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豫西丘陵山区,属全国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域。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截至2004年底,三门峡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18.9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5.6万亩,荒山荒地造林73.3万亩,涉及全市6个县(市)区和开发区的76个乡(镇),480个行政村,12.56万农户,国家累计投资2.886亿元。2005年全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总面积31.12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面积6.72万亩,荒山荒地面积11.5万亩,封山育林面积12.9万亩。目前,2005年度退耕还林资金直补工作正在进行中。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快后续产业培育工作,三门峡市以发展基地为中心…  相似文献   

2.
今年来,那坡县各级党政领导,在认真搞好荒山人工造林的同时,狠抓了封山育林工作。截止八月底,全县新增封山育林面积经县检查组全面严格验收,共31.8083万亩,八个月就完成自治区下达的1990年至1993年封山育林12万亩任务的265.1%。  相似文献   

3.
青龙满族自治县自1989年以来,以改善生态状况,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封山育林这项投资少、效率高、生态效果好的重要绿化手段,大力开展封山育林工程,加快荒山绿化步伐。至2004年底全县累计完成封山育林1447万亩,已达封山育林标准面积99万亩。2002年青龙县被河北省列为封山育林科技示范区。  相似文献   

4.
治山·治县 1990年至1993年,乐业县完成人L造林24.93万亩,封山育林57万亩。全县森林面积从1989年的133.75万亩增至215.68万亩,增加了81.93万亩(含封山育林和新造林面积),全县荒山面积从原来的65万亩减少到目前的2.5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42.6%上升到1993年的46%。4年来全县平均每年人工造林62333亩。这一连串的数字表明,如今的乐业“山山披绿  相似文献   

5.
“封山育林,也是造林”,这是唯物辩证的科学观点.实践证明也是如此,1986年以来,我县用系统工程封山育林,不但投资少,见效快,收到的效果也十分显著:封山育林面积由1987年前的28万亩,增加到1991年的110万亩。据我们进行的封山育林成效调查表明,1989年前封育的平均每亩幼林126株,年均增加6株,年均增高每株0.6m,封山育林区原有资源得到了保护,残林幼林普遍呈现复苏,生机盎然.据标准地观测,全县封山育林成效面积48.82万亩,其中达到良好成效面积的有101546亩,中等成效面积386656亩。为1992年消灭荒山,1995年基本绿化藤县奠定了基础。由于大面积的封山,森林资源得  相似文献   

6.
营造速生丰产林,建设新的商品材基地,是解决我国木材供求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就必须依靠封山育林。(一) 我国森林资源贫乏,宜林荒山面积大。建国30多年来,全国造林保存面积只有4.17亿亩,平均每年保存面积1,069万亩。目前,我国还有宜林荒山12.8亿亩,疏林地5.4亿亩。以建国以来平均每年造林的保存面积计,绿化这些荒山荒地(不包括疏林地)需要24个5年计划即120年才能基本绿化。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封山育林加快绿化速  相似文献   

7.
在桂北山区,荒芜的高山秃岭面积不少,到处可见:龙胜县总面积361万亩,其中海拔800米以上的荒山41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1.4%;资源县总面积293万亩,其中海拔800米以上荒山72万亩,占总面积的24.6%;兴安县总面积345.3万亩,  相似文献   

8.
我省定点封山育林取得较大成效,1984至1986三年累计面积已达1000万亩,其中:1986年新封近300万亩,续封709万亩。龙泉、云和、桐庐、建德、淳安五县均在30万亩以上,早期定点封育的荒山、疏林山,现  相似文献   

9.
自1999年以来,我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八年了。八年来,国家共确认和下达我省退耕还林计划任务3209.5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528.8万亩,荒山造林1590.7万亩,封山育林90万亩),截至目前,已经完成退耕还林3208.5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528.8万亩,荒山造林1589.7万亩,封山育林90万亩)。累计已经向全省10市102个县级单位  相似文献   

10.
作为山西省建立最早的林业单位,山西省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始终坚持大搞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取得了巨大成就。据了解,该局历年累计完成封山育林47万亩,荒山造林72万亩,人工林面积也高达50余万亩,并在好地方、将台、七里峪三个林场形成了10万亩山西省最大的、集中连片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现已逐渐发展成为山西省生态兴省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1.
1991——2000年,是我省造林绿化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全省造林绿化的奋斗目标、总体布局及建设重点是: 一、奋斗目标 (一)总目标 1、造林面积和新增(即保存)森林面积。 1991——2000年规划造林面积500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200万亩,飞播造林400万亩,封山育林1400万亩,年均造林500万亩。“八五”期间,完成规划造林面积2757万亩,占10年规划任务的55%。其中人工造林1707万亩,飞播造林350万亩,封山育林700万亩。“九五”期间,完成规划造林面积2243万亩,占10年规划任务的45%。其中人工造林1493万亩,飞播造林50万亩,封山育林700万亩。到2000年新增森林面积32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8%,到2000年,扣除6000万亩宜牧用地后,尚有宜林荒山2900万亩。 2、造林绿化的其他指标 (1)保存率。造林绿化综合保存率为64%,  相似文献   

