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掖单13号玉米杂交种是莱州市玉米研究所育成的一个紧凑大穗型品种,小面积种植超千公斤,创我国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本文根据兖州市农业局1989~1990年试验研究资料,在亩产700公斤以上的高产条件下,系统研究了其生长发育特点和高产栽培技术。一、掖单13号生长发育特点 1.穗分化进程从定株观察结果(表1)看出,掖单13号的穗分化进程,符合见展叶差规律和叶龄指数规律。突出特点是开花至成熟经历的时间长达51天,而一般中晚熟品  相似文献   

2.
何启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798-16800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果穗维管束结构的差异。[方法]选用不同株型和穗型的3个玉米高产杂交种掖单4号、掖单13和沈单7号,利用徒手切片技术观察测定穗柄和穗轴内维管束的数目和面积,比较不同类型品种间果穗维管束的结构差异。[结果]在穗柄(轴)大维管束数、总维管束数、单个大维管束的平均面积、大维管束总面积、维管束总面积上,大穗型品种掖单13和沈单7号显著优于小穗型品种掖单4号;在维管束密度及维管束相对面积上,紧凑型品种掖单4号和掖单13大于平展型品种沈单7号;在维管束的输送效率上,掖单13略占优势,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为今后玉米的高产栽培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 豫玉22号属稀植大穗品种。3年来在我省淮北地区推广面积迅速扩大,打破了多年来掖单2号主宰玉米生产的局面。为更好地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现针对该品种的特点和种植中存在问题,提出如下措施: 1.要保证品种的适宜密度豫玉22号叶片平展,株型松散,需要合适的生长空间。它所要求的适宜密度是每亩2600~2800株。密度过大,植株生长细弱不抗倒伏,穗小或空秆率高;密度过小,就会影响单位面积产量。因此,保证品种的适宜密度是取得高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 夏玉米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抓住玉米增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就能充分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使产量大幅度提高。根据多年大田生产实践,要获得夏玉米高产、在栽培上应掌握好以下几点: 一、选用良种 优良品种是决定产量的重要因素,一般可增产10%~20%。在近年来,掖单11号,掖单12号、掖单13号等品种的综合性状和生产潜力都明显好于掖单2号,是目前夏玉米高产栽培较理想的品种。掖单11号为中晚  相似文献   

5.
一、选用良种 紧凑型玉米品种比平展型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好,具有较强的丰产性和稳产性.据品比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掖单2号、掖单13、皖单4号、登海l号在该地区有较强的丰产性、抗逆性、稳产性、增产幅度大等优点,是夏玉米高产栽培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6.
8个高产杂交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文丽  石时祥 《农技服务》2010,27(6):685-685,695
于2009年在金沙县岚头镇进行了8个高产杂交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单2号、掖单13号、黔原早5号较适宜该地区种植,易获得高产。贵毕301、华玉4号、临奥1号较适宜食用,但生育期过长,植株高大,不易避开伏旱,不宜密植,不适宜该地区种植。农大60和成单12号适宜该地区土壤、气侯条件,但产量低,也不适宜种植。可见,适宜推广的品种有中单2号、掖单13号和黔原早5号这3个品种,同时应抓好肥水管理、适时早播、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1、选择对路优种,搞好种子处理优种是决定夏玉米高产的内在因素。高产地块选用较晚的紧凑型玉米品种较好,此品种光合作用强,增产潜力大。而适宜套种的有冀丰58、西玉3号、太合1号、掖单12、掖单13等品种。适宜回茬播种 的有掖单19、西玉3号、烟单14等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寻找适应南方山区栽培的高产品种,1999年,我县承担了湖南省山区春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项目.参试品种12个:中单321、中单306、蠡玉6号、蠡玉9号、蠡玉168、怀96-1、怀育6号、菜3119、菜9313、菜3364、豫玉22、掖单13(CK).试验地点:设在本县方家屯乡小洪溪村.参试的12个品种,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在统一设计和田间管理的条件下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9.
掖单4号由山东莱州市农科所育成,1988年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在我省引种推广。近几年我们结合品比试验对掖单4号的高产性能、高产栽培技术及种子质量等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鲁单50号     
一、品种来源及产量表现: 鲁单50号是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育成的一个中熟玉米单交种.其组合为原92×齐319.参加了山东省1995-1997年玉米杂交种B组区域试验和1997年玉米杂交种生产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9.59公斤,比对照掖单13号增产8.8%,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9.5公斤,比对照掖单13号增产10.47%,1998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夏玉米直播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朱崇民王振吉葛成涛潘玉民一、选用中早熟高产紧凑型品种夏玉米直播,生长期短,生长速度快,有效积温不足是影响产量的主要障碍。因此,选用中早熟紧凑型高产品种,主要是西玉三号、掖单二号、掖单22、掖单13。这几个品种的生育期90天~...  相似文献   

