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虾鳖混养,是在水源和环境达到无公害化要求的常规养虾池塘中,在养虾的基础上套养鳖种养成商品鳖的高效生态养殖模式。 一、池塘改造 虾鳖混养的池塘面积以0.3公顷左右为宜。这样不但易管理也好捕捞。池深1.2~1.5米,水深1米左右。池塘坡比1:3~1:4。为防鳖逃逸,埂上可用铁皮或水泥瓦设防逃墙。防逃墙埋入地下20厘米,地上高30厘米,池边座北朝南处设几块水泥瓦为饲料台。饲料台顺池边一半干水中,一半在水上。  相似文献   

2.
目前甲鱼(鳖)养殖多采用的是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方式,池塘载鱼量大,水质环境差,发病率较高,养殖效益低。解决水质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频繁的换水。但过多换水带来了诸多弊端,水环境的频繁变化使甲鱼多处于反复适应状况中,对摄食生长极为不利。作为最理想的甲鱼养殖模式应是生态养殖,养殖环境应是洁净的水体,适宜的泥沙底质和水温。  相似文献   

3.
陈林 《饲料广角》2004,(18):39-41
笔者在广东某国营养殖场进行鱼-鳖-菜综合生产试验,采用岸上利用塘泥种草种菜、水中鱼鳖混养,同时调控水质、预防疾病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材料1.1池塘:试验池塘1#、2#为面积均为8亩的土质池塘,池深2m,池塘四周陆地面积分别是1#塘2亩、2#塘3亩。  相似文献   

4.
所谓仿野生中华鳖养殖,就是改工厂化增温养鳖为池塘常温生态养鳖;改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为以天然活饵料为主;改全程依靠药物防治疾病为生态调节控制鳖病发生,改当年上市的快速养殖法为2~3年养成的自然养鳖法,从而恢复中华鳖传统的外形、口感、品质和滋补功效,其价格也由20~30元/kg提高到160~240元/kg,而且商品鳖在市场上日渐受宠,养殖者可以取得不菲的投资回报。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建池要求选环境安静、无噪音,既交通方便、接近电源,又离水源近而无污染的地方。以东西向长方形为宜。鳖喜静怕声、喜阳怕风、喜洁怕脏。建池地宜选择环境幽静、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池塘作为养殖基地。如果是自繁、自育、自养的养鳖场就要考虑新鳖池、稚鳖池、幼鳖池、3龄鳖池、成鳖池  相似文献   

6.
鱼鳖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池塘的空间,提高经济效益。由于在自然养殖的条件下,鳖要养殖2.0~3.0 a才能达到商品鳖规格,而普通鱼类养殖0.5~1.0 a就可以出售,因此,可以实施鱼鳖混养,提高产出,缩短资金的周转期。混养的过程中,鱼、鳖之间互惠互利,鳖的残饵和粪便不仅可以起到培肥水质的作用,而且可以促进浮游生物和池塘底栖生物繁殖,为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鲢、鳙鱼和杂食性的鲤鱼、鲫鱼、罗非鱼等的快速生长提供饵料条件;大量的鱼类粪便也可以繁殖浮游生物和池塘底栖生物,为鳖的天然饵料——螺蛳、蚌、小鱼、小虾等提供食物,如此一来形成了自然的饵料供应循环,有利于鱼、鳖的生长发育。而且鱼鳖混养,鳖会吃掉行动迟缓的病  相似文献   

7.
《饲料广角》2009,(2):16-16
1月8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大型科技下乡现场培训活动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发布了《淡水池塘养殖生态修复技术手册》.以期为全国各地的池塘养殖环境修复与标准化池塘改造提供技术参考.为我国池塘养殖生产模式的转变提供技术支撑.据介绍.为了满足全国各地相继开展的池塘养殖环境修复与池塘标准化改造的技术需要.配合农业部即将推出的淡水池塘养殖环境修复计划.  相似文献   

8.
蟹鳖混养,是对养蟹池改造后在原来养蟹的基础上套养鳖以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一种无公害池塘混养模式,要求水源和环境必须达到无公害化标准。 一、池塘改造 池塘改造的目的是在正常养蟹的基础上又适合养鳖。改造的主要项目有防逃设施和池坡建设。防逃设施一般蟹池都有,但因设得都较浅,所以必须重新建设。防逃墙的材料最好是用铁皮或水泥瓦,将防逃墙部分埋入地下。混养鳖的池  相似文献   

9.
赵春光 《饲料研究》2002,(9):35-35,34
虾鳖混养是利用养虾池塘在不影响养虾的前提下混养鳖的一种新技术。其不但可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商品虾、鳖的质量,也大大提高了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如浙江桐乡和江苏昆山利用青虾塘搞虾鳖混养,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把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有条件的地方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三、常温养鳖 目前国内许多地方是采用常温养鳖的,其规模很不一致,小的养殖池只有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即通称的庭院养鳖,大的几万到几十万平方米,但较多的还是一千至数千平方米的池塘养鳖。现以池塘养鳖为主介绍常温养鳖。 1.放养前必须按鳖的生活习性和养殖规模建好养殖池,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1.
鳖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美食补品。目前鳖业已成为我国发展农村经济的高效养殖业之一,年消费量10万余吨。但因传统的集约化养殖投资大,技术要求也高,不是一般农民都能搞的。而利用我国各地农村现有池塘在传统养殖的基础上混养鳖,不但可提高池塘利用率,还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池塘混养鳖是值得推广的一个好模式、其主要好处有三。  相似文献   