12.
1工程任务完成情况我区从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6年来,国家共下达我区工程建设任务共55.21万公顷(828.2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0.72万公顷(310.8万亩),宜林荒山造林27.83万公顷(417.4万亩),封山育林6.67万公顷(100万亩)。截止目前全区实施退耕还林56.93万公顷(854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4.23万公顷(365万亩),宜林荒山造林25.93万公顷(389万亩),封山育林6.67万公顷(100万关注重点工程新疆林业2006·3亩)。经各工程县自查和自治区复查,全区完成退耕还林合格面积51.96万公顷(779.37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0.68万公顷(310.21万亩,含退耕地还…  相似文献   

13.
庆阳市位于甘肃东部,习称“陇东”。全市总土地面积4067.9万亩,其中可耕地面积1031.7万亩,15度以上坡耕地面积463.4万亩,宜林荒山荒地641.8万亩,实施退耕还林尤为重要从1999年起,庆阳市开展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通过7年的努力,全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78.76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66.36万亩,荒山造林204.万亩,封山育林8万亩。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建设成效1.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市新增造林地面积378.7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5%,较“九五”提高了5.3个百分点。完成陡坡地、沙化地退耕还林166.36万亩,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  相似文献   

14.
<正>伊犁州直自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至2008年底,州直已累计完成工程面积7.27万hm~2(109.1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34万hm~2(35.1万亩),荒山造林4.13万hm~2(62万亩),封山育林0.8万hm~2(12万亩);退耕地还林保存面积2.34万hm~2(35.1万亩),保存率100%;荒山造林保存面积3.01万hm~2(45.08万亩),保存率72.7%。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农户的家庭收入以及退耕还林成果的好坏。因此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是退耕还林成果的有力保障,是促进农民  相似文献   

15.
文登县的林业生产,由于在十年浩劫中破坏了各项林业政策和乡规民约,人畜毁林严重,加上盲目使用化学农药,生态恶化,松林中松毛虫、松干蚧连年暴发成灾,使林地面积减少,原来的15万亩成林变为荒山,疏残林面积由4万亩增加到9万亩。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瘠薄荒山、疏残林地的森林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我们从1980年秋开始进行封山育林,以封为主,封、育、管、造并举,以期建立成乔、灌、草结合的针阔混交的森林植物群落。现将5年来封山育林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及后续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西市安定区退耕还林工程自2000年实施以来,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面积100.23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8.73万亩,荒山造林49.2万亩。封山育林2.3万亩。项目覆盖全区19个乡镇289个村5.65万户24.82万人,占全区农业人口的67%,  相似文献   

17.
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临东海,瓯江穿境而过,全市陆地面积11784平方公里,林业用地面积7324.2平方公里。1990年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温州”的宏伟目标,十年来,通过人工造林100多万亩,飞播造林88万亩,封山育林53万亩,至2000年全面实现了绿化温州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七五”以来,我区林业发展较快,年均完成人工造林80万亩。特别是“八五”以来,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一齐上,5年净增森林面积185.25万亩,年均增加37.05万亩,净增森林蓄积量246.71万立方米,年均增加49.34万立方米。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宜林荒山面积仍然很大,这是摆在全区人民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9.
黄山区从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没以来,共完成退耕还林12.17万亩,其中坡耕地造林6.67万亩,荒山造林3.4万亩,退耕还林封山育林2.1万亩.  相似文献   

20.
转龙镇森林资源具有宜林荒山荒地面积少,覆盖率高;森林质量差;中幼林比重大,可采资源少;森林类型单一,单位面积蓄积小等特点.其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山区脱贫致富的最大优势在于山,为此提出林业发展措施①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把现有的近万亩板栗基地管理好,并适度发展鲜果类经济林;②加强幼龄林的抚育和林分的封山育林工作;③进行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大力开展以华山松为主,旱冬瓜、云南松为辅的用材林造林和低产林改造工作;④利用区位优势,发展森林旅游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