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黄冈市蔬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其中设施蔬菜种植取得的成效尤为显著。但蔬菜设施化水平较低、科技支撑不给力、蔬菜基地带动力微弱等问题,无疑是困扰着全市设施蔬菜产业向前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议从黄冈的实际出发,结合长远规划,科学规划布局、加大投入力度。坚持依标生产等方面去努力,解决好当前存在的问题,有力推进全市设施蔬菜产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重庆市蔬菜产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集中度,加大步伐向相邻的四川省靠拢,产业发展稳中有进,面积产量实现双增。跟平原地区相比,全市蔬菜生产规模仍然存在差距,蔬菜单产依旧落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对全年蔬菜产销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推动全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创提质增效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达州市蔬菜生产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实现了由农民自给发展到政府主导发展的转变.特别是200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把蔬菜生产作为民生工程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工作来抓,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蔬菜产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确立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蔬菜产业"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围绕增产、增收、增效和平抑菜价,满足需要"为目标及一年打基础,二年迈大步,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的发展部署.成立了蔬菜产业推进办公室,预算了蔬菜发展专项资金.特别是2008年市政府实施的2000hm2常年蔬菜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级政府把蔬菜发展作为促农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极大地推动了全市蔬菜产业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蔬菜生产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县具有生产优质无公害、有机蔬菜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蔬菜已日渐成为我  相似文献   

5.
郭虹 《蔬菜》2017,(2):32-35
蔬菜产业是平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通过分析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并提出了调整优化结构,创新发展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加强质量监管,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构建现代蔬菜产业体系,全面提升蔬菜生产供给能力、产业化经营水平、质量安全水平和产业综合效益等措施,以期进一步做大做强蔬菜产业。  相似文献   

6.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近年来,肥城市坚持把大力发展以有机蔬菜、设施蔬菜和"两菜一粮"为重点的特色蔬菜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以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为主攻方向,积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努力推动全市农业转型升级。笔者对肥城市蔬菜产业发展做了一个全面调查,走访蔬菜种植基地21家,蔬菜加工企业10家,了解了当前肥城市蔬菜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蔬菜产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晋宁县蔬菜产业发展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经营管理粗放、产品质量不高、加工产业不发达、规模集约化生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以期为晋宁县蔬菜产业做大、做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徐州市出口蔬菜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州市是江苏省蔬菜生产大市,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即被列为全国"五大菜篮子"生产基地之一.近20年来,徐州市各级政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把发展蔬菜生产作为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据统计,2002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32.43万hm2,总产量903万t,总产值83亿元,总效益60亿元,全市农民人均种菜收入867元,占农民纯收入的24.2%,其中出口特色菜在全市蔬菜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市蔬菜产业的闪光点和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北京市怀柔区蔬菜生产现状的调查,分析怀柔区蔬菜生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蔬菜生产发展对策,以推动蔬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徐州市蔬菜产业发展的五点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作为徐州市重点培育的优势主导产业,历经20多年的发展,初步实现了由蔬菜生产小市向蔬菜生产大市进而向蔬菜产业强市的跨越.全市蔬菜复种面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不足0.67万hm2已发展到2003年的33.8万hm2,总产量735万t,总产值82亿元,效益61亿元,农民人均从事蔬菜产业的收入近千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左右,消化农村劳动力200万人.蔬菜已崛起为全市第一大作物,面积占全省1/4,被列为全国五大蔬菜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达州市蔬菜生产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实现了由农民自给发展到政府主导发展的转变。特别是200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把蔬菜生产作为民生工程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工作来抓,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蔬菜产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确立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蔬菜产业“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围绕增产、增收、增效和平抑菜价,满足需要”为目标及一年打基础,  相似文献   

12.
1“十五”规划①“十五”期间全市蔬菜产业发展的目标“十五”期间,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面向经济全球化、农业市场化、农村城镇化,以西部大开发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契机,以发展无公害蔬菜为主体,以生产反季节菜和干、野菜为重点,以西北市场为支撑,以科技的集成、创新、进步为依托,以增加农民收入、培植财源为目的,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把十堰建设成为服务中西部地区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使之成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十五”期末全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达到6.7万hm2(1…  相似文献   

13.
蔬菜生产主体是现代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其发展情况直接影响产业的前途。通过对麻城市蔬菜专业生产主体随机抽样调查,得出对于蔬菜生产主体健康、稳定、适度规模发展的办法和对策,为政府和产业经营主体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丁俊  叶筠 《现代园艺》2014,(15):39-40
蔬菜产业做到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必须构造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蔬菜经营体系;建立蔬菜生产合作社(协会)是今后蔬菜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中国蔬菜》2006,(11):41-41
我国南方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我国南菜北运和出口蔬菜的重要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蔬菜产业的迅速发展及南北方蔬菜产业的合作与交流,南方蔬菜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了更好地交流经验,探讨蔬菜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促进南北方蔬菜科研与生产单位之间的了解和协作。中国园艺学会蔬菜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和广东蔬菜产业协会共同主办召开“南方蔬菜产业发展研讨会”。会议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承办。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和广州市蔬菜研究所协办。  相似文献   

16.
2013年重庆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8万hm2,总产量1600万t,总产值338亿元,加工蔬菜种植面积达15万hm2,加工转化蔬菜280多万t,销售总额超55亿元。蔬菜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20%,蔬菜产业吸纳了20%左右的农村劳动力,蔬菜生产增加值对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达1400元左右,蔬菜产业为农民稳定就业和增收发挥了重要支撑。在总结和分析重庆蔬菜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产出不平衡不稳定等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生产结构促进均衡供应,持续推进基地建设筑牢生产基础,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生产放心产品,抓好产后处理及加工提升产业效益,加快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提升主体实力,做好监测预警增强科技信息服务能力”等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促进蔬菜提质增效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结球甘蓝俗称小莲花白、包心菜、小铁头,是云南省玉溪市蔬菜生产中的一个重要产品,常年种植面积约5万亩,亩产量4000多公斤,总产量20多万吨.产品主要销往广州、深圳、长沙、武汉等国内大中城市.近年来,随着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市先后有十多家蔬菜企业获得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以及有机蔬菜认证,有力地促进了玉溪市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2004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57.89万亩,总产量95704万公斤,总产值9亿元.  相似文献   

18.
都匀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生产是都匀市种植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在全市农产品均衡供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全面、深入分析都匀市蔬菜产业的现状和开发潜力,探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宜黄县委、县政府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民生工程来抓,围绕市政府《关于加快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精神,全县上下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基地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我县利用山区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种植规模迅速扩大.高山蔬菜成为我县一大农业特色产业,受到各级领导密切关注.江西日报、抚州日报记者先后对我县蔬菜产业作了采访报道.我县蔬菜基地建设在全市通报排名中位列靠前,得到了市政府领导和市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1 高山蔬菜发展的背景 高山蔬菜栽培是利用夏季山区独特的天然冷凉气候和良好的生态条件生产喜冷凉的无公害蔬菜,目的是使春菜延后栽培、秋冬菜提前栽培,在6~9月高温季节缓解平原地区部分蔬菜供应的"伏缺"现象.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十一五"时期柳江县蔬菜产业的发展状况,并对"十二五"期间柳江县蔬菜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论述和规划,提出了做大做强柳江县蔬菜产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