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阐述张掖蔬菜良种繁育产业发展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推动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是进一步加大对蔬菜良种繁育基地的政策扶持力度;扶持建设蔬菜良种繁育产业核心基地;建设蔬菜良种基地区域性病虫害检测中心;加大良种繁育基地环境保护力度;建设蔬菜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农业部门联合开展工作,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种业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2.
蔬菜优质种子种苗的推广与产业化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阐述蔬菜产业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建设蔬菜种子种苗的生产体系、推广体系、培训体系和产业化体系等,以提高我国蔬菜种子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高岩 《保鲜与加工》2015,15(1):69-72
以张家口弘基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典型案例,详细介绍了企业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绿色循环经济促进蔬菜产销体系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营模式,说明了种植与养殖结合的产业经营模式对促进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发展及保证食用安全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农村合作社为主体,实现和推广种植养殖结合发展绿色有机蔬菜产业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张家口弘基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典型案例,详细介绍了企业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绿色循环经济促进蔬菜产销体系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营模式,说明了种植与养殖结合的产业经营模式对促进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发展及保证食用安全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农村合作社为主体,实现和推广种植养殖结合发展绿色有机蔬菜产业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甘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方法]通过对安徽省近几年甘薯生产和消费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安徽省甘薯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求甘薯产业发展潜力和对策,以期为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结果]调研结果:安徽省甘薯种植分春薯和夏薯2种种植方式,当前种植品种共有40个,其中主栽品种17个。在主栽品种中,淀粉专用型品种占53.0%,鲜食型占35.0%,兼用型占12.0%。所种植品种以外引为主,占73.5%,本省自育品种较少,仅占26.5%。全省甘薯的消费比例以加工为主,鲜食为辅。研究指出了安徽省甘薯生产存在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机械化水平落后,品种更新换代慢、专用品种缺乏、种苗繁育体系不健全,病害严重,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的主要问题。[结论]提出培育专用新品种,加大科技示范推广力度,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加工企业联合研发甘薯深加工产品,提高甘薯附加值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玉稻518是2015年9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粳稻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等特性,适宜河南沿黄及信阳、山东、江苏淮北、安徽地区种植。为加大该品种的推广力度,特制定了本品种高产生产技术规程,供生产上大面积操作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加大新品种宣传推广力度、推进水稻产业优化布局,云南省种子管理站严格按照全国农技中心有关要求,精心选择近年国家或省级审定的适口性好、产量高、抗性强的水稻品种,选择代表性地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采取展示示范品种与主推技术结合、种子企业和管理机构与专业合作社结合、种子生产经营与示范推广结合、新品种示范推广与粮食加工企业...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国甘蔗标准化现状的研究,分析了中国甘蔗标准化建设存在标准落后和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探讨了推进甘蔗标准建设的对策与建议。结果表明:要促进甘蔗产业发展和提高甘蔗产品质量安全,就要进一步明确甘蔗标准化建设目标,加强甘蔗标准化理论和方法研究,建立健全甘蔗标准化推广体系,要完善甘蔗及其品种质量监测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化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加大甘蔗标准的实施力度。  相似文献   

9.
