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产量与品质过去.在数量型农业思想指导下,农业生产的目的在于追求经济产量的提高。因此,在有种工作中,一律把产量放在首位。小麦中间试验.是以产量高低取决品种(系)命运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实现两高一优农业,产量不再是农业生产关键的所在,品质是前提,效益才是目的。产量与品质并重是农业生产进入一个新阶段。从西方农业生产发展,即高产——高产优质——优质的三个阶段,也可说明产量与品质的关系了。有人说,高产与优质有矛盾.更有人用当前生产上出现的高产质差的推广品种做为佐证。其实,产量与品质不是一对矛盾。从遗传学来看,产量在一定的条件下与其蛋白质呈负相关,但是与其加工品质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从国内外无数生动实例也可以证明小麦单产不断提高,其品质不是节节下降,而是逐步得到改善。2品质现状中国农科院品质分析室和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分别对全国和黑龙江省不同时期推广品种进行蛋白质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自建国以来,各地蛋白质含量每隔10年几乎下降1个百分点,80年代以来有所回升。我国小麦品质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在蛋白质、于湿面筋含量上相差无几,但在面筋质上差异显著,而在面团的流变学理化特性上差距甚远。我国过去只生产富强粉、特二粉和普通...  相似文献   

2.
施氮对冬小麦吸磷特性和产量的影响齐田锋,王连建,康有果(山东省泰安市农业局271000)近年来,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土壤阻力有较大提高,生产中由于过量施氮出现了资源浪费、产量和经济效益降低的现象。本文旨在探讨高产栽培条件下,施氮对小麦吸磷规律及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3.
认识改良单交改进制种技术四川省开县种子公司彭先达,刘昌波当前,在玉米生产上使用的绝大多数是单交种。其种子是在近交衰退、自身生产力较低的自交系植株上生产的,一般制种产量较低。大力提高制种产量是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巩固制种基地和提高种子公司经济...  相似文献   

4.
苏玉20是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测配而成的中熟玉米杂交种。2002~2003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在2003年江苏省春夏播玉米生产试验中产量名列第一,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玉20制种一般选择在新疆伊犁地区,制种产量一般在4500~6000kg/hm^2,最高产量达8000kg/hm^2。  相似文献   

5.
南方丘陵半山区玉米生产持续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丘陵半山区近年来玉米生产形势很好,面积和产量与前几年相比都有很大提高。怎样使玉米生产得到持续性发展,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增加玉米生产的经济效益,是我们今后工作中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现在除水稻外,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玉米已成为南方丘陵半山区第二大粮食生产作物,是当前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因此,玉米生产直接关系南方丘陵半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现就南方丘陵半山区玉米生产和发展提出我自己一点想法和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北方玉米种子生产促早熟技术直接影响种子活力、种子产量和种子质量,特别是使种子冻前降至安全含水量,是种子生产成败的关键。本文着重报道,如何在种子生产全过程中采取综合促早熟措施,把适区种植在宏观决策,与促早熟新技术,常规技术、辅助性技术、特异性技术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以提高玉米种子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豫东地区大蒜适宜的播种期,给当地大蒜标准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中牟大白蒜为材料,安排了18个播种期,测定大蒜不同播期下的出苗率、茎粗、株高、死苗率、抽薹率、二次生长率、蒜薹及蒜头产量等指标,分析播期对大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不同,对大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也不同。较早播种的大蒜出苗慢,单株生长量有优势,假茎粗、株高大,死苗率高,苗期虫害严重,总体产量不高。播种过晚,出苗快,出苗率高,出苗后生长势强,适宜生长期较短,二次生长率较高,总体产量低。综合性状结果表明豫东地区10月4日前后播种,蒜头及蒜薹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为试验推荐的豫东地区大蒜标准化生产适宜播种期。  相似文献   

8.
现将6月生产、销售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产品产量:6月生产品种69个,实物产量34066吨,累计188280吨,折100i457吨,69个品种中,杀虫剂29个,杀菌剂18个,除草剂20个,生长调节剂2个,累计实物产量分别为33276吨、29688吨、122045吨、3273吨。  相似文献   

