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60多年来,黑龙江垦区已累计生产粮食4868亿斤,累计交售商品粮3673亿斤,垦区粮食生产能力实现了四次大的跨越,从开垦初期年产粮480万斤到1978年的年产粮50亿斤,用了30年时间;从年产粮50亿斤到1995年年产粮100亿斤,用了17年时间;从年产粮100亿斤到2005年年产粮超过200亿斤,用了10年时间;从年产粮200亿斤到2009年年产粮突破300亿斤,仅用了4年时间。2010年,垦区粮食总产达到363.6亿斤。  相似文献   

2.
我区农业在连续三年遭受严重干旱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去年我区在"天时、地利、人和"的主客观因素的整合作用下,农业生产获得了丰收,粮食产量达到了281亿斤.  相似文献   

3.
《河南农业》2012,(5):4-7
一、2011年主要工作及成效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原经济区建设起步之年。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去年我省粮食供应全年总产量1108.5亿斤,同比增产21.1亿斤,增长1.9%。由此,我省粮食产量实现连续8年增产、连续6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在高基数上再夺丰收,在高起点上再创佳绩,实现"九连增"。据了解,我国2012全年粮食产量11791亿斤,比上年增加367亿斤,连续5年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这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跨上了新台阶。其中,在河北省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狠抓高产创建、着力推广应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情况下,2012年,河北省粮食生产也实现了九连增、九连丰的目标。河北省土肥站副站长杨瑞让表示,过去的一年,是河北省农业发展史上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而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省农资人的积  相似文献   

5.
自1947年至今,历经三代北大荒人艰苦奋斗,黑龙江垦区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并逐步成长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超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65年来,垦区已累计生产粮食5708亿斤,向国家交售商品粮4463亿斤.目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达到432.6亿斤,提供商品粮407亿斤,可保证1.2亿人口一年的口粮供应,被誉为靠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  相似文献   

6.
刘加海 《中国农垦》2009,(11):75-78
2008年,建三江分局粮食总产量达到92.8亿斤,占垦区的1/3,全省的1/10;农业标准化达标率98%,良种覆盖率达100%,农业机械化率100%,农业从业人员人均生产粮食9.2万斤。“中国绿色米都”已经成为建三江的特称和经济名片。  相似文献   

7.
<正>黑龙江垦区是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60多年来,垦区已累计生产粮食3922亿斤,累计向国家交售商品粮3065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2009年6月,胡锦涛总书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16,(9)
正经省政府同意,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若干意见》。现摘编如下。1.总体要求(略)2.树立"大粮食"安全观,切实转变粮食生产方式围绕全省3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1 95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160亿斤粮食总产量的目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稳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良种良法和"千斤粮万元钱"的新型农作制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科技》2012,(1):20-21
2011年12月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这次会议全面部署了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的各项任务。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开门红":我国粮食总产达11424亿斤,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八年增产。同时,主要农产品——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水产品全面增产,这是近16年来的第一次。但是,不可否认,我国"菜篮子"和"米袋子"的稳定供给仍然处于"紧平衡"的状态,目前粮食生产的资源要素已绷得很紧,继续扩大种植面积的空间有限,继续提高单产的难度很大。同时,由于农业生产资料特别是柴油供应和价格可能面临新的问题,劳动力价格居高不下,农业生产正在进入高成本阶段。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黑龙江垦区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以当好现代农业排头兵为目标,加快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2009年,垦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35亿元,粮食总产330.5亿斤,农业劳均生产粮食  相似文献   

11.
正粮食总产量729.4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单位面积产量957.62斤/亩,连续12年全国第一,2015年底,吉林省又交出一份漂亮成绩单。自2000年以来,吉林省粮食生产实现"十六连丰",总产量跨越了500亿斤、600亿斤、700亿斤3个百亿斤台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可贵贡献。面对新形势,吉林再出发,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努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2015年10月,《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农业》2010,(9):F0004-F0004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主要从事农机科研、成果推广、农业生产服务,设有农业机械研究室、农业工程技术研究室、电子应用开发研究室、CAD工作站和一个实验工厂。建所以来共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41项,农垦总局科研项目35项,鉴定成果5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农垦总局科技进步奖14项,其中粮食处理成套设备研究与开发项目获得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奖和省长特别奖,为垦区过去的100亿斤、200亿斤商品粮工程和目前的350亿斤商品粮工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正>富锦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松花江下游南岸,三江平原腹地,幅员面积8227平方公里,行政区划11个镇266个行政村,现有耕地570万亩,种植业是农业的支柱产业,2012年粮食总产达到57亿斤,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县、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富锦市农业环境优良,境内没有化工企业,没有"两矿"工业,土壤开发年限晚,种植业投入品相对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土壤施肥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辉 《中国农资》2011,(2):48-49
<正>种植生产情况(一)粮食生产实现"七连增"。主要表现在植面积逐步增加,亩产逐步提高,总产量持续增长,品种也在不断优化几个方面。2010年粮食总产达到10928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7年增产,首次连续4年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二)经济作物趋于稳定。油料种植面积稳定在2亿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四平市上下采取得力措施,克服金融危机和严重"伏旱"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再次实现了粮食大丰收,确保了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全市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350元. 粮食生产克服"伏旱"影响,总产保持阶段性水平,去年全市粮食总产111.1亿斤.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从2001年的390.7亿斤,到2014年的706.56亿斤,吉林粮食总产全国第四,单产全国第一。在这块活力涌动的热土上,2700多万吉林人在广袤的黑土地上书写了"金色"的辉煌,粮食生产取得历史性突破,清晰地勾勒出"十四连丰"的壮阔蓝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吉林,不仅在粮食生产上跃马前列,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上更要跻身第一方阵!  相似文献   

17.
<正>水利,农业之命脉。作为"国家粮仓",水利对河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统计,目前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夏粮占全国总产量的1/4。按照国家要求,到2020年,河南要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从1000亿斤增加到1300亿斤。农谚曰:"收多收少在于肥,有收无收在于水。"河南要打造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粮仓中的粮仓",农田水利建设举足轻重、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8.
公主岭市是全国商品粮出口基地,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2011年粮食生产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总产已达60.5亿斤,是2000年的1.46倍,成为全国玉米出口最多的县、市之一.公主岭市粮食生产能持续稳定的增长主要决定于良种、化肥、农业机械化三个主要因素,而农业机械化又可以充分发挥良种和化肥的增产作用.文章论述了农业机械化对粮食生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十二五"期间我省"新增粮食产量50亿斤",以策应国家"十二五"增加1000亿斤粮食"的目标。本文分析了当前江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存在的问题、粮食生产中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十二五"末江西增产"50亿斤粮"的出路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成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12358亿斤,比2016年增加33亿斤,增长0.3%。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实现"十二连增",连续两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吉林省作为我国排名第四的生产粮基地,粮食产量达到744亿斤,取得历史性成就,但由于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春秋两季秸秆焚烧、畜禽粪便污水排放、塑料残膜丢弃等原因,导致自然资源日益枯竭以及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迫切需要吉林省转变农业发展形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切实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