鹤壁市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其中青贮玉米产业发展具有独特优势。深入探讨鹤壁市发展青贮玉米产业对满足畜牧业需求、优化种植结构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从青贮玉米生产布局、发展模式、种植方式及科研进展方面介绍了鹤壁市青贮玉米生产现状。提出品种认识偏差、种植不科学和机械化水平有待提高等青贮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从加强技术推广培训和科研攻关力度,实施多种种植模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解决发展瓶颈问题。通过各方面分析,对促进鹤壁市青贮玉米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实现畜牧业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延安木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进行产业布局、扩大生产规模、开展品种试验示范、强化生产技术培训、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措施,为打造区域木耳品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是华北地区重要的优质稻生产基地,常年水稻面积大约15万hm2。近年,受优质米市场需求的影响,优质稻面积在迅速扩大,目前累计推广面积达17万hm2,使我省优质米生产得到快速发展。但是,通过对优质米生产现状的分析,仍然存在品种单一、综合性状差,良种良法不配套,品牌意识不强,开发力度不足等问题。因此,必须采取加大新品种选育及引进力度,加强基地建设,优化栽培技术,提高加工水平,形成品牌优势等对策,推进我省优质米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广西毛豆生产现状、问题及产业化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涛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5):305-305
针对目前广西毛豆生产存在的品种退化、布局分散、栽培技术落后、加工销售不畅等问题,结合国内外市场需求,提出要把广西毛豆产业做大做强,应采取如下5个方面对策:加快优良品种的繁育推广;建立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发展一批科技型精深加工企业;培植市场流通服务体系;加强产业宣传和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河西走廊设施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找出了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设施布局分散,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资金短缺,设施装备水平低,环境调控能力差,重产前、产中服务,轻产后服务,设施生产基地整体功能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以大力提高设施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提高设施农产品的品质,提高科技对设施农业的贡献率为主要对策。分析了今后河西走廊设施农业应以蔬菜、花卉栽培为主,积极发展畜牧业,适当发展林果业,因地制宜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建立健全市场支撑体系,树立品牌意识,推行无公害生产,标准化上市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蔬菜专业村发展时空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蔬菜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产业化生产是实现蔬菜产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本文以北京蔬菜专业村为研究对象,选取区位数据、种植规模以及发展数量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采用对比分析法、核密度分析法,对北京市2008-2016年蔬菜专业村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郊区蔬菜专业村数量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在地理区位变化上由相对聚集向相对均匀分布变化、种植规模差异化程度逐渐降低等特点。研究建议加快培育蔬菜新品种、加强高端蔬菜产品生产;要延长蔬菜产业链,发展蔬菜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建设;要抓住“互联网+”机遇,打造京郊蔬菜品牌化产品,推动蔬菜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种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其政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全辉  李争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5):148-151
中国种业发展经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发展阶段,进入市场经济后,国外垄断种子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给中国种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从中国种业的发展背景、种业市场的概况、科研概况、种业企业概况等几个方面阐述中国种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种业发展中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研发基础薄弱、科技成果转化困难等问题;提出了要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促成企业的合理转型和资源重新配置、引导公共部门管理体制改革和经费分配制度改革、加强育种人才培养等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四川盆周山区发展特色优质猕猴桃的国际市场前景、生产现状、条件优势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发挥品种资源优势,推行规范化的综合配套生产技术;培育龙头企业,创立优势品牌;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内外食品产业的发展现况及出现的问题,详细阐述了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食品安全体系,提出只有充分发挥政府在规范食品市场秩序中的规制作用,建立符合食品市场要求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有利于食品工业发展、食品科技创新的产业政策,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才能促进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食品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对蔬菜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严重的农药超标问题,蔬菜食品安全已成为制约我国蔬菜国际市场贸易的主要问题.要提高我国蔬菜产品国际竞争力,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建立与蔬菜食品安全要求相适应的科技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立足区域比较优势,走产业化之路,发展商品农业经济,同样是不发达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对甘肃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产业现状的评价,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深层问题,运用产业经济的理论方法,讨论了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精深加工为先导、高度组织化为基础、社会化服务为条件、政府推动为保障的产业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黄淮海区域花生生产与品质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黄淮海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该区花生生产技术先进,单产水平高,出口基础好,加工业已见雏形,其种植规模与产量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稳定我国植物油市场的重要支柱。受生态条件所致,花生脂肪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中等,OL比值普遍偏低。在空间分布上,蛋白质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丘陵高于平原,脂肪由北向南逐渐降低,油亚比则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增高。黄曲霉毒素、丁酰肼和重金属含量超标已成为花生出口的主要障碍。该区应充分发挥花生产业优势,优化空间布局,培育优质专用型品种,推广先进适用栽培技术,强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深加工水平,实现区域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油脂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