12.
鳖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美食补品。目前鳖业已成为我国发展农村经济的高效养殖业之一,年消费量10万余吨。但因传统的集约化养殖投资大,技术要求也高,不是一般农民都能搞的。而利用我国各地农村现有池塘在传统养殖的基础上混养鳖,不但可提高池塘利用率,还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池塘混养鳖是值得推广的一个好模式,其主要好处有三。  相似文献   

13.
鱼、蚌、鳖混养,是在养蚌的基础上套养鱼和鳖的一种混养模式。我国江南地区池塘养蚌育珠的规模很大,但过去养殖大多较单一。经多年试验,在养蚌的池塘中套养鱼和鳖,结果不但不影响养蚌育珠,还可养成优质的鱼和鳖,特别是鳖的质量明显优于集约化养成的质量。可以取得高于单养蚌几倍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鳖的人工养殖与饲料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鳖属于脊椎动物爬行纲,龟鳖目(Chelonia),鳖科(Trionychidae)。鳖科有6属20余种,我国有2属3种(刘筠,1989),即(Belochelysbibroni)、山瑞鳖(Trionyxsteindachneri)和中华鳖(Trionyxsinensis)。中华鳖俗称甲鱼,自古以来即被视为滋补佳品。我国长江以南各省的江河、湖泊和池塘中鳖的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加之化学农药的危害,特别是滥捕使资源枯竭,野生鳖大量减少,价格昂贵。因此,有必要加速鳖的人工养殖,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而配合饲料的研究是鳖人工养殖的技术关键。1鳖的人工养殖野生鳖为肉食性变…  相似文献   

15.
生态鳖在市场上价格达到160~400元/kg,而养鳖稻田不能施放化肥和喷洒农药,其稻谷为有机稻谷,产出的是优质的有机粮。稻鳖共生一方面能为鳖生长提供良好的场所,即生活环境,摄食、晒背范围大,生长发育快,增重率高;另一方面鳖又可为稻田疏松土壤和捕捉害虫,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水产养殖区在稻田中示范养鳖,一般每亩收入超过1万元。1养鳖稻田的条件与准备养鳖稻田应选择运输方便、地势较平坦、水源  相似文献   

16.
南四湖位于山东省南部微山县,总面积为1266km2,兴利库容17亿m3,约占山东省淡水总面积的45%,湖底平缓,水深一般1~2m,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北方最大淡水湖泊.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微山县调整优化湖区渔业及水禽养殖布局,严格控制养殖总量,发展生态化鱼鸭养殖.通过分区划片,对现有滨湖带池塘进行清理改造,在同一区域内规划鱼鸭池塘混养区、湿地净化区等功能区,构建封闭式池塘-湿地生态养殖系统,示范推广鸭-鱼-草生态循环养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池塘混养不但可以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商品鱼、虾、鳖的质量,而且可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该文就某市养殖日本对虾、中国对虾,花蛤混养状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品种混养有利于改善池塘生态环境,减少病毒发生,并能有效增强池塘的综合效益,具体一定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主持完成的"复合池塘养殖典型模式构建与应用"成果,在湖北省武汉市通过了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组织的鉴定。该成果针对池塘淡水养殖存在的水体环境和质量安全问题,围绕高效、生态、节水、安全的池塘养殖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构建了基于稻田异位修复的复合池塘养殖模式及其配套技术,并  相似文献   

19.
<正>多年来池塘养殖以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为代价,在发展生产的同时,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产品安全问题严重。因此,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优美型渔业,探索无公害养殖和健康生态养殖的高产高效池塘养殖技术,并大力推广,使渔民增收,环境友好。1技术概述高产高效关键养殖技术集成是通过良种良法配套、渔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促进渔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管理规范化,提高池塘效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构建  相似文献   

20.
随着池塘养殖生产的发展和产量提高,鱼病越来越成为制约生产进步的因素之一。为此,养鱼生产必须从养殖环境着手,提高健康养殖水平,从而提高生产效益。 (一)改善养殖环境 1.彻底清塘:生产了一年或一个养殖周期的池塘,残渣杂质、鱼粪排泄物等大量沉积,若不清除,必然成为某些病原菌的培养基和滋生场所;由于底质营养物的作用,病菌危害力增大。从生产实践中可以看到,经过彻底清塘的水面,养殖鱼类发病都较低。再者,通过彻底清塘,还能减缓池塘老化,保持载鱼量,提高鱼生产力。 2.保持良好的养殖水质:良好的水质鱼不易得病。良好的水质应具备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