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植物内生菌能产生一系列具有抗菌活性的代谢产物.对植物内生菌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的来源及抗菌活性物质的多样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枯草芽孢杆菌B—903抗菌物质产生条件及部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枯草芽孢杆菌B-903菌株是从郑州果园中筛选出的,它代谢产生的抗菌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强抑制作用。通过对其抗菌物质产生条件的研究认为,在NYDA培养液中,培养液初始PH值为7时,最有利于抗菌物质的产生;振培养112h,培养滤液的抑菌活性可达最大值;同初始接菌量对抗菌物质的产生时间影响不大;在250ml三角前瓶中,随装液量减少,培养液抑菌活性有增大趋势;大米粉和豆饼粉是最适合产生抗菌物质的碳、氮  相似文献   

3.
蕨类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植物内生菌是一种新的微生物资源,具有潜在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有关蕨类植物内生菌报道少。综述了蕨类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活性成分与功能研究进展。对植物内生菌作为重要天然药物新来源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菌体及胞外分泌物抑菌活性,从378个哈密瓜内生细菌中筛选出了对瓜类细菌性叶斑病菌、疫霉病菌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对抗菌活性显著的197菌株的胞外抑菌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显示:197菌株胞外分泌物的抗菌效价可达80倍;其抗菌活性物质为蛋白质类物质,可通过15%-90%饱和度的硫酸铵盐析,其中75%硫酸铵饱和度提取的粗蛋白的抗菌活性最强;该抗菌蛋白具有一定的耐热性,温度高于40℃后抑菌活性逐渐下降,100℃下仍能保持部分抑菌活性,120℃时全部丧失。  相似文献   

5.
筒鞘蛇菰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考察筒鞘蛇菰(Balanophora harlandii Hook. f.)内生真菌的类群组成,寻找高活性的抗菌物质,用组织块分离法和杯碟法筛选出能产生高抑菌活性的蛇菰内生真菌菌株。从神农架野生筒鞘蛇菰不同组织内共分离、纯化得到49株内生真菌,对其中生长良好的28株内生真菌归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的2目2科7个属,分别是丝核菌属(Rhizoctonia)、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地霉属(Geotrichum)、小孢霉属(Microsporum)、从梗孢属(Monilia)和粉孢属(Oidium)。这28株内生真菌对于3种供试靶标细菌表现不同的抑菌活性,其中SG47菌株的抑菌作用较强。这些内生真菌能够产生丰富的抑菌活性物质,极具从中寻找新型杀菌剂或药物先导化合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蒲公英是一种传统的植物同源医药和食品,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消炎作用。蒲公英提取物含有各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化合物,而内生真菌产生相同或相似的代谢物作为宿主植物,它可以打开抗菌化合物的开发和利用新的方式。药用植物蒲公英可以培养多种内生真菌。因此,以新鲜根、茎和叶,无昆虫的蒲公英为材料,对其内生真菌及形态学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组织切块法,从蒲公英的植物组织中分离出14种内生真菌;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蒲公英根、茎、叶培养的内生真菌;观察、分离和纯化内生真菌的形态学鉴定。  相似文献   

7.
甘草内生菌能够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相似或全新的活性代谢物。采用内生菌发酵法生产甘草次生代谢物对可持续利用甘草资源及筛选新型活性代谢产物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几十年,尽管人们对甘草内生菌多样性、分离和鉴定、药理作用、次生代谢产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甘草内生菌作为微生物资源是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本研究综述了甘草内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相关研究,归纳出甘草内生菌可产甘草苷、甘草次酸、甘草素等次生代谢产物,并针对甘草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为合理利用甘草内生菌及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的分离与抗菌物质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黄萎病发病棉田未发病棉株根际土样中分离芽孢杆菌,利用对峙培养法对大丽轮枝菌进行平板拮抗实验,筛选出6株对大丽轮枝菌有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其中3株菌发酵代谢产物具有抗菌活性。S4-3菌株发酵液滤液经100℃、30min热处理丧失抗菌活性,发酵液氯仿抽提物不具有抗菌活性,发酵液硫酸铵沉淀物有抑菌活性,但经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丧失,认为S4-3菌株抑菌活性物质是蛋白质。而菌株S4-5发酵液经100℃热处理后还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发酵液氯仿抽提物也具有抗菌活性,但硫酸铵沉淀物对病原菌无抑制作用;S5-6菌株发酵液滤液经100℃热处理丧失抗菌活性,硫酸铵沉淀物也不具有抗菌活性,而发酵液氯仿抽提物有抗菌活性,因此认为S4-5和S5-6菌株产生的抑菌物质不是蛋白质类。  相似文献   

