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麦返青期,在河北省小麦-夏播作物一年两熟地区冬小麦田施用醚苯磺隆,对其除草效果及其在土壤中的残留在不同耕作方式下对后茬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醚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田主要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对小麦产量无影响。10%醚苯磺隆在小麦田的施药剂量为60 g/hm2,对下茬作物玉米、谷子幼苗的生长及产量无影响,对大豆、花生、油菜的药害轻;随用药剂量增加药害加重,480 g/hm2处理对下茬参试作物均有较重的药害,不同作物对醚苯磺隆在土壤中残留量的敏感性有差异,其顺序为:油菜>大豆>花生>谷子>玉米。播种前进行旋耕比免耕对后茬参试作物幼苗生长及大豆和油菜产量影响要轻。  相似文献   

2.
《农药市场信息》2006,(13):36-36
当前能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的长残留除草剂品种主要有大豆田除草剂普施特(咪草烟、咪唑乙烟酸)、金豆(甲氧咪草烟)、豆磺隆(氯嘧磺隆)、广灭灵(异噁草松、异噁草酮)、阔草清(唑嘧磺草胺)、赛克津(赛克、嗪草酮)、虎威(氟磺胺草醚)。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在麦田进行冬前化除期间,因土壤、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不少麦区出现了明显的冻药害现象,对小麦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应引起注意。一、症状表现受害麦苗叶片枯黄,严重的田块基本看不见绿色,表现较明显的是异丙隆、扑草净等除草剂及复配剂的冻药害。麦田施用除草剂后,在频繁寒潮和干旱相结合的影响下易导致冻药害发生。二、发生原因很多麦田一直用含异丙隆的除草剂进行化除  相似文献   

4.
<正>通常情况下,使用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有:误用或错用、施药设备受到污染、雾滴挥发与漂移、土壤残留对后茬作物影响、混用不当、除草剂降解产生有毒物质,异常不良环境等等。以最常用的使用范围最广的磺酰脲类除草剂为例,其对杂草有较高活性,可用于农田、林地及非耕地等防除杂草。但此类除草剂属于长残留性除草剂,使用后在土壤残留时间较长,即使有微量残留也易造成后茬敏感作物药害。磺酰脲类长残留性除草剂品种如氯磺隆、甲磺隆、胺苯磺隆、氯嘧磺隆、单嘧磺隆  相似文献   

5.
(接上期)⑥残效期长。氯磺隆、胺苯磺隆、莠去津、咪唑乙烟酸等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留量高,残效期长,易使旁茬或下茬作物受害,如38%莠去津悬浮剂亩用量260毫升以上,第二年除了玉  相似文献   

6.
<正>1.锁定用药作物,对未用过药的作物后茬,可放心种植马铃薯。一些豆田除草剂对马铃薯易产生药害,因此要采取以农户为单位,通过各户仔细回忆自家田  相似文献   

7.
化学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的为害值得重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适合农田施用的化学除草剂品种不断开发,农田施用化学除草剂的面积越来越广,农民对化学除草剂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化学除草剂的应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优越性,如有效地控制了农田杂草的滋生,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等。但某些除草剂由于使用不当,其后效对下茬作物的为害已成为种植业的一种顽症,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这个问题值得农民朋友高度重视。现将对后茬作物造成为害的大豆、玉米、小麦、水稻除草剂品种及其后茬作物应有的安全间隔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8年麦田冬前化除期间,江苏省苏中地区小麦田使用除草剂后遇寒潮,导致麦苗普遍受到冻药害影响,严重影响了当年麦苗的正常越冬。今年秋播的小麦田化除期间,这一地区有多位使用者因担心再次出现类似情况,纷纷来电话咨询有关小麦冻药害的问题。高邮市植保值检站张熙等人撰写的《麦田除草剂冻药害的产生与预防》一文,结合气象条件和麦田受害情况,对上年麦田冻药害作了较详细的分析,现予以刊登,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3月中下旬,记者连续接到几位农民朋友的来电,问到预留棉行施用农药是否会产生药害,出现药害又该怎样办的问题。所谓预留棉行,就是在棉麦(含蚕豆等)两熟地区的棉花前茬作物中,事  相似文献   