9.
王宁堂 《耕作与栽培》2005,(2):52-52,60
影响渭北旱塬油莱生产的主要因素有冻害、干旱、土壤肥力低、病害4个方面,采用地膜栽培不但可以减轻冻害发生,蓄水保墒,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强植株抗病性,提高单株产量,促进渭北旱塬地区油菜生产发展,还可以为中国北方旱区大面积提高油菜产量,实现稳产高产提供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10.
贵州柑桔生产发展策略蔡永强,王光,管雪梅(贵州省柑桔科学研究所罗甸550100)贵州柑桔近十年来发展迅速,面积、产量和良种化程度都有较大的提高。但与全国柑桔生产相比,在产量、面积、果品质量、投产率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1993年全国柑桔面积112.6...  相似文献   

11.
珍珠豆型花生品种利用现状及改良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花生作为河南省正阳县经济建设中的一大支柱产业,其年生产总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种植面积在6.67万hm^2以上。种植品种主要以小果花生为主,约占花生总种植面积的95%,是全国珍珠豆型花生最集中、面积最大的产区之一,2004年被国家统计局认定为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之首。其生产的花生远销山东、广东、广西、福建及东南亚等一些地区和国家。近几年来,由于花生品种更新换代慢,品种老化、退化严重,造成产量低而不稳,抗性减弱,病虫害加重,品质变劣。1996-2000年花生平均产量达4180.5kg/hm^2,而2001-2005年平均产量仅2733kg/hm^2,产量减少1447.5kg/hm^2。因此我们认真总结分析正阳县花生生产现状,找出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产量和效益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宋宗岩 《科学种养》2009,(12):38-38
近几年,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和池塘的综合利用,鲻鱼与其他养殖品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养殖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笔者通过鲻鱼养殖生产试验,初步总结出鲻鱼体重、体长增长与温度的关系,这对开展鲻鱼养殖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云南是我国南菜北运重要的基地之一,2002年蔬菜种植面积42.06万hm^2以上,产量784万t左右,总产值约70亿元,其中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面积为0.19万hm^2,产量3.77万t;取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面积为0.69万hm^2,产量16.56万t。云南四季都能生产蔬菜,滇中是商品蔬菜的主产区。目前云南商品蔬菜生产已经形成城郊、农区相结合;正季与反季、常年菜与季节菜相结合;时鲜大宗蔬菜与细菜、加工原料菜相结合;内供与外销、出口相结合的生产格局。  相似文献   

14.
孔显民 《种子》1997,(1):67-68
多年来,农业生产中对小麦种子的重视程度远不及五米杂交种,小麦品种田间混杂严重,生产参差不齐,成熟不一致,产量降低,但品种纯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国内鲜见报道。笔者选用一个高纯度的小麦高产品种,掺上中低产品种,人为造成不同纯度,1990年秋播在日在镇进行田间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小麦品种纯度对产量有显著的影响,直线回归分析,依667m’产量回归,纯度每提高($低)一个百分点,产量随之增加(减少)2.43kg。在此基础上,青岛市近年来狠抓小麦统一供种、效益显著。现将小麦品种纯度试验结果报道如下:l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  相似文献   

15.
甜高粱是目前世界上生物产量最高的作物之一,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乙醇产量也较高。据试验,单位面积甜高粱的乙醇产量为玉米和甜菜的两倍,比甘蔗还高四分之一。可见,在所有能提取乙醇的作物中。甜高粱是较理想的。种植甜高粱加工生产汽油醇已经是一项成熟技术并在许多国家推广应用。并且可再生、无污染,因此甜高粱生产汽油醇将会有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6.
浅谈玉米制种基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玉米实现了杂交种优势利用和种子杂交制种,这对产量的提高、品质的改善、社会的发展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但在玉米杂交制种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的条件下,如何稳定发展玉米制种生产基地,提高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是制种工作的重点。现就如何搞好基地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玉米杂交制种产量的高低与质量的优劣,与种子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为维护三者的合法权益,满足农业生产对种子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微型薯生产以有效薯的多少来衡量产量的高低,有效薯越多,产量越高,扩繁系数越大,扩繁成本越低。试验进行了试管苗扦插密度及培土次数对网室生产脱毒微型薯数量的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试管苗扦插密度和培土次数能显著提高微型薯产量,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种子世界》2011,(1):47-48
产量表现: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7340kg/hm2,比对照博优998增产5.6%。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从大豆群体以及光合作用的特点出发,从大豆群体的特点、大豆群体中产量的积累与分配、大豆群体的光合生产方面综述了光合作用对大豆群体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