9.
苦楝内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植物内生菌拥有特殊的生态环境、代谢途径和生物活性,是结构新颖、活性多样的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本研究综述了苦楝内生菌多样性、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并据此提出了关于苦楝内生菌研究的一些问题,以期为苦楝内生菌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株放线菌的抗菌活性及分类学地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旨在对2株放线菌HD-103和HD-109的抗菌活性和发酵液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并明确2株菌的分类学地位。以13种植物病原真菌为靶标菌,利用琼脂柱法分析2株生防菌的抗菌谱;以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f.sp.glycines)为指示菌,利用杯碟法检测2株生防菌发酵液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及紫外稳定性,并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相分类法对2株菌进行鉴定。研究结果显示:2株菌的抗真菌谱均较广,其中HD-103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f.sp.Glycines)的抑制效果最显著,抑菌圈直径达到23.7mm,HD-109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alternate)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25.0mm;HD-103的抗菌活性物质较HD-109的活性物质更为稳定;分类学鉴定结果表明,菌株HD-103与HD-109为微白黄链霉菌(Streptomycesalbidoflavus)的2个菌株。菌株HD-103与HD-109能够抑制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其发酵液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具有开发为新型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分离鉴定大兴安岭森林凋落物中的真菌,并发现具有抗菌活性与纤维素降解活性的菌株及抗菌代谢物。以凋落物为材料,用颗粒涂布平板法分离真菌,用打孔药剂扩散法与刚果红染色法检测抗菌活性与纤维素降解活性。分离培养了76株真菌,其隶属于9个纲,15个目,25个科,59个分类单元,其中21株真菌ITS序列相似性≤98.5%。7株真菌具有抗菌活性。经代谢物分离,得到2个单体化合物,它们是FLF409A(6,9-表氧基-7,22-烯-3-麦角甾醇)和FLF449A(4,6,8-三羟基-7-甲氧基-3-甲基二氢异香豆素)。首次发现了Parapyrenochaeta属真菌具有纤维素降解活性。本研究说明大兴安岭凋落物中尚有大量具有活性的真菌资源,值得进一步被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深色有隔内生真菌(Phialocephala bamuru)A024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的抑制机制,本研究从采用LC-MS分析平台对立枯丝核菌诱导条件下深色有隔内生真菌A024的非靶向代谢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A024代谢产物包括9大类,27小类,筛选得到52个差异代谢物,同对照相比,诱导后上调的31个,下调的21个,其中黄酮类化合物、L-苹果酸、磷酸鸟苷、烟酸等显著上调。差异代谢产物的KEGG富集分析中花生四烯酸代谢、组氨酸和嘌呤类生物碱的生物合成、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萜类和聚酮类生物碱的生物合成等显著富集。筛选得到多个差异显著性代谢产物及其富集的代谢通路,为进一步研究其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探索内生菌对甘蔗抗旱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开发利用甘蔗内生菌抗旱性功能菌株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课题组前期分离鉴定的6株甘蔗内生菌为供试菌株,甘蔗品种'ROC22'幼苗接种7天后进行干旱胁迫,然后取完全展开的第一叶叶片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 表明,E3、09和YC89均有较高的ACC脱氨酶活性,不同甘蔗内生菌菌株对甘蔗...  相似文献   