10.
<正>问:在麦苗2叶1心期每亩用15%炔草酯65克、50%异丙隆150克除草,施药后麦苗没有受药害,但喷药少的地方杂草没有彻底死亡,喷药多的地方杂草死了。假如再加量用药,用药量大的地方麦苗会不会受到除草剂药害?答:炔草酯用于小麦田除草,一般每亩用15%炔草酯30~40克,草龄大或杂草抗性强时可以适当增加用药量,但用量不能过大,否则容易对小麦造成药害。一般15%炔草酯亩用量达到60克,就会对麦苗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但麦苗随后能较快恢复。随着用量增大,药害更加明显。每亩用15%炔草酯65克,用量较大,容易对麦苗造成药害。施药后麦苗没有受到炔草酯药害,可能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11.
以华北平原南部两熟作物的搭配为研究对象,在玉米、大豆和花生3种前茬作物的磷常规施用水平基础上,同时设置不施磷肥的磷匮乏水平,同期检测收获后土壤的养分含量及后茬小麦产量及籽粒养分累积量,为华北平原一年两熟制的作物搭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对前茬作物收获后土壤养分而言,在不施磷肥情况下土壤全磷含量表现为大豆前茬处理较高,花生前茬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含量相近;土壤速效磷含量整体表现为花生前茬处理较高;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表现为大豆前茬处理最高。对后茬小麦而言,小麦千粒质量和产量及小麦籽粒氮、磷累积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在不施磷肥下均表现为花生前茬处理较高,分别较玉米前茬处理提高0.60%,6.19%,15.46%,18.11%和6.21%,较大豆前茬处理提高2.18%,7.30%,17.66%,13.40%和7.30%。综上,在低磷水平下,为了保证土壤养分平衡,选择花生作为小麦前茬作物是华北平原南部两熟区作物搭配的较优模式。  相似文献   

12.
孙永国  安贵 《种子科技》2004,22(6):354-355
1播种前准备 1.1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七年以上未种植瓜菜作物,通气良好的沙质土壤.前茬作物以小麦、豆类等粮食作物为好.与其它西瓜品种种植地相距800 m以上.  相似文献   

13.
<正>问:小麦田每亩用异丙隆1包120克、锄宁1盒,加1桶水喷雾,现在重喷的地方出现严重的死苗现象,受害麦苗只剩下根了,请问是冻死的,还是药害引起的?是不是施药浓度大了?答:上述所说的"锄宁",应为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氟唑磺隆能用于小麦田防除多种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正常施药对小麦安全性好,在低温期施药或适当增加用药量也不容易对小麦产生药害。该药可以与异丙隆、炔草酯等药正常混用。异丙隆会降低小麦的抗冻性,施药后短期内遇低温霜冻天气容易发生"冻药害",药害症状表现为冻害症状,轻者麦苗叶片发  相似文献   

14.
近日,江苏通州市有农民去年11月上旬在麦田施用了麦草灵(70%氯磺·异丙可湿性粉剂,含氯磺隆0.7%、异丙隆69.3%),现在准备对麦田改茬种植西瓜,但担心麦田残留的氯磺隆对西瓜有药害。因此,他们想了解换茬时深翻土壤破坏除草剂封闭药层,能不能消除氯磺隆对西瓜可能产生的药害。据了解,对乙草胺等土壤封闭剂,耕翻可以部分消除其作用,但耕翻不能消除土壤中残留的氯磺隆对后茬作物的不利影响。氯磺隆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大氯磺隆的土壤吸附作用很弱,吸附系数很低,吸附系数与土壤有机质、粘粒含量、PH值等有关。有机质含量对氯磺隆的土壤吸附系数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问:小麦处于4叶期,每亩用36%唑草·苯磺隆可湿性粉剂5克、56%2甲4氯钠可溶粉剂50克、50克/升双氟磺草胺悬浮剂20毫升、30克/升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30毫升,请问施药后1周麦苗发黄怎么办?答:甲基二磺隆在小麦田施用技术要求高,不能与唑草酮、2甲4氯钠等触杀型和激素型除草剂混用,可以与质量可靠的苯磺隆、双氟磺草胺等药混用,否则容易对小麦造成药害。小麦受甲基二磺隆药害表现为,叶片或植株失绿黄化,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田间麦苗高矮不齐,地下烂根或不扎根,严  相似文献   

