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兔妊娠毒血症是母兔在产前或产后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妊娠、产后的母兔均可发病,特别是“频孕”母兔较易发生,且死亡率甚高。发病越早,病程越长,疗效越差。产前死亡多于产后死亡,能维持到自然分娩的母兔,常在产后2~3d后开始康复。正常分娩产出的仔兔多能成活,而早产、引产、流产仔兔一般不能成活。经产母兔的发病率约为初产母兔的4倍,体肥兔占中等膘情兔2倍以上。此病发病率高,死亡率达60%。  相似文献   

2.
母兔妊娠毒血症实际上在非妊娠期也患此病,是母兔在产前或产后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妊娠后期、产仔前期和假妊娠的母兔常以此病受害。据报道,在患妊娠毒血症的72只母兔的病例中,有43例为妊娠后期母兔,占60%;15例为产后母兔,占21%;14例为休情期或假妊娠母兔,占19%。经产母兔的发病率约为初产母兔的4倍,体肥兔占中等膘情兔2倍以上。此病发病率高,死亡率达60%。  相似文献   

3.
<正> 妊娠毒血症是西德长毛兔妊娠后期出现的一种较为普遍的代谢障碍疾病,特别是“频繁”的西德长毛兔较易发生,死亡率甚高。妊娠和产后的母兔均可受害。发病越早,病程越长,疗效越不佳,常常造成死亡。产前死亡多于产后死亡。能维持  相似文献   

4.
兔李氏杆菌是由单核细胞增生李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兔感染本病后以突然发病死亡、脑膜炎、败血症和流产为特征。本病多为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低、死亡率高。幼兔和妊娠母兔易感性高。现就一起比较典型的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乳房炎是母兔泌乳期最主要的疾病,发病后轻则影响其泌乳力,重则全窝仔兔中毒死亡(俗称黄尿症),严重时母兔失去泌乳能力甚至死亡。本病主要感染高泌乳力的母兔。其发病有明显的时间性,即产后3周内,占发病率80%左右,其中产后1周内又占到1/2以上。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周口地区某兔场从 2 0 0 0年 2月到 5月间 ,陆续发生多起以妊娠母兔流产、产死胎、死亡为特征的疫病 ,经实验室诊断 ,初步诊断为家兔衣原体病。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兔场从 2 0 0 0年 2月开始 ,几乎所有的妊娠母兔发病 ,主要表现为 :妊娠母兔在产前 1~ 2天 ,精神沉郁  相似文献   

7.
<正>仔兔黄尿病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常发于5~20日龄的仔兔,病程短,死亡率高,常整窝死亡,给獭兔养殖带来重大损失。如产前饲养管理不当或产后乳房感染导致母兔乳房发炎,仔兔吮食母兔的乳汁后而引起黄尿病。  相似文献   

8.
王博 《养殖技术顾问》2011,(12):223-223
兔妊娠毒血症是兔妊娠后期较普遍出现的一种糖和脂肪代谢障障碍的疾病,主要是饲料中营养成分不全,常因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不足或缺乏所致。致死率很高。妊娠、产后及假妊娠的母兔都可发生,以肥胖经产母兔发病最为常见,而以外来品种发病率特高,本地兔发病较少,是怀孕后期的母兔发生少食或不食为特征的代谢障碍病。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周口地区某兔场从 2000年 2~ 5月期间,陆续发生多起以妊娠母兔流产、产死胎、死亡为特征的疫病,经实验室诊断,初步确定为家兔衣原体病。 1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   该兔场从 2000年 2月开始,几乎所有的妊娠母兔发病,主要表现为:妊娠母兔在产前 1~ 2天,精神沉郁,后肢瘫软,卧地不动,食欲废绝,体温升高 40℃以上,呼吸困难, 1~ 2天后死亡。有的母兔比预产期推后 1~ 2天,产出死胎、弱胎,随后死亡,且多见于二胎,头胎和三胎也有发生。公兔仅有少数表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后肢轻瘫,食欲废绝, 1~ 2天后死亡。其他幼兔…  相似文献   

10.
仔兔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都较差,饲养管理稍有不慎,都会造成仔兔的死亡,从而降低养兔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管理,精心饲养,是提高仔兔的成活率的关键。1加强母兔饲养母兔怀孕20d后,饲料的喂量应是空怀期的2倍,蛋白质含量增加到14%以上,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产前3d和产后3d适当减少精料,加喂复方新诺明,防止母兔乳房炎。产后3d让母兔自由采食,增加青绿多汁饲料,供给充足的饮水;  相似文献   

