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稀土农用研究始于20世纪中叶.我国稀土农用研究始于1972年。朝阳县从1988年开始在棉花等作物应用,至今仍在推广使用。为了更好的掌握使用技术,为稀土农用提供科学依据.在推广应用的同时开展了稀土对棉花增产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多个农用稀土对稻、麦、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试验进行了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证明,农用稀土对这些作物有一定增产作用,但不同土壤不同作物效果不一。  相似文献   

3.
<正>稀土在农业上的应用是近些年来方兴未艾的研究课题。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近20年来,我国对稀土在农用技术、毒理卫生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农用分析以及农用产品生产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已有研究表明,稀土元素对植物的一些主要生理活动都产生影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稀土元素能够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及增强其活性,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改善土壤生态系统及其物质循环能力;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及其中某些酸的活性,提高作物抗逆性,从而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是作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有益元素”。也正因为如此,开展对稀土农用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为农业示范推广提供基础资料,提高作物产量与质量;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盲目施用稀土微肥,防止土壤环境和农产品污染,这些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自1981年,稀土肥料就被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目前,我国稀土肥料的研发和在农业应用具体情况怎样?其市场前景如何?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稀土农用的原理,研究证明,稀土可促进作物对磷的吸收,提高磷酸酶的活性,增加叶绿素含量和使机械组织发达,促进作物发芽生根等。农用稀土的比放射性强度未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在一般施用量下,对人和农业环境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另外还介绍了合理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西部地区对稀土农用新材料———一种新的氨基酸稀土螯合微肥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氨基酸稀土螯合微肥有利于作物的生长,能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并能改善作物品质。  相似文献   

6.
国光苹果树应用稀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RE)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及钪钇元素,农用产品是以镧、铈、镨、钕为主的硝酸盐混合物[R(NO_3)_3],含R_2O_338%,无色无味,易溶于水。对稀土的研究各国都很重视,稀土农用研究我国居领先地位,已成功地应用于小麦、水稻等十几种作物,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辽宁省果树研究所从1984年起进行了苹果应用稀土试验、示范研究。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我国稀土农用的文献量,涉及到作物种类和效果以及相关的期刊、主要著者,并指出了稀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陈克刚 《甘肃农业》2005,(12):129-129
马铃薯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已发展到300多万亩。由于近年来种植面积与年俱增,重茬严重,加之投入不足,肥力跟不上去,导致马铃薯病害、早衰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马铃薯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稀土肥料具有增强作物抗逆性,促进养分吸收,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良好作用。为此,在安定区农技中心的大力资助下,我们在青岚基点开展了稀土农用技术的大面积示范。同时,选用稀土磷肥、全元稀土微肥、生物活性稀土微肥3种肥料,通过单施和组合施用试验,研究其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旨在探讨提高马铃薯产量的稀土农用技术,以克服病害和早衰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为大面积推广应用稀土农用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 1982年国家科委将稀土农用列为“六五”期间重大攻关课题,组织了全国稀土农用协作网,并相继在十多种作物上获得突破。为此,我们于1985—1986年对红麻应用稀土的效果与技术进行了研究。材料与方法供试红麻品种为青皮3号。稀土为“农乐”粉状NL—1制剂。1985年将每公斤红麻种子用10克稀土进行拌种试验,不拌种为对照,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1986年进行了红麻叶面喷施稀土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为每亩每次喷施  相似文献   

10.
张凤 《吉林农业》2004,(1):23-23
农用稀土元素是指17种稀土元素中的镧、铈、镨、钕4种轻稀土元素。用于农业的主要是硝酸盐复合产品,即硝酸稀土。稀土可促进作物种子发芽、出苗,可改善光合器官形态,提高光合能力,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作物抗逆性,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品质。农用稀土是以水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