16.
轮作换茬要注意预防长残留除草剂药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长残留除草剂药害十分严重 近年来,黑龙江省因大量使用化学除草剂,也带动了长残留除草剂的使用,从而带来了相当严重的残留药害问题。例如,2003年.黑龙江垦区宝泉岭农场大豆田150亩,用20%氯嘧磺隆(豆磺隆)除草,下茬种水飞蓟,造成死苗烂根绝产;当年长水河农场一农户100多亩大豆田用普施特(豆草特、咪草烟)除草,下茬种小麦,心叶发黄、不长,严重减产;锦河农场杨帆种大豆,  相似文献   

17.
<正>小麦田进行化学除草是一种常用技术,但使用不当造成药害的现象,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现将几种除草剂在麦苗上的药害症状介绍如下:异丙隆是一种选择性内吸性传导型除草剂,抑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发挥灭草作用。施用后会降低麦苗的抗冻能力,在短期内遇低温霜冻天气,麦苗容易受冻害,出现常说的"冻药害"现象,叶尖干枯,叶片像开水烫一样,是典型的冻害症状。一般施药后15天内出现,严重的霜冻天气,就可能对  相似文献   

18.
<正>问:异丙隆在冷空气来临前拌尿素撒施有冻药害吗?答:异丙隆会降低麦苗的抗冻能力,施药后短期内遇严重霜冻天气麦苗容易受冻,发生"冻药害"。该药为内吸传导型土壤处理兼茎叶处理剂,药物被植物根部吸收后传导并积累在叶片中,抑制光合作用,导致杂草死亡。拌尿素或拌土撒施异丙隆,药物同样会被麦苗吸收,短期内遇严重霜冻也容易发生药害。问:世玛和氯氟吡氧乙酸可以混用吗?阔世玛和精噁唑禾草灵、精骠可以混用吗?答:短信中所说的"世玛",应为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的世玛30克/升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阔世玛"应为甲基二磺隆与甲基碘磺隆的混配剂二磺·甲碘隆;"精骠",应为10%精噁唑禾草灵乳油。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不同前作茬口和种植密度对烤烟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于2017-2018年在牡丹江东宁市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前茬种植烟草、大豆和玉米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14 500和17 400株/hm 2)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年间同一种植密度下,与烟草茬相比,大豆茬和玉米茬的烤烟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感官质量和经济效益均显著增加,且以玉米茬效果最佳;2年间在前作茬口相同时,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烤烟的株高、茎围、叶面积、感官质量和经济性状均显著提高;综合各指标来看,种植密度为14 500株/hm 2、前茬作物为玉米时,烤烟的株高、茎围、叶面积、均价和产值达到最大值,烟叶化学成分更为协调,感官质量最佳,建议作为适宜牡丹江地区进一步示范推广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0.
绿黄隆(chlorsulfuron)是由美国杜邦公司于1980年开发的磺酰脲类超高效除草剂。该除草剂比绿麦隆、异丙隆等取代脲类除草剂具有用药量低、杀草力强、杀草谱广和对小麦较安全等特点,是目前麦田除草较理想的药剂。但它降解较慢,在田间有一定残留,若使用不当,对后茬作物会产生二次药害。为探究其残留对后茬水稻的安全性及防止残留药害的途径,我们对其进行了为期2年,(1988~1990年)的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