14.
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是一类高度氧化的四环三萜类植物次生代谢物质,有抗癌、抗氧化、抗病毒、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镇痛催眠、消炎抑菌、杀虫等生物活性,在医学和农业领域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综述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的结构、合成途径、生物活性及临床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旨在对比分析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 BL-21和Bacillus subtilis HNDF2纯培养液和共培养液的差异,为研究两者的生态学关系和发现新抗菌物质提供参考。采用杯碟法检测抗菌活性,采用薄层层析、SDS-PAGE电泳以及HPLC分析代谢产物的差异。结果表明,共培养液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抗菌活性最高时的抑菌圈直径达到(28.50±0.5)mm,与B.laterosporus BL-21和B.subtilis HNDF2纯培养液的最高抑菌活性相比,分别提高了18.75%和83.90%。代谢产物检测结果表明,共培养液与B.laterosporus BL-21纯培养液的相似度较高,与B.subtilis HNDF2纯培养液的差别较大,并且含有各纯培养液中没有的新物质。2株菌的纯培养液和共培养液在抗菌活性和组分上存在显著差异,有必要对共培养液中的抗菌物质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丰富的艾纳香内生真菌资源,筛选出抗性生防菌株,用于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发现,通过水琼脂法对海南产艾纳香进行内生真菌分离,通过ITS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和分析。采用滤纸片法评价内生真菌发酵产物对细菌的抑制活性,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评价艾纳香内生真菌对植物炭疽菌的拮抗作用。本研究共分离鉴定出191株内生真菌,分属于27属,45种,其中优势菌属为DiaportheParaphomaEctophomaPenicilliumTalaromycesHypoxylonPhomopsisColletotrichumFusarium。抗细菌活性结果显示,ClonostachysFusariumDiapothe属活性较强。抗炭疽病菌试验显示,TalaromycesEctophomaPenicillium属活性较强。本研究初步探讨了海南产艾纳香内生真菌种类的多样性,并首次对其进行了抗病原菌活性筛查,获得的活性菌株可作为微生物源菌剂开发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7.
烟草内生菌研究概况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内生菌种类较多,主要分布于没有外在感染症状的健康植株内,其存在和作用长期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忽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烟草内生菌对烟草病害生物防治作用,对烟草幼苗的促生作用及降低烟草有害物质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现已成为国内外烟草行业工作者研究的热点。综述了国内外烟草内生菌研究的概况,并探讨了烟草内生菌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了优化小叶榕抗菌活性内生菌的发酵条件,提高其发酵液生物量和抗菌物质的量。笔者采用单因子试验对小叶榕内生细菌QYPT-B01菌株发酵条件优化,确定了QYPT-B01菌株在本试验中的最优发酵条件为:玉米粉3%,豆饼粉4%,K2HPO4·3H2O 0.3%,初始pH 8.0,装液量30%,接种量1%,摇床转速160 r/min,培养温度34℃。在上述条件下培养48 h,发酵液中生物量达到峰值,测得OD值为7.95,与优化前相比较,OD值提高了52.0%(优化前OD值为5.23)。培养72 h,抗菌物质产量达到峰值,此时发酵滤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6.42 mm,与优化前相比较,抑菌圈直径提高了13.5%(优化前抑菌圈直径为23.28 mm)。在优化的发酵条件下,QYPT-B01菌株发酵液的生物量和抗菌物质的量均有明显增多,为后续分离纯化、鉴定其发酵滤液中的抗菌物质,探究其抑菌机制,开发生防菌剂或新型抗生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拟层孔菌属最新的分类学和次生代谢物的研究进展。根据文献及其权威网站,总结了拟层孔菌属真菌的分类学变化,指出了拟层孔菌属现有的37 个种;根据化学结构,归纳了从拟层孔属真菌分离到的次生单体化合物,包括甾体类、香豆素类、脂肪酸类和其他类化合物。分析了代谢物及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菌、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和抗虫活性。这些化合物在医药与农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概括了拟层孔菌属分类学变化、次生代谢物及其生物活性,这对拟层孔菌属真菌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