11.
2014年9月,林州市某乡镇一獭兔场发生传染性疫病,经请兽医专家诊断为兔附红细胞体病,现将对该病的临床诊治情况及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獭兔场位于林州市南部乡镇一偏远山区,兔场条件简陋,卫生状况差.全场共存栏獭兔1 800多只,其中各类种兔105只,1月龄内幼兔380只,其余为商品獭兔.兔群从9月8日开始零星发病,到9月17日大面积发生,发病兔主要为幼兔、怀孕母兔和哺乳母兔.断奶幼兔最先发病,呈急性、热性、贫血性经过,病程为3~5 d,怀孕母兔则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泌乳母兔主要表现为四肢瘫软,不能站立,最后衰竭而死.怀孕母兔、哺乳母兔发病率达35%,死亡率达发病兔的70%;断乳幼兔发病率达44%,死亡率达78%.该病传染性强,发展快,死亡率高,给兔场造成了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2.
某兔场自 1999年 11月至 2000年 4月,陆续发生一种以妊娠母兔流产、死亡为特征的疫病。经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鼠伤寒沙门氏菌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妊娠母兔,造成孕兔流产、死胎和母兔流产后死亡。流产多发生于母兔妊娠 15~ 20天左右。孕兔流产前 1~ 2天表现为精神沉郁,耳耷头低,食欲减退或拒食,继之伏于巢箱,经久不动。然后发生流产,产出发育完全或不完全的死胎。母兔常于流产的当日或次日死亡。同舍的种公兔和后备母兔少见异常。   该场种兔每半年常规进行一次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三…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5,(7):44-46
选择年龄相近的经产健康妊娠母獭兔120只,随机分为2组,使用平口式和暗箱式产箱进行接产试验,通过母兔的产前拉毛、箱内外产仔和产后哺乳情况判断产箱环境对母兔母性行为的影响,通过仔兔断奶前死亡率、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及断奶窝仔数,判断产箱类型对仔兔健康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暗箱式产仔的母兔,在产前拉毛、箱内产仔和产后哺乳性能方面均优于平口式产箱的母兔。仔兔的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和产仔数不受产箱类型的影响(P0.05),但断奶时窝重、个体重和成活率,暗箱式均优于平口式(P0.05)。  相似文献   

14.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俗称“兔瘟”.该病发病急,传播快,潜伏期短,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给养兔业造成严重威胁.现将本地1例兔瘟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1 发病情况某养殖场存栏兔564只,其中能繁母兔50只,双月龄仔兔248只,商品兔266只,母兔和仔兔与商品兔分圈饲养.4月初成年兔开始发病,场主用氨苄青霉素、磺胺等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笔者就诊时已发病238只,发病率89.5% (238/266),死亡216只,病死率90.8% (216/238).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 河南省叶县某獭兔场饲养150多只兔.2007年8月27日早上发现2只70日龄兔突然死亡,随后生产母兔和断奶兔也相继感染发病,几乎每天都有2~5只兔突然死亡,多时达12只,截至9月2日共发病死亡37只,发病率为24%,死亡率为100%。  相似文献   

16.
某兔场,自1996年10月以来,陆续发生一种以妊娠母兔流产、死亡为特征的疫病。经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鼠伤寒沙门氏菌病。现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该病主要危害妊娠母兔,造成孕兔流产、死胎和母兔流产后死亡。流产多发生于妊娠的20~25天左右。孕兔流产前1~2天表现为精神沉郁,耳耷头低,食欲减退或拒食。继之伏卧于巢箱,懒于活动。然后发生流产,产出发育完全或不完全的死胎。母兔常于流产的当天或次日死亡。同舍的种公兔和后备兔少见异常。该场种兔每季度常规进行一次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三联酋的免疫接种,口…  相似文献   

17.
种母兔是繁殖兔群的基础,加强母兔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可有效的提高仔兔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正獭兔痘病是由兔痘病毒引起獭兔的一种急性全身性疾病,其特征具有高度传染性,皮肤出诊及死亡率过高。病兔出现多量的鼻漏,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兔体淋巴结肿大并有硬感。其中以幼兔和妊娠母兔病死居多。1发病特点自然条件下,本病只獭兔感染,以幼兔和妊娠母兔的死亡率高。鼻腔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易感兔一旦接触含有病毒的饲料、笼具、厩舍即可发病。此外,皮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兔业的集约化养殖的发展,规模越来越现代化,养殖技术不断完善,仔兔的成活率也越来越高。对于大型养殖场来说,虽然仔兔的成活率明显提高,但各种原因引起的仔兔死亡数量并未降低,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仔兔成活率的因素很多,笔者根据在兔场多年的实践及体会,主要从产前、产期、产后3个阶段着手,就母兔产仔慢,营养不良,过冷过热,母兔乳房炎等方面进行总结。1加强母兔的产前管理,做好产前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仔兔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都较差,饲养管理稍有不慎,都会造成仔兔的死亡,从而降低养兔的经济效益。综述了母兔产前准备及产后的管理,认为加强母兔的饲养管理是养好仔兔的基础以及提高仔兔成活率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