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狼毒的化学防除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新纹 《草业科学》2005,22(4):88-90
应用化学除草剂对草地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进行了防除试验,结果表明,在狼毒现蕾期至初花期用43.2%灭狼毒超低容量液剂商品量1.05~2.10 L/hm2原液喷雾,对狼毒防效可达95.29%~99.08%,灭除当年狼毒地上部分干枯死亡,生长点坏死,翌年返青率仅为0.31%,且对大部分优良禾本科和莎草科牧草安全,解决了草地取水不便的难题,尤其适用于干燥草原杀灭狼毒.  相似文献   

2.
新型化学除草剂灭除草地狼毒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狼毒草(Stellera chamae)的大面积滋生繁衍是草地退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对草地畜牧业发展构成了重大危害。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制的除草剂——“灭狼毒”对狼毒杀灭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灭狼毒”的最佳用药量为1050—1350ml//hm^2,喷药最佳时间是在狼毒现蕾期和初花期,对狼毒的杀灭效果在94%以上,对可食牧草和环境无害,可以在生产中用于大面积防除狼毒。  相似文献   

3.
“狼毒净1号”对花后期狼毒防治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狼毒净1号"除草剂对草地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在花后期进行了防除试验,结果表明:"狼毒净1号"用量在975~1 500 ml/hm2时,对狼毒防除效果可达到83.62%~91.23%,施用量在1 500 ml/hm2时,对花期的豆科牧草药害明显,对其他牧草安全,建议生产上在花后期狼毒的防除用药量控制在975~1 125 ml/hm2.  相似文献   

4.
应用"狼毒净1号"除草剂对草地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在花后期进行了防除试验,结果表明:"狼毒净1号"用量在975~1500ml/hm2时,对狼毒防除效果可达到83.62%~91.23%,施用量在1500ml/hm2时,对花期的豆科牧草药害明显,对其他牧草安全,建议生产上在花后期狼毒的防除用药量控制在975~1 125 ml/hm2。  相似文献   

5.
2种新型除草剂防除天然草地狼毒和棘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天然草地开展了43.2%灭狼毒超低容量液剂防除狼毒和54.96%灭棘豆超低容量液剂防除棘豆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灭狼毒对狼毒作用速度快、防效优良,1.35和1.05 L/hm2的防效分别为95.29%和92.10%,死亡狼毒植株次年返青率不到1%;灭棘豆对棘豆具优良防效,1.65和1.35 L/hm2的防效分别为94.98%和93.50%,死亡棘豆次年无再生能力。2种除草剂对绝大多数可食牧草安全,对翌年可食牧草无任何影响,对非靶标生物安全,适宜在狼毒、棘豆发生草地大面积示范推广;灭狼毒和灭棘豆大面积示范推广之适宜剂量分别为1.05~1.35 L/hm2和1.35~1.65 L/hm2,最佳施药时期为狼毒和棘豆现蕾至初花期。  相似文献   

6.
在青海海北草地用狼毒净1号除草剂、2.4-D丁酯(72%乳油)和75%Lontrel G除草剂分别设三个用药量进行防除狼毒试验。狼毒净1号除草剂在1500ml/hm^2用药量时对狼毒的防除效果最好,并且对禾草和阔叶牧草没有副作用,在海北有一定推广价值;2,4-D丁酯(72%乳油)对狼毒的防除效果较好、但对阔叶牧草的副作用较大;75%Lontrel G除草剂防除草地狼毒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7.
采用新型除草剂"狼毒净"超低量剂43.2%和"灭棘豆"超低容量液剂54.9%对草地毒草狼毒和棘豆进行灭治,灭效分别可达97%和95%,说明该型化学除草剂能有效控制狼毒和棘豆的繁殖蔓延,提高牧草生产力,为青海省互助县乃至西北地区的草地毒草灭治提供较佳的化学灭除方法。  相似文献   

