麦纹枯病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探究河北省小麦纹枯病发生现状和形成原因,为在河北省构建小麦纹枯病综防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