12.
<正> 实施玉米模式化栽培,夏玉米产量将会大大提高。其栽培技术体系可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 1 选择对路优种、搞好种子处理。优种是夏玉米高产的内在因素。对高产地块应选用较晚熟的紧凑型玉米品种,此类品种,光合作用强,增产潜力大。适宜套种的品种有冀丰58、西玉3号、太合1号、掖单12、13等。适宜回茬播种的有掖单19、西玉3号、烟单14等。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杂交玉米组合、不同群体密度试验于1996-1997年进行,在不同密度下各组合的产量和穗粒性状差异不显著,密度对半紧凑型玉米的叶面积和干物重及净同化率等性状的调节作用比紧凑型玉米掖单12号要大些,根据广东的情况,从各方面性状综合考虑,半紧凑型玉米以4.5×104~6.0×104株/hm2为宜,而紧凑型玉米掖单12号以7.5×104株/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4.
<正> 我所在夏玉米单产500公斤栽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1981~1985年,采用紧凑型品种掖单二号、烟单14、郑单八号等杂交种,培植高产块和辅助试验,探讨夏玉米单产600~650公斤以上的群体生理指标和相应的栽培技术。五年来,示范面积438亩,单产都在600公斤以上,最高单产653公斤,基本摸清了夏玉米高产栽培的群体生理指标及其配  相似文献   

15.
玉米掖单13号种植密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掖单13号玉米不同种植密度下的群体形态、光合特征、生理特征、干物质积累动态、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表现的研究结果表明,掖单13号玉米创高产的最佳密度为每亩5300~5500株。  相似文献   

16.
夏玉米生育期短,生长发育快,一般出苗18-21天即可拔节.从外部形态上看,早熟品种,如掖单4号、鲁玉10号和掖单20号等玉米,展开叶为4-5片,可见叶7-10片;中熟品种,掖单2号、鲁玉7号和掖单12号等,展开叶6-7片,可见叶9-12片;晚熟品种,掖单9号、掖单11号和掖单13号等,展开叶8-9片,可见叶10-13片,此时即为玉米进入拔节期,也是追施拔节肥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7.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玉米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1999-2001年,我们在宝坻,武清选用掖单22号,鲁单50,农大108等品种进行栽培试验,探索研究出了一套适合我市夏玉米生产的高产栽培技术,667m^2产量可达到750-800kg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掖单13号系山东省莱州市玉米研究所配组育成的紧凑型玉米晚熟高产新品种.1989年引进我市,1993年4月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经江苏省三年品种中间试验和南通市四年品种试验、高产示范,表现稳产,高产,抗逆性强,综合性状良好,是目前间套种地区推广应用较理想的玉米品种.一、特征特性该品种出苗快而整齐,苗期生长势较强,拔节后生长旺盛,成熟时茎叶保持青绿,叶面积系数仍较大.株型紧凑,株高约200cm,穗位较低,在70cm左右,单株总叶18片左右.穗型大,单穗籽粒多,每穗14~16行,450粒以上,千粒重2609左右,出籽率83%左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迅速.青贮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来源,其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但青贮玉米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种植密度.2007年,黑龙江省八五○农场对中原单32号、高油115和龙育1号3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密度筛选试验,对不同密度下各品种的生育特性及产量进行比较,为青贮玉米品种的种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试验表明:陕单11号和掖单12号在籽粒产量形成上有很大差异。陕单11号单株产量潜力大,适于在3000-4000株/亩的中等密度下通过提高单株产量获得高产,高密度下空秆多是限制该品种高密栽培的主要原因。掖单12号单株产量比陕单11号稍低,耐密性好,可在5000-6000株/亩的高密度下取得高产。高密栽培应与品种特性及生产水平相适应,在无产量差异范围内,低密度种植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