8.
应用"狼毒净"在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江西沟乡进行防除狼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对狼毒防效为96.76%,防治效果显著,防除狼毒翌年,对照区与处理区的总产草量和单子叶草产量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草地的产草量提高了11.53%,单子叶牧草的产量大幅度提高,提高了16.54%,而双子叶牧草增产效果不明显.防除狼毒后对草地的生物多样性未造成明显的改变;应用"狼毒净"防除狼毒,投入产出比为1:3.04,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寒草地狼毒大面积发生及防除后草地生产力和优良牧草短期难以恢复的现状,本研究通过比较狼毒防除、围栏封育、添加氮素等草地生态恢复途径对“狼毒型”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的生产力与群落特征等的影响,测评不同技术组合模式对“狼毒型”退化草地牧草品质和营养功能的提升力度。结果表明:禁牧+防除+施肥耦合措施实施 2 年后,草地牧草总产量、禾本科植物生物量和植物粗蛋白含量,相比对照分别提高 23. 52%、46. 81% 和 19. 80%,并且土壤全钾、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含量均有显著提高。同时,牧草中性洗涤纤维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相比其他措施效果最优。因此,将禁牧+防除+施肥措施进行耦合是狼毒型退化草地牧草品质提升及营养功能优化的最佳集成模式。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中国科学院寒旱所研制的新型除草剂———43.2%'灭狼毒'超低容量制剂在狼毒盛花期采用1.05l/hm2的施药量叶面喷雾,可使受药狼毒的死亡率达到95%以上,死亡狼毒植株次年返青率不足1%,而且能有效抑制草地狼毒群落,促进禾本科牧草生长,对草地可食牧草和非靶标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11.
祁连山区退化草地植被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针茅和扁穗冰草为优势种的山地草原,由于放牧强度的加大,狼毒的个体数量及其在群落中的作用加强。伴随着狼毒分盖度的增加,针茅和扁穗冰草的地上生物量、密度、盖度和重要值明显下降,毒杂草呈上升趋势。草地的Shannon_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随狼毒生物量的增加呈现出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趋势,Simpson优势度指数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植物群落主要种的优势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狼毒由伴生种成为优势种,天然草原由禾本科牧草为优势种的顶级群落演替为狼毒为优势种的植被群落。初步提出了恢复该类退化草地生产力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狼毒根粉碎物和茎叶粉碎物在土壤里腐解过程中对小冠花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狼毒根对小冠花幼苗株高、幼苗干重和根干重有抑制作用,且随狼毒根用量增多,其抑制作用增强,对小冠花叶绿素含量影响不明显,只有当用量在5克/盆时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小冠花细胞质膜透性无显著影响。狼毒根的抑制作用强于茎叶,狼毒的生化他感作用主要是通过根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狼毒及瑞香狼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戟科狼毒含有挥发油成分、萜类、植物甾醇类、蒽醌、鞣质类、苯乙酮、杀虫成分。月腺大戟还分离出了黄酮类化合物;而瑞香狼毒含有木脂素、黄酮类化合物、二萜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甾醇类以及其他成分。大戟科狼毒与瑞香狼毒的生物活性都有抗癌或抗肿瘤、抗茵、抗病毒、抗惊厥、杀虫作用,但二者的作用方式却不同,大戟科狼毒还独有抗白血病作用,而瑞香狼毒独有治疗和预防免疫缺陷的作用。关于狼毒的记载与研究的历史较早,但对于瑞香狼毒与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和月腺大戟的收载比较混乱,因此,对瑞香狼毒与大戟科狼毒在植物形态、生长分布、化学成分研究以及生物活性研究上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狼毒研究现状、综合利用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狼毒是青海省主要毒草之一,严重危害青海省畜牧业的发展。本文根据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分布,青海省各科研单位的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利用措施及防治对策,以期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瑞香狼毒生物学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丽珠  王堃 《草地学报》2018,26(3):525-532
瑞香狼毒是我国天然草地重要的毒害草之一,其地理分布贯穿我国大部分草原地区,北自内蒙古高原东部、南至青藏高原西部和云贵高原,是一种分布范围极其广泛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年来,由于天然草地持续退化,瑞香狼毒在退化草地上的扩散日益严重,影响我国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安全。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我国学者在瑞香狼毒生物学、生态学以及化学防除效果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全面了解这种重要的毒害草,为瑞香狼毒的防除、维持草地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狼毒是青藏高原高寒退化草地主要滋生的毒害草种类,采用化学除草剂和草地围封方法能有效遏制狼毒种群扩张的现状。然而,针对狼毒形成微斑块对使用除草剂和草地围封措施后植被群落结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量响应变化的研究较少。基于此,狼毒型退化草地采用短期围栏封育(1年),以围封地未防除和除草剂处理的狼毒微斑块为研究对象,比较和分析狼毒斑块内外物种多样性指数、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1)围封地未防除狼毒斑块内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高于狼毒斑块外,而防除狼毒斑块外生物量高于狼毒斑块内。2)围封地未防除狼毒斑块内表层土壤的全氮、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有机质和土壤含水量高于狼毒斑块外,而防除狼毒斑块外表层土壤的有机质和全钾含量高于狼毒斑块内;围封地未防除狼毒斑块内深层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高于斑块外,防除狼毒斑块外深层土壤速效磷、铵态氮和有机质含量高于斑块内。3)防除狼毒和围封地未防除狼毒斑块外土壤微生物量碳高于狼毒斑块内,防除狼毒斑块外土壤微生物量氮增加而微生物量磷却快速降低。由此可见,狼毒型退化草地治理需采用“狼毒净”化学除草剂快速降低狼毒种群并辅以长期围封(禁牧)措施,可提高禾本科等优良牧草比例、调节草地群落结构趋于稳定和加速土壤养分循环,并最终实现狼毒型退化草地生态修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瑞香狼毒总黄酮的提取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运用超声波技术提取瑞香狼毒中的总黄酮,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瑞香狼毒总黄酮提取物中的黄酮含量为24.30%,采用抗坏血酸(VC)作为对照,测定了瑞香狼毒总黄酮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瑞香狼毒总黄酮具有显著的体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作用,其作用强于VC,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狼毒根在土壤里腐解过程中对受体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加狼毒根的植株生长高度均比对照高,狼毒根对披碱草幼苗的高度、叶面积、根干重均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由狼毒根对披碱草的化感敏感指数(RI)分析结果表明,披碱草对狼毒的化感作用反应不敏感,具有较强的耐受性(RI0)。  相似文献   

19.
“狼毒净”对高寒草甸狼毒防效及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近年来,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在青海高寒草甸上滋生蔓延,致使草地严重退化。为有效控制狼毒的危害,选用675,750,825 mL/hm2 3个不同剂量“狼毒净”,对高寒草甸狼毒防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药当年,各剂量“狼毒净”对狼毒的株高、投影盖度、鲜质量及干质量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无明显防效;施药后的第2年,750和825 mL/hm2 剂量对狼毒的防效好,超过了94%,单子叶牧草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5.24%和17.64%,双子叶牧草产量无明显变化。675 mL/hm2剂量“狼毒净”对狼毒防效差,无增产效果。生产上应推荐使用750 mL/hm2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